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字词汇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载体和印记,研究外语中的汉字词汇对研究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规律有着重要意义。在现代日语形成的过程中,日语用汉字书写的词汇及其使用发生了几次大的变化。明治时期是日语由古代日语向现代日语急剧转变的时期,日语中汉字词汇的使用也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这一时期日语中新出了大量的汉字词汇。  相似文献   

2.
汉字在日本     
中日两国同属汉字文化圈。自古以来,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相互都有很大影响,特别是语言文化方面的交流,源远流长,中国的汉字对日本影响甚深。日本第一部史书《古事记》,通篇都是用汉字写成的。现代,日语规范的表记方式虽已演变成汉字与假名共用的形式,但从宪法、政府命令到学校的教科书、报纸和包括幼儿读物在内的各类书籍以至商务合同、国民的一般信件都离不开汉字。在社会生活和言语交际活动中,汉字和汉语词享有很高的地位,特别是日本的中老年人,对汉字有一种特殊的亲近感,甚而可以说是崇拜。在他们看来,文章中使用汉字的多少,反映着笔者文化层次的高低。在比较正式的交际场合,有时使用汉语词比和语(日本固有词汇)要高雅得多。可见汉字文化已渗透到日本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以及国民生活的各个角落。汉字文化包括的方面之广,内容多,内涵丰富,不是一两篇文章所能表达的。因此,本文只想介绍日语中汉字的传入、汉字的改革及现代日语中常用汉字一些情况。  相似文献   

3.
文鸽 《文化交流》2013,(10):F0003-F0003
2013年8月19日,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组织制定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在中国政府网公布。《通用规范汉字表》是50余年来汉字规范优化后的最新成果,也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汉字演变的最新一步。这一成果,对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公布后,社会一般应用领域的汉字使用以该表为准,原有相关字表停止使用。  相似文献   

4.
周有光先生是我国提出现代汉字学这个全新概念的第一人,周有光对现代汉字的字音、字量、字形、字序等进行了全面考察研究,得出了令人信服的结论。周有光先生的《现代汉字学发凡》给中国高校现代汉字学学科的教学和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朱祉默 《文化学刊》2022,(6):166-169
汉字是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汉语显著的特征之一。而汉字教学研究也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中的薄弱环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该首先思考汉字难教难学的原因,然后来制定合理的应对策略。本文主要围绕与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相关问题展开分析,全面分析了汉字教学难点的来源、汉字教学模式的发展以及汉字教学的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教学策略。以期为对外汉语汉字教学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6.
日语中有相当一部分汉字(词)源于中国古汉语典籍,与古汉语语义密不可分。对这些汉字(词)的含义进行分析,研究其与古汉语相应字词的关联,对准确理解日语汉字(词),避免误用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增强日语学习者对汉字文化的理解,提高民族文化认同感。本文从辞书中选取现代日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汉字(词),就这些字词在日常使用中对古汉语语义的保留情况进行研究,以期为日语学习者学习日本汉字(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中日两国的词汇互动可以追溯至3世纪,以汉字为桥梁,历史上分别出现了汉语向日语输入和日语向汉语输入的高潮。现代以来,世界格局发生了改变,两种语言的词汇互动出现了以往未曾出现的特点。该论文在文化交涉学的理论指导下,研究汉字在词汇互动中发挥的作用,探讨现代中日词汇互动在新时期呈现出的交流、融合和碰撞。  相似文献   

8.
汉字作为东亚文化圈的基本要素之一,对东亚文学的形成与发展具有极大促进作用。张哲俊教授在其著作《东亚比较文学导论》第一章中清晰地论述了汉字在韩国、日本零散传入及系统传入的历史等问题。《东亚比较文学导论》中《汉字与东亚文学》一章为东亚文学、文化中汉字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角度,对于东亚文学、东亚文化的研究具有指导、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汉字是世界语言文字中独具特色和魅力的文字,既能引起学习汉语的外国人的兴趣,又是外国人学习汉语的难点。华语教学出版社出版的《汉字字源入门》一书就是为了帮助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进一步了解汉字知识,学习掌握书写现代汉字而编写的。  相似文献   

10.
前人对通假的研究,大部分以不可释性为前提来训诂分析通假现象,或只分析通假本身,以陈述历史事实的方式探讨该现象出现、发展、消失的原因。很少有学者以文字史为切入点分析通假现象,也少有学者将汉字的发展与通假的矛盾关系作为立足点进行全面分析。而全面研究上述问题,有助于更好地分析汉字发展历史、研究通假,进而促进文字简化工作,并向着适应汉字发展规律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从汉字看中国古代的礼仪黄瑞珍前言汉字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十分密切,二者互相依存;汉字沉积着中华文化的结晶;璀灿多姿的中华文化,也依靠汉字记录流传得更久远。朱自清曾说:“在研究古典、古史、古文化,得从文字学入手。”①也就是说,通过研究汉字的形、音、义,可以...  相似文献   

12.
新媒体语言在为现代语言注入新鲜活力的同时,也冲击着现代汉语的规则,这种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语言规范问题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态势下,来不及解释就发生了变化,新媒体语言规范化问题显得越来越紧迫,因此对新媒体语言进行规范具有重要意义。新媒体语言规范应遵循层次性、包容性、引导性及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原则,遵循“变化之中有稳定,稳定之中有发展”的规律,因势利导,确保语言文字的有序传播与文明传承。新媒体语言规范的对策有:调整研究视角,确立科学的规范观;加强语言规范的信息化建设;完善语言规范的法律法规;积极编撰新媒体语言规范的辞书及加强学校教育的带动作用等。  相似文献   

13.
正1.《语言病例分析》,苏培成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1985年12月版2.《科学地评价汉语汉字》,与尹斌庸合作,华语教学出版社1994年版3.《现代汉字规范化问题》,与尹斌庸合作,语文出版社1995年4月版,1999年12月日本大修馆书店出版日译本(阿辻哲次等译)4.《语文现代化论丛》第二辑,语文出版社1996年9月版5.《语文现代化论丛》第四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版6.《现代汉字学参考资料》,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版7.《周有光语文论集》(1-4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2年1月版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中国的崛起,唤起了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作为传统文化载体的汉字也愈发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研究旨在探讨汉字在由繁趋简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体现出的繁体字和简化字使用的利弊,试图在汉字的繁简之间寻找出最佳的途径,一方面让汉字的发展顺应以简化为主的趋势;另一方面能够尽可能地保护汉字中蕴含的汉文化因子,使其不因汉字简化,以及当今社会忽视汉字书写而逐渐被人们遗忘。  相似文献   

15.
现代社会要求领导者能够统观全局,审时度势,而这单凭个人的经验与智慧是根本无法胜任的。需要建立规范、完整、系统的领导理论。领导者影响力研究对领导学研究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它能指引着领导者向正确和成功的对社会有益的方向进行,领导核心影响力的阐释对我们正确解决对领导者的认识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杜萱 《职业圈》2011,(27):50-50
现代社会要求领导者能够统观全局,审时度势,而这单凭个人的经验与智慧是根本无法胜任的。需要建立规范、完整、系统的领导理论。领导者影响力研究对领导学研究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它能指引着领导者向正确和成功的对社会有益的方向进行,领导核心影响力的阐释对我们正确解决对领导者的认识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陈原先生是中国社会语言学的主要开创者,也是中国语言规划活动的领导者和理论研究的先行者。陈原先生为中国社会语言学学科建立了理论框架,为中国社会语言学研究确定了比较宽泛的研究范围,还在语言污染、语言灵物崇拜,语言变异与规范,新词新语研究,词典编纂理论,汉语汉字研究的定量分析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文章还把先生的社会语言学研究分为三个时期,探讨了先生的社会语言学学术思想来源,先生的社会语言学研究在国内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晚清以来,与扰攘一时的激进"汉字革命"思潮相对,始终有一种坚定守护汉字价值的文化力量。以章太炎为代表的文化民族主义者对废除汉字论的反击,破解了包裹着西方中心主义的文字进化论,揭示了文字唯工具论的偏狭,高扬了汉字沟通历史与现实、传承民族文明、维护文化一统的历史功能。抗战之际高涨的民族主义使得捍卫汉字的声音趋于高亢响亮,推演为一种醒目的文化现象。来自语言文学者的学术论断,在修正文化民族主义者言论偏颇和学理不足之余,更从语言与文字相合的视角较为准确地阐明了汉字的本质及其现代性改造方向,使得对汉字的认可以及经由汉字构建民族文化独特性的努力获致了坚实的学术基础。近代以来围绕汉字存废的持久论争,集中地展现了文化民族性与现代性的巨大冲突及其调适,对这一过程的历史考察,或许可以为今人思考全球化时代如何保持民族文化主体性问题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杨慧子 《文化学刊》2010,(1):110-114
汉字具有丰富的内涵和艺术魅力,是中华文明传世的载体。分析研究汉字同构设计,重要的理论依据是东汉许慎所著《说文解字》中的"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这"六书"对于当代的汉字同构设计有着诸多启示。本文还总结归纳出六种汉字同构设计的表现手法,分别是"巧借笔画,同构相融"、"锦上添花,寓图于字"、"化生万物,装饰肌理"、"组合相连,浑然一体"、"文字游戏,双关演绎"、"中西合璧,别有深意"。在汉字的同构设计过程中,设计者需要进入中国式审美和哲学的语境,深入地斟酌推敲,结合造字原理和中国传统文化,有创意地置入切题的元素。当今社会,汉字展现出了无穷的魅力,有很大的发掘价值和使用空间。  相似文献   

20.
正浙江理工大学退休教师赴毛里求斯任教两年张也频不仅教学生如何读写汉字,更注重将汉字背后所蕴含的文化精神传达给学生。她在讲到结构问题时,就特意借用国画的"密不插针""疏可跑马"等审美文化,让学生在学习汉字的同时逐渐认识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