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是鼓足了勇气,才敢给我的老师打一个电话的。我不是一个好学生,一个不好的学生对老师总是有点怕,从前我怕的是老师的严厉,现在呢,是怕她的好。老师因身体的原因被裁掉了,老师不能教书了,闲在家里,这对于一个教了二十多年书的人,这对于一个愿意把学生当作自己孩子一样的人,该是多么大的打击。我在电话里听到一个苍老的声音,我以为是她的母亲或是她的婆婆,那个声音却对我说:我是老师。我说:我是小靖,你的不孝的学生。我的眼泪没有下来,老师最不喜欢的,就是男孩子哭。我只问她:你好吗?然后又对她说:我要回去看你的。我想…  相似文献   

2.
付交煌 《湖南教育》2004,(17):14-14
离开学还有好几天,突然,听到有人敲门并有“报告”的声音。我纳闷地想,这么早,会是谁呢?打开门一看,原来是班上的学生仁青旺姆。她今天穿了一件新衣服,手里提着一个塑料口袋。“付老师,这是给您的。”她的汉语说得不怎么好,听起来有点生硬。我打开口袋一看,里面是一些藏苹果、人参果之类的西藏特产。我这才明白是怎么回事,忙把东西递了回去,笑着说:“非常感谢,付老师心领了,你还是拿到寝室自己吃吧!”她显得不知所措,只是一个劲地往我手里塞。最后,还是我的固执战胜了她的坚持。望着学生离去的背影,我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在我的师德标准里,有…  相似文献   

3.
<正>一天中午,我正在伏案批阅作业,身后响起一个细细的声音:"老师,我写了篇随笔,您能给看看吗?"说话的是我的学生萱萱,她手里紧紧捏着几张纸,眼神里满是期待。"好啊,你先放这儿吧,我判完作业就看。"我接过那几张纸放在桌子一角。"您看了以后能跟我说说您的感受吗?"她目光急切地盯着我又问。她的神态引起了我的好奇:她为什么那么急于让我读呢?这篇随笔究竟写了什么呢?萱萱是个单亲家庭的女孩,性格比较孤僻,平时非常安  相似文献   

4.
师恩难忘     
教师节前的课前演讲中,有一个同学李易给大家介绍了野谷的一首小诗《外婆》:"又老又穷/这就是外婆/她总是不安地说/我没什么带给你/待我懂得时/她已长眠地下/有什么比得上您的深厚/外婆,您给了我妈妈"。最后一句"外婆,您给了我妈妈"深深触动了我。我对学生说:如此说来,你们应该对何老师的老师说"老师,您给了我老师"。  相似文献   

5.
爱的细节     
有一次,我在街上走着,天忽然下起了雨.因为没有带伞,只好在路边等雨停下来.突然一个声音从背后传来:"沈老师!"回头一看,是一个小男孩儿,看上去像一年级的学生,但我似乎不认识他.我礼貌地向他点了点头:"你好啊!"我笑着说.他看了看我,问:"老师,您没有带伞吗? 我的给您!"说完,硬是把伞往我手里一塞,转身跑进雨里.我朝他喊:"回来,你会淋湿的."他跑到路对面,向我甩着手说:"老师,您用吧,我家很近的.""你叫什么名字?我好把伞还你啊!"我朝他喊道.但他已经冲进了蒙蒙的雨雾中了.  相似文献   

6.
我收到一封信。信上说:“老师,请原谅我这么多年没有给您写信。作为您的学生,我敬重您,佩服您,是您精湛的教学给了我们优异的成绩。但是,那时我们都怕见到您,总是躲  相似文献   

7.
俞雪芽 《家长》2009,(10):26-27
学生:老师,您……您能帮助我吗? 咨询师:(电话里的女孩子用不安的声音问道,给我的感觉她是个年龄不大的孩子。我忙安慰道:)别怕,你遇到了什么问题和老师说,我一定能帮助你。  相似文献   

8.
一般来说,学生是怕班主任的。可她——这个十七岁的小刘,偏偏不怕我,敢大胆亲近我,说笑我。开始,她对我并不怎样,见面只叫一声“黄老师”,笑笑,问句好,如此而已。慢慢地,她变了,常追着我来问题,问事,没话找话说;常一个人跟我进房来,又说,又笑,翻我的书,看我写的习作;有时还主人一般地“霸占”我的工作凳,红着脸,讲好话给  相似文献   

9.
案例:《动手做做看》是人教版第四册内容,这课教学最后,我问学生你有什么话想对伊琳娜说吗?学生思考片刻后,踊跃发言:生A:伊琳娜,你是一个不随意相信别人的孩子。生B:伊琳娜,你敢于怀疑,你真棒!生C:伊琳娜,我要向你学习。(一个个答案都在老师的预设之中,小手慢慢地变少了,似乎该说的都快说完了。忽然,一个孩子的手举了起来,举得那么高,怕别人忽视了她似的。我微笑着请她站起来发言。)生:伊琳娜,你是一个不太有礼貌的孩子。(我赞许地看着她,请她说说理由。)生:伊琳娜对朗志万爷爷的做法有意见,也不能这样没礼貌,应生:老师您不是说过,对长辈…  相似文献   

10.
请看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执教的《只拣儿童多处行》的片断。生:“我们本想在知春亭畔喝茶,哪知道知春亭畔已是座无隙地!”(生轻声细语,反复读,就是读不好“座无隙地”这个词)师:“座无隙地”(板书),齐读。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生:没有坐的地方。师:再读一遍。(生读)师:(走到刚才读书的女孩身边)孙老师听你读书,就想到了自己的女儿。我的女儿上课时她的声音也是轻轻的,我问她:为什么你的声音那么轻呢?她说:我怕。我说:你怕什么呢?她说:我怕说错了,老师批评我,我怕说错了,同学们嘲笑我。你们怕吗?(生答“不怕”)师:你们不怕,你们比我女儿还棒呢…  相似文献   

11.
扔掉的橘子     
辛晓明  王芬 《湖南教育》2004,(17):14-14
课间,我正站在走廊上对下节课的教学策略进行最后的琢磨时背后突然传来了小女孩清脆的声音:“老师,您吃!”我回过头去,原来是学生王烟子,一个平时很内向的小女孩。她手拿一个已经剥好了的橘子,正用期待的眼神望着我。说实在的,在山村小学里这样的事经常发生,虽然作为老师收学生  相似文献   

12.
周五,我给学生布置了一篇小作练习,题目是《老师,我想对您说说心里话》。“敦老师,我想对您说……”我一看那歪歪斜斜的字迹和那“郭”写成“敦”的错别字。就知道是她写的。记得去年刚接班时,这个小女孩给我留下了  相似文献   

13.
请别不开心     
董老师是一名小学老师,退休三年了,离开学生,她常常感到日子无聊,很想再为孩子们做些事情。还好,董老师有一批学生虽然毕业十几年了,仍然记得她,也只有他们会在董老师生日时来探望她。今天,是董老师的生日。她一大早就收拾好房间,等着学生们上门,这时,电话铃响了。拿起电话,那边传来一个稚嫩的孩子的声音:“你……好……”声音很胆怯。董老师听到小孩子的声音,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她用老师特有的柔和的声音说:“小朋友,你好呀!你叫什么名字?”那边的孩子轻声说:“我叫小鹏,我,我想找妈妈。”“你妈妈不在这里,有什么事情能先跟……”董老师…  相似文献   

14.
起床后,小朋友们都在自己穿衣服。顺顺穿了好半天,还是没穿上。她愁眉苦脸地走到我面前,说":老师,我穿不上!"我看了看,这件上衣设计得很新颖,肩带是交叉的,怪不得孩子穿不上啊。于是,我帮她穿上了衣服。第二天,顺顺又来找我,这次她很平静地说":老师,我不会穿,您给我穿上吧!"我  相似文献   

15.
我每带一个班,尽管都会出一批好学生,但是,也怪,好学生一离开,心里就觉得空荡荡的,往往没留下什么属于我自己的教育财富。而她,离开我时,让家长陪着来辞行,说:“老师,谢谢您的教导!”其实,我应该谢谢她,是她给了我一本活  相似文献   

16.
打开班级的“悄悄话”信箱,一行娟秀的字映入了我的眼帘:“老师,我是一个胆小的孩子,上课时您的提问我都会,可就是不敢举手发言;有时老师叫我,一站起来我心就咚咚跳,不知道怎么说话了。您能帮帮我吗?”一个小小的纸条,引起我的思索:杨淼同学是个性格内向的孩子,心理素质不是很好,这些话是她自卑心理的再现。在一个恰当的时机,我告诉她:“回答问题是向他人展示自我,把自己优秀的一面展示给同学们,让同学们了解你,欣赏你,这多好啊。再说,回答错了,老师不会批语你,只要你有勇气去说,就给了自己成功的机会。”此后,她渐渐变了,上课积极发言,声音…  相似文献   

17.
一粒种子     
早上,闰老师给我发信息:给您带了一个礼物,放到了您的办公室。我想,我从来不倡导同事、特别是校长和老师之间“礼尚往来”,她怎么给我“送礼”?等到了办公室一看,原来不是闫老师“送礼”,而是我的学生、她的女儿高子睛“送礼”。  相似文献   

18.
她望了望躺在病床上熟睡的女儿,下了决心,拨了一组电话号码,等了一会儿,话筒传来清脆的回声。“你是王老师吗?”她小声地问,生怕惊醒熟睡的女儿。“是的,您是于小艾的母亲吧!”“是,我是。王老师,是这样的,我想和您商量件事,不知您……”“于夫人,您有事尽管说,我能做到的一定帮您做到。”话筒传来的声音干脆利落。“好吧,这事我就说开了。王老师,您看我小艾平时表现也算是不错吧!考试稳拿第一,可现在她摔断了腿,不一定能参加期末考。我听说最近正在评选什么十佳少年,期末考试的成绩是一个很好的参考。我家小艾她……您能不能……”“这样吧…  相似文献   

19.
庞老师:其实我一直想和您好好聊一聊,我有很多很多的话想与您说,但我不敢,也怕耽误您的时间。……本来想写信向您说的,可我不知该如何写,只好把我的一些模糊日记给您看(希望您抽个时间看),我想说的都在里面了,看过后我想您会明白的,希望您不要把日记的内容说给我的父母听,算是再次帮我保守秘密。谢谢。我已经标好序号了。学生:小A2000年8月这封信是一女学生小A写给我的,虽然时间已过了两年,但每当我一看到这封信,平静的心会再次掀起波涛。因为这可不是一封平常的信,它是学生双手捧给我的一颗真挚的、像玻璃般透明而易碎的…  相似文献   

20.
王艺 《考试周刊》2013,(69):187-188
学校的李老师在班级教育一个违纪学生,这个学生非常犟,李老师说一句,她顶一句,要么就是一句话不说,最后弄得李老师非常生气,也很着急,一气之下就说:"不和你废话了,让我打个电话给你家长吧,看看他们对你这样是怎么看的."她却说:"你凭什么打电话给我家长,我又没犯什么大错."师生谈话很激烈,那个场景,老师的声音,学生的眼神久久印在我的脑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