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典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的体现,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表征。雷锋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有利于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培育大学生雷锋精神需要深化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努力实现"五个结合"。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雷锋是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更多时代楷模。"雷锋精神高度凝练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顺应了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时代潮流,彰显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本色,内涵丰富、意蕴深刻,是一面永不褪色、永放光芒的精神旗帜。  相似文献   

3.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就是雷锋精神,随着时代的进步雷锋精神是不断发展和与时俱进的,它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和谐。雷锋精神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要求、基本内涵,更具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雷锋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的时代精神,包含了丰富的价值观念,其中最突出的是个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理解和践行.因此,弘扬雷锋精神,就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前,要着力弘扬雷锋精神中的爱国、敬业、诚信和友善价值观,助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  相似文献   

5.
林琳 《中国轻工教育》2013,(1):46-47,50
雷锋精神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体现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集中体现。运用雷锋精神探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内在要求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雷锋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时代性,是涵养高职学生巨大的精神财富。由于新时代雷锋精神与高职思政教育的内容和育人功能高度一致,把新时代雷锋精神作为高职思政教育新的精神引领,将助力青年学生尽快成人成才和树立"中国梦"理想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高职院校通过赋予新时代校园文化新内涵、发挥思政课堂和课程思政主渠道作用、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完善思政工作保障机制、加强雷锋文化常态化研究等方式,寻求新时代雷锋精神作为高职思政教育精神新引领的最优路径。  相似文献   

7.
雷锋是社会主义时代先进青年的杰出代表,雷锋精神是社会主义时代精神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集中反映.要抓住本质,立足岗位,与时俱进,注重实践,使雷锋精神代代相传.  相似文献   

8.
雷锋是社会主义时代先进青年的杰出代表,雷锋精神是社会主义时代精神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集中反映,要抓住本质,立足岗位,与时俱进,注重实践,使雷锋精神代代相传。  相似文献   

9.
雷锋精神是对雷锋同志事迹及言行所体现的道德精神、先进理念、高尚品质进行理论上凝练和概括的成果。雷锋精神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的集中体现,是历史的标志,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财富,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时代坐标,是汇聚新时代中国青年正能量的精神火炬。雷锋精神对当代民族青年起到思想引领与价值模范作用,民族院校应引导广大学生准确把握雷锋精神历史与现实方位,继承和发扬新时代雷锋精神,深掘雷锋精神的深层价值内涵,增强民族院校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凝聚民族向心力,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每位学生心中。  相似文献   

10.
在春风送暖的3月,我们迎来了一个特殊日子--"学雷锋纪念日"。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为践行和弘扬雷锋精神,推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步伐,全省各地中小学校积极开展"学习雷锋精神"的主题活动,号召广大儿童和青少年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促进"学习雷锋精神"活动常态化。  相似文献   

11.
雷锋精神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的结合体,是国家价值目标、社会价值取向和个人价值准则的高度浓缩,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雷锋精神具有超越时代的永恒价值,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树立了价值榜样,弘扬雷锋精神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形式。当前,要以学雷锋活动为载体,坚持学雷锋活动参与者的大众化、时域的固循化、组织部署的制度化和形式的多样化,深入持久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2.
吴越 《安顺学院学报》2012,(2):35-36,57
雷锋精神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我党我军优良传统沃土。"诚信"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精华。"诚信"美德是雷锋精神的重要内涵。雷锋精神的"诚信"内涵体现在:雷锋时时处处要求自己"对党对人民要忠诚老实";时时处处激励和鞭策自己"做人民最忠实的勤务员";时时处处做到"用阶级友爱的精神关心每个同志"。  相似文献   

13.
雷锋精神作为红色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倡导文明新风和树立道德典范的背景下,深入挖掘雷锋精神的传统意蕴和当代价值,为其找到根源性和民族性的文化根基意义重大。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弘扬雷锋精神,要定好位:雷锋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的结合;钉钉子:鼓励爱岗敬业、忠信报国;从小抓:让雷锋精神永驻青少年的心田;弘正气:让英雄、模范霸屏,刷头条;树新风:推动爱心团队、志愿者服务。  相似文献   

14.
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的社会主义的新文化结合的产物,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与革命传统道德相结合的结晶。就这个意义上说,雷锋精神具有文化上的遗传性与道德上的继承性。雷锋精神应当成为新时期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建设中的一份十分的宝贵精神财富。一、雷锋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的思想道德观念是社会主义制度下新闻记者必须坚持的重要准则新时期的记者的职业道德建设毫无疑问不能脱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不能超越现实的经济基础、物质条件和大众的觉悟水平,在改革开放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  相似文献   

15.
雷锋是实践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道德的楷模,他以短暂的一生谱写了无比壮丽的人生诗篇,树立了一座令人景仰的思想道德丰碑,是全国人民学习的光辉榜样。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哺育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成长。学习和践行雷锋精神,对深入贯彻十八大立德树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更好地成长成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辽宁科技大大学是辽宁省学雷锋先进单位,在学习和践行雷锋精神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作者以辽宁科技大学学习和践行雷锋精神为例,对高校学习和践行雷锋精神作思考。  相似文献   

16.
雷锋精神是构筑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元素。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雷锋精神是永恒的"、"雷锋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和"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等为核心内容作出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雷锋精神不是短暂的而是永恒的精神、不是固化的而是流变的精神;不是一元的而是多元的精神、不是个人的而是阶级的精神;不是形上的而是实践的精神、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精神。  相似文献   

17.
正要想让雷锋精神内化于心,使学雷锋志愿活动形成制度,保持常态,我认为要先明白雷锋精神的内涵是什么,再精心构建活动载体,扎实开展特色实践活动,才能取得实效。一、统一认识,实现学雷锋常态化在新的历史环境下,雷锋精神全面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反映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凝聚着全人类共同珍视的时代精神。雷锋精神集中表达了一种文明,一种品德,一种对祖国、对集体、对他人、对工作的责任感。近些年,我们努力探索、实践弘扬雷锋精神的途径及方式,并赋予其时代内涵。一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相结合,探索学雷锋常态化活动方式。从点滴做起,探索参与式活动;从自身做起,探索体验式活动;从身边  相似文献   

18.
"向雷锋同志学习",让雷锋精神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心间根深蒂固的精神信仰。把班集体培养成为生机勃勃、团结向上的优秀团体,让中华民族最传统、最淳朴的美德继续弘扬和传承下去,是新时代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使命。结合学校培养学生成为"心灵美、行为美、语言美、仪表美"的一代新人办学目标,从常规教育,严抓不懈;弘扬精神,引领前行;把握契机,以情育人;教育合力,事半功倍四方面论述了班集体管理的具体做法。通过以实际行动诠释雷锋精神,让学生真正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不断前行。  相似文献   

19.
抚顺是雷锋的第二故乡,是雷锋精神的发祥地。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充分利用地处抚顺的优势,建校几十年来,坚持用雷锋精神建校育人。引导大学生树立对党和社会主义无限忠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培养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对国家、民族、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之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者,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相似文献   

20.
《辽宁教育》2023,(6):5-8
<正>2018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抚顺市雷锋纪念馆时强调:“雷锋是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更多时代楷模。我们既要学习雷锋的精神,也要学习雷锋的做法,把崇高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追求转化为具体行动,体现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抚顺市在学雷锋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和光荣传统。抚顺市教育系统坚持用雷锋精神建校育人,形成了传承雷锋精神的教育优势和制度机制,用雷锋精神的强大感召力立德树人,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