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班级文化的内涵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本质上说,班级文化是一种教育文化,它能公开或潜在地给学生一种精神力量的感染、吸引、熏陶和改造,对于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培养生机勃勃的班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班级文化是由班级目标、班级环境、班  相似文献   

2.
班级文化作为一种隐性的教育力量,表现出一个班级独特的风貌和精神,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所在,具有凝聚、约束、鼓舞、同化的作用。班级文化通过熏陶、感染影响学生,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张月娥 《考试周刊》2014,(62):185-185
班级文化是一种无形的教育课程,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一个班级的文化环境对于学生的熏陶是潜移默化、滴水穿石的。  相似文献   

4.
“环境造就人。”一个班级的文化环境对于学生的熏陶是潜移默化的,它对学生的成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班级文化是一门潜在的课程,具有无形的教育力量,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是我们老师最基本的任务,班级和学生是构成学校良好形象的基础,班主任应努力做好班级的文化建设,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班级的实际,实施有效管理,对学生的养成教育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班级“教育习俗”作为约定俗戍的活动形式,在特定的时空内.总是以稳定的形式出现,带给参与者的意义也已超越它本身所具的意义。它一旦形成便以感染、暗示、模仿、参照等影响机制制约着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对学生的发展起到导向、约束、熏陶的教育功能,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是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本文旨在通过对班级“教育习俗”的发现、挖掘、整理,使班级“教育习俗”不断在传承中积淀,在变革中发展。  相似文献   

6.
俗话说:“环境造就人。”一个班级的文化环境对于学生的熏陶是潜移默化的。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是每个班级所特有的。它具有自我调节、自我约束的功能。健康的班级文化在陶冶学生的品德情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7.
钟珏 《教师》2012,(8):23-23
一个班级的文化环境对学生的熏陶是潜移默化的,它对学生的成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班级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本质特色和精神面貌的反映。它包括班级物质文化环境、班级制度文化环境、班级精神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复合因素。良好的班级文化环境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滴水穿石的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8.
班级文化是班级内部形成的独特的价值观、共同思想作风和行为准则的总和。它对班级成员有着较大的陶冶和教育作用。现在.许多学校都很重视校园文化和班级文化建设.注重塑造浓郁文化氛围的育人环境.注重对学生进行“润物细无声”式的环境熏陶和教育。然而.在学校德育管理和班级文化的建设中.大多数学校较少关注课间活动时的班级文化建设。注重班级文化建设在学生课间活动中的拓展延伸.  相似文献   

9.
班级文化建设是通过班风建设、教室设计、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以及教师的言传身教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与感染,并形成积极的道德情感,从而将道德认识内化、升华为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班级文化的内容包括班级物质文化、班级制度文化和班级精神文化。高雅、生动、形象的班级物质文化,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力和感染力;制度文化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保障;良好的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灵魂。  相似文献   

10.
在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实践中,"班级文化"就像是一只隐形的旗帜,指挥着整个班级的发展方向。文化建设是班级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可以感染学生、吸引学生、熏陶学生,有利于落实学校的管理,有利于学生在中学阶段身心健康地持续发展,对学生全面发展更是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班级文化对教育人、熏陶人、培养人、发展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二三学”教学模式的实施,需要打造“互学互助、合作创新”的班级文化。班级文化是“j学”教学模式的外化和展示成果的窗口,“互学互助、合作创新”班级文化的打造是学生高效开展“互学”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12.
龚毅 《文教资料》2014,(3):105-106
班级文化是班级成员在班主任的带领下朝着班级目标迈进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渗透道德熏陶.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修养的关键。教师应充分利用好班级文化建设这块阵地,建设“幸福、和谐、奋进”的班集体。  相似文献   

13.
史延虎 《教书育人》2014,(11):70-71
正如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身的文化,一个班集体的发展同样离不开班级文化氛围的熏陶。所谓班级文化,是指班级师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创造与形成的精神气候、文化氛围以及承载它们的活动形式与物质形态。班级文化作为一种教育力量对学生有着巨大的影响和作用。和谐的班级文化不仅能为学生的素质提升创设良好的氛围,还能对形成一个健康向上、充满活力的班集体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努力构建积极、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是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和促进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班级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方位、多渠道、多方式进行综合治理与协调发展。班级文化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现在,在班级文化建设中,部分学校和班主任片面重视班级物质文化的建设,而对班级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做的还不够。如果说,物质文化强健了班级文化的“筋”和“骨”,那么班级的健康发展还需要充满文化气息的“气”和“神”。所以,班级文化建设应该从整体的角度出发,分别加强外显层面的物质文化、中间层面的制度文化和深层面的精神文化建设,“三方面”要并驾齐驱。  相似文献   

14.
赵添丽 《教师》2012,(30):15-16
一个新的班级就像一个人,是需要精神来支持的。这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具体表现。有了一种精神,那么这个班级就会很快地形成一股凝聚力,呈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牢牢地吸引住每一个班级成员。班级精神对全班的每一个学生起着熏陶、感染和吸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班级文化,简单的说,就是班级风貌,是区别于其他班级的核心元素.班级的管理,就是促进班级文化的重要因素.作为班主任在工作中要树立班级文化,要注重对学生的熏陶,例如,播放美妙动听的音乐、电影,朗读优美的诗歌、散文;用浓厚的情感感染学生,引导学生正确的对待学习、考试以及人际关系的处理.在工作中充分重视学生人格的培养,各项活动的安排,体现“以人为本”,使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一句话,要把学生作为一个“人”来培养,来塑造.  相似文献   

16.
改善班级人际关系,树立“以生为本”的思想,促使广大师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互促共进,,这是提高班级管理效益,实现班级管理最优化的有效手段。建构良好的班级人际关系的方法很多,兹介绍以下几种。情境熏陶法所谓情境熏陶法,就是创设一种班级文化氛围,让学生在和谐的气氛  相似文献   

17.
班级是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的场所,班级文化是一种无形的教育课程,它自觉或不自觉地教会学生有益的知识,培养潜在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意志品质。一般来说,班级文化可分为“硬文化”和“软文化”。软硬文化相辅相成,和谐统一,缺一不可。所谓“硬文化”,是一种“显性文化”,也是可以通过触觉或视觉感知到的环境文化。  相似文献   

18.
班级文化是在班级的特定环境下,由师生在教学过程中所创造和形成的精神财富和文化氛围,以及承受其活动形成的物质形式。班级文化能够使学生不知不觉,但又自觉自愿地接受影响,有些影响伴随着一个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可对其一生产生作用。班级文化其实就像一位隐形的“教育工作者”,我把它称为“我的副班主任”。它可以通过班级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对学生进行无声教育,起到批评教育所不能替代的育人作用。本文试从班级文化所包含的两个层面,说明班级文化所具有的独特的育人作用。一、班级物质文化班级物质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浅层面,是班级文化存…  相似文献   

19.
班级,是学生除了家以外的最重要的场所,他的喜怒哀乐都在这里得到体现。班级文化建设是教育者通过创设班级的精神氛围、文化制度、文化关系、文化环境等来熏陶和培养学生人格的活动。良好的班级文化不仅给学生带来知识,还创造了一种适合学生发展身心、陶  相似文献   

20.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班级管理是学校教育的一个永恒的话题。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我发现必须注重对班级的文化建设。班级文化是一种育人环境、一种氛围、一种精神。它对于学生的熏陶是潜移默化的,对学生的成长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班级文化涵盖的范围很广,有显性的,有隐性的;有内在的,有外在的;有活动装饰层面的,也有制度建设层面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