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简单地说就是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学生的学习是主动的、愉悦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团结协作、互为促进的,学生又是敢于实践、勇于创新的。自主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而言的.合作学习是相对于个体学习而言的.而探究学习则是相对于接受学习而言的。  相似文献   

2.
黄丹 《小学生》2011,(3):13-13
自主学习(意义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他主学习)而言的,是指教学条件下学生的高质量的学习。而合作学习是指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形式而言的,相对的是“个体学习”与“竞争学习”。探究学习(发现学习)则是相对于接受学习而言的。  相似文献   

3.
张艳 《小学生》2010,(7):50-51
自主学习(意义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他主学习)而言的,是指教学条件下学生的高质量的学习。而合作学习是指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形式而言的,相对的是“个体学习”与“竞争学习”。探究学习(发现学习)则是相对于接受学习而言的。  相似文献   

4.
2004年开始实行的新课程标准最为核心、最为关键的环节是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而言的。与合作学习相对的“个体学习”、“竞争学习”。探究式学习则是相对于接受式学习而言的。这几种学习方式将对学生潜能的发挥,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和能力的形成,有更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语文教学已经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各种新的教学方式不断出现,语文教学也努力探索尝试新颖的教学模式。大家都知道,新课标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运用到实际教学中,不应是固定的模式,而是灵活多变的,下面浅析我校自主探究在教学上的运用。一、树立自主教学理念,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自主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而言,是指以学生的内在  相似文献   

6.
转变学习方式是指从自主单一、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向自主、合作、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转变,学习的过程不是学生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现成的答案,而是亲自参与丰富的、生动的思维活动,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及探究学习。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学习方式是一种接受型的学习方式,学生被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一味地死记硬背、机械练习、被动灌输。学生在学习中没有主体性、主动性、缺少独立学习、自主探究和发现的能力。十年寒窗下来,学习语文就是抄抄背背,没有自己的学习方法,没有一定的学习习惯,没有相当的实践能力。因此,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课程改革的重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核心问题是自主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他主学习、机械学习而言的。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不再是由老师牵着鼻子、亦步亦趋地跟着老师学,…  相似文献   

8.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亦是实施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然而,在具体落实课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这一理念的实践过程中,所出现的不可忽视的偏差使语文教学的方向迷茫了。  相似文献   

9.
浅谈“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语文课程标准》中的第三个基本理念 ,这也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关键的一个环节。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我们必须彻底改变学生一味地接受性学习的状况 ,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 ,积极地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 ,培养他们团结合作、探究创新的精神。“自主、合作、探究”是融为一体、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为便于解读 ,现分述如下。  一、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而言的一种高质量的学习方式 ,它的基本特征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  相似文献   

10.
合作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相对于传统教学中的“个体学习”而言,“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不是一种顺从,而是一种主动的相互认同、相互接纳。《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也明确提出语文教学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而建设开放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提高学习语文的效率,获得初步的语文素养以及现代社会所需的语文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1.
练雪 《四川教育》2013,(1):28-28
小学语文课标出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相结合”的修改,于是乎,不少人认为,传统的接受学习方式重新被提倡运用。大有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接受学习方式死灰复燃的迹象。假如这样,我们是不是该回到传统的“灌输式”教学的老路上去?  相似文献   

12.
杨全会 《考试周刊》2013,(32):37-38
衡量课堂教学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准,是课堂教学有没有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指导学生坚持不懈地自探、合探、疑探,使学生实现由他主学习向自主学习的转变,由个体学习向合作学习的转变,由被动学习向探究学习的转变,把新课改积极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还“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这不能不说是对传统语文教学中的“一言堂”“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的严峻挑战。于是,车行陌上,春光袅袅,语文教学洞开了一片美丽的天地。当我们沉浸在学生“丰富多彩”的“自主”学习,迷恋于学生“变化多端”的“自主”探究时,当我们沾沾自喜于学生的所谓的“自主”学习的喧嚣热闹情景时,是否发现“自主”无了“度”的令人尴尬的现象?一、教学漫无边际而无“标”度让我们看一看一位老师如何执教《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的。课前—…  相似文献   

1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 ,就是要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 ,《语文课程标准》把关注学生语文学习的方法、过程 ,转变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 ,作为实施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一、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而言的。在以往的课堂里 ,教师处于中心地位 ,学生围着教师转 ,完全处于被动应付的状态。我们不时能听到课堂里老师发出这样的指令 :“这个句子谁来读给我…  相似文献   

15.
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而具体的目标,就是要改变至今仍普遍存在的学生被动接受、大运动量反复操练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如何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实现这一新理念,把课堂教学过程转变为学生发现问题的“自主、探究、合作”的自主性学习过程?笔者结合个人教学实践,谈谈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6.
新课标规定:“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谓“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的,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而合作学习是针对教学条件学习的组织形式而言的,相对的是“个体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以小组或团队的方式组合起来,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探究学习则是在教学中适时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创设一种…  相似文献   

17.
《课标》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语文综合性学习为当今的语文改革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对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有积极的意义。下面就平时的教学探索,试谈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8.
朱义 《现代语文》2011,(9):28-28
“自主、合作、探究”是高中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其中“探究”学习是三种学习方式的核心,缺失了探究,自主不过是闭门造车,合作也只是表面繁荣。但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特别是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运用最多的还是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探究学习在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建构上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文学作品的阅读,阅读教学的自身特点主要是举三反一,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理解新课标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内涵,充分认识它的优越性,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大胆实践,尝试构建自主学习,变被动的"要我学"为主动的"我要学""我能学";构建合作学习,变单一的个体学习为多元的小组学习;构建探究学习,变接受学习为发现学习,努力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开放而有活力""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20.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是指学习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应如何落实《课标》精神,有效地进行语文教学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