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DCA循环已广泛应用于包括高校在内的各行各业,但在零起点的高职日语教学尤其是基础课程教学中,现有以教师为中心的PDCA循环无法满足时代和社会对高职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也影响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在日语听力课上试行以学生为中心的PDCA循环,围绕学生的"学"依次推进P、D、C、A环节,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将PDCA循环原理应用到对新上岗教师教学技能培训中,有利于新上岗教师的自我完善和创新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本文从新上岗教师教学水平的现状、研究的目的意义、指导思想和培训实施方案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并研究"PDCA"循环模式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159名学生,实验组78人,对照组81人。实验组将"PDCA"循环运用于《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结果:实验组期末考试成绩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通过两组学生对课程教学效果评价,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运用"PDCA"循环进行全面管理,改革了教学过程,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4.
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实现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就要在最短时间内使学生获取最大进步与发展。项目管理的PDCA循环,对于数学研究的人来说或许显得很陌生,但是PDCA循环实际上是有效进行任何一项工作的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PDCA循环在数学课堂学习中的应用,恰巧反映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接触、了解、掌握、应用这一过程其有计划、有目的、有执行的特征,使学生的学习正确落实到具体问题,使教师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法,为整个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5.
孙顺利 《文教资料》2012,(25):192-194
与传统的以理论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相比,案例教学虽然有无可比拟的诸多优点,但系统性差却是其致命的弱点,基于PDCA循环的管理学案例教学法正好弥补这一弱点。PDCA循环是能使任何一项活动有效进行的一种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管理学案例教学法教学组织实现的过程,可以按照PDCA循环,不停顿地周而复始地实施运转,提高教学质量。本文提出了《管理学》案例教学的PDCA方法,并对案例教学的PDCA四个阶段进行了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6.
教学质量评估是衡量教学效果的关键行为,解决教学计划执行过程中培养质量下降等问题。以安徽工程大学经管学院为例,借鉴PDCA循环管理法设计了课程组织安排、课程学习环境、课程内容安排、理论教师教学水平和实践教师教学水平等影响因素,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五个指标对学习结果教学质量的影响研究,并从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自我评估、持续改进提出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7.
熊莉  戴维 《林区教学》2022,(10):60-63
在基于SPOC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背景下,对“国际财务管理”课程的SPOC混合教学实践现状进行介绍,结合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构建基于PDCA循环的课程教学质量管理体系,该体系将教学质量管理过程分为计划、执行、检查、处理与改进四个阶段。将实施基于PDCA循环后的教学评价结果与实施前进行对比,发现教学效果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在结合实际经验基础上提出改进教学质量管理的意见。  相似文献   

8.
刘运强  唐学帮  吕勇 《考试周刊》2011,(76):191-192
在质量管理中,PDCA循环被称为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在校企联合培养焊接专业技术人才过程中运用PDCA循环原理,制订高职焊接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检查人才培养实际执行情况和教学效果,进而制定整改措施,推进教学改革,持续改进和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体系、教学方案,提高专业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9.
张淑媛 《青海教育》2002,(12):30-31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过程.因此,优化教师的指导程序和学生的学习程序,并使两种程序有机紧密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严密的控制系统.目标教学是指确立教学目标后,围绕目标实施教学,并根据目标评价教学效果的课堂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0.
PDCA即计划(P)、实施(D)、检查(C)、处理(A)。PDCA循环是一种运行模式和科学的工作方式,符合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反复循环不断前进的认识规律。在指导中职计算机专业毕业实习过程中,按照这个规律指导学生,可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PDCA是英语单词Plan(计划、策划)、Do(执行、实施)、Check(检查)和Action(修正、处理)的第一个字母的缩写,"PDCA循环"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质量管理,并且循环不止地进行下去的科学程序。把它引用到语文习作的互改教学中,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操作时,先科学选定互改对象,制订合理的评价习作的标准,引导学生进行互改;批改中,小组探究,互助解决疑难问题,教师相机辅导;学生互助批改后,教师再检查评改,着重完成习作篇章结构合理与否的评价和学生评改情况的评价,省时高效;最后,将习作发给作者本人及批改者,供审阅反思,获得启发。  相似文献   

12.
“PDCA”循环在食品安全检测课程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职院校食品安全检测课程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如何将"PDCA"循环应用于食品安全检测课程教学的具体实践过程中。研究结果表明,用"PDCA"循环控制食品安全检测课程的教学过程,能有效减少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随机性,可极大提升学生的学习和研究兴趣。这种先进的教学过程控制方法也将对各项教学软、硬件资源提出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X线机限时电路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方法将06级中专影像技术班54人为对照组,07级中专影像技术班46人为实验组。对照组采取理论课以讲授为主,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方法,实验组采取PDCA循环教学。对两组学生限时电路的分析和限时器故障检修成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考核成绩及对教学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PDCA循环可提高X线机限时电路教学效果及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4.
混合式教学是一种以项目为主线,实现线上线下有效融合,并在教师引导下由学生自主完成任务的模式,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在实际中容易流于形式,对于教学效果及学习情况无法做到真正有效的评估。借鉴PDCA质量环的理论,将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四个阶段应用于初中C语言的混合式教学中,依托校内线上教学平台ITtools,构建基于嵌套PDCA质量环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5.
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色,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构建完善的课程思政体系。文章以南京审计大学为例,通过引入PDCA循环理论,论证了PDCA循环应用于课程思政教学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PDCA循环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思路,并对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思政PDCA循环的实施过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所谓教学反馈,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输出的信息,经过学生处理后产生的教学效果再输送回来,并对教学信息的再输出发生影响的过程。教师从反馈信息中掌握学生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程序;学生从反馈信息中了解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的发展情况,发现并改正错误。  相似文献   

17.
《滁州学院学报》2016,(5):114-116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重要的核心专业基础课之一,其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对计算机专业的兴趣和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为达到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在分析《数据结构》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将PDCA循环理论应用于该课程的实践教学过程中,锻炼和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两年的教学改革实践和教学结果表明,新的教学方式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也为今后《数据结构》等软件开发类课程的教学提供了一种可以借鉴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交通调查与分析”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水平,适应交通强国建设对交通工程本科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对“交通调查与分析”课程的特点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总结发现教学中存在六点不足影响了实际教学效果,亟待重视并解决。针对性地从教学环境、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实践等方面探讨了课程的教学改革模式,提出了基于PDCA循环的质量管理体系从不同阶段严控教学效果,以期帮助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交通工程专业课程的改革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资产评估的政策性》文件出台后,资产评估教学得到蓬勃发展。但是,全国高校资产评估教学存在发展时间短、地区发展不平衡、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存在诸多难点等一系列问题。在资产评估教学中运用PDCA循环模式,可以促进教师对资产评估教学课程的管理和教学方法的改善,促进教师授课内容主次分明、层次清晰、难易适当,提高教学效率;学生运用PDCA模式学习资产评估学,可提高对资产评估学的学习兴趣,循序渐进,学而不厌。  相似文献   

20.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不断输出信息、吸收信息,其间不停地进行反馈。教师从反馈信息中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程序;学生从反馈信息中了解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的发展。如果教师能在这个过程中及时抓住有利时机,迅速有效地处理来自学生方面的反馈信息,实施最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案,就会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