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铜版画起源于欧洲,清初,随着西洋传教士在清朝宫廷 供职,铜版画艺术形式亦为清廷所采用。乾隆年间,开始以铜版画艺术形式表现历史事件, 制作了一系列描绘征战的组画,平定准噶尔的得胜图系其中一组,共计16幅,由西 洋人郎世宁、王致诚、艾启蒙、安得义4人起稿,丁观鹏等人用宣纸依样着色,交由军机处 发 往粤海关,寄往法国巴黎雕刻铜版,由著名雕版技师柯升(C. N. Cochin)承办。自乾隆二十 九年 (1764年)造办处传办铜版画,至乾隆四十二年所刻铜版及画全数缴齐,历时十余年之久。得 胜图 铜版画融合东西方绘画风格,它的印制成为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段佳话。现从馆藏内务府 造办处活计档、宫中朱批奏折、军机处录副奏折和上谕档中选录有关史料予以刊发,供研究 参考。——编选者 谢小华 刘若芳  相似文献   

2.
铜版画起源于欧洲,最早由西洋传教士于康熙年间带入中国。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乾隆帝传旨刊刻一组表现乾隆二十至二十四年平定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达瓦奇叛乱及平定天山南路回部维吾尔大小和卓木的战争的铜版画,以弘扬自己的武功,并纪念那些出生入死的清军将士。  相似文献   

3.
文章介绍了《兰亭序》、《兰亭宴集图序》的源流,及乾隆时期《半 图》刻石的艺术水平和文物价值。  相似文献   

4.
<正>2014年12月28日",国博典藏《乾隆南巡图》长卷数字展示"正式对外开放。我馆吕章申馆长、原副馆长周志强先后讲话。陈履生副馆长主持。《乾隆南巡图》全套共12卷,总长154.17米,描绘了乾隆十六年第一次南巡的情景。此次南巡,历时112天,全程5800余里,乾隆共题诗520余首,并从中选出12首,"以御制诗意为图",令宫廷画师徐扬依照前后次序分卷描绘。  相似文献   

5.
尹学梅 《历史档案》2015,(2):140-144
漕运是清朝的经济命脉,不仅维护京师粮食供应,而且对国家的稳定具有重大意义。清代漕运制度之全面,规定之细密,法令之严整,为历代所不及。天津博物馆所藏《清代乾隆漕运图》(以下简称《漕运图》)经有关部门鉴定,绘制时间为乾隆时期,故以此命名,具有较高研究价值。笔者依据相关的历史文献对其作一初步探究,力图解读出图卷中蕴含的历史信息。一《漕运图》的基本情况《漕运图》系长卷,长宽为57×746厘米,绢本设色,未注比例。为天津博物馆旧藏,一级  相似文献   

6.
两年前,笔者从自己为一些书刊杂志所作的数千幅插图作品中精选出数百幅,由中国文联出版社结集出版了《黑白插图集》、《四眼漫画》两本插图集,算是对前些年文学作品插图工作的一个总结。《黑白插图集》是用写实手法为文学作品创作的  相似文献   

7.
3月26日,法国南部城市图卢兹,圣奥班拍卖行举行的拍卖会上,一位中国买家,分别以2205万欧元和1240万欧元,将清朝宫廷画精品《乾隆大阅图》(以下简称《大阅图》)第四卷《行阵》和一方乾隆御玺收入囊中,刷新了明清书画和印章类拍卖品的世界纪录。据记载,《大阅图》共画有《幸营》、《列阵》、《阅阵》和《行阵》四卷,展现了乾隆四年十一月乾隆皇帝南苑阅兵的盛大场面。其中第一卷《幸营》始终下落不明,第二卷《列阵》为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第三卷《阅阵》曾三次现身拍卖市场,最后于2008年被此次拍得第四卷《行阵》  相似文献   

8.
东北三省地方通志,历代修纂不多。元代的《辽阳图志》早已亡佚。明代仅有嘉靖刊本《辽东志》和《全辽志》。清代统治全国二百六十八年,东北地区性通志,成书亦不多,康乾之际,出于纂修《大清一统志》的需要,才先后修成《盛京通志》数种。以后,直到清末,也不见纂修。这仅有的几种通志,三百年来除乾隆元年刻本于咸丰二年补刻,乾隆一百  相似文献   

9.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明彩绘《九边图》屏,是目前发现的《九边图》屏中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幅,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很高。该图以许论《九边图论》图版为基础摹绘修改而成,概括反映了明嘉靖末期九边长城的全貌,还收录了一些传世长城文献、舆图中较为罕见的地理信息。本文结合与此图出自同一底本的辽宁省博物馆藏《九边图》屏,归纳了其文字注记方面的特点,举例考察了图中的3处罕见地名,初步梳理了屏风背面《后赤壁赋》题写者郭全仁的生平。  相似文献   

10.
乾隆打着“稽古右文”的旗帜,下令纂修《四库全书》。从乾隆三十七年(1772)起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图书典籍,至乾隆五十八年(1793)十月二十四日基本结束。陕西先后两次呈进书籍102种,其中被《四库全书》著录8种,存目70种。陕西巡抚采进本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点,展示了陕西的地方文化成就。  相似文献   

11.
成书于乾隆年间的《汾州府志》,因出于清代大学者戴震之手,而负有盛名,被誉为清代志乘的代表作,影响很大。但是,学术界中对这部书的纂修人和体例也有一些争议。因而这里想谈两个问题:一是对于乾隆《汾州府志》的纂修人问题作出论证;二是就乾隆《汾州府志》的体例谈点看法。一关于乾隆《汾州府志》(下文简称《汾州志》)的纂修人,各藏书志历来著录为戴震本无异议,但由于《汾州志》中未署戴震之名,于是今日有人提出新说,认为《汾州志》的纂修人不是戴震,而应是孙和相。1979年《山西大学学报》第四期登出薛愈、  相似文献   

12.
《图书馆》1980,(3)
图书,顾名思义就是有图之书。图,就是书中的插图。书中有插图,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清叶德辉在《书林清话》中说过:“古人以图书并称,凡有书必有图。……《惰书经籍志》礼类有《周官礼图》十四卷。”可见,那时虽然沒有发明印刷术,但给书籍插图,已开了先例。印刷术盛行后,书中有图更为多见。在敦煌石窟发现的《金刚经》,是唐咸通九年(公元八六八)所刊,卷首就有一幅精美的佛说法图。到了宋、明,绘图书籍更盛,水平也更高了,如《三国演义》的附图达二百四十幅之多。清代也有《避暑山庄图咏》以  相似文献   

13.
《漳州图经》纂修多次,皆已散佚,今仅存《漳州图经序》,成为研究《漳州图经》的珍贵文献资料。然而对其撰作时代,古今诸家的说法不一。《全唐文》卷513收录此序,注明其作者为"贞元时人";乾隆《漳州府志·艺文》收录此序,注明其作者为‘宋吴与,奉议郎";张国淦《中国古方志考》著录:"《祥  相似文献   

14.
在新闻摄影采访中,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况,有些意想不到而短瞬即逝的镜头,却能被一些有心而敏捷的记者所捕捉。这种随手抓来的镜头,往往比自己计划内采访生动感人,而且寓意深刻,充满着时代精神。王东拍摄的《小平,您好!》(图一)和无名氏拍摄的《摄影师的抗议》(图二),两幅照片,就是记者在类似这样的采访现场瞬间宪成的。《小平您好!》是一幅优秀的新闻照片,曾被评为一九八四年最佳新闻照片奖。首先,作者抓取了国庆三十五周年盛典中一个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70年代初,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挖掘过程中,出土了一卷我国现存最早的有关人体保健运动的彩色帛画《导引图》.该帛画从上到下按照四层分别排列,每层描绘有11幅小图,整卷画作共由44幅小型导引图组成,其中绘有人物的部分宽与高分别为100厘米和50厘米,图前书写有《却谷食气》和《阴阳十一脉灸经》.  相似文献   

16.
四、清代王公府第的分布特点 现存最早记录京城王公府第的文献,当属乾隆年问的《宸垣识略》和《乾隆京城全图》。其中,《宸垣识略》记述了19座亲王府、11座郡王府以及其他众多王公府第的具体地点;《乾隆京城全图》上标出了37座王公府邸(有5座已废)的具体形制图,但仍有大量非显赫王公(主要是入关后首次分封的贝勒以下王公)的府邸未能标出,实为遗憾。[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杨涛 《兰台世界》2016,(10):159-160
唐宋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繁盛时期,艺术高度成熟,《虢国夫人游春图》和《清明上河图》分别代表了唐宋绘画艺术的最高成就。艺术是对生活的反映和再加工,这两幅绘画作品,清晰地描述了唐宋女性社会地位的变迁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8.
长江万里图     
不久前,在“经典北京”的活动现场,北京艺融国际拍卖公司展出了一幅巨制画作:吴冠中先生创作于1973~1974年的油画《长江万里图》。巧合的是,另一家画廊也展出了一幅《长江万里图》长卷,它是由袁运甫先生在1972年创作的线描稿基础上,今年重新上彩完成的作品。虽然一件为油彩,一件为水墨,仔细对比,两幅画作之间能发现些许相同的景象。很有意思,相同的题材,一致的大篇幅大格局,几乎同一创作时间。两幅作品和画家之间会有怎样的关联?  相似文献   

19.
长江万里图     
李晶晶 《出版参考》2011,(12):24-25
不久前,在“经典北京”的活动现场,北京艺融国际拍卖公司展出了一幅巨制画作:吴冠中先生创作于1973~1974年的油画《长江万里图》。巧合的是,另一家画廊也展出了一幅《长江万里图》长卷,它是由袁运甫先生在1972年创作的线描稿基础上,今年重新上彩完成的作品。虽然一件为油彩,一件为水墨,仔细对比,两幅画作之间能发现些许相同的景象。很有意思,相同的题材,一致的大篇幅大格局,几乎同一创作时间。两幅作品和画家之间会有怎样的关联?  相似文献   

20.
中国国家博物馆于1989年征集的清乾隆祭蓝釉描金粉彩御制诗方瓶,成型工艺复杂,体现了当时御窑高超的制瓷工艺;其装饰展现出"洛可可"风格,代表了乾隆朝瓷器生产的时代美学风标;瓶上的粉彩花卉融合了中西两种绘画方法,具有典型的乾隆时期宫廷花鸟画画风;所题乾隆御制诗《榴花》和《题恽寿平画:山茶》,收入乾隆二年(1731年)《乐善堂全集》。据清宫档案记载推测,方瓶烧成时间大约在乾隆二十二年至五十年(1757-1785)左右,为宫中陈设器,当初应为成对生产。督陶官制度对御窑瓷器的烧造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正是以唐英为代表的具有较高文化艺术修养、忠于皇权使命的督陶官的监造,保证了包括御制诗类题材在内的御窑瓷器的优良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