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泰国历史上有一个有700多年历史的王国——兰纳王国。兰纳的地域范围是今天泰国北部清迈、清莱、南邦、南奔、夜功颂、南和帕耀等几个府,兰纳人主要指居住在该地区的"当地人"。兰纳人有自己的语言、文化和各种习俗。兰纳人对待死亡有自己的理解方式和处理方式。本文重点阐述兰纳人从临终到死亡所做的一些仪式,从中探析兰纳人的生死观。  相似文献   

2.
关中地区的葬俗较多地继承了传统的丧葬文化,虽然随着时间的发展,葬俗的内容发生了很多变化,但在这种历史的变化中,人们形成了一整套严密而繁复的礼仪。看似简单的丧葬习俗,其实体现了生者对于死亡的认识和追求、串联了生者间的人际互动和社群关系的整合。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丧葬习俗遭到了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这种冲击使关中地区的丧葬习俗呈现出明显的量变态势,这种文化因素的变与不变,正是生产方式多元化和定居式农业瓦解的最直观的体现,也让人们对死后世界的态度由向往变为对现实的追求。  相似文献   

3.
丧葬习俗是人生礼仪习俗的最终归结点。人生自出生始,终于死亡,这是人类生理生命历程的周期规律。壮族丧葬习俗内容有择算日子下葬、择选坟地、孝子女守棺、绕棺、请麽公念经超度或念诵《报恩经》等,并承载着标识、寄寓、分割、应对、标示、趋善、惩戒、引导、感恩、追忆、示范、奉劝与劝戒等诸多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4.
白族丧葬仪式对于白族文化的传承、社会的教化、社会的团结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构成白族文化的一个重要元素,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和文化价值。该文运用阿诺尔德·范热内普的“过渡礼仪”概念对白族葬礼仪式进行分析,并对洱源白族丧葬仪式所蕴含的信仰及其价值进行诠释。  相似文献   

5.
赵晓歌 《文化学刊》2009,(3):136-139
《金翼》是一部浩瀚于世的文化人类学巨著,它展示给世人的中国乡土生活具有独特的文化内蕴。通过对《金翼》中丧葬礼俗所体现的人生情结和人类观念意识进行社会学考察,并透过文化人类学中的习俗关切,进一步揭示习俗的社会控制作用和人类观念被习俗化的演革过程。  相似文献   

6.
丧葬礼仪是人生中的重要礼仪之一,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域的经济状况、风俗习惯等。本文以甘肃陇中地区村落丧葬礼仪为例,详细阐述金峡村传统丧葬礼仪过程,同时分析其所承载的社会功能以及现代社会对传统丧葬礼仪的影响,旨在促进丧葬礼仪的当代变迁,传承丧葬礼仪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7.
清朝前期各地大规模出现停柩不葬、丧葬奢靡等现象,"俗"与"礼"的矛盾开始突出。朱轼作为清前期重要的名儒、名臣,历仕康、雍、乾三朝,博学多才,将古代传统礼制与当时的社会现状相结合,提出了重视丧葬、反对停柩不葬、提倡俭葬的丧葬思想。其"俗"与"礼"相融的丧葬思想,对我们解决创建现代文明社会中的一些问题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山东章丘的丧葬风俗进行了详细的描写,并对其中与先秦三礼相关的部分进行了比较分析,归纳出章丘丧葬风俗的主要特点。最后比较山东章丘、费县以及陕西岸底的丧葬风俗的异同,指出三地的相同之处一定程度上源于先秦丧礼对后世的影响,而不同之处则体现了各地的特色。  相似文献   

9.
二次葬作为一种独特的丧葬文化,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生命力持久,至今在壮族地区仍然延续着。本文通过对广西中部壮族二次葬丧葬程序的研究,发现二次葬习俗至今仍在壮族地区留存,是受到儒家孝道、宗教信仰及近祖崇拜等多种因素综合造成的。  相似文献   

10.
钟同福 《文化交流》2010,(12):71-74
路会 山道一头连着山里,另一头连着山外世界。山道延伸着山里人的目光,山道也牵引着山外人的好奇。好奇引来了客,又反客为主形成了客家人。  相似文献   

11.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人智慧的结晶,专门用于农事指导而订立的历法. 在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展衍部分中,立夏习俗的主要传承地——杭州市拱墅区半山社区,参与了二十四节气列入人类非遗代表作的联合申报. 半山地处杭州北郊,文化积淀深厚.历史上,立夏习俗本来就多在东南各省流行,杭州半山一带保存得较为完整,也很有代表性,笔者对此早有耳闻.最近,在拱墅区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文闻的陪同下,笔者采访了当地的几位老人,感受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2.
民国时期是中国社会的转型期,表现在社会习俗之丧葬方面,即新式丧礼、葬俗出现,丧葬中的传统色彩逐渐淡化。然而,在河南地区,传统丧葬仍据主位,陋俗颇多,以崇尚厚葬、迷信风水、延佛道等为甚。这些陋俗不仅耗财伤民,还加剧了当时河南社会的迷信之风,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究其原因,与该地区动荡不安的政治环境、浓厚的封建文化氛围、深处腹地的地理位置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3.
沈阔 《文化交流》2012,(6):72-76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端午节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许多习俗。  相似文献   

14.
垣曲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文化积淀极其深厚,殡葬习俗独具特色。它通过丧礼、葬礼和祭礼三个阶段、二十三个步骤,突出体现了河东文化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展现了垣曲地区特有的民俗风情,淋漓尽致地再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孝爱美德,蕴含着孝敬父母、崇拜祖先的人文教育意义,更体现了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哲学内涵。  相似文献   

15.
我于2012年1月受组织选派,到美国犹他大学社会与行为科学学院攻读公共管理硕士学位。到美国不久,我所在的公共政策和管理中心根据每个学生的职业和兴趣选派了一位Mentor(指导老师),负责与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外的交流和沟通。由于我从事的是新闻传播服务工作,中心选派了Melissa Hall老师作为我和其他两位同学的Mentor。  相似文献   

16.
范丽荣  王萍 《文化学刊》2014,(5):99-103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庆阳镇原县的百姓沿袭先周风俗,春节从当年腊月初八开始准备,直到次年正月二十三结束,一切生产生活才逐渐恢复正常,持续时间长达四十多天。春节期间,庆祝活动多,禁忌讲究多,礼节规矩多。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和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形成了丰富的地域礼仪文化。  相似文献   

17.
生老病死是生命的自然过程,也与人们的文化、信仰和价值观念等深度交织。丧葬制度,作为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为人们提供了一面独特的镜子,映射出不同文化和社会的丧葬习惯,但无疑也承载了其特定的历史、宗教和哲学背景。在这方面,中国与波兰作为两个有着丰富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国家,其丧葬制度有异有同,两国都高度重视对逝者的怀念和尊重,这不仅是对生命的敬畏,也是对历史和文化传统的继承。通过比较和探究中国与波兰的丧葬制度,更加深入地了解两国人民对生死的思考,以及文化、宗教在此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这种跨文化的交流和对比,不仅增进了对各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也为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提供了一种全球视角。  相似文献   

18.
马惠娟 《文化学刊》2010,(5):131-135
仪式研究是人类学一直以来关注的重要问题。丧葬仪式是人生重要的过渡仪式。本文以胶东S村的丧葬仪式为例,从仪式过程的细节着眼,分析其中的象征意义和象征功能。从丧葬仪式传统的延续和变体中,也可以看到当地社会、文化变迁的痕迹以及当地人观念变化的轨迹。  相似文献   

19.
仪式与意识:对丧葬的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甘肃省陇中地区的丧葬习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丧葬仪式中隐含的灵魂意识、亲情意识、恐惧意识、狂欢意识四种意识的分析,以探讨在丧葬活动中的仪式和意识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在中古时期的丧葬仪式中,出丧时有魂衣置于魂车之上,以代表亡者的灵魂所在。代表死者亡魂的衣服即魂衣,魂车即是运载亡魂的车舆。与代表大凶的柩车不同,魂车代表的是吉祥之车的观念,这与古人对于魂魄的性质区分有关。相对于亡者的遗体和棺柩来说,亡者之魂具有吉的属性,引导魂车的是一系列的吉卤簿,为吉驾、吉仗。吉驾具有鲜明的宇宙象征的特征,魂车即其所围绕的核心。本文将中古时期丧葬礼中的魂衣以及其所凭附、搭载的魂车联系起来,考察其在礼经中的记载以及在汉唐时期的流变,以审视中古时期丧葬礼仪中的亡魂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