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旅游文化视阈中的旅游纪念品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广彬 《文化学刊》2010,(1):120-123
人类社会的任何一个系统都应有属于自己的专属文化,对于旅游来说也是如此。旅游文化是因旅游活动而引起的一种文化现象,其设计与开发是旅游文化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内容。旅游纪念品作为一种文化产品,只有经过旅游者购买以后,其文化价值才会得以全部体现。旅游者购买与购买后的享用过程,则是旅游纪念品与旅游者在文化上形成交流与共鸣,旅游文化意义才会得以完整实现。旅游纪念品地域文化的阐释,必须考虑技术、市场与效益问题。旅游者对旅游纪念品解读的过程也是旅游文化形成的过程。应充分挖掘和利用旅游纪念品作为有形实物的无形广告作用,更大程度地通过旅游纪念品扩散宣传效应。  相似文献   

2.
如何开发旅游商品,如何找到开发设计的"点".需要分清"特色旅游商品"和"旅游纪念品"不同侧重,借鉴国外发达旅游景点的成功经验,将你的产品开发做到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3.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历经岁月形成的文化沉淀,展现在众人面前的独有的以非自然形态存在的文化形式,在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占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喀什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种类多样,如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纪念品相结合,对于喀什市旅游经济的提升和喀什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如何开发喀什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纪念品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该文深入剖析了民族文化在旅游纪念品设计领域的传承与创新。文化传承是民族文化得以世代延续的生命线,它体现了一个民族历史积淀的总和与精神追求的框架。在此过程中,设计创新发挥着连接古今的关键作用,通过对传统文化符号的解构与重构,使其在现代社会语境中焕发出激越的生机。该文着重解析了故宫博物院在立足核心文化资源基础上,实现其文化元素向创新性商品转化的策略与路径。并基于案例的启示,提出了民族文化旅游纪念品设计的三大核心策略:深入挖掘文化底蕴,形成系统性认知;运用现代设计语汇进行文化重新编码;明确市场定位与差异化品牌建设。民族文化元素在旅游纪念品中的融合应用,需要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尊重及现代设计的创新性转化,方能实现文化认同唤起与商业效益的双丰收。  相似文献   

5.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方略探析——以辽宁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震铭 《文化学刊》2010,(1):129-134
文化旅游是辽宁省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辽宁省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内容。辽宁省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产业基础较好。辽宁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要依托文化产业园区,扩展文化旅游吸引物,增加文化旅游产业吸引力;张扬和创新主题化、个性化文艺演出,形成有影响力的演艺品牌,促进辽宁演艺旅游产业发展;保护性利用文化遗产,形成文化遗产旅游、文化遗产商品、纪念品产业;运用影视传媒形式,促进辽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建立辽宁文化旅游研究和服务志愿者队伍,增加辽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力。  相似文献   

6.
中国经济发展到现阶段,我国旅游景区开发经营模式既要重视游客体验.又要贯彻可持续发展观念.文章旨在整合体验理论与可持续发展理论来解决目前国内旅游景区开发与经营中最突出并普遍存在的产品错位与资源环境破坏问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们需求层次不断推进,"文化体验+旅游"的模式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推崇。文化体验对旅游业发展的带动作用日益凸显,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的丰富程度以及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直接影响区域旅游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对此,本文以梅州客家文化旅游产品体验性开发为例,指出整合市域内各文化旅游资源、完善系统实现体验性开发,注重旅游产品开发、提高品牌效应,整体规划分类体验、激活客家文化助推客都经济,是其旅游产品体验性开发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8.
正2016年10月28日,北美旅游名家温州行暨美国旅游作家协会2016(温州)年会圆满落幕。本次以"温州之美,让世界看见"为主题的年会,推出"中美旅游发展论坛、中美旅游摄影展、温州旅游采风、温州美食体验"等系列活动,让美国旅游作家协会的会员更加了解温州,也喜欢上了温州。这场中美旅游文化交流盛会,带给北美嘉宾以独特的温州体验和神奇的中国感受。  相似文献   

9.
国内旅游业发展迅猛,国内旅游、出入境旅游都呈现出繁荣的局面。旅游经济所占GDP的比重日益增长,成为第三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增长点。和国民经济新的内涵“驱动力”。旅游业态的发展、细分,尤其是新业态的出现充分说明旅游本身就是一个求新、求异的体验过程,是旅游行业不断研究游客新需求,不断开辟产品细分市场的过程。伴随新的旅游业态不断出现,旅游业的产业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需要不断创新,以适应现代旅游业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0.
程伟  高丽敏 《职业圈》2011,(15):101-102
国内旅游业发展迅猛,国内旅游、出入境旅游都呈现出繁荣的局面。旅游经济所占GDP的比重日益增长,成为第三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增长点。和国民经济新的内涵“驱动力”。旅游业态的发展、细分,尤其是新业态的出现充分说明旅游本身就是一个求新、求异的体验过程,是旅游行业不断研究游客新需求,不断开辟产品细分市场的过程。伴随新的旅游业态不断出现,旅游业的产业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需要不断创新,以适应现代旅游业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1.
元宇宙联通现实生活和虚拟世界,为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元宇宙以数字技术集合的生产力形式重塑沉浸式旅游体验中的人、物、场,由此跨越时空界限增强人的代入与共情,但也带来了数字技术主导、文化内涵不足、品牌价值转化乏力等问题和挑战。因此,需要从技术赋能、以文塑旅、IP拓展三个方面打造技术创新、文化引领、品牌赋能的沉浸式旅游体验。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我国在红色文化旅游的发展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中国红旅文化是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途径。该文讨论了红色文化旅游的相关概念及内涵,并重点分析了革命老区淮安的红色旅游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查分析发现,淮安红色文化旅游存在资源利用效率较低、开发力度较弱、缺乏深入的资源发掘、缺少红色旅游文化方面的专业高层次人才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升淮安红色文化旅游高质量的发展路径,即推进高校宣传、社会参与、游客体验、政府支持为着力点,以期实现淮安红旅文化发展,打造淮安城市名片。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ТрипадвизорРоссия(TripAdvisor俄文版)网站发表的旅游评论为样本,运用内容分析法,对俄罗斯游客的中国石窟类景区旅游体验进行了旅游感知分析和情感态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俄罗斯游客总体对石窟和景区的自然风光印象深刻、以积极评价为主,消极评价出现在游览项目设置、景区管理方面,尤其是节假日因客流量过大导致旅游舒适度降低的问题。本研究对我国石窟类景区的国际旅游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旅游世界》2023,(11):124-125
为适应文化传播新形势,促进全域旅游发展,更好推介湖南旅游资源,服务湖南旅游发展,展示湖南旅游资源特色,2023年9月19日,湖南省旅游协会旅游摄影分会成立大会在湖南宁乡紫龙湾温泉度假酒店召开。全国旅游摄影协会联合会主席万建明、湖南省旅游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伏姣出席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15.
博物馆旅游成为后疫情时代城市近郊旅游的热门项目,博物馆旅游的体验产品也由原来的展览及文创产品业态创新转换为沉浸式展览、5D影院、沉浸式演艺等多种业态。该文以博物馆沉浸式实景剧游的创新方向和形式在青岛啤酒博物馆项目中的验证为例,国家一级博物馆的沉浸式实景剧游《觉醒的酿造师》,其围绕超震撼惊叹的场景搭建、高度共鸣的叙事主线、五感皆具的体验度、多元互动的演绎代入感不断寻求内容创新、技术创新、场景创新、体验创新、营销创新及快速的迭代创新,不仅打破体制机制的限制创造了合作共赢,更是走出了博物馆创新发展的新路径,最大程度地实现博物馆的文化价值、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6.
2005年圣诞前夕,我在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古色古香的老火车站里,看到挪威政府正在向美国人民推介挪威形象。装饰着浓郁圣诞节日气氛的大厅里挂满了挪威旗帜,各种宣传册和旅游纪念品吸引了川流不息  相似文献   

17.
文化和旅游天然联系紧密,但文旅融合发展并不是必然能实现,积极寻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双赢途径与有效对策是当前文化旅游研究的紧迫任务。本文将以福建厦门惠和石文化园为研究对象,复盘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影雕开发成石文化旅游产品的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尊重传承人的主体地位,充分挖掘非遗文化内涵,围绕游客体验的主题化和丰富化进行故事阐释、空间展示、活动设计,同时坚守本土化和品牌化策略,可以实现非遗保护和旅游利用的平衡关系。  相似文献   

18.
史术光  苏媛娥 《职业圈》2007,(8S):177-178
传统的旅游教育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下人们对旅游的快速需要,在未来旅游将会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在旅游中的所有旅游人,包括旅游从业人员、非旅游从业人员、游客等都需要培训旅游知识,其中包含旅游文明、环境保护等的知识,文章提出了基于大旅游教育的教育模式,借此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旅游教育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下人们对旅游的快速需要,在未来旅游将会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在旅游中的所有旅游人,包括旅游从业人员、非旅游从业人员、游客等都需要培训旅游知识,其中包含旅游文明、环境保护等的知识,文章提出了基于大旅游教育的教育模式,借此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旅游世界》2013,(11):95-95
旅游/投资/顾问/传媒根植文化沃土创意精彩城乡永尚旅游产业机构是一家以旅游产业和城乡统筹领域项目投资、运营顾问、传媒推广为主要方向的旅游专业机构。下设旅游投资、旅游顾问、文化传媒等专业公司,并参股部分旅游投资实体和营销企业。自2003年创立以来,永尚旅游产业机构以激情、创新、务实、理性的专业精神,凝聚了一支敬业、守恒的团队。专业结构涵盖旅游管理、新农村建设和传媒推广等三大方向,拥有一批由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