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春华 《早期教育》2001,(11):21-21
教师应做到“八一”“八心”,教师语言“十应十忌”。“八一”是指:一副端庄大方的仪表,一口谈吐明的语言,一种热情开朗的性格,一颗真挚纯洁的童心,一种敢于争先的意识,一股勇于拼搏的毅力,一种一丝不苟的作风,一般开拓创新的闯劲。  相似文献   

2.
家有股事     
家有股事,这个“事”当指股市的故事,写好不易。要熟悉它,要了如指掌,像“外婆”一样对股事全身心地投八。习作用神态、语言的描写,将“外婆”从上午到下午,直至晚问的对股情的关注,从一人到证交所炒股,直至邀全家一起评议,写得绘声绘色,“外婆”的形象跃然纸上。老人炒股,作为一种消遣,他们乐在其中,这也是上海这座城市的一道风景。  相似文献   

3.
颂师佳联     
一、深情流泻“十字联”。 “十字联”是长联一种,其上下联中各有一到十十个数字依次排列: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加上五脏六腑七嘴八舌九思十霜,教必有方滴滴汗水诚滋桃李芳天下; 十卷诗赋九章勾股,八索文思七纬  相似文献   

4.
班级:平顶山煤矿第十中学初一(二)班(成绩差的实验班)课时:一节(45分钟)说明:语文课不应当是“研究语言”(指抽取语言规律),而应当是“学习语言”(指学习语言的运用)。郭建新的这节课,是指导学生学习语言的一次成功的尝  相似文献   

5.
对于教师来说,不能对学生施行体罚是众人皆知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就有明确的规定。然而,不能对学生施行“心罚”也许部分教师就从来没有注意过。首先谈谈“心罚”指什么。“心罚”通常指教师用不适当的语言或行为方式对学生施行的心灵惩罚。一、“心罚”的四种表现1.冷嘲热讽,过多的指责表现为挖苦学生在学习、纪律、活动等方面的不尽如人意。比如对好动的学生说:“简直是长了猴子屁股,一刻也坐不住。”“冷嘲热讽,过多的指责”给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可能有两种:一种是学生在嘲笑、挖苦中逐渐失去自信,成为一个自卑的弱者,在外界的负…  相似文献   

6.
习语就其广义而言包括成语、谚语、俗语、格言等。汉英两种语言都有极为丰富的习语。数词在汉语习语中占有相当的份量。本文拟就一些常见的带数词的汉英习语作一比较。习语中的数词有些具有实质意义,如“一箭双雕”中的数量词“一”“双”都是实指其数,是实义。有些则是虚指,如“五光十色”中的“五”和“十”是虚义,并不指五种光和十种颜色,“五”和“十”只表示多的概念。而有些原义就  相似文献   

7.
委婉语(euphemism)是英语修辞格的一种。据考证,此词源于古希腊语,eu表示“好”,phemi表示“说”,即“说好听的话”。所谓好听,并不是指声音本身的美妙动听,而是指它能具有一个比较好的伴随意义(connatation),能给人一种比较丰富的联想。有人给委婉语下了这样—个定义:“语言使用者考虑到社会文化、社会心  相似文献   

8.
拜识江城五度秋,又缘聆教上天都。一篇宏论倾千座,八字真言播九州。革故推陈求正道,归真返本辟新途。先生振臂高呼后,春满杏林花满楼。 注: 天都:指黄山天都峰。笔者在黄山听洪先生讲学。 宏论:指洪先生提出的“学习语言论”。 八字真言:指洪先生提出的“学习语言”遵循的途径“感受、领悟、积累、运用”。七律听洪镇涛先生讲学@胡国华~~  相似文献   

9.
“三心二意”即研心、放心、享受心。而“二意”是指创意和善意。“研心”是指一颗研究学生的心。“爱心”是指对事业的热爱,对学生的关爱。“放心”是指一颗敢于放权的心。“享受心”是指一颗享受孩子、享受工作的心。“创意”是指在工作中要不断创新。“善意”是指善待自己,也要善待别人。  相似文献   

10.
数量关系是数学的重要研究对象,因此,数学语言中的数量词语相当活跃,也特别重要。研究数学语言,不能不首先研究数量词语。下面我们就从词法和句法两个角度来择要介绍它们的语法特点。(一)数词数词是指由数码、数位、数符三种语素构成的表示数的词。数码语素共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个,数位语素常用的有“十、百、千、万、亿(万万)”等。“十”既是数码,又是数位。就一般情况而论,数码和数位都是非自由语素,只有二者组合以后才能自由运用。一个数码同一个数位组合,构成一个简单的系位构造,数码是系数,数位是位。比如“三十”是一个简单系位构造,“三”是系数,“十”是位。系数同位的语义关系是相乘关  相似文献   

11.
八股文是议论文的一种变体,也称制义、制艺、时文、四书文。它的规定很严格,一篇文章必须分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等八个部分,故称八股文。八股文的题目须摘自四书,所阐发的内容必须根据朱熹的《四书集注》等书,不允许作者自由发挥。这种十分死板又程式化的文体,对人们思想的束缚是可想而知的。八股文的作法规定,开始先做两股,即破题、承题。所谓破题,即在文章开头用几句话说破题目的要旨。接着是承题,用几句话承上启下,对要旨作进一步的阐释。接下去“起讲”,是文章议论的开始。然后“入手”,即起讲后的入手处。随后“起股”,主要为议论,意思与“入手”大同小异,但文字不许重复。后面的“中股”、“后股”是文章议论中心之所在。最后以“束股”总结全文。八股文的中心部分是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这四股中又要求各有两股对  相似文献   

12.
原本没有必要为一种文体翻案 ,但中国“八股文”烙上的政治印痕太深太多 ,在它身上牵连了太多沉重的话题。它似乎牵连着中国政治从古至今某根敏锐的神经。在世界范围内没有哪一个国家的哪一种文体 ,像中国的八股文一样大起大落搅浑了 6 0 0年的历史。八股文原本也只是文章学家总结出来的一种普通的文章结构 ,严格地说来 ,只能算是政论文中的一种普通样式。要求文章由八部分组成 ,每一部分被叫做一股。一股 :破题 ,限 2句。二股 :承题 ,限 3— 5句。三股 :起讲。四股 :入手。五股 :起股。六股 :中股 ,宜用对偶句。七股 :后股 ,宜用对偶句。八…  相似文献   

13.
在文人的心灵上,有什么比遭到戏谑和厌鄙更痛心的呢?元代的文人墨客就无奈地承受着极端的戏谑和厌鄙。谢枋得《送方伯载归三山序》记载,当时“人有十等”:“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尽管作者认为这是出于“滑稽之雄以儒为戏者”的戏谑之词,但不管怎么说也能看出当时社会对“儒”鄙夷的意味。更何况郑所南《心史》尚言此为元朝之制呢(郑作“七猎八民”)!考诸史籍,元代文人等知识分子处于“儒人颠倒不如人”的社会地位确是一种事实。他们不仅要交纳历朝政府作为经济  相似文献   

14.
《快乐阅读》2010,(1):114-117
出场嘉宾:典心团VS写手团 倩倩猪:新年的步伐越走越快,圣诞、元旦的活动千奇百怪,疯玩逗笑的时候,最容易丑态百出了,让我们来“八一八”大家的那些搞怪活动或者难忘的糗事吧。  相似文献   

15.
所谓“藏义”修辞格,是指在一定语境中用极简练的词语来表达丰富的思想和感情的一种修辞方法。这种修辞方法最大的特点是使语言表达收到“言近而旨远,辞浅而义深”的效果。一般说来,它有词和单句两种形式。“藏义”修辞格以词的形式表现时,往往包含在一个句子之中。如:“原来如此!……”(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此例句的语境是:“……但忽然得到一个可靠的消息,说柔石和其他二十三人,已于二月七日夜或八日晨,在龙华警备司令部被枪毙了,他的身上中了十弹”。“如此”是指示代词。在这里,其表面意思指柔石等爱国青年被杀害,柔石身中十弹这一残酷事实;其深层意思则蕴含着作者十分强烈复杂的感情:一  相似文献   

16.
习语就其广义而言包括成语、谚语、俗语、格言等。汉英两种语言都有极为丰富的习语。数词在汉语习语中占有相当的份量。本文拟就一些常见的带数词的汉英习语作一比较。习语中的数词有些具有实质意义,如“一箭双雕”中的数量词“一”都是实指其数,是实义,有些则是虚指,如“五光十色”中的“五”和“十”是虚义,  相似文献   

17.
勾股定理是指:“在直角三角形中,勾方+股方=弦方”。“勾”“股”均是直角边,大者为“股”,小者为“勾”。西方称“毕达哥拉斯定理”。是希腊几何学家毕达哥拉斯于公元前540年发现的,相传毕氏学派宰牛一百头以示庆祝,其证明已经失传,现今西方最早的证明是由公元前300年希腊几何学家欧几里得在《几何原本》中给出的。我国最早记载见于《周髀算经》,其中周公与商高问答中“勾三、股四、弦五”是勾股定理的特例,而陈子与荣方的问答中“勾股各自乘,并而开方除之”则是定理的一般情况。商高与周公是公元前十  相似文献   

18.
有人说:“教师是靠卖嘴巴吃饭的。”的确,教师就是这样,把自身所有的营养物质通过自身的这张嘴巴全倒出来给自己的“小天使们”。这里讲的“卖嘴巴”其实是指教师的语言;“吃饭”,是指教师的语言力度。教师的语言分为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它有意无意地影响或改变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它是一种言语能力,故称语言力度。影响教师语言的力度,有主客观两种因素。  相似文献   

19.
角的度数     
在三角形几召C中.D、E是召C边上的点,召D一八召另lJ为cE一“C,二D“E一晋、““c·求匕B八C的度数.这是第七届“华罗庚金杯赛”试题.设匕召八E、乙百八刀、匕刀月C分。、口、了,则B八1,.。召一令(口十尽斗了), 3-ED①②③④⑤即 2月一。十艺 由八方一召D得 。+召一匕召D八一7+乙C. 由CE一AC得 刀+了一匕C百八一。+匕方. ②+③得一_ 口+y+2夕一匕召+匕C+。+y.两边再加上夕得 。+y十3召一匕召十匕C+艺召八C一1800. 由于①,上式即 5夕=1800,所以 3月一即匕刀AC一1 080.1800 5沐3一1()8。,角的度数@单墫~~…  相似文献   

20.
析字技巧在古诗词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析字是通过字形结构离合分析从而使字义更加充实的一种表达技巧。在我国的古诗词中,这一技巧常被用于调整语言或寓意托旨。如苏轼《夜烧松明火》中的“坐看十八公,俯仰灰烬残”,合“十”“八”“公”为“松”字,就是充分运用了字形结构的离合,在调整语言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又如吴文英《唐多令》中的词句“何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