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这样一篇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作者是美国著名作家巴德·舒尔伯格。文章写的是:作者八九岁时第一次写诗,母亲给这首诗的评价是“精彩极了”.而父亲的评价却是“糟糕透了”。父亲和母亲对作品截然不同的评价,对作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他在“精彩极了”的鼓励中和在“糟糕透了”的警告中.最终成长为一名著名作家。  相似文献   

2.
《水浒》里面有许多诗词韵语,都是作者用来宣扬只反贪官、不反皇帝,为他歌颂投降主义路线服务的。其中有些“重要”作品,是作者安排给他的主人公宋江“亲自”写的。“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总要先造成舆论,总要先做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革命的阶级是这样,反革命的阶级也是这样。”宋江写的诗词,正是他为了瓦解梁山农民政权所作的舆论工作。这些诗词,不外三个内容:一是抒发他的地主阶级野心家希冀青云直上,“封妻荫子”、“青史留名”的“志气”;达不到这一点时宣泄出来的当然就是怨气;二是反对晁盖聚众起义的革命路线,鼓吹忠君报国,宣扬投降主义路线;三是向封  相似文献   

3.
吃蟹(节选)     
郭凌 《中文自修》2023,(22):22-24
<正>很多同学都吃过大闸蟹,也写过以“吃蟹”为主题的作文,你们是怎么写的呢?大作家丰子恺也写过一篇关于蟹的文章,在文中,他回忆了儿时与父亲、家人吃蟹的故事。本期,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丰子恺的《吃蟹》。丰子恺 第二件不能忘却的事,是父亲的中秋赏月,而赏月之乐的中心,在于吃蟹。(作者开门见山地点出了文章的主题——吃蟹)我的父亲中了举人之后,科举就废,他无事在家,每天吃酒,看书。他不要吃羊、牛、猪肉,而喜欢吃鱼、虾之类。而对于蟹,尤其喜欢。自七八月起直到冬天,  相似文献   

4.
父亲     
我伏在桌子上写《父亲》。父亲就坐在我的对面,双腿搁在一把椅子上。他抽着烟,烟火忽明忽暗,烟雾弥漫在我和他之间,我无法看清父亲的神态。父亲发现我在看他,丢了烟蒂,问:“你老看着我干啥?”“没什么,因为我在写东西。”“写东西?写东西你看我干什么?”他脸上的疑惑更重了,“与我有关?”“的确有关。”父亲脸上掠过一丝惊异的神色,我顿了顿说:“我在写你。”“嘿嘿,写我?写一个老农!”他把“老农”这两个字说得特别重。我记起来了,原来那“老农”是我小时候叫过的!我小心翼翼地试探着问:“爸,你还记得那事?”大约是…  相似文献   

5.
生命无草稿     
小时候练书法,开始我都是用废纸来写。学了很长时间,但一直没有大的长进。父亲的一位书法家朋友对我父亲说:“如果你让孩子用最好的纸来写,他可能会写得更好。”父亲便叫我按照书法家朋友所说的去做。果然,没过多久,我的字进步很快。父亲很惊奇,去问那书法家朋友。他笑而不答,只在纸上写了一个“逼”字。父亲顿悟:这是让我因惜纸而逼迫自己写好字。的确,平常的日子总会被我们不经意地当作不值钱的“废纸”,涂抹坏了也不心疼,总以为来日方长,平淡的“废纸”还有很多。实际上,这样的心态可能使我们每一天都在与机会擦肩而过。生命并非演习,而…  相似文献   

6.
《故乡》是鲁迅先生的小说。写了“故乡”的景,写了“故乡”的事,更写了“故乡”的人。写“故乡”人,重在写“我”和闰土的关系,而重中之重,又在于表现闰土生活命运的巨大变化。作者为我们刻画了一个“木偶人”形象。这“木偶人”的形象,作者是这样写的: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润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相似文献   

7.
<正>《父爱之舟》是中国现当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吴冠中写的一篇回忆性叙事散文。其中“父爱”是本文的灵魂,“舟”是本文的线索。吴冠中以父亲送他考学乘坐的小渔船为线索,叙述了父亲摇船送他上学、带他看庙会、雨雪天背他上学、凑钱为他缴学费、船上为他缝补棉被等难忘的事例,表达了他对浓浓父爱的感激和怀念之情。这篇散文选取了作者童年时的独特经历,  相似文献   

8.
教材分析:写出诗,既激动又高兴,通过表扬使作者获得成功的喜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课文讲的是作者童年课件出示2:时,父亲和母亲对他的作品的截然不同的评价,这两种评价对“亲爱的,我真不懂你这是什么意思!”母亲嚷道,“这不是他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及作者从这两种评价中感悟到的爱。你的公司里。巴迪还是个孩子,这是他写的第一首诗,他需要鼓课文的重点、难点是作者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励。”从母亲对父亲的指责声中你读懂了什么?(母亲深深知道评价中饱含着的爱。巴迪需要鼓励,将这种爱及时给予巴迪,希望给他力量,让…  相似文献   

9.
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第十一册有一篇题为《“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文章,大意是这样的:美国作家舒尔伯格小时候写的第一首诗,母亲称赞其“精彩极了”,而父亲却说是“糟糕透了”。这两个极端的断言都给了作者莫大的帮助,母亲爱的力量成为他灵感和创作的源泉,父亲的警告则时常提醒他:小心,注意,总结,提高。近几年,“赏识教育”已得到教师们的认同,“成功教学”也广泛渗透到教学过程中,称赞“精彩极了”更是司空见惯:“读得真好!”“太棒了!”“我们为他鼓掌”……新  相似文献   

10.
我伏在桌子上写《父亲》。父亲就坐在我的对面,抽着烟,烟火忽明忽暗,我无法看清他的神态。他问我:“你老看着我干啥?”“没什么,因为我在写东西。”“写东西?写东西你看我干什么?难道与我有关?”“的确有关,因为我在写你。”“嘿嘿,写我?写一个老农?”他把“老农”两个字说得特别重。“老农又怎样,同样是我的父亲!”我脱口而出。猛地,我的心颤了下,我记起“老农”那两个字是我小时候叫出来的! 我小心翼翼地试探着问:“爸,你还记得那事?”还没说完,我的眼  相似文献   

11.
我的父亲     
《我的父亲》这个题目,我曾写过多次,有趣的是每次父亲的形象都有所不同。第一次写父亲,是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当时父亲是我的语文老师,也是我的班主任。他对我要求特别严,我稍有不规,他就厉声训斥,甚至给我两巴掌。而我又生就的调皮,爱动手动脚,所以挨打受斥便成了“家常便饭”。当父亲在黑板上写下这个作文题的时候,我不由地一咧嘴:“怎么?还要写作?写你什么?”我一转眼珠,想起了一个好主意,“对,我要用作文‘抗议’!”于是,我在作文的开头写上:“我的父亲不爱自己的儿子,是个凶狠的人……”我想父亲一定会生气,不过我也不在乎,大  相似文献   

12.
《智子疑邻》选自《韩非子·说难》。作者韩非是战国末期韩国的公子,约生于公元前280年,卒于233年。他和李斯都是荀卿的学生,李斯自认为学问不及韩非。韩非口吃,不善于口头谈吐,而善于书面著述。他继承了荀子讲究“刑”的思想,又杂采了老子的“术”、商鞅的“法”、申不害的“形名”,成为先秦一位集法家之大成的思想家。他的政治主张受到当时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秦始皇的赞赏,入秦后,由于李斯、姚贾的嫉妒下狱身亡。  相似文献   

13.
《倾听老车的呼吸》一文中,作者为了表现“父爱”这一永恒的主题,从“老车的呼吸”声中真实地反映出父爱的伟大。文章从父亲的那辆低价购买的“二手车”写起,重点写了作者内心的改变,从讨厌父亲那辆又破又旧的摩托车,到听到“二手车”所发出的“疲惫的喘息”声,这种“疲惫的喘息”声怎能不让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这哪里是车的声音,这分明是父亲大口大口喘着气。它让我听到了一个父亲铮铮铁骨松动的声音,听到了一个父亲亲历生活艰辛的呐喊,听到了一个父亲心海中生生不息的浪声”。原来,看似写“车声”,实际上是在写父爱的伟大。能够在阅卷时…  相似文献   

14.
我读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样一篇文章,令我悟出一个深刻的道理。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有一天,他写了一首诗,给母亲看后,母亲说:“精彩极了!”并不断地鼓励他。而当他兴高采烈地拿给父亲看后,父亲却说:“糟糕透了!”并说了许多伤他小小的自尊  相似文献   

15.
从小便佩服父亲,听人说,他是村里第一个走出大山的人。用父亲的话说,他要活得像他自己,而不是重复别人走过的路。曾经认为父亲的话可望而不可及,从而将其束之高阁,以为那不过是他写的一个童话罢了。小学写了三年的所谓“作文”,母亲教,老师捧,同学吹,倒也捏出一篇篇  相似文献   

16.
宋江是《水浒传》中梁山起义军的领袖,他和梁山起义军的发生、发展和失败息息相关,对宋江形象的探讨关系到对这部作品和作者思想倾向的评价。李玉昆同志的《宋江的道路》一文(见本刊1978年第3期),对宋江这个长期以来分歧很大的形象进行了全面的考察,读后颇受启发。但也有一些不同看法,写出来就教于作者和读者。宋江是一个出身封建地主阶级的小官吏,“自幼曾攻经史”,有浓厚的封建忠孝思想。但是出于受到重重的迫害,虽几经反复,终于被逼得走投无路而上了梁山。作者通过一系列具体情节写出了他忠孝思想浓厚,受束缚深,真实可信地写出他上山之难。诚如李玉昆同志所说:“这‘难’正反衬了‘官逼民反’的‘逼’”,“更深刻地揭露了  相似文献   

17.
我们在关注《背影》一文中的父爱的同时,还要关注作者的情感及其变化。作者在《背影》中通过对父亲生活的描写观照了自己的生活,而生活的不易让他更好地理解了父亲。朱自清的《背影》写的是父亲的背影,也是自己的背影,更是千万个父亲的背影。  相似文献   

18.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一篇十分贴近孩子们学习生活的美文,孩子们非常喜欢。作者巴德·舒尔伯格从小孩子的角度出发,以细腻而朴实的语言写了自己童年时的第一首诗,母亲的评价是“精彩极了”,而父亲的评价则是“糟糕透了”。几年后作者才感觉到父亲的评价是对的,成年后也越来越感受到父母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在自己成长中所起到的作用:母爱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而父亲的“警告则时常提醒自己小心、注意、总结、提高”,那也是爱。[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直到父亲病故的那一天,悲痛之余,我才真正感到自己是个不孝之子。因为我给父亲的两个承诺还没有来得及兑现,他老人家就离我而去了。父亲是个文学爱好者,是单位有名的“笔杆子”。上中学时,大概是遗传了父亲的“文学基因”,我的作文写得不错,经常被老师当作范文读给同学们听。记得那时我总是把“范文”带回家骄傲地拿给父亲看。他会高兴地说:“写得很好!儿子随爸,是块好料。爸有个心愿,期待你的文章有朝一日能变成铅字发表。”我自豪地保证:“爸你放心,总有一天,您儿子会把发表的大作拿给您看!”父亲连连点头:“好!好!爸爸期待着这一天。”可…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第十册中的《落花生》是一篇优秀散文。作者许地山孩童时,他父亲许南英曾以“落花生”作比方,教育孩子们怎样做人,给许地山留下深刻印象。以后,许地山写了《落花生》一文,追忆父亲的教诲,并以“落华生”(“华”“花”谐音)为笔名,勉励自己。课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做花生食品、议花生、吃花生。重点写了一家人在收获节上谈论花生的事。全家人的谈话中,父亲的两次谈话,既是文章的重点,又是理解这篇文章的关键。对话分两层内容展开:一是谈花生的好处与特点。当父亲谈到花生的生长特点时,与桃子、石榴、苹果作对比,用来说明花生的“果实埋在地里”,“矮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