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使用统计和计量回归的方法,对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的现状进行了国际比较,并对我国中长期(2012~2020年)高等教育经费的供给能力和潜在需求进行了预测。实证研究的结果显示:(1)我国财政性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既没有达到经济发展所应有的供给水平,也没有满足高等教育发展所必需的基本需求;(2)从供给能力看,我国公共高等教育投资比例2012年可以达到0.81%,2020年可以达到0.90%;(3)从必要需求看,我国高等教育的生均公共经费指数2012年应该超过70.0,2020年应该超过53.6。  相似文献   

2.
学费与高等教育需求和供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世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兴起,许多国家出现了高校学生规模激增与政府财政支持能力减退的矛盾,加上计划控制模式的局限性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使得世界高等教育朝着市场化的趋势发展。在这种背景下,学费作为一种价格因素,对高等教育需求和供给的作用日益突显出来。在建立高等教育需求与供给模型的基础上,从国内外高等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及需求的学费弹性方面分析了学费对高等教育需求和供给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高等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一方面直接廷缓了高中毕业生的就业,另一方面不能立即进入劳动力市场的高校毕业生也在逐年递增.社会上存在没有满足的高等教育有效需求,而一些岗位相对达到饱和.高等教育在现有规模进一步扩大的同时,应充分考虑实际社会需求对高校毕业生的要求,以期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  相似文献   

4.
从需求看,中国高等教育的规模还无法满足城乡居民不断增长的高等教育需求;从供给看,中国高等学校的教育资源还存在一定程度的闲置;从效果看,中国大学生的就业率在下降、高等教育资金的使用效率不高。为了解决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矛盾,国家应根据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研究制定新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的教育方针,根据高等学校的生师比确定高等学校招生规模;同时国家应该改革高等教育投资方式、建立健全高等教育收费制度、建立健全高等教育监管体系,促进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快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陈建超 《教育评论》2020,(12):47-51
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供给和需求是检验高等教育发展的两大主要因素。在明确供给和需求主体二者角色定位和权责的基础上,构建政府、高校、市场三者平等对话和通力协作的机制,构建基于人才培养的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模型,加强信息互换和共享,构建协同机制、竞争机制和学习机制,有助于实现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服务的提供问题日益引起了社会的关注。研究高等教育服务供给制度的变迁,有利于从宏观把握高等教育服务供给的发展脉络,有利于认清现存的问题。国外研究者主要从“失灵”和“效率”两个维度对高等教育服务供给主体进行了研究,而国内研究者主要从教育服务的性质和有效供给两个方面对高等教育服务的供给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试析河南高等教育供给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的高等教育近年来取得了较大发展,但由于基础薄弱,目前还存在着供给总量不足、供给质量较低、供给结构不均衡等问题。河南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需要清楚地认识、重视并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从高等教育供给的视角,对中部六省普通高等教育发展与变化进行比较分析,根据各省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改善高等教育供给的努力方向,并建议执行合理的省级和中央的高等教育财政政策以及强化政策的执行力度,优化高等教育的规模、优质资源以及结构的供给,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自从高校实行扩招以来,我国高校在校生人数在短短几年内成倍增长,这引发了大学生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之间的矛盾。从国家和个人两种不同层面的需求阐明矛盾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10.
营利性大学的出现,不仅引发了人们对大学和社会两者间关系的重新思考,同时也提出了对“大学”内涵重新解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逐步加快与知识经济的到来,人们越来越需要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知识、丰富知识。在此基础上,在正规的国民教育序列之外,兴起了私立性质的营利性大学。文章主要从营利性高等教育的供给角度研究其必要性及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已引起政府和社会极大的关注,高等教育的供给是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因素,改善高等教育的供给,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毛颖 《江苏高教》2020,(8):86-91
在长期的需求侧拉动发展中,高校学风问题积重难返;而由此产生的"控制型"学风建设模式,又以其功利性、短期性、被动性等先天缺陷而收效甚微。基于供给侧改革的新思路,文章提出了学风建设模式的"转型"这一迫在眉睫的新课题,并从理念的转变、体制的重构和机制的创新等三个方面,重点阐述了顺利实现这一"转型"的三大保障条件,旨在构建起以激活内需、激发自主发展为导向的"引领型"学风建设新模式,有效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全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切实推动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到"平民"教育的转变,社会的发展转型对大学输出的人才质量要求不断提升。在经济全球化和现代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用无边界高等教育的理念增强教育资源的有效供给,构建突破常规教育方式和教育学习界限的资源供给模式,形成社会、学校、社会团体和个人等多元主体参与的、学习形式灵活高效的高等教育资源供给体系,有益于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势互补和增值高效。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供给侧改革理论的提出对我国的经济领域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并且在经济领域兴起了供给侧改革的热潮。在随后的发展中,社会其他领域也在经济领域的影响下开展了供给侧改革。其中,我国的成人高等教育也对供给侧改革极为重视。通过从我国成人高等教育进行改革的必要性和当前成人高等教育供给端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了在这样的环境下,我国的成人高等教育进行发展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5.
高等教育的供给侧,是指高等教育服务产品的供给端或网络状供给链,一般由供给主体、供给链条及相关要素构成。高等教育的供给侧改革,既源于经济领域供给侧改革的策动又源于自身改革的需要,是高等教育大众化中后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改革试图通过调结构、提质量、去产能、消库存等措施,来达到增加优质高等教育产品供给和减少劣质高等教育产品供给的目的。改革的着力点在于三大供给主体,即政府、社会和高校的供给链本身及各链条之间的结构关系。基于此,改革的思路与路径有四:一是以政府为主导的政策链改革;二是以社会为主导的支持链改革;三是以高校为主导的服务链改革;四是以法制为主导的供给链关系改革。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高等教育需求与供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有赖于教育需求与供给的平衡.江苏省高等教育需求和供给的实证分析表明其供求并不完全平衡.江苏省应通过采取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增加教育经费投入、科学规划各层级招生比例和各学科招生人数等措施来调节高等教育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末,中国高等教育发生了重大变革,高等学校数量增加,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等教育发展中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如高校办学特色不明显、对教育的投入不足、毕业生就业前景堪忧、教学内容更新不及时、教学方法单一,教育质量不高。这些问题都急需破解,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8.
在对经济学范畴“需求”的一般分析基础上,本文阐释了高等教育需求的定义及其特征,剖析了高等教育个人需求的类型、特点和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经济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改革对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新要求。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供给侧呈现出数量供给日益增加、区域供给分层化、形式供给差异化、类型供给复杂化、层次供给多元化、专业供给动态化的状况。与此同时,高等教育供给侧也存在一些问题:与社会需求不能有效对接,优质供给数量不足;供给结构有待完善,城乡供给与区域供给不均衡,专业供给有待调整;供给质量需要提高。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需要缩小部属高校属地化招生比例,促进高等教育区域供给的平衡;加大农村家庭子女就读重点大学的比例,推进高等教育供给的城乡平衡;调整层次结构供给,优化专业布局结构;提高高等教育供给质量,满足社会需求,形成有效供给。  相似文献   

20.
我国高等教育有效供给不足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有效供给不足问题进行了现象的描述及其形成原因的分析,并由此提出了解决我国高等教育有效供给不足问题的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