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礼"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礼"贯穿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形成了具有强烈的等级差异和道德色彩的思想体系和制度。中国法律文化的发展进程中带有着"礼"的浓厚色彩,"礼"是中国法律文化的重要本土资源,其对中国法律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本文将分析礼制的特点,阐述其对中国法律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随着实践的发展,商法的整体性日益凸现,整个商法领域的价值目标必须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商法的价值目标应定位于效率与安全,二者的关系应突出效率,兼顾安全。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商法的效率优先、兼顾安全的价值目标与当今经济发展的要求是相适应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民族文化研究需求,对稀有剧种"耍孩儿"的历史与构成,进行了多方面的文化探源和科学解释.认为其渊源与早期道情、宋代说唱、元代小令存在某种联系,艺术形态上则保留了某些中古特征.解释了"耍孩儿"独特唱法的本质属性及产生的地理人文原因,指出其具有仿生学的意义,在"非物质文化"中具有多方面的民族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4.
文化对于生活来说是很重要的,可以说人们就是生活在某种特定的文化形态之中。文化包括很多内容,法律文化就是其中一个重要部分。虽然我国传统诉讼法律文化的实体已经不存在于现代司法体系之中,但是其中某些思想还是得以保存,对我国现代诉讼法律文化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我国现代司法改革逐步深入,厘清传统法律文化对司法改革的影响是当务之急,对我国的司法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文化外译的背景下,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可能造成中国话语"有理讲不出,讲了对方听不懂"的尴尬局面;同时,西方世界通过自身的思维方式去解读中国话语,一定程度上导致对中国话语的误解和误判,加深中国与西方世界的矛盾和隔阂。因此,加强汉英互译中思维方式差异的研究对中国文化"走出去"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将从注重汉英文化交流中的思维方式差异、加强文化交流中理解和解释的研究、优化汉英文化交流中的对话三方面,以跨学科的研究视角,深入探讨汉英思维方式差异研究对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高忠悦 《文化学刊》2008,(4):121-124
在当今法学研究领域,许多研究者都是把法律问题当作一个纯粹的逻辑和规范命题,研究怎么样去制定一个逻辑严谨、内部条文无矛盾、具有安定性的法律体系,把研究的重点放在法律的规范层面上。实际上,法律文化的建设,即法律如何与国民文化相融合、法律的实际效力如何等社会学方面的问题,人们很少研究。  相似文献   

7.
"判词"是中国古代司法机关审理案件的裁决判定书和批语。元杂剧公案戏中"判词"包含了很多元代的文化讯息。较之历史上的法律判例而言,元杂剧中"判词"呈现出重视编造故事、突出人物塑造、表达人物道德诉求等特征。元杂剧中"判词",其呈现出的法理性、法律适用与历史真实性等,并不都与元代的法律相一致,它更多的是反映了元代下层民众对历史传统中儒家道德以及文化惯性的心理期待与追忆。"判词"中出现的思想内容杂糅、理想化形态等特征,亦可以从其创作者身份等来得到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8.
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2012年11月15日上午,刚刚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向世界庄严承诺。2015年1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 2017年3月1日,我国文化领域第一部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重要法律《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正式实施……五年来,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政策文件,初步形成了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在正在进行着司法改革,需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体现中华法律文化精华的司法制度,而本土性是中华法律文化的基本属性之一。离开司法制度的现实条件和中华法律文化传统中的精华谈论司法制度建设与完善是虚妄的,是对社会生活的强行割裂。经过数十年的经验积累,在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司法制度建设时,有必要将司法改革置于理想与现实、理性与传统这一矛盾中予以思考。  相似文献   

10.
彭斌  季长敏 《职业圈》2012,(35):131-131
一、中西法律文化冲突之缘由法律文化的冲突是不同性质的法律文化之间存在的内在矛盾反映和表现。任何一种法律文化,都有其产生、形成、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和地域的民族的土壤,因而形成不同的法律文化类型和模式。各种法律文化体系所内涵的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1.
正当代"话语"的概念,源于法国著名后现代主义思想家和社会学家米歇尔·福柯。根据福柯的解释:"话语是人们相互交流和沟通的工具和平台,人们在此基础上建构起权力、制度、法律、规范、原则乃至整个文明。"(1)换句话说,话语具备一定的整合权力、规范秩序的作用。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话语权也成为了国家或政党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是维护和实现其利益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包含了多样的社会实践、知识和技能。该文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基础上,指出了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问题,包括法律框架不够全面,传承人权利保护机制存在缺陷,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性与知识产权客体的有限性之间存在矛盾。尽管如此,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内在的知识产权属性和潜在的经济价值,通过知识产权制度的开放性,保护的可行性依然存在。该文最后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的有效对策,对于保障这些无形文化遗产的持续传承和合理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13.
晁舸 《文化学刊》2015,(1):97-101
目前的主流定义都将文化看作一种"集合"。然而这种"文化集合论"本身具有无法克服的内在矛盾,体现在诸如指称、认知、分类、个体及偶性等方面。究其根源,在于错误理解了"一多对应"的实质,即文化并非"集合",而是"共相"。经分析可知,该理论能够消解内在矛盾,实现理论自洽,为厘清文化定义问题提供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林坚 《文化学刊》2013,(5):10-18
古今中外对"文化"的解释有数百种。西方学者对文化的定义大致划分为描述性的、历史性的、规范性的、心理性的、结构性的、遗传性的、不完整体性的、综合性的几大类。中国学者对文化也有很多论述,基本认为文化是人类的生活方式,是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文化层次结构有不同的划分,主要有"二分法""三分法"和"四分法"等。  相似文献   

15.
正在当今全球化时代,以文化为核心内涵的软实力竞争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内容。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提出软实力的概念,它包括三种力量,即文化吸引力、政治价值观、外交政策。中英两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比较研究,对于建设中国文化软实力、扩大对外传播、提升国家形象等具有启发意义和借鉴作用。一、文化软实力的概念以及重要性软实力是英文"soft power"的中文译名,这一概念是由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提出的。  相似文献   

16.
迄今为止,有多种理论与方法对歧义现象进行过解释与分析,也都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结论与成果。配价理论与零位概念自产生之日起,因其能从更深层角度解释某些语法现象而广受学者喜爱。笔者受此启发,以此为基础构建了一对概念——"组合位"与"组合元",并结合两者试图对歧义现象进行一定的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17.
李姗姗  苏旭 《职业圈》2007,(19):41-42
传统法律文化在清末变法之际,制度层面的成果消失了,但精神实质却仍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对传统法律文化形成和特征的把握,可以解释法律实施的实然和应然的冲突,有利于深刻把握当今法治社会建设实践.文章从礼法关系变化、法与和谐、息讼、德礼、人情的关系等角度考察、探析传统法律文化.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我国在法律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为促进现代化事业发展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保驾护航。在全体法学界专家学者和一线法官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在充分借鉴东西方法学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和改革开放四十余年的全新变化,不断完善各项法律法规,并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文化体系。本文将从历史沿革和法律文化建设实践角度出发,深入探讨基于"天下情怀"的中国法律文化建设道路。  相似文献   

19.
陈伟一 《职业圈》2008,(8):64-65
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而中国现行法律制度主要渊源于西方法学,渊源于西方的法律制度在中国适用过程中,必定会与我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一些隐性的矛盾或冲突。  相似文献   

20.
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而中国现行法律制度主要渊源于西方法学,渊源于西方的法律制度在中国适用过程中,必定会与我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一些隐性的矛盾或冲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