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日朝鲜人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一个民族集团,其身份认同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本研究通过移民小说《弹球盘》,以第三空间理论为基础,分析小说主要人物的身份建构过程,从在日朝鲜人身份危机的产生、身份追寻中的困惑、自我身份的重新建构三方面分析这一群体无法回归祖国也无法融入新环境,在边缘境地不断挣扎,又在此过程中不断寻求自我身份回归的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2.
《红高粱家族》中的"我"是上帝视角,即零聚焦叙述。"我"提供叙述背景声音,历史内容由"我"推动发展,文本内容与叙述视角并非全部由叙述者完成,而是由故事情节和文本内容之外的内聚焦叙述者"我父亲"回忆往昔,将零聚焦叙述者"我"的经历与被叙述者"我爷爷""我奶奶"的光辉历史融合在一起,建构现实与历史的对话。对于《红高粱家族》叙述视角的研究,有利于更好地了解叙述视角在作品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美术观"作为当代中国美术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不仅需要从"艺术本体"视角进行深入研究,更需要从"艺术社会学"视角进行分析。借助亚历山大的文化菱形图式,通过纵横两个纬度对社会——中介——艺术和生产者——中介——消费者几大要素进行考察,揭示了"中国美术观"形成与建构所遭遇的诸多问题;并发现,在全球化语境中文化认同之建构与拆解的博弈正是"中国美术观"形成与建构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日本著名史学家川本芳昭在其《中华的崩溃与扩大·魏晋南北朝》一书中,以外族自觉、外部势力反过来影响中国的独特视角对那段动荡的历史进行研究,强调胡族对中国的影响,以及南方的"蛮族"在汉民族的形成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现通过分析与总结该书的著史特点,反观日本史学家如何打破以"汉人"与"汉人王朝"为中心的著史传统,如何以"边缘与中心"频繁互动的研究路径为我们展开一幅魏晋南北朝的历史画卷。  相似文献   

5.
后殖民理论反对二元对立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提倡关注差异、尊重差异,注重对主体身份和权力的关怀。赛珍珠通过"杂合"翻译策略充分保留了边缘语言文化的异质性特征,从而彰显了边缘文化身份,消解了文化霸权。本文拟在后殖民理论视角下,分别从词汇、篇章和文化三个层面对赛译《水浒传》进行分析,肯定了后殖民主义理论对赛译《水浒传》研究的适用性,发掘赛译《水浒传》的文化和文学价值,以及对当下中国文学对外传播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史泽源 《文化学刊》2016,(4):238-239
"两论"是《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与《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两文的简称。"两论"不仅回应了1956年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因苏共二十大而衍生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还凝结着毛泽东对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理论的初步认识与运用。重温这一历史过程,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楚辞》是《文心雕龙·物色》篇论述的重要文本参考及依据,作为典范文本,其对该篇的理论建构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基于该篇所论,由《楚辞》之"触类而长"入手,分析了其感物入兴的心理转向、文辞表现的亦繁亦简,从而彰显其在山水文学创作传统中的突出成就与地位;通过对《楚辞》特点与"贵闲"、"尚简"结论的内在理路分析,亦确证其对"物色论"总结的潜在作用力。《楚辞》写景成就的"被发现",大大助益、深化了《文心雕龙》对物色理论的思考与认识,也是"楚辞学"研究史上的重大推进。  相似文献   

8.
《一念无明》是一部由我国香港地区真实新闻案件改编,以底层市民阿东的视角,讲述一个带着原生家庭负罪的躁郁症病人寻求救赎的故事。新人导演黄进没有将镜头对准光怪陆离的大都市和光鲜亮丽的精英阶层,而是对准了底层人民,将主流社会之外边缘人群的生活状态和生存问题摆到了观众面前。本文将借用德里达的幽灵理论来解构《一念无明》。德里达的幽灵是一种压抑的复现,是为了让那些被忽视的和被压抑的历史重回现在。在《一念无明》中,幽灵的重返是为了让观众发现一个宏观叙事之外的香港,看见不可见的处在边缘的人和事件,看见不可见的城市空间,以此来引起反思。  相似文献   

9.
本文借助申丹教授提出的叙事视角理论,以选择性全知视角为切入点,分析《慈悲》中丽贝卡为颠覆男权制和建构女性话语权所做的挣扎和努力,进而解读叙事视角对建构女性话语权的作用,彰显莫里森普适的女性主义观。  相似文献   

10.
将海南文化发展视为中原文化"洗礼"的产物,是以往海南文化史研究中习以为常的认识,这种认识凸显了中原政权对海南文化发展的单向影响,然而,这只是部分学者所建构的海南文化史。冼夫人文化生成与发展的历史真实表明,海南文化的发展绝非被动接受中原文化"洗礼"的过程。在与中原政权的互动中,海南先民主动寻求了中原文化地方化的变革。这种历史真实的存在,不仅证明国家认同与区域认同之间完全可以实现和谐统一,也诠释了中华文化形成中民主的"多元"最终形成"一体"的历史过程。对中华文明而言,这恰是海南文化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文心雕龙》"以雕缛成体"说和"自然之道"说的提出,具有整合自然审美理想和文章雕缛传统的特殊意义。考其实践基础,既有汉大赋兴盛以来穷思极想、铺排夸示的艺术倾向,又有山水诗兴起过程中巧构形似的艺术讲求;究其理论背景,一方面是汉魏以来崇尚心智创造的"智术"理念,一方面则是魏晋以降强调感物吟志的"应物"理念。《文心雕龙》因此而历史地形成了具有整合意味的自然雕饰美学观念。《文心雕龙》自然雕饰观念体系的展开方式,表现为"文体"论与"文术"论的并行互补,而其所以互补的机理则在于"成体有术"的文体方法论。作为中国古典自然雕饰美学理论经典的《文心雕龙》,其最大的理论贡献在于提出了"自然"与"雕缛"的整合问题。从"以雕缛成体"悟入"自然之道",有助于克服长期以来的简单二元对立思维,有助于体会中国传统"以技而进乎道"之"道术"论的深刻内蕴。  相似文献   

12.
"兴"之原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兴是华夏诗学中歧义“最为缠夹 ,可也最受人尊重”(《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上 )第2 6 0页 )的命题 ,引起了千年聚讼而涟漪不息。解放以来学界涌动的“形象思维”、“民族文化”等阵阵热浪 ,推动了兴义探索的层层波澜。可惜诸多努力都是以诗歌艺术发展之一定阶段为前提的 ,都是以诗歌审美运动为座标来予以定位研讨的 ,往往缺乏以一种文化为座标来测定剖析渊源中的兴之原始 ;缺乏一种“有生于无”(《老子》)、“原始返终”(《易经》)式的视角来“举终以证始 ,本始以尽终”(王弼《老子指略》) ,而兴之胚胎又恰恰是在原始文化中孕育产生的。…  相似文献   

13.
《藻海无边》是英国女作家简·里斯的代表作,是著名文学作品《简·爱》的前篇。本文以安托瓦内特为研究对象,首先描述其因特殊的血统种族而被社会排斥与孤立的遭遇,然后分析了她在不同文化视角下难以得到身份认同的困境与原因,揭示了特殊历史时期对人们身心的摧残和身份认同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霍华德庄园》是英国著名作家爱·摩·福斯特创作的具有代表性的长篇小说,该小说紧紧围绕霍华德庄园展开,描述了英国上层与下层社会的不同生活及其之间的关系和"联结",福斯特希望利用联结来弥补社会中的冲突。本文以"联结"理论为研究视角,详细介绍了《霍华德庄园》这部作品中涉及到的"联结"思想,并具体分析了《霍华德庄园》中的"联结"载体和主要方式,以期为类似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大戊梁歌会源于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牙屯堡镇,由300多年前传颂至今的爱情故事演化至今,已成为当地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本文追溯了大戊梁歌会的由来、发展历史和现状,基于根基论和建构论的观点,认为族群认同变迁的广度和深度受社会变迁的影响。关于民俗活动与族群认同的关系,笔者认为民俗活动的记忆是族群认同的情感纽带,族群认同和民俗活动在相互作用下产生的螺旋式上升方式,有利于族群的团结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简要综述了中国文化"走出去"背景下,海外汉学家、医史学家文树德先生《黄帝内经》的英译历程及相关国内外研究评述,并进一步探讨了汪榕培先生"传神达意"翻译思想与"丰厚翻译"理论之间的体系建构与融合,以此为研究视角,分析和评价文树德《黄帝内经》英译本的翻译策略、特色与译文质量,旨在为中医典籍英译的探索及中医典籍的海外汉学研究路径提供借鉴与启示,进一步推动中国文化"走进去"。  相似文献   

17.
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充满信心和自豪感的一种心理状态,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认同、接受和信任。海外华裔作家在他们的作品中呈现着无法抹去的中华文化烙印,展示着传承民族历史和中华文化的重要作用。美国华裔文学既有西方文化的元素,更有中华文化的显现,其中所反映的中华传统文化无疑是海外华人对自我文化身份的追求和在异域文化下对自身中华文化的自信、坚守和传承。该文从新历史主义理论出发,关注文本与历史的互文性,以文本细读的方式研究《中国佬》和《接骨师之女》两部著名美国华裔文学作品,从戏仿的写作方式和“小历史”的叙事手法入手,聚焦文本中的华裔历史重构和中华文化传承,以此建构中华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8.
边缘城市是美国城市郊区化进程中出现的,以郊区产生新兴增长点,从而形成多中心城市结构的新现象。一些学者应用"边缘城市"的概念,解释了中国城市边缘地区的开发,但对于中国城市,尤其是中西部城市扩张的历史背景和动力机制关注较少。通过对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发展与转型的实证研究,分析国家力量在中国边缘城市产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并指出其潜在的问题和相应的政策建议。文章认为,以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为代表的中国边缘城市不仅超越了传统意义上郊区的内涵,而且与西方城市相比,政府推动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从1997年到2007年,韩剧作为一种外来文化产品在我国风靡了10余载,使很多中国观众产生了情感共鸣、文化与价值认同。该研究以我国观众对《大长今》的解读为切入点,通过定量研究方法对我国《大长今》受众进行考察,研究以社会心理学中的个体感知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语义差异量表、三维空间图并辅以文本分析考察观众对角色的意义建构。希望通过观众对《大长今》的解读,考察观众对韩剧的解码特征,研究韩剧在我国的受众群,分析受众对韩剧的解码方式、偏好及解读差异,进而为我国受众研究积累基础性的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20.
王晓明 《职业圈》2007,(20):34-35
省际边缘区由于历史、自然等原因,经济发展处于落后状态,文章分析了省际边缘区具有区位边缘性、资源丰富等优势,受行政区划制约、产业结构趋同等劣势,以苏鲁豫皖地区为例,提出在省际边缘区内的中心城市--徐州市发展现代物流业,从而优化产业结构,形成增长极,带动腹地发展经济,提升区域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