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教师教育观念:内涵、结构与特征的思考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教育理论研究的深入和教育实践的迫切需要使得对教师教育观念的研究成为当今教师研究的重点。教师教育观念是教师有关教育的个体性看法;它的结构从单个观念来看包括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从观念系统来讲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加以分析;其具有个体性、情感性、情境性与开放性、非一致性等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2.
解读教师个人教育知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个人教育知识是一个与公共教育知识相对的概念。教师个人教育知识可以从不同的维度理解为实践知识与理论知识、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等。这种知识具有实践性、个体性、情境性、缄默性、整合性、双重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3.
教师个人教育观念是教师有关教育的个体性看法,探究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形成有助于了解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因素.对教师个人教育观念进行的个案叙事研究发现,专业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推动力,教师专业成长是教师职业境遇中多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特性是情境性与行动性,方式是反思研究与自主建构,成熟的标识是具备实践智慧与个人理论.  相似文献   

4.
教师的个人知识是教师从自身出发通过具体的教育实践活动而形成的知识。教师的专业知识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个人知识,具有个体性、实践性、对话性和发展性的特征。个人知识观下的教师专业知识发展观认为,应密切关注教师在知识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及教师自身的教学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5.
数学教育形态的实践性和社会——文化属性等决定了数学教育形态是一种个体性的知识结构。从学生和教师的角度阐述数学的教育形态的个体性特征,有利于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6.
教师教育的低效性部分缘于教师教育过程中对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忽视。教师个人教育观念对教师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从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视角可以发现教师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及其深层原因,因此应该将教师个人教育观念作为教师教育的起点,在此基础上改善教师教育的理念、内容与方式。  相似文献   

7.
教师的个体知识,是指教师在教学生的活动中所具有的课堂情境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其它知识,它是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教师的个体性知识都是个人的、私有的,并集中表现在教师个人的教育实践中。开发利用教师的个体性知识实现资源共享是促进教师群体发展的有效手段。对如何开发教师的个体性知识,文中提出了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教育叙事研究、教师生活史研究、镜面反思、反思性札记等策略。  相似文献   

8.
董卫国 《考试周刊》2013,(96):101-101
<正>一、问题的提出体育教师个人教育观念是指体育教师在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在教育教学实践与专业理论学习中,基于对学生发展特征和教育活动规律的主观性认识而形成的有关教育的个体性看法。探究体育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形成有利于促进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二、研究方法及对象(一)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9.
教师教育观念的个体性、稳定性、层次性特征及形成过程,对于解释我国研究生教育中的导师导学观念及其转变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由于社会文化的原因,形成了我国传统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导师导学观念.导师导学观念的转变必须经历导师个人建构的过程,因为导师对于既有导学观念具有强烈的固守性,难以自行完成新型导学观念的内化和转变,所以必须借助于一种中介的力量促进其完成转化.大学是实现导师导学观念转变的有效环境,大学应通过强化导师岗位意识,严格导师遴选,改变导师评价方式,促使导师向教育者的身份回归.  相似文献   

10.
论教师个人教育观念与社会倡导教育理论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师个人教育观念和社会倡导教育理论之间有着显著的区别,但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区别主要体现在二者的理论特征、表现形式、存在意义、形成过程与机制、对教育实践的影响作用等方面;其联系则体现为二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相互补充与相互促进。正确认识教师个人教育观念和社会倡导教育理论之间的关系,对于构建“社会倡导教育理论——教育观念——教学实践”之间的良性互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论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深化有关教师教育观念的研究,我们应该进一步明确“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概念及其所衍生的各种意义。提出和研究“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理论基础有:个体哲学的诞生与凸显;“前见”的合法性与积极意义:“认知图式理论”与“建构主义理论”的启示;知识观的转变与“个人知识”的提出。通过对这些理论基础的分析。以期为相关研究的深入提供某些方法论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幼儿教师对课程的理解直接影响着幼儿教育的质量。根据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幼儿教师的课程理解可分为正式课程理解、个体课程理解和超课程理解三个层次。影响其课程理解层次的因素既有幼儿教师的职业地位、工作环境、园所教学文化等客观因素,也有幼儿教师的教育信念、个人能力及个体经验等主观因素。  相似文献   

13.
教师个体教育观念:反思与改善教师教育的新机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教师教育的低效性部分地缘于教师教育过程中对教师个体教育观念的忽视。教师个体教育观念对教师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从教师个体教育观念的角度可以发现教师教育的诸多问题及其深层原因,因此应该将教师个体教育观念作为教师教育的起点,在此基础上改善教师教育的理念、内容与方式。  相似文献   

14.
幼儿教师儿童学习观的质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的儿童学习观是教师教育观念系统中的核心内容,本研究运用质性分析的方法,发现教师的儿童学习观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对儿童学习的基本认识、儿童知识的形成以及儿童学习的过程。教师的儿童学习观表现为两种类型,具有朴素性、层次性和内隐性特征。  相似文献   

15.
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形成是一个动态循环的过程。根据教师在此过程中认识对象的不同、表现形式的不同以及对教育实践的把握程度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浅层教育观念的形成、实践操作形态的个人教育观念的形成、理论形态的个人教育观念的形成以及个人教育风格的形成四个阶段。教师的教育行为在其个人教育观念的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对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形成过程进行较为深入的理论分析,有助于在实践中有效地促进教师适宜的个人教育观念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教师素质的提高也被提到议事日程。高校教师素质的提高应从教师队伍的实际情况以及现代教育的要求出发,以加强教师的职业信念为着眼点,以提高其专业素质、教育能力为突破口。  相似文献   

17.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and comments upon recent research on epistemological beliefs (i.e., beliefs about knowledge and knowing). I identify four emergent themes, outline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and draw links between current theory and educational practice. The four themes pertain to the number relationship among, development, and measurement of epistemological beliefs. I address conceptual and methodological issues in future research. I also identify four educational implications: understanding teachers' beliefs, understanding students' beliefs, promoting critical thinking, and attempting to change teachers' and students' beliefs.  相似文献   

18.
教师的教育观念,尤其是教师的创造性内隐观在教师实施创造教育的过程中扮演着关键性角色。本文从内隐理论的角度出发综述了教师关于创造性、创造型学生特征和对学生创造性培养的观念,并在此基础上浅谈教师的创造性内隐观对教师培训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日常生活世界的讨论,促成了教育研究领域中关于教师日常教学生活研究的兴起。在教师专业化背景下,探讨日常教学生活与教师个人教育哲学养成之间的关系成为一项新的课题。从个人知识、个人观念与个人理论层面审视教师个人教育哲学的养成,是一条可行而有效的分析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