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英国作家格雷厄姆·格林在多部作品中表现了对国际政治局势的关心,《安静的美国人》便是其中之一。本文将运用后殖民理论对《安静的美国人》中的东方主义色彩进行解读。笔者认为,西方人派尔、福勒的东方主义思想以及东方人凤的自我东方化共同构成了作品中的东方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2.
自《关雎》诞生以来,无论是古代儒学的经学附会,还是现代文学语境下的解读,都是对《关雎》“诗人始意”或远或近的“离”。遵循“若即若离”的文学解读原则,解读《关雎》主旨的维度一般有三个,该文从文学文本出发,通过训诂和考据的分析把诗歌文本视为一个艺术整体,进而把握古典文献还原解读与现代阐释之间的恰当距离。  相似文献   

3.
在论语学史上,对于《里仁》篇"事君数"章章旨的理解分歧众多。这些分歧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对其中所包含的"数"字之解释。有关此字的不同解释,直接影响到对整章章旨的说明。结合古籍中"数"字的有关具体情况,以及孔子的思想特点,当是界定"事君数"章所含"数"字之含义乃至整章章旨的合理途径。  相似文献   

4.
电影《站台》是一部反映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一群年轻人从富有激情追寻理想到回归普通生活的影片,其塑造了一群年轻人燃烧激情、实现梦想的主题。本文主要结合米歇尔·福柯的话语理论来分析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年轻人在社会中的真实境况,探讨他们在社会生活中的真实话语权。  相似文献   

5.
《中庸》对中国哲学史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思想文化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宋儒曾称之为"群经之统会枢要也"。可以说,《中庸》是中国形上学的奠基性著作,构建了中国传统的形上形态即天人相通的形态。现代学者仅将《中庸》看作是心性之学的起点,文献大多只对《中庸》文本进行注释,且由于《中庸》的首句在全书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故而本文从"天人关系"这一角度,从义理本身去分析《中庸》首句,从而为理解《中庸》这部经典做铺垫。  相似文献   

6.
《幸福终点站》作为斯皮尔伯格的经典作品之一,在美国本土乃至全球电影市场收获了积极的反响,常被视作励志温情片。然而,结合“后9·11”语境、好莱坞主流叙事电影的传统及斯皮尔伯格的创作风格,亦可从“美国例外论”与美国文化价值传播的角度对《幸福终点站》进行探讨。作为文化体验空间的国际机场,在片中发挥了不容忽视的表达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200万,是描述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数量的一个抽象数字。一个退伍军人,却把这个抽象又冰冷的数字,用血、火、情交织的电影元素,给了一个直观、形象、接地气、有温度的注解。一个形象,大于一堆概念。这一颠扑不破的美学定律,在这部电影里再次得到印证。建军90周年前夕,军事题材电影《战狼2》在全国各地院线上映。  相似文献   

8.
社会历史条件是使祥林嫂患上"精神疾病"、导致其信仰崩溃的物质基础,外部环境使她悲伤的心理被强迫性重复、拒绝和否定其重复倾诉阻隔了与外部世界的心理沟通,扼杀了她内心倾诉的需求。本文主要分析祥林嫂患上"精神疾病"的原因,阐述其救赎自我的方式,解析致病的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9.
西蒙·J·奥尔蒂斯的短篇小说《家国》和《美国印第安人》语言洗练、情节简单,但其文化内涵丰富、文化隐喻深邃。从文化记忆的视角对这两部作品进行解读、阐释,无疑可将潜藏于朴实文字之下的深刻文化意义发掘出来,从而感知到奥尔蒂斯作品中强烈的文化危机意识。  相似文献   

10.
《英格兰,英格兰》是英国当代著名作家朱利安·巴恩斯最具幻想色彩的作品,小说描述了杰克爵士在怀特岛上建设主题公园来复制英格兰的自然和文化景观的"壮举"。本文通过空间批评理论解读小说建构的空间背后隐藏的历史、文化、权力和民族身份问题,以及巴恩斯对"英国性"的阐释与反思,揭露在全球化背景下,民族国家面临的传统身份认证危机。  相似文献   

11.
赛金花是近代历史上的一个传奇人物,她的个人经历伴随着近代历史的起伏变化,颇具故事性,也成为许多文人笔下的素材。本文以小说《孽海花》为中心,通过分析赛金花的文学形象,来挖掘其背后的社会史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西周生的《醒世姻缘传》中,"桃红鸾带"意象多次出现,它主要具有三重意义:一是青年女子的常用衣饰,二是计氏因自身罪过而无法托生的标识,三是连接两世姻缘的怨气载体。小说中桃红鸾带的具体文学功能是美化了计氏之死,同时从视觉效果上反衬出了其死亡的凄异之感,让读者在同情之余产生了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华莱士·史蒂文斯被公认为20世纪美国诗坛最重要的现代派诗人之一。《最高虚构笔记》(Notes toward a Supreme Fiction)通常被认为是他有关诗歌本质探索的最伟大诗作。诗人在其中探讨了对艺术的独到见解,尤其是“最高虚构”(Supreme Fiction)的诗歌创作理念。该理念不仅指引了他终生的诗歌创作,也对后世其他诗人的艺术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该文拟结合史蒂文斯的艺术创作经历,从“第一观念”与“最高虚构”的关系、诗歌变化本质对“最高虚构”的影响,以及史蒂文斯有关“诗人作为最高虚构创造者”的诗人概念等角度,结合《最高虚构笔记》中诗歌对“最高虚构”理论进行解读,以期更好地理解史蒂文斯的诗歌理念和创作实践,并为人们通过诗歌“最高虚构”为现实世界赋予秩序与意义的尝试提供一些灵感。  相似文献   

14.
郝朝帅 《文化学刊》2013,(1):161-167
电影《金陵十三钗》问世后受到了较多的非议,这其中透露出以何种姿态面对历史悲情的意见分歧。对于民族记忆中最深痛的那段历史,当代走过从无法言说到直面惨痛的一个过程。而这种直面伤痛的文化姿态让很多人难以接受的现实处境,又与今天人们面对世界时普遍的自信心态,形成一个值得思考的悖论。  相似文献   

15.
<正>去年底,随着《星际穿越》在全球市场的热映,《洛杉矶时报》刊登乔尔·西尔贝曼(Joel Silberman)的评论。文章称,该片选取一群为美国航空航天局工作的美国人作为拯救世界的英雄,清楚地表明美国人的聪明才智能够拯救世界,较好地构建了国际社会对美国的印象;而将星条旗插在外太空行星的举动,既可以唤起人们对美国登月历史的美好回忆,也是对美国未来的一个隐喻。西尔贝曼认为,《星际穿越》是导演诺兰送给美国的一份厚  相似文献   

16.
《燃烧的渴望》是韩国爱国主义诗人金芝河于1975年发表的作品,它歌颂了在韩国20世纪70年代军事独裁的强压统治下诗人对民主的强烈渴望。诗中反复用"你的名字"来指代"民主",具有特殊的意义。"你的名字"暗示了"民主"的隐秘性,表现了诗人对"民主"的亲密感,同时,增强了诗人的感情、美化了诗语。  相似文献   

17.
本文旨在从语义和语用层面解读"所谓X"结构的含义。从语义角度看,"所谓X"结构的第一层含义是用以提出需要解释的词语,可理解为"所说的";第二层含义是用以表示对中心词"X"的否定、讽刺和挖苦的含义。从语用角度看,说话者所言的中心词的词频和听话者的认知构建都是影响"所谓X"结构语义不同的因素。本文旨在对"所谓"结构能够实现不同释义的成因进行探究。经过考察,笔者发现,"所谓X"结构差异性解释与其所在的语境和语用原则有密切的关系。"所谓X"结构是否用在与中心词概念意义相关的语境(即是否违背"R-原则")、其中心词的词频高低、听话者的认知状态等都是导致语用隐含性实现的直接原因,这些原因是解释"所谓X"结构有不同意义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2010年2月8日上午,位于上海浦东的上海世博会标志性建筑中国馆竣工仪式在世博园核心区举行。 一座什么样外观的东道主展馆,最能代表既古老又现代的中国?这座展馆“穿”上什么颜色的“外衣”,才能体现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亿万中国人独特的情怀?什么样的奇思妙想、精彩设计,才“配得上”展示“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新词层出不穷,许多词语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意义。本文探讨了新词"X酱"和"X君"的使用情况,分析了二者语义上的指称对象和语用的变化,得知这些变化是在隐喻机制下语义泛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洪建云  尹红 《职业圈》2008,(5):99-100
文章通过对《霸王别姬》中京剧名旦程蝶衣人生历程的分析来透视其“从一而终”的悲剧美及整部电影反映的审美观点,从而启发人们“悲剧”是美的,造成“悲剧”的过程更具刻骨铭心之壮美,要用全面的眼光去审美,去反思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