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学会关心”是二十一世纪的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柯云路 《教育》2007,(10S):50-51
不要剥夺孩子的两个权力 我曾经看过一篇报道,一个残疾孩子摔倒在一片污水中,围观的孩子不但不伸手援助,反而哄堂大笑。另一个小学生放学路上看到一个盲人过街,主动上前引领,其善良的行为竟引起同学的嘲笑。很多人对此表示忧虑,觉得现在的孩子只知道让别人关心自己,而不善于关心别人。[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3.
我曾经对“学会关心”的问题写过一点文章,这篇短文再就相关的另一问题作一点讨论。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广东小悦悦之死"这一热点案例和教育现状分析入手,反思当下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缺失,呼唤以"关心"为核心的新教育模式:学校的主要目的是教育学生学会关心——关心自己,关心他人,关心动物、植物和自然环境。  相似文献   

5.
张骄 《今日教育》2007,(11):39-39
公交车上, 镜头一:孩子准备给老奶奶让座,被妈妈甲制止.并悄悄对孩子说“傻瓜,自己坐好”。  相似文献   

6.
一、诺丁斯关心理论产生的背景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们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价值观、人生观等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伴随着这种巨大的变化,我们人类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相似文献   

7.
杨晓 《中国德育》2006,1(6):17-19,28
20世纪90年代,当人们深刻地意识到信息化社会造成的人的自我异化正在超过人的社会异化所造成的危险时,少数教育专家开始对“学会关心”教育进行深入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学会关心”的教育范式应运而生。创建“学会关心”的教育范式关注的是人的自我异化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8.
《教育》2007,(28)
不要剥夺孩子的两个权力我曾经看过一篇报道,一个残疾孩子摔倒在一片污水中,围观的孩子不但不伸手援助,反而哄堂大笑。另一个小学生放学路上看到一个盲人过街,主动上前引领,其善良的行为竟引起同学的  相似文献   

9.
王月 《中学文科》2007,(6):112-11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我们提出了现代教育的目标,它要求受教育者通过现代教育.要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学习,且掌握一技之长。而现代教育,本质上是使受教育者.通过学校教育,首先要学会做人。而且要做一个有道德有理想的人。  相似文献   

10.
高校不仅要向大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要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学会关心"的理念倡导培养具有关心能力的人、围绕关心来设置课程、建立关心型的师生关系等,这种理念对于新时期我国高校如何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面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种种问题,以"学会关心"的理念探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  相似文献   

1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21世纪的孩子应该“学会生存”、“学会共处”。而在现实的学习活动中,许多孩子不会“欣赏”老师、同学,他们往往一发现同学、老师的缺点就指指点点。例如,“XX的身体肥肥的。像只小狗熊。”“我们的美术老师鼻子很勾。像一只猫头鹰,以后就叫她猫头鹰老师好了。”  相似文献   

12.
陈琴 《今日教育》2007,(6S):61-62
美国著名教育家内尔·诺丁斯在《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中说:“关心和被关心是人类的基本需要。”的确.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我们都需要被他人关心.随时需要被理解、被接受、被认同,需要生活在关心所营造的一种氛围之中。我们同样也需要关心他人.有了这种关心.我们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一、引言 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二十一世纪国际教育委员会1996年提出支撑终身学习的四大支柱以来,迄今已有十多年。学会做人(Learning to Be),即所有人都有接受教育以获得个人自我实现的权利,在40年以前就已经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的一项权利。学会求知(Learning to Know)则明确“如何求知”、“为何求知”与“求什么知”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4.
董瑶  陶之樯 《家庭教育》2007,(3X):36-37
孩子离园的时间到了.外面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大部分孩子都早早地回家了,教室里只剩下明明一个人。过了没多久,教室门口出现了明明爸爸的身影,明明却没有像往常一样蹦蹦跳跳地跑到爸爸身边,而是自顾自地撅着小嘴。爸爸耐心地向明明解释“明明,真是对不起啊,突然下雨了,爸爸回去拿雨伞,所以来得有点晚……”还没等爸爸说完,明明就发起了脾气,“你不会看天吗,晚来接我就是你的不对.其他人的爸爸妈妈怎么不晚来呢?”望着被雨淋得浑身湿透的爸爸.明明有的只是抱怨,一点都没有心疼前来接他的爸爸。[编按]  相似文献   

15.
“学会关心”不仅是一种教育哲学观,而且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得到普遍重视。“学会关心”的内容极其广泛,依据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建立的关怀关系划分为三大类型多个领域。让学生学会关心,教师要采用恰当的认知策略和实践策略。认知策略包括建立彼此专注、尊重与理解的关系;保证关心关系的连续性;创设恰当的情景。实践策略包括榜样、对话、实践和认可。  相似文献   

16.
诺丁斯的关心教育理论及已有的实证研究充分说明了让幼儿学会关心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幼儿园是培养幼儿关心品质的主体,但是目前幼儿园教育仍存在重智轻德、教师关心素养不足、家庭与幼儿园教育衔接缺失等问题。基于此,幼儿园要重新审视关心教育的重要性,通过树立以关心为核心的教育目标、全面提升教师关心素养、用多种艺术形式激发幼儿关心情感、利用角色游戏、混龄同伴交往及注重家园共育连续性等途径来发展幼儿的关心品质。  相似文献   

17.
在关心性关系中学会关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会关心”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育模式;结合“学会关心”教育在学校实施情况,提出帮助学生“学会关心”的两种策略,即营造关心性人际关系,在富有关心性特点的人际关系和文化一心理氛围中学习;组织学生在践行关爱中学会关爱,即以践行为重点的知情行整合性学习。  相似文献   

18.
社会在急剧变化,家庭变小了。学校变大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少了,与虚拟世界的接触多了,学生们几乎每天都能通过电视和因特网接触到有关战争、武力、攻击、科幻、性爱等方面的信息,他们的思想也在逐渐发生变化。我们的学校,对于这些变化的反应显得有些迟钝。由于过于注重课程的改革、忽视学校人文环境的改进,由于过分注重学生的智力成果、忽视他们的道德教育,从而导致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有心理障碍,青少年自杀、犯罪等事件也频频发生。我们的学校不只是要把每一个人都送进大学,而是要将每个人培养成一个健康的人,一个有道德的、有爱心的人,要实现这一教育目标,“学会关心”必不可少,它可以用来治疗目前教育的千疮百孔。  相似文献   

19.
文章主要阐述诺丁斯关心理论的观点之一——教授关心主题,分析了教授关心主题的原因及意义、选择和组织这种主题的方法及所需的教育制度上的改进,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的德育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以期对我国的德育工作有所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傅冰 《师道》2005,(12):19-21
近日我看了内尔·诺丁斯(NelNoddings)的《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The Challenge to Carein Schools)。我没想到这本书如此深刻地打动了我,联系成功教育的理论,我迫不及待地要写下自己的感受,记录下阅读中那些自然流淌出来的发自内心的每一个微小的感觉。这本书的主题是“关心”。作者在引言中说:“关心和被关心是人类的基本需要。我们需要被他人关心……我们接受关心,生活在关心所营造的一种氛围之中。没有这种关心,我们就无法生存下去,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我们都需要被他人关心,随时需要被理解,被接受,被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