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着重从作家情感与小说叙事的演变角度,来探讨、研究王安忆20年来小说创作的变迁,并把它大致归纳为"自我向他者"、"外部向内部"、"广度向深度"、"外视角向内视角"这四方面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林朝霞 《邯郸师专学报》2003,13(2):11-14,17
着重从作家情感与小说叙事的演变角度,来探讨、研究王安忆20年来小说创作的变迁,并把它大致归纳为“自我向他者”、“外部向内部”、“广度向深度”、“外视角向内视角”这四方面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王安忆的短篇叙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多以青少年、知青及文工团生活为题材,时代色彩比较浓,艺术手法上较多地因循和承续了传统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1982至1986年,青少年和知青生活的作品大幅减少,上海弄堂生活的作品有所增加,日常生活叙事逐渐浮出历史地表,对人物性格也有了更多的关注;1997年之后,淮河边的乡村生活再次引起作家的关注,叙事也越来越呈现出传统小说观念所不能规范的美学形态。  相似文献   

4.
王安忆是一位有着自身独特创作特点的作家,本文通过解读王安忆有代表性的作品,研究王安忆小说显现层面的并置式叙事结构、人物视点式叙事结构和深隐层面的理性启悟式叙事结构,品味王安忆小说的叙事艺术。  相似文献   

5.
小说叙述方式的革新是20世纪小说创作的一个重要特征。王安忆前期的小说无论是客观叙事,还是主观叙事,基本上都是采用传统的叙事方式,而在她后来的作品中,说故事的人在作品中的地位则日益被强化;在近期的作品中,她又在对原故事的反转和整合上下功夫,同时又以逻辑的力量来弥补经验的匮乏。在对人物心理的刻画上,前期偏重呈示,近期偏重阐释,但就整体而言,则阐释多于呈示,而表现在语言运用上,则是对抽象构筑性语言的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6.
王安忆是当代文坛上独特的作家。她认为"小说即故事","故事"是"思想"与"物质"的一元化过程。她的"不要独特性"的主张,更是对她的小说叙事观念的高度概括。  相似文献   

7.
王安忆是当代作家中风格变化最为多样的一个,其创作历程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主要表现为叙述方式的不断转型,经历了从单纯叙事到复杂叙事再到更高层次上的单纯叙事的超越,贯穿其中的是她对小说本质认识的逐步深化和她的世界观、人生观的逐渐成熟。  相似文献   

8.
白玲 《华章》2010,(11)
王安忆是以创作风格变化最多著称的当代作家,其创作历程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通过透视分析王安忆的创作历程,可从中梳理出其叙事风格转型的痕迹.  相似文献   

9.
论王安忆小说的通俗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代小说从诞生时已经沿着两条道路行走,即形成了所谓“雅”、“俗”两种类别的小说模式。作家普遍都会在作品中不同程度地显现出通俗性。于王安忆来说,通俗性是她的小说创作中有特色、有争议的一个方面,成为了她“平民化书写”、“全知视角叙述”的写作特色的重要内因。探讨王安一亿小说通俗性的具体表现、形成原因、实质及影响,对于深入理解她的创作无疑有着特殊意义,能为中国现代小说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0.
王安忆的小说始终贯穿有一定的儿童心理描写或儿童心理因素。从儿童心理、儿童意识、儿童成人化和成人儿童化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王安忆坚持小说的故事性和叙事艺术,她讲的故事具有日常生活化和关怀人性与人生的特点;王安忆提出“小说的物质部分”强调小说的情节应当有严密的逻辑关系,是为了强调小说中理性的力量,总结创作规律,从而超越个人经验来进行小说创作。  相似文献   

12.
王安忆是位理性的、善于思考的作家,她采用抽象性语言阐释自己的心灵世界,目光深邃而温和,叙事舒缓而呈散文化倾向。王安忆从未放弃对人类生存境遇的思索和追问,把故事形象与思想相结合,表现生命的孤独和人性的异化,叙事呈观念化倾向。  相似文献   

13.
王安忆向来对人们将她与张爱玲并提的说法不以为然。从选材视角来看,二人作品有着较深层次的相似性:表达上海这个城市的韵致、心境,探讨女性欲望与命运的关系,选择平凡人物的琐碎人生。这种相似性是客观存在的。这是作家不自觉的继承和自觉超越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文章主要论述了张爱玲和王安忆上海小说的不同叙述视角,并力图揭示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5.
王安忆在小说中塑造了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都有其浓厚的个性特征。她擅长使用"鸽子视角",从故事中抽身而出,俯瞰全景,又使人物形象呈现出群像特征。她在创作上吸取了茹志鹃的很多技巧,又勇于探索,自辟蹊径,在塑造女性形象方面有较大的突破。  相似文献   

16.
在王安忆创作的家族小说中,分别使用了单一聚焦和双重聚焦两种叙述聚焦类型,并在同一聚焦类型中交叉使用了零聚焦、内聚焦和外聚焦三种具体的聚焦方式。不同的聚焦类型和聚焦方式的组合,在构建小说叙事伦理时具有不同的作用和效果。王安忆家族小说对此叙述策略的不断变化,显示出她对小说叙事伦理可能性的持续探索。  相似文献   

17.
王安忆是新时期讲故事的能手。本文借鉴中西叙事学的基本理论,对王安忆小说的叙事结构艺术进行分析,认为线性流动且有逻辑联系的叙事结构,构成了王安忆小说叙事风貌之一。  相似文献   

18.
王安忆的乡村小说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80年代更多地表现为对乡村文化的批判;90年代明显多了一份面对乡村的温暖情怀,作者发现了那些被粗砺、困顿的现实生活所遮蔽的乡村世界的人性美和人情美。而到了新世纪,王安忆的乡村叙事变得复杂起来,一方面,她用诗意的笔调展示了江南水乡美丽的风景、纯朴的民风和自然健康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对乡土中国在现代化的冲击和压力下的裂变表现出深深的忧虑和无奈。  相似文献   

19.
王安忆的乡村小说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80年代更多地表现为对乡村文化的批判;90年代明显多了一份面对乡村的温暖情怀,作者发现了那些被粗砺、困顿的现实生活所遮蔽的乡村世界的人性美和人情美。而到了新世纪,王安忆的乡村叙事变得复杂起来,一方面,她用诗意的笔调展示了江南水乡美丽的风景、纯朴的民风和自然健康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对乡土中国在现代化的冲击和压力下的裂变表现出深深的忧虑和无奈。  相似文献   

20.
王安忆女性小说总是通过象征、暗示等手法去表现女性的人生经历以及她们的内心困惑、抗争,以凸现女性的价值意义,尤其是在她20世纪90年代的小说《纪实与虚构》、《乌托邦诗篇》、《长恨歌》等的诗意叙事中见出批判的力度和个性化色彩,语言也注重语用学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