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把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当作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智库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载体,越来越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在对外交往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树立社会主义中国的良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和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走向世界,在国际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迫切需要发挥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在公共外交和文化互鉴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增强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  相似文献   

2.
《文化学刊》2009,(1):4-4
党的十七大报告将提高文化软实力作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举措,充分表明了发展软实力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新的战略着眼点。在这个物质极大丰  相似文献   

3.
高宁 《文化学刊》2012,(6):86-90
马克思使用的"文化"概念具有多重涵义,其文化理念在文化的本质、理论基础、价值目标等方面都具有区别于以往文化理论的鲜明特征。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深入分析和考察马克思的文化理念,对于推动我国的先进文化建设、实现我国由文化大国向文化强国的转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胡德宁 《文化学刊》2015,(4):163-165
在全球化时代,"文化软实力"兴起,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要顺应当今世界发展的历史趋势,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观点和基本要求,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引领中国文化的重要意义,把握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传统文化中的有益成分,借鉴世界各国积极正面的文化成果,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5.
地方是西方社会认识中国道路、中国经验、中国理念,增进对中国的理解和认同的一扇窗口。江苏是中国的经济大省和文化大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列。在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征程中,江苏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创新传播手段,拓展传播渠道,用国际化的视角传播江苏声音,讲好新时代江苏故事。  相似文献   

6.
毋庸置疑,一个民族和国家构建确立何种文化战略格局观,必将决定着"文化强国"发展道路的战略支撑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一个全方位、立体化、多维度的社会建设过程,"文化强国"建设也一定是全方位的具有战略格局的宏伟建设。在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特殊历史阶段,党中央确立的"文化强国"战略,其科学"格局观"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前瞻性、开创性、针对性和实践性,有力推动着当前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伟大实践,成为新世纪中国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纲领性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7.
●电视外宣是我国文化和民间外交的重要渠道,在对外传播、国际舆论方面发挥着特殊作用。●电视外宣的新任务,就是要通过国际化的观念、中国化的视角、全球化的语言,向外部世界说明中国的政治立场、经济发展、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说明真相,消除误解,化解矛盾,结交朋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营造和谐、良好的国际环境。●电视外宣要充分发挥电视的传播功能,肩负起"民族文化大使"的使命,宣传中华文化,传播中华文明,鼓舞民族斗志,促进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大交流、大和谐、大繁荣,不断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8.
在推动中华文化深入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汉语和中华文化的国际化有赖于境外传播环境的支持,而中华文化基础较好的地区则成为其中最大的"动力源"。在传播的大华语语境中,最为关键的就是推动语言文化传播的媒体介质。"报道"和"新闻"是华文媒体的两个重要元素,而其社会职能却远不止于此。在更大的现实意义中,华文媒体还具有服务社会经济文化建设、提供必要的信息资源和智力保障、干预或建构公众意志、缔造生产生活舆论环境等一系列至关重要的作用。考察特殊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媒体平台所具有的特殊传播形态与社会服务功能,可以加深对境外语言文化传播渠道的深度认识,更好地利用媒体手段来推动中外文化在国际生态环境中的广泛交融。  相似文献   

9.
在全球经济体系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过程中,生活生产需求逐渐完善满足的背景下,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大。为满足人民对文化的需求,提升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增强文化自信,增加文化自豪感,各国根据实际情况实施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公共文化服务建设需要各方面力量的推动,而社会力量包含着多样的、多元的、各方面的力量,是当代社会各方面力量的集合体,能够推动公共文化的服务建设,社会力量的参与成为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0.
文化自信是对中国文化的充分肯定和自豪,是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强烈执着和追求。文化自信具有中国化、大众化和国际化的显著特征。深厚的历史传统和伟大的发展成就是中国文化自信的现实依据。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在文化发展中带来诸多消极负面影响构成了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重大挑战。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题中之义和必然要求。根据十九大报告关于坚定文化自信的论述和精神,结合实际需要采取若干具体策略,对于提升文化自信并为实现民族复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2017年,适逢中国举办第一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又是"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实施的第二年,我国与中亚五国的关系趋于复杂化。因此,立足中国现状,了解中亚五国文化,对于"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正在中国杭州学习的中亚留学生进行跨文化交流文本分析,旨在梳理出中亚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与感知,收集中亚跨文化交流的资料与数据,为有关高校未来的国际化建设提供参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企业文化是社会的一种传承,通过运用"深层结构"分析,在深刻了解了中国文化特色和人们行为表现的基础上,结合国际公司企业文化的发展历程,立足中国国情土壤,提出符合我们本土企业文化管理的特色路径与方式.对于推动我国企业的良性发展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王星海 《职业圈》2014,(4):80-83
建设以职工文化为本的先进职工文化和企业文化,是维护职工精神文化权益。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凝聚实现中国梦智慧力量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4.
2020年12月17日,"太极拳"项目的成功申遗,将人们的目光再次聚焦在中国文化的全球传播上。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一部分,太极拳的全球推广是中国文化全球传播的最佳路径之一。为了实现"全球太极"(Global Taiji)战略目标,更加广泛深入地推动中国文化的全球传播,建议采取以下太极拳推广措施:1.充分发挥政府的引领作用,制定"全球太极"(Global Taiji)战略;2.深入挖掘太极文化内涵,与时俱进;3.制定一套世界通行的普适化和国际化的太极拳规则体系;4.统一太极拳交流术语,培养国际化专业人才;5.借助新媒体技术,主动表达,深入传播;6.推动太极拳国际性产业化发展,打造全球性太极产业文化。  相似文献   

15.
正中共十九大描绘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蓝图,"一带一路"的倡议和建设,正是这幅宏伟蓝图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而且是个大手笔。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指出,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推动形成全面开放的新格局。那么究竟什么是"丝绸之路",为什么要提"一带一路"?历史上丝绸之路的精神与当代"一带一路"倡议  相似文献   

16.
韩国文化产业的发达及"韩流"文化全球影响力有目共睹,这离不开韩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在"韩流"文化走向全球的过程中,驻外韩国文化院承担着重要的作用。驻华韩国文化院在推动对华传播韩国文化方面主要秉持以下三种理念:传播本民族文化品牌、注重文化传播交互性、服务韩国外宣大局。这为中国当代对外传播事业也提供了启发和经验。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拥有硬实力的同时,如何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加强软实力建设,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性课题。习近平主席曾指出,"要着力推进国家传播能力的建设,创新对外宣传方式,加强话语体系建设"。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大背景下,中国对外传播正尝试探索新的传播路径和话语沟通方式,增进与世界的沟通。音乐,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不仅能润物细无声地展现民族精神和国家魅力,还能  相似文献   

18.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中国社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着变革和发展.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明确强调指出: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这一重要论述,高屋建瓴地指出了文化建设在国家战略中的重要意义,也为我们开展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9.
彭颜红 《文化学刊》2011,(1):112-118
慈善事业已经成为我国当代要大力扶持的一项重要事业,慈善事业要获得真正长足的发展需要慈善文化的支撑,而我国当代的慈善事业还远远不能适应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现行的慈善文化还不足以引领当代中国慈善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要从多方面不断推进慈善文化的建设,才能更好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李长江 《职业圈》2014,(29):83-83
职工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全总在工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指导思想中即强调:着力建设以职工为本的先进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充分调动广大职工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加自觉、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