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寻根》2017,(1)
正长沙窑位于今湖南省望江县铜官镇,是我国唐五代时期重要的民间窑口,所生产的瓷器在今江南地区及安徽、河南、河北均有出土,且作为外销瓷销往朝鲜、日本、印度尼西亚、泰国、伊朗、阿曼、沙特阿拉伯等亚洲国家,乃至更远的非洲的肯尼亚和坦桑尼亚。作为民间窑口,长沙窑能够内外兼销,在当时应该是颇为成功的。同时,长沙窑还有另一创举,即以诗歌、文句来装饰瓷器,这就是我们今天由长沙窑所生产的器物上所见到的诗  相似文献   

2.
<正>为传承历史文化,守望精神家园,江夏区博物馆在湖泗小学建成湖泗窑址教育基地。教育基地设有标本陈列室、瓷器制作实习间,展示湖泗窑址知识概况和窑址出土的瓷器标本、照片近百件。在近100平方米的陈列室内,为湖泗小学的500余名学生上了一堂深动的实践课,使学生对瓷器的生产过程、制作工艺和古窑址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湖泗窑址现属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是江夏区5张文化名片之一,湖泗窑址教育基地设在湖泗小学,其意义更加深远。下一步,江夏区博物馆还将进一步丰富窑址基地内容,倾力打造好湖泗  相似文献   

3.
张斌 《华夏文化》2013,(1):56-59
缘分是很神秘的,不仅人与人之间的联接,在无形之中、无意之间、偶然之间,产生一种必然的相遇,必然的亲近而又说不清楚是什么原因,一个人与某一位神,某一座庙,某一种民间的文化也有一种缘分。这种缘分可能是偶然的一句话,偶然的一件事,偶然的一个行为,不由自主的使一个人走近了某一位神、某一座庙、某一种民间文化。缘分是可以生情的,因缘而生隋,我就是在这种缘分之中走近了泗王庙,并对以泗王庙为代表的汉江水文化如醉如痴。  相似文献   

4.
褚纳新 《寻根》2006,(1):65-71
浙东素称人文渊薮,南齐时余姚人虞和是浙东地区有史可考最早的私人藏书家。自宋室南渡之后,浙江成了全国的学术著述版刻中心,民间藏书蔚然成风。明代,随着姚江学派的兴起,余姚的科甲扬名于天下,“衣冠文献,益盛以大”。读书成就了学人的前途,也造就了一方乡土的藏书之富。泗门,这一浙东富庶之地上的书香古镇,其藏书文化,更值得一书。  相似文献   

5.
庚寅虎年春节期间,《古风·新韵——景德镇民国陶瓷艺术珍品展》在天津博物馆开展,共展出民国时期瓷器精品116件(套),该展无论规模,还是品质、品种、数量,均属国内同类展览的首创。由此引发民国瓷器艺术市场的走向及前景的讨论。  相似文献   

6.
<正>2009年12月21日至2010年3月5日,武汉博物馆与上海市历史博物馆联袂推出《欧洲瓷器历史展》,让江城观众在管窥西方瓷器艺术的同时,了解中国瓷器在近代西方经济发展史上扮演的重要角色。中国瓷器在世界上享有崇高的声誉,晚明时期,中国瓷器就行销欧洲。中国外销瓷器雅致精  相似文献   

7.
景德镇,当代古陶瓷研究者和古陶瓷收藏者的朝圣之地,具有千年不衰的辉煌制瓷历史。早在10世纪的晚唐五代,景德镇就出产青瓷和白瓷。由于白瓷瓷胎致密,半透明度极好,几乎达到现代瓷的标准,是我国南方质地最优的白瓷。北宋中后期,景德镇有了飞速发展,南宋以后,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窑场。“国俗尚白”的元代忽必烈政权首次在以生产白瓷著称的景德镇设置“浮梁磁局”,随着元代后期成熟青花瓷的产生,该地的制瓷业进入了新的阶段,明代开国皇帝朱元库承袭元制,在珠山设立御窑厂,从此景德镇成为全国制瓷中心,举世闻名的瓷都。从1278年…  相似文献   

8.
《中外文化交流》2010,(1):92-93
由醴陵市政府主办、株洲南楚画苑承办的“首届中国·醴陵釉下五彩瓷器精品北京专场拍卖会”于12月13日在北京举行。  相似文献   

9.
举世瞩目的“南海一号”沉船打捞工作刚刚启动,而目前出水的瓷器数量之多、器物之精、风格之广足以令人惊叹。遥想当年繁盛日,千帆万桅运瓷忙,海上“丝绸之路”让中华瓷器文化漂洋过海。无散西方人对中国陶瓷制品趋之若鹜,不惜花费重金远渡重洋前  相似文献   

10.
龙泉窑也称"弟窑",属于南方青瓷系,其发展受越窑和瓯窑影响很大。创烧于北宋早期,极盛于南宋,衰于明代中期,中断于清初,烧制瓷器有六、七百年悠久历史,是民窑中影响最大者。宋代龙泉窑在今浙江省龙泉县境内,有大窑、金村、溪口等48处之多;元代发展更大(在浙南的瓯江和松溪两岸今已发现大量窑址),窑址多达200多处,其产品远销日本及东南亚。明初继续烧制,质量渐趋减退,但产量较大,在对外贸易中仍占重要地位,中期以后渐趋衰落。龙泉窑窑址之广,传世龙泉瓷器之众,是任何一个窑口都无法比拟的。  相似文献   

11.
《中外文化交流》2011,(11):93-94
中国的瓷器早已扬名国内海外,外国人对中国瓷器的喜爱早在17世纪便已出现,“东方崇拜”与“中国热”即最好证明。在中国瓷器初到欧洲时,其价格堪比黄金,漂洋过海的中国瓷器,当时只有皇室贵族才能使用,  相似文献   

12.
明代瓷器制造业超越了以往任何一个朝代,烧制瓷器的瓷窑数量众多,遍及全国各地。景德镇瓷器在瓷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瓷器的釉质更加紧密精细,釉色的品种更加的丰富多彩。彩瓷的烧制成功,瓷器的装饰题材更加广泛。自永乐开始,在瓷器上题写款识之风逐渐盛行,成为明代制瓷工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鉴定瓷器的重要参考。明代各个时期瓷器特征。  相似文献   

13.
瓷器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创造之一,被西方视为中国文化的一种艺术独创,与丝绸一样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好象征。中国与拉丁美洲虽然远隔万水平山,但仍不能阻止由国瓷器文化的传播。15世纪,新航路的开辟使海洋贸易发展了起来,沟通了世界各地的联系,逐渐把世界纳入了一个整体的市场。由于海洋贸易便于瓷器的大量运输,使在新航路开辟前仅有西方王公贵族才能享有的中国瓷器成为殖民地拉美各地民众较为普遍的生活用品。哥伦布发现美洲后,拉美各地先后沦为葡萄牙、西班牙的殖民地,中国瓷器也随着欧洲殖民者一起传播到了拉美,最初是葡…  相似文献   

14.
《中外文化交流》2011,(12):94-94
以“中国白的故乡,瓷艺术的摇篮”为主题的“2011中国瓷都·德化窑学术研讨会”日前于福建德化举行,法国国立艺术馆长Monique Crick、中国故宫博物院副院长陈丽华等近百位境内外博物馆长。  相似文献   

15.
16.
卓刀泉传说流传于武汉市洪山一带,记录了三国时期关羽路过此地以刀斫地寻得水源的故事。这一传说的流传与关公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宋代因泉建寺,之后历代卓刀泉古寺屡毁屡修,如今我们还能看到古泉古寺,听到这一传说。2007年卓刀泉传说被列为武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得这一文化资源得到更好地利用与保护。  相似文献   

17.
当西班牙名小镇佩需拉达迎来“笫17届佩雷拉达古堡国际艺术节”的时候,也是中国上海芭蕾舞团访演西班牙之行的首站。  相似文献   

18.
唐卫 《寻根》2014,(4):35-39
<正>18世纪法国流行洛可可美学,有种说法认为这是全面学习中国风格后的产物。然而,通过对瓷器在西方传播历史的考察和对于文史专家、翻译家杨宪益文章的考证,集中于中国青瓷为例及对西洋名称Celadon词源的考证,得知中国文化对法国洛可可美学的影响有限。  相似文献   

19.
20.
"西口文化"是中国地方学宝库中的亮点之一,主要是指在明清时期,中原内地战乱和饥荒时有发生,由于地缘环境相连之便,晋、陕、冀的饥民和商贩为了求生存、找活路结伴"走西口",向今包括鄂尔多斯地区在内的内蒙古中西部流亡,在二三百年的人流延续涌动中,由"走西口"引发的草原文化与晋、陕农耕文化的广泛交流,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西口文化"。"西口文化"作为生发移民文化的一个类型,在鄂尔多斯地区究其渊源可追溯到数千年前的秦汉时期,据历史文献记载,当时曾数次由中原内地向鄂尔多斯边塞大移民,尤其是秦直道的修建,为开发塞北,发展经济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于鄂尔多斯而言,"西口文化"是中原移民文化的历史延续,在推动北方草原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进一步密切相融,为造就独具魅力的鄂尔多斯地域文化功不可没而载入了史册。显然,注重对"西口文化"的研究,对于探究鄂尔多斯文化的形成发展和丰富的内涵,是不可缺失的一项重要课题。近些年来,包头市西口文化研究会对"西口文化"的研究成果颇丰,本刊特设西口文化栏目,借他山之玉,将陆续编发相关研究文章,并欢迎专家学者及广大读者赐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