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西藏是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其致贫原因复杂、返贫率高,治理难度大。西藏水能资源技术可开发总量1.74亿千瓦,居全国首位。利用当地水能资源和建后的水电资产收益进行资产收益扶贫,探索推出以"水能资源、资金折股联营"的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致富长效机制,值得思考和推广。  相似文献   

2.
胡运华  王政章 《青海科技》2009,16(6):120-122
西藏水能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作为世界上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的主体部分,自身有着不同于其他地区的地理、气候、水文条件,开发水能资源面临许多新问题、新挑战。本文对西藏水工建筑物设计过程中要考虑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水能在能源中的战略地位是无法替代的。要统一优先发展水电、加快水电资源开发步伐。要加强技术创新,推进云南水电建设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浅谈西藏产业结构调整和可再生能源开发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继洋 《西藏科技》2009,(11):24-27
西藏产业结构已完成了从“一二三”到“三二一”的调整,但第二产业的发展主要依靠中央对基础设施的大规模投入,缺少可持续发展的实体经济成分。西藏的水电资源极其丰富,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开发好西藏的水电资源不仅可改善产业结构,而且对西藏经济发展也做出重要贡献,同时可确保国家边疆稳定和西藏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5.
我国水能资源丰富,在水电资源的开发中具有天然的优势,但是水电工程建设项目也或多或少地存在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的出现,使人们意识到对这一问题的解决,不能仅仅依靠法律手段,单纯加强环境法制建设,还要使人人都自觉地树立起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使水电资源真正发挥其作用,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相似文献   

6.
唐圳坤 《今日科苑》2007,(20):24-24
我国西南地区具有极其丰富的水力资源,四川、云南、贵州等是我国水能资源的富集区。投资省、损失低、规模大、补偿效益显著等优点,是西南地区水电资源最好的概括。但现今西南地区水电经济的严重地效率,以及中小水电开发热中大量出现的无序开发的状况,正在对这该区水电事业的良性发展构成直接威胁。西南地区水电经济的发展不能只着眼于目前短期的能源需求,而是要优化合理水电经济,从而实现整个西南地区电力经济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电力资源结构及空间布局优化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贾若祥  刘毅 《资源科学》2003,25(4):14-19
电力资源是我国的重要能源,对于维持经济快速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从世界其它国家发展看,发电用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呈不断上升趋势,在新世纪,我国发电用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也将不断上升。我国电力生产始终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并形成了以火电为主的发电结构,电网互联初规模。但是,与发电资源禀赋结构特点相比,我国电力资源在结构和空间布局上面临一系列问题:如电源结构不合理、水电发展滞后、水能资源空间分布和开发力度不匹配以及电网互连进展缓慢等,特别是水电资源丰富的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电力资源结构和空间布局亟待调整优化。针对上述问题,该文提出了电力资源结构和空间布局调整优化对策:优化电源结构,加大对西南地区水电资源开发力度、积极拓宽水电建设融资渠道和促进电网互联,这对于促进我国电力资源优化配置和生态环境改善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延边州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的基本情况、小水电建设开发中存在的问题的进行了分析,得出在开发水能资源的同时要维护生态安全,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才能使开发、利用、保护和配置水能资源做到有序开发。同时为水能资源开发利用中保护生态环境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9.
尼洋河发源于米拉山西侧的错木梁拉,是雅鲁藏布江流域内的五大支流之一。随着西部大开发和我国水能开发战略逐步转移西藏,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以尼洋河水资源、水能开发的现状,通过科学规划措施、水土保持措施、施工管理保护措施等层面提出了尼洋河水能开发规划和环境保护措施,旨在为水能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我国的水能资源位居世界之首,水电作为可再生清洁能源,是集国土整治、河流开发、防洪抗旱、优化能源结构、地区经济振兴、扶贫、生态改善于一体的可持续发展工程。在应对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  相似文献   

11.
西藏小型水电发展和水资源管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藏是我国乃至在亚洲水资源最丰富的一个地区,也是我国国际河流分布最广的一个地区,同时又是我国湖泊分布最多的地区。淡水蓄水总量占全国之首。西藏有35000平方公里的河水流域面积,水利资源理论蕴藏量可达2亿千瓦,居世界之首。西藏丰富的水资源不但为解决西藏能源短缺,电力资源贫乏的局面带来了巨大的开发潜力,同时也是改变当地落后、贫穷的状态重要资源。本文阐述了西藏自治区水资源分布以及小型水电开发、建设发展过程的分析及总结,并分析了西藏未来水资源开发及管理的充满活力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2.
前言 为了寻求我国水资源开发、能源建设与经济、生态、社会持续发展的优化方案,长江生态科学院的专家们通过对包括12大水电基地在内的全国水能资源进行纵向考察和横向比较,把注意力高度集中在西藏雅鲁藏布江下游大拐弯河段方圆约5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内。从1984年开始,长江生态科学院在专家们的密切配合下,本着科学研究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原则,选择此项课题作为研究重点,于1989年完成研究报告。本项研究在“西电东送、西木东运、西矿东运、西肉东运、北煤南运、南水北调、北水南下”等诸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构想。在水文气象、工程地质、水利水能计算、工程规划、机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和不可再生能源的逐渐减少,我国的小水电资源的开发将会迎来一个新的开发高潮,但是在开发小水电过程中如何防治水土流失,确保小水电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就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文章结合我国小水电开发的自身特点及其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了防治小水电开发过程中水土流失的必要性及其采取的措施,为我国小水电资源可持续开发、水土流失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近年中央文件和水利工作会议明确要求,要加快水能资源开发,大力发展水电。开展水电增效扩容改造,是发展可再生能源,消除电站安全隐患,改善河流生态环境,促进人水和谐的迫切需要。本文结合卧龙台电站实际,对能效、经济等一系列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了明确的结论,同时本文也为其他水电增效扩容及自动化改造提供了很好的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15.
《科技风》2017,(1)
作者参与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项目,通过查勘、收集技术资料、设计并参与设备现场施工安装,对农村中小水电站的管理有了进一步认识。水电不仅是可再生、环境友好型的电力,而且对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和大气污染,防止全球气候变暖有积极作用。目前水能资源开发已处于较高的水平,资源可开发增量和潜力有限,工作重心已从大规模的开发利用逐步向重视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保护转变。大量早期建成的水电站设备已经达到或超过折旧年限,效率偏低,存在安全隐患。现阶段应在继续推进水电农村电气化建设的同时,重点抓好农村水电站改造工程。  相似文献   

16.
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都要求我们在今后的水电开发过程中遵循生态学原理,减少工程建设对资源的剥夺,从真正意义上改善人类生活环境。地处西藏高原的且水能蕴藏量巨大雅鲁藏布江,流域生态环境极其脆弱,流域内高寒缺氧,生态一旦遭到破坏,其恢复成本高、周期长、难度大。基于这样一个大的背景,提出关于该流域水电开发的生态水工学思考对保护流域生态或许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路予芳 《青海科技》2006,13(5):8-10
水电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本文从我国水电资源利用现状出发,论述了水电资源开发对改善我国能源结构、保护环境的作用以及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提出了减少负面影响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该建议分析了攀西地区的水能、矿产、生物资源优势,认为应把该地区建设成我国重要的金属材料与能源基地,并就资源合理利用、加快开发进程、政策优惠、环境保护等重要问题,提出了咨询意见。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介绍华能漫湾水电厂的自动化技术及应用。我国水能资源丰富,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还很低,水电站自动化程度也还落后。探讨如何逐渐加大水力发电开发力度,提高设备自动化水平,充分利用好丰富的水能资源,保证发供电设备安全稳定高效运行,对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西藏是青藏高原的主体,平均海拔在4000m以上,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分布面积最大,形成年代最晚、地质构造最复杂、新构造运动最强烈的地区。高原上数100km至上1000km的构造带纵横交错,构造型式错综复杂。在构造带的切割挤压作用下,构造带内及其两侧分布有大面积深层次的松动岩体,显然松动岩体是构造作用下的产物,构造线延伸到哪里,哪里就有松动岩体分布,二者如影随形。然而西藏境内分布的几条主要河流几乎都是在几条同名的主要构造带上发育而成的,如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和易贡藏布等均是在同名的断裂构造带上发育而成。这几条断裂带都是深大断裂带,如雅鲁藏布江断裂带和怒江断裂带局部宽达5000m以上,深达数10000m至上地幔,一般的宽度都大于100m。这几条江河都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是中国绿色能源的后备基地。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节能减排的需求,将陆续开发西藏丰富的水能资源。另外,西藏目前已建的5个机场有3个建在雅鲁藏布江中下河谷内,西藏已建和在建的3条铁路有2条也建在雅鲁藏布江河谷内,开发和建设中必然会出现松动岩体对工程的影响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