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文解字》肉部字共文140,重文20,以"肉"为形旁,所表意义均与人和动物的皮肉、身体部位等意义相关。部内各字训诂、六书分析、顺序排列等,反映了一定的文化内涵,及具有一定的文字学价值。  相似文献   

2.
老子、庄子的"反"道是中国文化传统中"反向性"思维方法的体现与运用。"反"是"道"最基本的运动特性。它包含了生成、对反、回归的"三"反含义。生成是从无到有,是朴散为器,是文明的器化运作;对反是对立面相互依存和物极必反,是阴阳互动,虚实相生;回归是从有入无,是文明的归藏、归潜、归化,是与道俱化。道的"三"反也是万物的自性有他,是向他而化。在"三"反中,老子更注重方法上的"对反"策略,庄子更注重人性的"回归"主题。从回归主题看,"反"又具有生命死亡、人性回返、回环往复的三重含义。  相似文献   

3.
连绵词是由两个音节联缀成义而不能分割的词,它有两个字,只有一个语素。从声韵划分,连绵词一般有双声连绵词、双声叠韵连绵词、非双声叠韵连绵词三种;从词性来看,《说文·艹部》的连绵词只有名词和形容词。接下来本文再从《说文解字·艹部》连绵词的解释体例、来源及意义分类几个方面对《说文解字·艹部》连绵词做具体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中日民族中崇火信仰的内容多种多样,并各自拥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它具有象征家族、家庭生活延续与中断,以及通过火使物与物之间相互联结或分离等文化内涵,显示了火超自然的神圣性和巫术性。本文试站在民俗视野的角度,探讨崇火信仰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中的各种具体表现形式及其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5.
《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说解字义、分析字形、辨识读音的字典,它将一万多个古文字统摄于五百六十个部首之下,它的出现是文字学上的一件大事。对页部的字义进行初步探析,具体分析《页部》语义场及分类,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掌握页部字,另一方面也可以为研究其他部首字、古代汉语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斯的本义指的是以斧劈木,谓析分。孔子所熟悉的先秦经典著作,往往用它的这种本义。《论语》出现的"斯"字,也经常用它的这种本义或引伸义,需要结合具体语境加以考察辨析。《论语》中有些"斯"字与它原始本义疏离,从而导致词性和意义的演变,成为代词或连词。这种演变从孔子的时代就已经开始,到孔子后进弟子那里,演变的趋势更加明显。对《论语》的解读,应该兼顾"斯"字的原始本义、引伸义和假借义,梳理辨析相关的事象。  相似文献   

7.
《易经》是一部中国最古老最神秘的著作,人们觉得它深奥难懂却又非常渴望了解它、掌握它。几千年过去了,在变幻莫测的现代社会中,这本古老而神秘的经典,竟成了某些人卜卦算命的工具。台湾学者曾仕强教授作客百家讲坛,经典讲解《易经》。他认为,《易经》是中国哲学思想的源头,而"易"字就是变化的意思。64卦只是表示一种现象,根本没有好卦坏卦之分,而《易经》其实就是告诉我们,应该如何认知世界,应该如何认知自我,从而做到持经达变,通达乐观。本文根据曾教授的讲演整理而成。  相似文献   

8.
"巫"是最早的汉字之一。对于"巫"字的造型,目前学术界考释有以下几种:一是认为"巫"为卜筮之筮,二是将"巫"释为四方方位,三是将之释为舞,四是释为巫师使用的做法工具。除此之外,还有将之释为一种人、地名、国名、神名。本文只取前四个主流说法进行分析。许慎的《说文解字》作为中国第一部系统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书,对于"巫"字的考释无疑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其中"与工同意"句,历来有不少学者进行考证。而笔者认为若能详细论证"与工同意",对于释"巫"的义源也应当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牟宗三将"一心开二门"看成有普遍性的模型,可适用于儒、释、道。"一心开二门"亦可罩及佛教科学知识论,牟宗三认为"遍计所执亦有相当谛性"。牟宗三作为儒家本位者,故学界重视其"良知坎陷"说,而对其在佛教开出科学的思想没有足够的重视。人类实践所唯之心不必只是道德的。若自觉地要求科学知识的执著,即有"明的无明"。在牟宗三判教思想下,鉴别佛教诸宗对保有科学知识的可能性。如果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解读,般若有"荡相遣执"之妙用,可扫除"定势"对知识生成的障碍,有益于学习迁移。牟宗三"一心开二门"思想下作为现象的科学知识亦可以有康德物自身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楚简文字中"师"、"保"、"傅"诸字有一些特殊的写法和意义,结合传世文献进行研究,可知先秦的"师"、"保"、"傅"制度的确立,具有设置普遍、男女并立和男外女内等特点,而女性的"师"、"保"、"傅",同时还兼有女巫的某些职能。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说文解字》中殳部代表字形"段、役、殺、毆、毅、毃、■、毄"分别进行解释,从字形、字义的演变中探寻各字的本义,考察字符"殳"与部首中各字的构形及构义联系,从而验证许慎分部的合理性,以及在字族理论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甲骨文"■"原先多以为是"伐"字省体,细绎相关卜辞,可以看出它和伐存在着较大区别。甲骨文"■"应当是"干"字初文,本指人体之躯干。在卜辞里,"干"多指属于某一氏族的下级武士。周代彝铭则多借倒"干"形的"屰"为干,因其有迎击之义,故而"毌"、"盾",亦被释为"干",但并非"干"字。甲骨文"岸"是"干"的滋乳字。"岸"字之释可以妥贴地释读相关卜辞材料。  相似文献   

13.
初见王泽鑫的江南山水,就有一种触动心灵的感觉,仿佛见到了"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家乡旧景.画面中的小桥流水、田园村舍,如诗如画、别有韵味.它赋予了心灵一处淡泊宁静之地.  相似文献   

14.
女作家范小青是个写作上的"拼命三郎",传说她十几天能写出一部20万字的长篇,一个月能写十几个中篇!她在写作时简直"不食人间烟火",只认得一个"写"字,-直就这么写、写、写…………  相似文献   

15.
“汉字有书传书本,侗家无字传歌声,祖辈传唱到父辈,父辈传唱到儿孙”。这首侗家的歌谣很清楚地指明了侗族化的精髓在侗歌。侗族是一个没有字的民族。从古至今,他们叙事、传史、抒情等都是通过口传心授。也正因为如此,侗族化尽管经受过历史的风风雨雨、人间沧桑,它仍一枝独秀,并逐步引起世人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的戏曲电影,如果从1905年的《定军山》算起,到今天已经有110余年的历史。历史不可谓不长,积淀也不可谓不厚,无论从艺术层面还是从精神价值取向层面审视,它都经历了一个融合、凝练、打磨、提升的成长过程。有关资料显示,百余年来,我国戏曲电影总数已近400部(不包括港台),涉及剧种近60个,其中京剧电影大约有140部。(1)而最早"走出去"的戏曲电影剧种就是被称为"国粹"的京剧。一、戏曲电影"走出去"的历史及启示梅兰芳是"电影外交"的先驱者,一生共拍摄戏曲电影14部,与多位国外导演合作。事实上,他初登银幕之  相似文献   

17.
"扒灰"的理据是什么,古来说法很多,但都不得要领。本文指出"扒"的本字为"爬","爬"有"(动物)交配"的意思,"扒灰"是交配义之"爬"的生动化形式,前人都在"灰"字上做文章,迷失了方向。  相似文献   

18.
翼翔 《职业圈》2004,(12):52-53
效验神奇的"循经火疗" "‘循经火疗’真是太神奇了!这真是太神奇了!"在北京举办的第八届全国致富创业交流洽谈会上,笔者突然被一阵赞叹声吸引了过去.这是一个不太大的展台,前面却挤满了驻足观望的投资者.笔者凑上前去,才弄明白原来这是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在试用完"循经火疗"保健疗法后发出的赞叹声."循经火疗"到底是什么?它为什么能吸引这么多投资者留连忘返呢?  相似文献   

19.
常想一二     
朋友买来纸笔砚台,请我题几个字让他挂在新居的客厅里。这使我感到有些为难,因为我自知字写得不好看,何况已经有很多年没有写书法了。朋友说:"怕什么?挂你的字我感到很光荣,我都不怕了,你怕什么?"我便在朋友眼前,展纸、磨墨,写了四个字"常想一二"。朋友说:"这是什么意思?"我说:"意思是说我的字写得不好,你看到这幅字,请多多包涵,多想一二件我的好处,就原谅我了。"  相似文献   

20.
1961年夏,我在杭州一家古旧书店购得一部雍正年间木版《西湖志》,归来后突然发现书中夹有一幅旧画,打开一看不禁喜出望外:呵,原来是沈铨的一幅《松鹤图》!后请沙孟海先生鉴定,确认《松鹤图》为沈铨真迹。 我研究沈铨多年,得沈铨真迹,即成心爱之物。“文革”中经过“火” 的洗礼而将它保存下来,甚为不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