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将“余秋雨现象”点击为“云游”说、“媚俗”说、“流氓”说、“硬伤”说、“滥情”说、“帮闲”说等“六说”,对其褒贬意见分类予以述评,以认识余秋雨其人其文,窥见当今学界景况之一隅。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余秋雨现象”点击为“云游”说、“媚俗”说、“流氓”说、“硬伤”说、“滥情”说、“帮闲”说等“六说”,对其褒贬意见分类予以述评,以认识余秋雨其人其文,窥见当今学界景况一隅。  相似文献   

3.
学者余秋雨在央视青年歌手大赛上担任文化素质评委时,被观众现场指出念错别字之后,余秋雨和比赛事文化考题的出题者陈斌做客新浪聊天。余秋雨表示自己在“仁者乐山”的“乐”字上,发音没有错误。  相似文献   

4.
余秋雨先生说过,作文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表达和沟通”。每一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是不能复制的个体,他们有着全然不同的先天禀赋和生命体验。因此。作为生命个体“反映生活、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形式——作文,应当具有个性,也就是说,个性化是作文的“精神”,是用自由之笔,写自我之境,抒自得之情,表自觉之意。  相似文献   

5.
第12届“青歌赛”上有一道关于“知识就是力量”的知识问答题,余秋雨的点评耐人寻味。他说:“如果你缺乏综合的、百科的知识,你就不知道知识的版图到底有多大,也就难以选择去深入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即使作出了选择,那也可能是错误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文汇读书周报》近日发表一篇批评文章指出,余秋雨在《寻觅中华》中说:“很多中国文学史家都从根子上把屈原的事情想岔了。”他断言屈原的爱国,爱其所在国——楚,是站错了“速朽性”的队,如果身在楚国的屈原去爱统一中国的楚之敌国——秦,就站对了“永恒性”的队了;这才能称“爱国”。  相似文献   

7.
余秋雨先生说过,作文是“生命与生命之问的表达与沟通”.而每一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不能复制的个体,他们有着全然不同的先天禀赋和生命体验:因此,作为生命个体“反映生活、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形式——作文,直当具有个性.然而当前学生习作几乎千人一面、众口一词,属于“这一个”的独有体验、独到见解、独具匠心日渐稀有,一句话:“作文个性弱化”了,  相似文献   

8.
蒋萌 《语文新圃》2010,(4):22-22
网友发起“华语世界文盲”评选,余秋雨荣登“华语世界第一文盲”。余秋雨“被文盲”的理由是,无病呻吟,追求空洞华丽的辞藻,失掉文人应有的民生情怀。显然,余秋雨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文盲。无厘头式恶搞反映出一些网友对余大师的不屑。  相似文献   

9.
一最近一个时期,不少学者纷纷撰文对余秋雨先生的散文进行了批评和指责,与前一段时期评论界对余秋雨散文的过高评价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应该说,这种前“热”后“冷”的批评走向并非反常,它说明了今天的评论界总体上的健全和成熟,它有助于读者在对立的两极之间对余秋雨散文作出自己的思考。对余秋雨散文是  相似文献   

10.
一、余秋雨研究何以苍白和尴尬 90年代以来,余秋雨先生一直是备受学界内外广泛关注的“文化名人”。有趣的是,人们的这种“文化关注”几乎都是冲着他那些持续畅销的“文化散文”而来的。无论是清赏把玩,还是研究评说;无论是赞美,还是嘲讽,也几乎都是把他的“文化散文”作为咀嚼或解剖的唯一对象。如果说,这种把玩或研究仅仅停留在散文艺术方面,即其思想蕴涵、审美趣味、文体风格等,似乎还说得过去;然而,现在许多研究者显然不满足于这种小打小闹,而试图通过这些“文化散文”,同时从深度和广度来审视和检讨中国文人的心路历程及其人格构成上的窘迫和缺陷,尤其是从余先生的“文化苦旅”中去发现和追索他本人作为一个“拷向者”的灵魂奥秘,恐怕就有点尴尬,甚至显得有点荒唐了。这里的意思是说,当余秋雨作为我们今天需要着重研究的一个“学者型作家”,特别是作为一个试图重新找回知识分子的道德信念和人格力量的文化忧思者,仅着眼于对其“文化散文”的研究,而不对其从事学术和艺术写作的全部文字进行全面的探究,不仅显得浮浅,而且还显得苍白和盲目。  相似文献   

11.
评论界曾称余秋雨的苦旅系列为“大散文”,就其文化的容量乃至思想的博大、历史纵横与透视而言,确实够大的。但我以为,这还仅仅是其形式而已,不足以道出余秋雨散文的本质特征,应当说余氏散文是一个典型的文化人写的:文化散文。文化散文。这是一个命题,余秋雨的散文就是这个命题的最佳阐释与印证,我仅是想把这个命题说出来而已。《文化苦旅》是人们对余秋雨散文认识的聚焦,而又不能完全作为余氏“文化散文”的代表,我以为最好的甚至更有代表性的“文化散文”还是此书  相似文献   

12.
钟静 《现代语文》2009,(9):102-103
不少教师上课总结出余秋雨《道士塔》中主要情感是“恨”。引经据典分析“恨”,据说是忠实于文本的解读。根据多年上课经验,又翻阅了余秋雨作品集,笔者认为如果忠实于文本,《道士塔》情感最主要应该是“苦”。  相似文献   

13.
小徐发现自己遗失多时的一本《余秋雨散文选》,竞出现在小高的课桌肚里。他冷静地一想,便面带笑容地对小高说:“哈,你借我的那本《余秋雨散文选》该还我了吧!”小高愣了一下,很快红着睑说:“要还,要还!”且不说小高是否真偷了那本书,但至少是不告而取。而小徐并没有冒冒失失地指责小高“偷书”,  相似文献   

14.
余秋雨先生在中央电视台上对那些参加央视青年歌手大赛的后进作文化素质点评时,众目睽暌之下,被观众现场指出念错别字。事后,余秋雨先生和此赛事文化考题的出题者陈斌做客新浪聊天,表示自己在“仁者乐山”的“乐”字上,发音没有错误。“一种是书面语言,一种是口头语言”,他认为汉字简化不仅要简化字体,还要简化异体字和异读字。余秋雨先生对此的解释是:  相似文献   

15.
南丽 《中国德育》2012,(7):53-56
呼和浩特,一座有四百多年建城历史的塞外古城,在蒙占语中意为“青色的城市”,亦称“青城”。它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南临黄河、北靠阴山,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塞外风情。城郊草原夏季水草丰美,牛羊遍野;冬季则“原驰蜡像”,一派北国风光。余秋雨说:“草原文化,  相似文献   

16.
余秋雨先生的《信客》一文中,老信客认为自己失信无法再做信客后,这样对接替他的年轻人说:“信客信客就在一个信字,千万别学我。”后一个“信”字即“诚实守信”之意,两代信客也基本上恪守了这个准则,许多读者也认为此文是褒扬信客之“信”,让人恪守诚信的道德准则的。真的如此吗?我们试按以下思路分析一下。  相似文献   

17.
徐强 《现代语文》2007,(9):37-38
从对余秋雨散文褒贬不一的评价入手,结合余秋雨的生活和学术背景,我们往往能够在他的文化散文中发现隐藏不住的文化动机一一对“健全人格”的追寻。找到并肯定这个文化动机,是我们认识余秋雨文化散文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18.
学习心得     
学习是终身大事,谚语说得好:活到老,学到老。学习的过程,大概就像余秋雨先生说的“文化苦旅”吧。我是一名普通的初一学生,走在这必然的人生之路上,多多少少有了一点体会,权当心得吧。  相似文献   

19.
历史的碎片     
很牛很特别:在盘点2000~2008年语录中感受历史的变迁2000年 余秋雨已经创造性地开拓了一个个人主义的经济学流派——“余秋雨经济学”。就是余秋雨骂人以及遭遇人骂,出书以及被盗版,作秀以及反作秀,出游以及反出游等等所创造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本刊2005年第7期,刊登了吴三冬老师的文章《悲剧是怎样造成的?——读余秋雨的〈道士塔〉》,文章写了吴老师由读余秋雨的《道士塔》引发的疑问和思考。吴老师认为余秋雨“仅仅指责王道士愚昧没有意义”,说“王道士只是再普通不过的一个中国人。他当时的思想和行为是任何一个普通中国人都可能有的思想和行为”,“对个人的道德谴责就会取代对隐含在其背后的更复杂的历史和文化问题的思考”。读了吴老师的文章,我也觉得有一些话想说。敦煌文物无疑是“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王道士以“极少的钱财”,让外国人“把难以计数的敦煌文物一箱箱运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