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被评为中国北方优秀期刊。中国北方优秀期刊奖获奖刊物的理论性、思想性、知识性、时代性比较突出,在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积累和创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文化品位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优秀历史文化是各个民族的人民一起创造的,形成了庞大的文化宝库,对历史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古代北方就存在一些少数民族,比如东夷、南蛮等,这些少数民族创造了自己的历史文化。本文重点分析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提出影响因素,意在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北方游牧民族自秦汉以降,深受中原汉民族文化的历史影响,在由"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向农耕放牧相结合的农牧定居生活转变的过程中,充分吸收汉民族的优秀文化,在选官选举等制度建设上接收汉族职官选任与考核的相关内容,同时结合北方各民族政权建设的具体特点和历史与社会的习俗传承,对中国古代科举文化在北方各地的推广与施行均作出了程度不等的贡献,这对于北方各游牧民族的汉化进程与各民族的融合无疑起了极大的助推作用。这一进程从魏晋时期便已开始,尤其经历了辽、金、元、清四个少数民族政治统治时期,使中国科举文化在北方游牧民族的历史与社会的文化发展中,具有深远而广泛的影响,并由此对北方诸民族社会民俗文化与民俗心理的流变,在社会文化层面给予了深刻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4.
陈巍 《青海教育》2009,(12):33-33
日前,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召开全省期刊出版单位负责人暨中国北方优秀期刊颁奖会议。《青海教育》荣获中国北方优秀期刊奖。这是青海教育杂志社近年来取得的一项重要的、高层次的奖项。  相似文献   

5.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指1840年以前中华民族创造的,并能够经过现代意义上的创造性转换而服务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文化,包含物形态质层面、知识技术层面、行为层面、文学艺术层面和思想精神层面等。"优秀"的标准至少包括两点:价值性标准和功能性标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当代文化建设的基础和支撑。  相似文献   

6.
文化具有自身传承性与相对独立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社会和谐、以民为本、求同存异、协和万邦、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内容。当今时代,中国文化软实力不足的现状与正在崛起的大国地位不相匹配。中华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谱系中具有独树一帜的地位,更是支撑中国国家形成和历史延续的驱动力。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逐步探索出适应本国国情且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发展道路,即"中国道路"。"中国道路"是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延续而成的。在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基础上,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既要向世界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要注重吸收代表人类文明发展趋势的其他文化成果。  相似文献   

7.
孙琼 《英语广场》2020,(5):72-73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高校学生不可避免地受到来自西方文化的冲击,当前的大学英语课堂也未能充分体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本文将分析这种不利局面出现的原因,并根据英语教育理论和跨文化交际理论,提出文化自信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的策略,包括强化交际主体文化意识、系统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内容、运用有效的文化教学策略和提升教师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王海燕 《文教资料》2014,(22):45-46
党在十七届六中全会报告中首次提出要培养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近几年来中国通过种种途径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一方面是唤起和激发国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觉醒和热爱,从而树立文化自信。另一方面是推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使其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才能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基于历史经验的思考,科学总结了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决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博大精深,承传5000余年而经久不衰,新时代通过哪些措施来提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西方文化思潮泛滥、文化传播不平衡以及传统民间技艺传承出现断层,是造成文化强国战略阻滞的主要因素.本文提出如下提振策略:挖掘中国当前成就背后的文化渊源,开发传统文化数据的规模优势和潜在价值,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播方式,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和生产生活,提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步伐.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以其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接续发展和现代化转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产生、发展、创新无不体现着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意识形态的优越性([1])。本文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与中国优秀文化的融合契机着手,深入分析马克思主义能够完成中国化发展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接续传承以及创新性发展,为其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在经济文化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我国的经济文化形态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外来文化不断渗入,使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受到较大的冲击和削弱。面对如此激烈的文化竞争,我们需要对中学生进行传统道德伦理、文化的教育,要将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重大课题,从而使中学生认知、感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领悟其中的精髓,把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12.
中医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国古代的哲学、地理、天文、数学等学科成果之大成。本文通过考察中国文化的优秀代表——中国传统医学文化的内涵和诸方面价值,包括中国医学文化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中国医学文化自身的核心价值体系及中国医学文化的国际文化价值。作者建议,应该大力促进中国医学文化经翻译传播走向世界,对于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打破近代以来西方强势文化垄断地位,进一步发展世界各民族多元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已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要成为世界强国,就必须提高文化软实力。弘扬和保护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提高文化创新能力,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5,(98):11-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蕴含丰富内涵,内部各要素和各环节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随着时代发展,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内涵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在当前背景下,必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深入分析,充分挖掘其深刻内涵,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此次研究主要探讨如何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深厚源泉,"是催生中国公众文化自信的精神动力"。当前,公众对优秀传统文化存在"认同高、认知低"的情况。从历史渊源、发展脉络、鲜明特色等方面入手,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即源远流长的语言文字、开近代文明先河的科学技术、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完备自洽的哲学思想以及承古烁今的传统伦理道德进行细致梳理,有助于公众进一步加深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进而不断增强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6.
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只有在了解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什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才能进一步深入地探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是有着重要的条件基础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不是完全和优秀传统文化脱节的。它们之间是有联系的,互相推动和弘扬。面对中国当今的梦想——中国梦的实现,其中很重要的是不能放弃或丢掉以前的东西,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不能够停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前进的脚步。  相似文献   

17.
目前,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势在必行,在现有的学校教育中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课堂是切实可行的办法。思想政治学科涵盖了大量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教师可以借助于政治教学这一载体,发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素材,利用课堂教学主渠道以及丰富的课外活动等融入和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人文文化,中国文化史、文学史就是一座蕴藏着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养料的宝库。先秦两汉史传散文则是这座宝库中的一串璀璨的明珠。阅读优秀的史传散文,我们不仅可以掌握丰富的语言文学知识,而且可以从中把握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脉搏,受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的陶冶。  相似文献   

19.
张莉莉  张瑶 《英语教师》2022,(16):12-14
阐述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从西方文化、学生、教材和教师等四个方面分析高校英语课程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缺失的原因。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英语专业课程思政的必要性。探索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英语专业课程思政的途径,即完善课程体系的建设,增加教材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重视师资力量建设,提高英语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和课程思政意识;调整教学评价体系的结构,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第二课堂的融合。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大学生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不足,传统伦理道德观念淡薄,对于传统文化的践行也不足,这些问题呼唤我们关注并加强对大学生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大学生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在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宝贵而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内容,能够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我们需要从教育内容、教育实践、教育环境、教育制度和机制建设等方面来入手,寻找工作的着力点,提升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