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从形体美的概念看我国大学生形体课的开设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形体美的概念入手,总结了形体美发展变化的基本特征,进而对我国大学生形体课美育教育作用与特点以及开设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北京广播学院女大学生的身体形态、素质以及对形体美的认知等方面进行研究 ,主要采用实验法、调查法 ,探讨形体课对女大学生形体与认识方面改变的积极作用与效果。结果表明 ,在身体形态方面 ,身体更具曲线美 ;在身体基本姿态 (坐、立、行 )方面 ,能够正确控制自己的姿态 ;基本身体素质方面 ,力量、柔韧和协调性等素质有明显提高。形体课教学的理论内容 ,有助于其形成正确的形体美认识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形体训练对高校女生身体形态的影响,运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实验研究等研究方法,采用配对设计的实验方案,对30名高校女生进行为期16周的形体训练。结果表明:经过训练参与实验女生的体重无明显变化,而瘦体重明显增加,体脂量、体脂百分率、腰围、臀围和WHR明显降低,与训练前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形体训练能减少高校女生体内的脂肪含量,促进肌肉发达,使身体向健、力、美方向转化,对女大学生的静态形体美、动态美、气质美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并能为其贯彻终身体育思想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论瘦身与形体美的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对形体美的片面认识,即认为身体瘦就是形体美,盲目地追求“骨感美”,走入了形体审美误区的现象,从正确的认识形体美,正确认识瘦身与形体美的关系,掌握科学的瘦身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对高师女生进行形体美训练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形体训练符合女生生理、心理特点,不仅能提高形体美感,增强女大学生自信心,也是高师女生应有的基本素质,文章通过分析,提出了提高形体美训练效果的有效途径与训练原则。  相似文献   

6.
女大学生形体训练探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不少女大学生对自身形体比较重视 ,有些学生片面的认为瘦身即美 ,而形体训练就是跳健美操。其实 ,形体美的塑造 ,不仅要塑造形体美 ,更应加强姿态、气质的培养。在此介绍一些形体训练的手段与方法及培养气质美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对"形体美"若干理论概念之辨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出了对"形体美"若干理论概念探析的必要性,并对形体美的内涵与外延,形体美的体育美学特征,形体美训练与其它项目练习方法的借鉴关系,形体美标准的新概念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形体训练主要通过体型练习和体态练习达到形体美的目的,其主要内容是人体运动系统的灵活性、控制力和形体表现力等基本素质训练。在教学过程中,反复的基本功训练往往会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教师只有以学生为主体,大胆创新,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艺术,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相似文献   

9.
人体美按其形态可分为形体美、素质美、健康美。形体美即静态美,指人体的外形美,如肢体匀称、比例协调、五官端正等;素质美是人体的内在美;健康美则表现为体态强健彪悍,充满活力。实践证明,体育运动塑造了人体的健美体型,长期参加体育活动的人,以勇猛强壮、英姿飒爽、活力四射的健美形象,给人以极大的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0.
当代女性健康审美偏颇与健身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女性健康审美存在一定的偏颇,具体表现为过度求瘦而忽视健康目标,崇尚纤弱之美而忽视肌肉的机能,重视形体美的塑造而忽视内在精神的涵养,追求运动的时尚性而忽视运动的科学性等.当代女性在健康审美上产生偏颇的原因有传统男权主义的控制与干预、明星效应以及学校体育的失职等.培养女性合理的健身路径应当树立正确的女性形体美学观,发挥学校体育的本体功能,创设女性体育锻炼环境,注意舆论导向的正确性等.  相似文献   

11.
体育美学诸形态中的形式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体育美学概括为人体美、技艺美、精神美和装饰美的4大形态.在人体美中,通过探讨体型美和姿态美,论证了体育美的基础;在技艺美中,通过探讨体育特有要素形式美和技术战术美,论证了体育美的核心;在精神美中,通过探讨表情美、语言美和行为美,论证了体育美的动力;在装饰美中,通过探讨体育服装美、体育装备美、体育建筑美和体育环境美,论证了体育美的条件.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了中西方体育文化对女性身体审美观的影响,旨在树立健康科学的女性身体审美观。主要结论:在中国体育文化影响下形成的女性身体审美观的特点是柔弱美,气质美,静态美;在西方体育文化影响下形成的女性身体审美观的特点是:健壮美,力量美,动态美。建议:取中华之正气,抑西方之人欲;习西方之健力美,革中国之病弱美。  相似文献   

13.
基于北京奥运会竞技举重比赛的实践,从外在美和内在美的角度,剖析竞技举重运动之美,并阐述竞技举重外在美和内在美的辩证关系,旨在揭示竞技举重运动的审美价值,提高观众对竞技举重整体和谐美的欣赏能力。  相似文献   

14.
从视觉文化分析当今竞技武术开展不乐璐的主要原因:在于它给观众带来的是传统“韵味”丧失,视觉疲劳,审美距离消融。进而提出竞技武术发展要体现它的“内视性”,表现出它的“神美”、“形美”、“意象美”,才有可能吸引更多观众的眼球来提高其社会品住。  相似文献   

15.
试论竞技健美操的形式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法,运用有关美学和舞蹈艺术的基础理论,结合竞技健美操项目本身特点,对竞技健美操的形式美进行探讨。认为形式美在竞技健美操的运动美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从竞技健美操形式美的物质材料、表现手段以及构成形式美的法则三个层面来分析竞技健美操项目的形式美。  相似文献   

16.
通过论述体育教学美,旨在培养学生的情感,美的观念,美的思想和美的表现能力,塑造人体美和心灵美,对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具有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17.
足球,本质上是一种集体性身体竞技游戏。身体竞技游戏是人类以现实社会为对立参照系所进行的、富于生命活力的艺术化身体活动,足球运动根本的社会及商业价值也根植于此。作为游戏的足球运动,已经被我们过度地推向它的对立面———参照系化,遮蔽了游戏中的身体自由与艺术之美。那些被现实的物质追求与外在权利意志所控制意义的身体,无法对属己的身体进行自由地表达,也无法对队友与对手异己的身体作出恰当地回应。以一元化的垂直行政权力为核心、以资源效率为特点的举国体制,在足球这类身体游戏中面临"体制失灵"的困境。从"身体与游戏"视角,对我国足球运动员"技术性"的身体表达实践进行解构与反思,以期我国足球训练思想的改进、足球政策的设计乃至最终竞技实力的提升提供帮助与参考。  相似文献   

18.
刘庆邦是当今很受欢迎并颇有特色的一位作家,他的小说大多以乡村和矿区生活为表现对象,不仅写出了底层人物的美与善,写出人性的单纯与美好,给人以心灵的慰藉,而且写出了底层社会的丑与恶,写出人性的复杂与阴暗,给人以灵魂的震撼。两类作品都来自作者对生活的深切体验与真实再现,是从作者心灵深处飞出的赞歌与咒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