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7 毫秒
1.
儿童美术对于培养儿童的创造性具有得天独厚的意义和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要认真分析影响儿童美术创造力的主要因素。“因意选材 ,因材施教” ,使美术成为儿童塑造美 ,塑造自身的广阔天地。  相似文献   

2.
教师压力研究的新视角:心理弹性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弹性是儿童适应性发展中的重要研究课题,它是指个体在面临严重压力或逆境时,其心理功能没有受到损伤性影响,相反表现出良好发展的现象。教师作为儿童的重要示范者,对其心理弹性的研究却仍处于起步阶段。文章利用文献搜索,回顾了心理弹性理论的研究现状以及在教师心理弹性领域的延伸,包括弹性教师的特征、心理弹性对教学行为的影响以及教师心理弹性发展的影响因素,并且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从教师本身、师范教育、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对促进教师心理弹性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耿晓颖 《林区教学》2010,(2):113-114
教师的行为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影响,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就应从教师本身做起。解决目前在高校教师中存在的、可能会影响学生心理的一些问题,高校教师应从塑造教师的人格魅力、注意自己的“问题行为”、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提高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等四个方面做起,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4.
田方 《教师》2014,(5):59-60
分享是人类的一种亲社会行为的表现,学会分享、养成分享的习惯对于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幼儿园中,许多儿童独占着自己的食物或玩具,不愿意与同学和老师分享,同时我们也意识到学前儿童的分享行为会影响今后的生理、心理、智力等各方面的发展。针对此问题,本文指出了学前儿童分享行为的重要价值,着重阐述影响幼儿分享行为的因素: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幼儿教师因素和同伴关系因素,并提出从家长、教师、社会等方面来培养学前儿童分享行为。  相似文献   

5.
教师魅力是由教师的综合素质构成的,是促使学生产生积极态度的一种吸引力、感召力和凝聚力。教师魅力是一种不能直接显现的存在,是在人们未加以注意时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的教育资源。这种无形的教育资源能使学习者在信仰、行为以及目标实现方面无条件接受教师的影响,可以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对教师产生信任与尊敬。近年研究表明,教师魅力有助于创设愉悦的学习环境,实现无形的柔性管理,为学生起到榜样示范,改善学习成绩,促进学生心理向积极健康方向发展。教师魅力的成因取决于外源性因素与内在功夫两个方面。外源性因素是指教师的社会地位、教师的工作条件和整个社会尊师重教的风气;内在功夫是指教师的理论素养、专业素质,教师的人格因素与教师不断探索与创新的精神。教师可以从自我形象塑造、丰富学识、锤炼语言、提高教学技能和修炼自身的品性等五个方面获得和提升自己的魅力。  相似文献   

6.
《上海教育》2010,(23):44-45
【于漪如是说】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具体实施者,作为学生人格的塑造者,对他们的影响会更大,更具有权威性,因此影响也更具有关键性在教育教学的日常工作中,在一切师生发生交往的活动中,教师的人格都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儿童和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7.
学前教育是所有教育的基础,在我们国家的教育体系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早期童年是塑造儿童行为的关键时期,是塑造思想和道德观念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教育质量至关重要。学前教育教师是学前教育的主要参与者。青少年早期教师在学前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影响着孩子们对世界、真理、善良和美丽的认识,组建一个幼儿园教师团队是学前教育中最具影响力和关键的方面。团队建设的影响影响了所有的教育,影响了孩子的生活。与此同时,这也是一个中国特色的研究点,不仅影响了幼儿园教师的道德伦理,还影响了他们的政治信仰和政治品质。人们希望,研究目前成立幼儿园教师小组的情况对改善中国学前教师的意识形态质量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任何社会组织中,家庭对儿童的成长与发展最具影响力.家庭的结构、生活背景、宗教信仰、经济状况、文化含量以及家长的综合素质及其教养态度、教育能力、教育方式等对儿童的心理的影响乃至人格的塑造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说,正是上述各因素的共同影响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近几年来,因父母离异而产生的单亲儿童连年增多.最新的统计资料表明,目前全国单亲儿童已达1000万.在这些大量存在的单亲家庭中,由于家庭结构残缺或家庭教育功能发生障碍,从而成为重多儿童个性心理不健全以至发生心理畸形的根源.探讨这类家庭的子女心理行为的形成特点及规律,是极具现实意义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9.
早期经验一般指儿童入小学前的经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中的早期经验思想主要表现在心理结构理论、心理发展阶段理论和人格结构理论的观点中。心理结构理论从潜意识的角度,以强迫性重复的形式表现了早期经验的作用;心理发展阶段理论揭示了不同心理和行为发展的敏感期内早期经验对于成年生活的具体影响;人格结构理论则表明健康人格培养的方向在于:不仅要重视儿童社会化成长的内容,而且要让儿童关心自己的体验和兴趣。早期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儿童的人格,应该对早期教育形成正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早期经验一般指儿童入小学前的经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中的早期经验思想主要表现在心理结构理论、心理发展阶段理论和人格结构理论的观点中。心理结构理论从潜意识的角度,以强迫性重复的形式表现了早期经验的作用;心理发展阶段理论揭示了不同心理和行为发展的敏感期内早期经验对于成年生活的具体影响;人格结构理论则表明健康人格培养的方向在于:不仅要重视儿童社会化成长的内容,而且要让儿童关心自己的体验和兴趣。早期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儿童的人格,应该对早期教育形成正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研究表明,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主要受生物因素、社会因素和认知因素的影响。虽然儿童攻击性行为的产生有其生理层面的因素,但它只是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后天的环境和个体的发展则促进或抑制了攻击性行为的产生。儿童社会性行为发展的研究也表明,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不是生来俱有的,它是儿童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所以,对于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矫正,我们主要从社会因素和认知因素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王欣 《教育与职业》2012,(35):81-82
师生心理契约对大学生学习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教师履约是影响学生合作行为的重要因素。教学过程中只有学生个体的高层次心理需求得以满足,才能最大可能地促进学生的合作行为的产生和保持。因此需要建立师生间平衡的心理期待,重视履约过程的监控和调整,发挥信任性情感的激励作用。通过把握高校教学中师生心理契约构建的特殊规律,从而提高专业教师对心理契约的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3.
教师文化是教师群体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教学思想、教学观念、价值观念、角色认同等精神因素,以及在这种精神因素长期支配下形成的行为模式。一方面,它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它又是教师价值选择的结果。以人为本,营造良好的校院氛围,塑造优质的教师文化,在学校管理、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具有提升道德、塑造人格、开发智能等特性。如何以人为本,营造良好的校院氛围,塑造优质的教师文化,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相似文献   

14.
教育规律表明,德是学生个性的主导因素,对智、体诸多方面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教师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工程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注重德育渗透,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每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渗透德  相似文献   

15.
曾文雄 《考试周刊》2007,(37):159-160
儿童攻击行为是影响儿童心理行为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在较广泛参阅了有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影响儿童攻击行为产生的因素和干预的手段等方面的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综合论述,以期对儿童良好行为的塑造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6.
儿童攻击性行为研究综述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攻击性行为是儿童身上较为常见的不良行为,影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因素有很多,综合国内外有关研究,主要有生物学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和个体因素。国内外关于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有关研究,对塑造儿童良好行为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研究和宣传的不断深入,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关注。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儿童产生这样那样的心理行为问题呢?关于这个问题,在许多书刊中都有了论述,但我认为,他们都过多地强调了遗传、环境、教育等外因的作用,而忽视了儿童心理需要这一极其重要的内因对儿童心理行为问题产生的影响。由于不重视心理需要这一内因在儿童心理行为问题产生方面的影响,因而在矫治儿童心理问题方面收效往往不理想,有时还起到相反的作用,越矫治,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就越严重。心理学研究表明,需要是人的行为产生的动力源泉,人的一切行为…  相似文献   

18.
小学是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是儿童成长的重要时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学生人格的塑造者。在小学阶段,由于儿童年龄较小.自我意识较低,许多学生对自己的评价来源于教师的评价。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于1968年公布了他们的发现.学生的行为可以反映出教师的期望。教师对学生的不同期望,使教师以不同的行为区别对待学生,学生按教师的期望做出相应的行为反应,并以教师的期望来评价和塑造自己。  相似文献   

19.
文章简要介绍了智力障碍儿童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手语在智力障碍儿童教学中起到的辅助作用及手语辅助的优点和辅助应该注意的问题等几个方面,通过对智力障碍儿童教学现场观摩和教师访谈,表明手语对智力障碍儿童教学起到一定促进作用,为教师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20.
“教师与儿童社会性发展”之二:论教师指导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原则庞丽娟颜洁儿童社会性发展是心理发展非常重要的方面,包括社会性情感的发展、社会性认知的发展与社会性交往行为、能力和人际关系的发展等。教师是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因素。幼儿教师对幼儿社会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