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班级读书会,已不是一个新名词了.随着新课改"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的理念在课堂上的实施,越来越多的老师执教起了班级读书会.但是有更多的老师像本人一样,明知道班级读书会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方面有很多优势,但觉得难度很大,没有勇气亲自尝试一下.有这样心理的老师其实也不用怕,也许我们能从蒋军品老师执教的这节班级读书会<毛毛>一课中,得到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2.
在最近的“班级读书会”研讨会上,我以“新手上路”的心态连续尝试开展了《夏洛的网》《草房子》《蓝色的海豚岛》《毛毛——时间窃贼和一个小女孩不可思议的故事》(下文简称为《毛毛》)等儿童文学经典的班级读书会。这几次班级读书会有一个共性,那就是教学策略都以“聊”为主。做出这样的选择,一是客观上需要这样做,二是主观上想这么做。  相似文献   

3.
班级读书会,已不是一个新名词了。随着新课改“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的理念在课堂上的实施,越来越多的老师执教起了班级读书会。但是有更多的老师像本人一样.明知道班级读书会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方面有很多优势,但觉得难度很大,没有勇气亲自尝试一下。有这样心理的老师其实也不用怕,也许我们能从蒋军晶老师执教的这节班级读书会《毛毛》一课中。得到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4.
胡瑶 《早期教育》2000,(5):10-10
要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单靠幼儿园的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在做家长工作方面我们是这样做的: 发放有关资料针对家长工作中出现的具体问题,我们适时向家长推介操作性较强的文章,如<如何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如何在家庭中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孩子入小学前的准备><指导孩子阅读的方法>等,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5.
在"五四"时期,艺术地总结并从不同生活侧面真实地反映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曾是鲁迅小说的一个中心主题.收集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小说集<呐喊>中的<药><风波><头发的故事><阿Q正传>等,都批判了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彻底性,提出了要使革命"从新做起"的一些带有根本性的问题.而中篇小说<阿Q正传>则是这类作品的代表.  相似文献   

6.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班级读书会是以班级为单位,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讨论和交流。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读书会形式的交流不应受地域的"限制"、时间的"限时"。通过"班级读书会线上"模式的开展,以文本为基,展开自由畅通的交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孙绍振先生对中学语文教育和高考作文命题十分关切,仅在上海<语文学习>杂志上,就发表了<高考作文题的感性和智性含量问题><感性命题和智性"潜在量"问题><歪理歪推的智慧>等文章(以下分别简称<感性和智性><"潜在量"><歪理歪推>).这些文章颇见才气,读来时有启发.……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我陆续上了各种形式的阅读课,尝试班级读书会.通过与学生的对话和互动,我发现,懂得提出好问题对于课堂讨论有很大的帮助.于是,我决定在6年级班级读书会<狮子·女巫·魔衣橱>中,加入"提问讨论"这个内容,希望能增加孩子们的阅读技巧.当我在一学期进行这一连串的辅助课程时(每周二下午约50分钟,持续一个学期),我看到了学生在提问技巧和思考技巧上的进步.  相似文献   

9.
"早恋"一直是高中生一个敏感的话题,而人教社高中<语文>第一册就有三首纯粹的爱情诗:<错误><致橡树><我愿意是急流>,那么,对于这些爱情诗歌究竟应该怎样处理?我是这样教读<致橡树>的:  相似文献   

10.
"欢"字代指"情人"之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欢"字在<乐府诗集>中经常以代词的形式出现.<汉语大词典><汉语大字典>中对它的解释均作指代"情人",但据笔者考察,这种释义是错误的,它指代的应该是"男子".  相似文献   

11.
1999年,我在教学中发现人教版教材第十册第38页中一道病句修改题里的标点令人疑惑.此题是:图书角有<儿童文学><少年文艺>和<中国少年报>等课外书.其中"<儿童文学><少年文艺>"之间没打"、".随后,我翻阅了人教版的中学教材也是这样,可是一般报刊杂志遇到此情况时却大都打了"、".这么明显的问题应该不会是人教社一时的疏漏吧.解铃还需系铃人,于是,我把自己的困惑及个人见解寄给了人民教育出版社小语室的蒯福棣老师,没想很快收到了回信,她在信中说:  相似文献   

12.
苏教版选修教材<<论语><孟子>选读>第五专题"学问之道"选有这样一则语录: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这句语录出自<论语·子罕第九>.选编者将这则语录编入"学问之道",大概是想借孔子所具有的学风和品格来激励后学.  相似文献   

13.
岩梦 《语文新圃》2008,(10):8-9
新课改后.在高中语文里有了门选修课,叫<论语选读>.这名称让我起了这样的心事:既然要读<论语>,为什么还要"选"呢?<论语>各章节若要分肥瘦美丑的话.标准是什么呢?当初朱熹们定的是"四书",好像没再往细里"选"的,<大学><中庸>均是有独立性的.不知道现而今的"大师"凭了怎样独到的眼光,可以"选"了?……  相似文献   

14.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2007年3月版)杜甫<咏怀古迹>(其三)"画图省识春风面"中的"省"字注为"曾经".对此,笔者未敢苟同. 笔者查阅了<辞海><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词典>和<古代汉语常用词词典>等工具书对"省"字的注释,未发现有"曾经"的义项;  相似文献   

15.
在经营班级读书会的历程中,我可以明显感觉到学生的成长与改变.他们读完整本书后,在读书会上自由、平等、开放地进行讨论、对话、交流,从中享受到恬静独享与开放共享的乐趣.借由阅读与讨论,学生开始懂得思考,生活内涵得到提升并获得不同的知识.因此,教师除了要给学生营造民主、和谐的交流环境之外,交流活动的设计优差也是读书会成效是否显著的关键.本文试以<〈鼹鼠的月亮河〉班级读书会>为例,来谈谈组织班级读书会活动设计的几个切入点.  相似文献   

16.
[作家连线] 米切尔·恩德,1929年生于德国南部的巴伐利亚州,当过报社通讯员、演员,参加过大学生运动.一生以写作为主业.在德国,米切尔·恩德和安徒生一样,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他的两部代表作品<毛毛><永远讲不完的故事>都被拍成电影搬上银幕.  相似文献   

17.
许飞 《河南教育》2007,(4):30-30
在大象版小学<科学>教材里有一类特殊的单元--"探究能力训练单元".<十万个为什么><猜猜猜><我们的秋游计划><自然法庭的听证会>……从这些单元别具一格的名称里,我们或许已能感受到其鲜明的特色.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有名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用红装素裹的美丽女子比喻雪后晴日的北国风光,新巧绮丽,是语文课堂上重点赏析的经典语句之一. 这是用人来比喻山水.其实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用人喻山水或山水喻人的句子有很多,如<饮湖上初晴后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满井游记>等词作均有这类比喻,且多成为名句.人喻山水或山水喻人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体现了古人的美学追求.  相似文献   

19.
2011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的征联节目值得一提.央视出的上联是: <游予吟><乡愁><静夜思><荷塘月色> 据央视网公布的"春晚"征集对联出句评选的结果得知,这支出句为一名何氏应征者所作,是从十余万应征句里精选出的八十条获奖作品中,最终入选为2011年"春晚"对联互动活动当场公布的五支出句之一.  相似文献   

20.
小汪是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一名典型的理科生,专业是机械工程,但是他却特别钟情于文学.在学好自己理工科专业课的同时,小汪一头扎进校园新闻写作中,经过三年的磨练与打拼,成为目前中国矿业大学最出色的校园记者,先后有五百多篇习作在<光明日报><工人日报><科技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煤炭报>、人民网、新华网等媒体上发表…"这让很多文科生都自愧不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