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中学语教育改革备受关注,而考试改革又是推进教育改革的十分重要的环节,因而高考和中考就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今年我们搜集了北京市有代表性的四个区——东城区、西城区、海淀区和宣武区的语中考试题,以此来作一个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2.
罗小军 《中学文科》2004,(10):37-38
2004年中考作文题可以说是异彩纷呈。内容无不突出对自我生活与美好情感的关注,命题风格日趋成熟,且逐渐与高考接轨。聚焦北京、上海、山西等20多个省市的68道中考作文题,四大特点最为分明:  相似文献   

3.
高考肩负着为国家选拔合格大学生的重要使命,关系到莘莘学子的人生前途与命运,必然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高考是一门艺术,高考命题更是一门艺术。  相似文献   

4.
写作是一项艰苦的劳动,考场作文的优劣不仅体现考生语文综合素质的高低。甚至影响到考生以后的前途和命运。近几年来,作文分值在中考语文试卷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有的占到总分的58%。甚至在部分课改试点地区,中考语文只考作文。因此,作文成了语文考试的重中之重。在日常教学中如何进行作文训练。是目前学生、老师和家长极为关注的问题,大家都希望能够找到一条捷径。  相似文献   

5.
——高考是龙门,中考则是孩子命运的分水岭。——中考,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次重要考试,不仅是知识的比拼,更是意志力和承受力的比拼。只有经历中考的磨砺,孩子才能进入更高层次的飞翔!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语文教学效率不高的问题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改革语文教学的呼声日趋强烈。一些优秀的语文教师为此做过不少有益的尝试,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毋庸讳言,那些很好的教学改革在临近中考、高考时都被迫中止。语文考试成了语文教改的“瓶颈”。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但是如何改,从哪些方面入手?倒是很值得研究。对于基层教研部门和学校来说,是自上而下,跟着中考、高考改,还是自下而上,  相似文献   

7.
据《光明日报》消息:近年来,很多微型小说名作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或作为现代文阅读。材料入选中考、高考试题;不少中考、高考作文获高分的学生都读过甚至写过微型小说,而每年的中考、高考满分作文和优秀作文,不少就是微型小说佳作。因此,微型小说正日益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关注对象,甚至成为中考、高考的焦点话题。  相似文献   

8.
精选三百篇中学生作,涉及六十个写作话题,覆盖了新世纪以来中考作和高考作的方方面面,预测了今后两三年作中考和作高考的各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高考、中考作文评卷不断加大对套话作文的打击力度,2010年和2011年全国18份高考语文试卷中,分别有10份试卷在作文要求中规定“不得套作”,有些没有明文规定的也在评卷时给予压制。各地中考作文也纷纷跟着高考走,加入“不得套作”的行列。在这种背景之下,许多初中语文教师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不敢再指导学生仿写,  相似文献   

10.
编辑手记     
现代社会,几乎每一个人在一生中都要经历大大小小无数次的考试,升学考试、职称考试、公务员考试、驾驶执照考试,如此等等。其中,最为人们熟悉同时也覆盖面最广的,则是学生的高考与中考。与高考相比,虽然中考在权威性乃至残酷性等方面有所不及,但由于它几乎涉及所有的人,关涉许多人的命运,所以也同样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期探讨的就是中考问题,或者说,通过中考来探讨考试问题。干任何事情或从事任何一种职业,都需要一定的标准。在这个意义上,考试就是对学生完成学业情况的考核标准,它本身似乎无可非议,但这并不意味着任何一种考试都能够促…  相似文献   

11.
正北京市公布了《2014~2016年中考中招改革框架方案》(征求意见稿)、《2014~2016年高考高招改革框架方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方案"),方案一公布,社会舆论犹如经历了一场地震。人们在感叹北京高考改革步子之大的同时,也提出了不少质疑和不理解。中国一向是一个重视考试的国家,中考、高考更被视为改变学生命运的大考,北京的尝试在全国具有示范与风向标的作  相似文献   

12.
编首语     
毕业班的同学正处于紧张繁忙的复习阶段。每年的中考、高考为千万家庭所关注,为全社会所瞩目。《全国中学优秀作文选》从1998年第1期开始明显地加强了中考、高考作文指导的力度。我们所约请的作者都是多年来直接参加中考、高考阅卷命题的语言教学专家,  相似文献   

13.
陈立平 《福建中学数学》2002,(11):35-35,F004
《理科考试研究》(初中版)于2002年第6期刊载了《高考:中考关注你!》一文,文中指出:“高考题是中考试题的又一来源.”笔者从事初中数学教学工作,阅读此文后认为不能不提出“中考如何适应高考?”高考的命题导向也向中考提出了命题要求,比较2002年高考题更能说明这一问题. 1 注  相似文献   

14.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中考与高考正日趋合理,它们之间的联系也日益紧密,虽然它们各有侧重,但在中考的命题过程借鉴高考的命题经验,在继承中借鉴,在借鉴中出新,这也是中考与高考接轨的必然趋势。以下两篇文章,总结了高考部分学科某类题的命题经验,以引起大家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在有些省市的中考语试卷中出现了对联题。随着2004年对联题进入高考试卷(2004年全国共15份高考语试卷,有7份出现对联题),估计2005年对联题将会在更多的中考试卷中现身。因此,了解中考对联题命题的指向,会有利于2005年的复习备考。综观2004年各地中考语试卷中的对联题,大体说来,对联题命题的指向有三:  相似文献   

16.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在中考高考的双重压力下,在考试影响一个学生命运的前提下,小学也越来越重视考试了。  相似文献   

17.
在中考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如何使自己的学生取得成功,是每个老师日思夜想的问题。中考前的复习对于学生来讲至关重要,甚至影响着前途命运。因此,我就中考语文如何复习的问题,简单谈谈想法。  相似文献   

18.
徐峰 《学子》2012,(1):50-51
中考,现在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越来越被社会所关注,其影响程度已不逊于高考,而且其影响范围要远远超过高考。每年随着中考的曰益临近,许多学校、家庭以及学生、家长和老师都会越来越紧张。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的教育改革中,中考改革的受关注程度不亚于高考改革,甚至在很多学生和家长心目中,中考比高考还要重要,因为如果能够考取"重点"高中,那么就意味着一只脚已经迈进了"重点"大学的校门,由此中考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为此,当前我国很多地方都在尝试进行各种  相似文献   

20.
语文中考试题要体现中考特色。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多年来.我们中考试题往往缺乏自己的特点,更多地在模仿高考试题。例如有些地区采用的Ⅰ卷Ⅱ卷形式:再如近年来中考试卷中逐渐多见的古诗赏析题、话题作文,这类题目往往先出现在高考试卷中,随后慢慢进入中考试卷。至于有些现代文试题中出现的“主观型开放型”分析题.如“某个句子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