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为期1个月的“走进金字塔——古埃及国宝展”年前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此系埃及在北京举办的首个古埃及文物展,多达143件的展品是埃及政府所提供外展文物最多且等级最高的一次,其中顶级国宝40多件,如“叛逆的法老”、“埃赫那吞法老的巨型石雕像”等,均是首次出国展览。其中一件眼镜蛇雕像,系流失国外最近才由美国返还埃及的,该文物回归埃及前参加此展,在埃及人民尚未见到时,中国观众则可先睹为快。该展共分“法老的世界”、“官吏阶层”、“享受生活”、“众神护佑的国度”和“永恒的来世”等5 个部分。古埃及国宝亮相京城…  相似文献   

2.
<正>古埃及文明留下的文化遗产中,除了反映下层劳动人民生活劳动的形象,引人注目的当属国王法老,其他还有王室贵族、祭司、官吏、军官、士兵等,他们多以木雕、石雕、石刻等文物形式展现,栩栩如生,共同构成了古埃及社会的群像,从中可以瞭望到古埃及社会组织结构和各阶层的生活状态。  相似文献   

3.
法老的金字塔群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寝陵,它的集大成者是位于现今开罗近郊的吉萨金字塔群,矗立在天地之间,雄伟高大,堪称人类历史的奇迹。正统的埃及学在讲到这个世界闻名的金字塔群时,认定它是古埃及第四王朝的胡夫、哈夫拉和门卡乌拉祖孙三代法老的金字塔,是古代垒石建筑的一个高峰。金字塔这种陵墓形式的确立,历经了漫长的演变过程。真正产生尖锥形金字塔形制的是吉萨高原的三大金字塔,其中最高的一座是胡夫法老建造的金字塔,  相似文献   

4.
人们通常以为考古学家很少在半空中进行考古而更多的是手持铁锨挖掘于地面之上,并会想起那些包括特洛伊古城的发现者德国人海因里希·施里曼和因发现图坦阿蒙法老陵墓而享盛名的霍华德·卡特在内的考古学家的大名。最近,空中摄影考古越来越受到联邦德国历史文物委员会的考古人员的欢迎。空中拍摄的照片揭示了昔日的文明遗留下的许多惊人的古迹,其中包括考古学家在地面上从来没有发现过的沉于地下的古迹。然而,从空中这个有利的位  相似文献   

5.
哈特舍普苏是古埃及历史上的一位女王。她的一生是在权力的争斗与恋情的暧昧中度过的。她以女性的身份、男装的形象跻身于法者的行列中,这在古代埃及的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她身后为我们留下的一座独具风格的葬祭庙,在世界建筑史上也是少有的杰作,至今仍然放射着奇光异彩。哈特舍普苏是埃及新王国第十八王朝(公元前157o一132o年)第H位法老图特摩斯一世之女,与其异母兄弟图特摩斯二世结婚而成为王后。在图特摩斯二世执政时期,她十分热心于政事活动。图特摩斯二世深知哈特舍普苏的政治野心,在生前就指定了他与好子伊西丝生的图特摩斯…  相似文献   

6.
<正>古埃及的绘画大多是在坟墓中发现,其载体为墓壁、木板、纸草、亚麻布等。正如王权、宗教祭祀是古埃及文化遗产的主要内容,古埃及绘画的题材也不例外,但也有反映大自然田园风光的内容,诸如植物、鸟兽、农耕、放牧等。1.亚麻布上的死者画像画中死者坐在贡台前面,头上画着堆得像山一样的香粒。这种画上图画的亚麻布,常常缝在木乃伊胸前  相似文献   

7.
<正>雄伟的建筑、精美绝伦的艺术、璀璨辉煌的王朝文化,古埃及文明的一切莫不是建立在古埃及人民的辛勤劳动之上。在古埃及出土文物中,有许多展现古埃及人纺纱织布、酿酒、捕鱼、制作食品等日常劳作的场景。这些弥足珍贵的文物可使我们从中瞭望到当时古埃及人的生活实况。  相似文献   

8.
段守虹 《世界文化》2013,(6):56-56,F0003,F0004
法老的金字塔群 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寝陵。它的集大成者是位于现今开罗近郊的吉萨金字塔群,矗立在天地之间,雄伟高大,堪称人类历史的奇迹。正统的埃及学在讲到这个世界闻名的金字塔群时,认定它是古埃及第四王朝的胡夫、哈夫拉和门卡乌拉祖孙三代法老的金字塔,是古代垒石建筑的一个高峰。  相似文献   

9.
古埃及诸神     
正古埃及文明是世界四大文明之一,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古代埃及人信奉多神教,各式各样的神灵除雕像外,还常以神殿浮雕和墓室壁画呈现。探究遗存下来的神灵雕像、浮雕、壁画等,不仅可以管窥古埃及人的社会生活,还可以领略到古埃及人的精湛艺术。  相似文献   

10.
神游埃及     
提起埃及,人们自然会想到金字塔、神秘莫测的狮身人面像、庄严的神庙、举世闻名的苏伊士运河……埃及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历史达7000年的国家,其古文明遗迹随处可见。古埃及农业非常发达,特别在法老王朝的早期和中期,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建有大量的神庙、宫殿和陵墓。由于埃及气候炎热干燥,树木稀少,建筑物多以石料为主,虽历经数千年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仍有相当一部分保存了下来。史学家根据已出土的文物数量推断,现存的文物只是全部文物的三分之一,尚有七成埋在地下,可见古埃及文物之多,是其他文明望尘莫及的。埃及文明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11.
业余考古学家们发现了一个肯定包括四个古埃及拉美西斯二世巨大塑像和140英尺高的人面狮身像的失踪城市的遗址。不过,这一遗址不是在埃及而是在洛杉矶以北约170英里的加利福尼亚州瓜达卢佩附近沙丘上。这些建筑物和塑像显然是拍摄塞西尔·B·迪米利1923年的史诗《十诫》所用的大型道具。1000多名工人用了30吨石膏和50万英尺原木帮助建成这座埃及庙宇的复制品。但当电影停机后,这些道具也神秘地消失了。这些道具的命运如何?迪米利在他的自传中闪烁其词地提及道:“从现在开始的1000年内,  相似文献   

12.
埃及金字塔     
大凡来到埃及的人都有一睹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浓厚兴致.从开罗驱车向西南约行半小时,便可到令人神往的吉萨大金字塔.金字塔呈方锥形,是用巨大的石块堆砌而成的.据说原先它的外表覆盖着雪白的石灰石,由于风化剥蚀,现今只剩下第二座金字塔顶部的石灰石尚未脱落.吉萨的金字塔共有3座,是古埃及第四王朝三位法老的陵寝,它们分别以法老的名字命名为胡夫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和门卡乌拉金字塔.其中胡夫金字塔最高大,也最为壮观.该塔约建于公元前27世纪.当时胡夫法老曾征召10万民工,历时30年才完成.胡夫金字塔原先高146.59米,现为138米.塔底占地5.29万  相似文献   

13.
李长林 《寻根》2004,(2):116-120
古埃及作为文明古国曾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并遗留于后世。中国与埃及远隔重洋,相距万里,在古代时期中埃两国直接来往较少,但古埃及的造型艺术曾流传到中国,构成了两国文化交流的重要篇章。  相似文献   

14.
崔媛媛 《世界文化》2008,(10):48-49
古埃及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悠长而神秘的历史一直深深吸引着我们,而在此丰厚土壤上产生的神话故事更加引人入胜。  相似文献   

15.
古埃及国王的胡须古埃及的祭司隔一天就得刮一遍全身的毛,埃及的国王同时又是最高的祭司,当然得刮全身的毛了。但在举行仪式或参加重大活动时,国王又必须有胡须,以壮观瞻。这时便在下巴上戴上用头发做的假胡须。有地位的普通人也允许戴。国王的胡子长,胡子梢是齐的。...  相似文献   

16.
古代埃及有一位贤明的国王名叫佐赛尔,但他至今仍为人们所知,主要是由于他的大臣兼首席顾问伊姆赫泰卜的缘故。当时身为大臣者必须同时又是国王的建筑师,工程师,法官,律师,文书和秘书;可见伊姆赫泰卜身兼数职,公务甚多。在其中的两个领域里,伊姆赫泰卜堪称为埃及人中的佼佼者。他写过许多至理名言,他的著作及智慧被后世奉为楷模。此外,他还为他的主公佐赛尔国王设计了陵墓,这便是世界上第一座金字塔。一个人耗去一生之中的二十年时间来建筑一座宏大的陵墓,以容纳死后的躯体,这在现在的人们看来可能是件荒唐的事情。然而我们所谓的金字塔实际上就是这样的一些陵墓。自佐赛尔开始的埃及法老们曾为他们自己的陵墓竭精尽力,苦心经营。在佐赛尔之前,法老们曾建筑过很大的陵墓,但那只是些砖石结  相似文献   

17.
古埃及文字很复杂,加之神庙僧倡又故意将其弄得十分晦涩,因此,随着古代埃及的远去,其文字也逐渐无人能解。15个世纪以来,世人都以惊奇的眼光观察象形文字。欧洲学者一直误认为它是宗教仪式上使用的神秘符号。直到19世纪,它才由法国学者商博良破译成功,从而使光辉灿烂的古埃及文明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商博良也因此成为了埃及学的泰斗。  相似文献   

18.
一度仅供王族享受的蘑菇,如今任何爱吃蘑菇的人都能象古埃及法老一样享受到这些有益于健康的肉质植物的佳肴。似乎是在一夜之间,蘑菇神秘地从土地里钻出来了,它状若一把微小的张开着的伞,无叶无根,也不需要阳光。蘑菇不是真正的菜蔬,但这种可供食用的真菌的子实体却是最富有营养的、最受欢迎的食物。我们一年要买4亿多磅鲜蘑菇,差不多值10亿美元。右:一些蘑菇爱好者中,采集野生蘑菇标本是一种特别喜爱的运动,虽然有些冒险。真菌科庞大而复杂(约有3.8万种),包括  相似文献   

19.
非洲古迹     
(一)底比斯——古埃及的荣耀从公元前2100年到公元前950年,古埃及的首都底比斯可能是世界上最豪华的城市。它位于尼罗河东岸,河边的码头停靠着各种商船和游艇。五颜六色的建筑群,布满浮雕的巨大圆柱,庙宇之间刻着各种雕像的塔门,粉红色花岗石砌成并用黄金饰顶的方形尖碑,这一切都在尼罗河的阳光下熠熠生辉。声名遐迩的阿蒙农神庙,庄严矗立在尼罗河边的一个圣湖旁,这座巨大的神庙是古埃及的骄傲,仅其中一个最有名的殿堂——希波斯底尔殿堂就花了整整100年的时间历经三位法老才建成。一条两旁排列着狮身人面像的大道,穿过重重金饰的铜门  相似文献   

20.
《中外文化交流》2011,(12):91-91
在埃及卢克索省政府和现任省长伊扎特·萨阿德博士多次提议下,埃及总理谢拉夫下令,由萨阿德省长牵头组织埃及旅游部、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及卢克索省多名官员和相关领域部分专家成立工作组,并投资10亿埃镑重启因受埃及革命影响而停滞的卢克索省大旅游工程。该工程的部分项目将参考古埃及法老时期原貌修复现存文物遗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