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苏童的长篇小说《河岸》是与河流息息相关的故事。在作品中河流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故事描绘了库文轩父子的人生轨迹以及河流对他们的特殊意义。苏童在现实与隐喻之间不断穿梭,通过象征手法使过去与现实紧紧交融,使作品具有与众不同的审美风格。作品充满暗示和隐喻,河岸、父子都带有强烈的象征色彩,并由此形成了《河岸》独具匠心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2.
《阿拉比》是乔伊斯小说集《都柏林人》中的第三篇。"阿拉比"由英文名Araby音译过来,具有音译词自身及延伸出的语言色彩,在这篇小说中具有多种含义。阿拉比是贯穿小说始终的线索,推动着小说情节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村上春树是日本当代文坛著名的作家,《且听风吟》是其第一部小说,也是村上春树早期代表作之一。村上春树多次将自己的小说比作"房间",把写小说比喻为"构造房间"。因此,本文以《且听风吟》为例,对村上春树"房间"的隐喻特点入手,通过论述"房间"象征意义来探究村上春树小说的写作特点,体会村上春树小说中展现出的文学魅力。  相似文献   

4.
威廉·福克纳是美国著名作家,在创作中,他将美国南方现实社会以及历史作为源泉,创作出了多部优秀作品。其中,象征是他的很多作品中都运用的一种创作手法。本文将就象征手法在威廉·福克纳《献给爱米丽的玫瑰》中的运用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5.
在文学作品中,象征主义是很常见的一种写作手法,不同作家的写作手段之间存在差异性,因此象征主义最终的表达效果也有不同。作者因为生长环境、成长经历、语言习惯不同以及个人情感表达方式的不同,所运用的象征手法各有千秋。笔者就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和美国文学作品《红字》中所运用的象征手法进行比较和分析,并对其中让人惊艳的象征手法进行鉴赏。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及社会和科技的进步,如今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各类视频了解到世界各国的文化、历史、人文地理等多方面信息。相比文本、图片信息等表现形式,纪录片更具有普及性和启发性,是文化对外传播中一种较为理想的载体。纪录片字幕翻译在传播中国特色文化方面也愈来愈受到重视。因此,该文以关联理论为理论框架,以央视纪录片《美丽中国》字幕为研究对象,对其字幕翻译进行研究,探讨纪录片字幕翻译的技巧,展示中华大地之美、生态之美,更好地传播中华文化。研究发现,影视字幕有着特殊性、瞬时性和口语化的特征,鉴于此,需依据关联翻译理论进行适当有效的转换以实现最佳关联,如增补、缩减、意译、虚实转换、替换和重构等,这些方法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语用前提对翻译有指导作用。由于文化差异,目的语读者与原语作者不一定拥有共同的语用前提。这可能导致交际失败。因此,翻译时必须想办法克服。本文首先说明什么是语用前提,并简述语用前提对翻译活动的指导意义,以杨宪益、戴乃迭和霍克斯的《红楼梦》翻译版本为例,比较《红楼梦》第二十八回和第三十四回两个版本的翻译。  相似文献   

8.
张爱玲的小说以意象丰富著称,在她最重要的代表作品之一《金锁记》中,月亮作为审美意象反复出现,并与人物的内在情感世界产生种种关联。本文将通过文本细读,从三十年前的月亮、下弦月、模糊缺月、明亮而狰狞的月等多种月亮形象分析《金锁记》中的月亮意象运用,探究月亮意象在张爱玲笔下的承袭与创新。  相似文献   

9.
丰富的文化负载词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雪漠的小说《猎原》与众不同的特点,也是翻译的难点。本文从关联翻译理论出发,探讨葛浩文和林丽君如何根据对原著的理解以及译语读者的文化认知语境,灵活采用音译、直译、加注、增译、意译和转译等翻译方法,以使译文达到最佳关联。总体而言,葛浩文与林丽君的译文尽可能地传达了原作的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信息,实现了不同文化的共存和融合。  相似文献   

10.
该文从女性主义翻译视角考察1958年美国出版的《红楼梦》麦克休英译本。结果发现,麦克休姐妹作为具女性主义意识的美国女译者,在有意无意间运用女性主义翻译家Flotow所提倡的增补、加前言、"劫持"(删节、改写)以及再现等女性主义翻译策略,成功再现且增强了作为女性赞歌的《红楼梦》原文本隐含的女性主义色彩,增进了该英译本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影视作品是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媒介,除了走出国门的电视剧和电影,优秀国产纪录片也在积极发挥作用,讲好中国故事。CCTV4纪录片《传承》介绍了海峡两岸多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通过讲述他们真切动人的故事,向国内外观众展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解说词含有丰富的文化负载词,而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质量直接影响外国观众对中国优秀文化的理解程度。该文从文化翻译观角度研究纪录片《传承》解说词文化负载词翻译策略和方法,希望为中国文化纪录片解说词英译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2.
最近,有一部词典在社会上引起关注,这就是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翻译词典》。这部词典是我国出版的第一部综合性大型翻译知识辞书。全书共收录条目近4000个,其中包括翻译理论、翻译技巧、翻译术语、翻译史话、占今中外翻译家、翻译社团、学校及翻译出版机构等方面的内容。词典辐射政治、文学、科技、外交、新闻、法律、哲学、佛学、教育、音乐、医学等等,还  相似文献   

13.
<正>《礼记》承载着中国精神价值,体现了中华民族早期制度理念和价值观念,是国学经典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礼记》英译的研究在国内外可谓凤毛麟角,或集中在理雅各英译本的文本分析,或将《礼记》作为五经的一部分一笔带过,或是文本介绍,其英译海外传播研究至今未见系统梳理。因此本研究欲通过解答以下问题对《礼记》英译传播做一历时整理:《礼记》英译经历了怎样的历史进程?不同历史时期下《礼记》英译如何传播?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外优秀文化的不断交流和融合,越来越多的中国优秀作品被翻译成多个版本传入国外.著名诗人余光中的现代诗歌《乡愁》在国内外广为流传并有多个译本.该文旨在以七个译本为例,从不同角度进行翻译批评,通过对比分析指出各译本的优点和不足.  相似文献   

15.
文学作品中的颜色隐喻是不同语言文化在文学作品中的投射,体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译者翻译作品时往往会忽略颜色隐喻框架在不同文化群中的差异,导致原作未能在目标语读者中产生相同的文学效果。鲁迅在《呐喊》小说集中赋予色彩语码诸多内涵,极具代表性。因此,本文依据框架理论将颜色隐喻分为相同框架和相异框架,对杨宪益、戴乃迭和蓝诗玲的两个英译本进行分析,总结不同框架下颜色隐喻的翻译方法,以期对中国文化英译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托尼·莫里森(1931-2019)是第一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非裔美国黑人女作家。《宠儿》作为莫里森的巅峰之作,在美国文学史上影响巨大。本文尝试通过分析《宠儿》中颜色的象征意义,来探讨色彩在揭示和深化这部作品主题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此丰富和拓展读者的想象空间,为读者提供解读作品的多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谚语是经过千锤百炼的语言和文化精华,富含民族文化内涵。英语和汉语分属不同的语系,其谚语受各自文化的影响,谚语字面上的信息意图和内在的交际意图往往大相径庭,这让谚语的翻译工作成了一项挑战。依据关联翻译理论,谚语翻译工作者首先应充分考虑谚语原文与译文读者所处的认知语境不同,既要明确谚语原文的交际意图,又要对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和期望做出准确判断,目的是让译文读者以最小的认知努力得到最大的语境效果。  相似文献   

18.
《瑟茜》是从女性的角度叙述的希腊神话,其翻译在文化传播、处理神话概念和意象重建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选取《瑟茜》一书,从目的论视角探讨文化专有项的翻译。重点分析神话概念和意象的重组,探讨翻译目的如何指导翻译方法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空间意象图示作为一种重要的认知方式,在不同国家诗歌中得到或多或少的展现。诗歌翻译过程中,空间意象连接中外文化,传播中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自然观,激发英语国家对自然空间中原型意象的感受,唤醒他们对自然及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该文从生态空间的视角,对《早发白帝城》的两个英译版本进行解读,试图找到诗歌英译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通过引入格莱斯的合作原则作为翻译的语用效果评判标准,笔者对喜剧《生活大爆炸》的字幕翻译进行了语用对等的评析。以搜狐视频和百度视频作为语料,在语料对比的基础上,在格莱斯的会话原则以及会话含义视角下,探讨特殊性会话含义所产生的语用幽默的翻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