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德育工作是做人的工作,从本质上讲是为大学生成长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现代化人才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基础。因此,在当前形势下高校德育应当弘扬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以学生为核心,以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努力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1.树立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德育理念当前,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随着科学及科学教育日益专业化、技术化和实用化,大学校园里出现了某种技术化、非教养化和功利主义倾向,一些学生对科技过分依赖和崇拜,导致了自身的片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高校德育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建平 《江苏高教》2003,(6):99-101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已成为我国社会进步和发展目标的一部分。高校德育应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相适应,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目标相合拍,从立足点、着力点、结合点等方面,努力探求高校德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正任何一所学校都会有办学理念、发展目标。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对教育思想的领导。根据学校的传统文化沉淀,立足于学校的办学实际,2009年,我提出了"为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和"以教师的可持续发展为本"的管理思想。"以人为本、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1".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在学校的管理中,是指以被管理者为主体,更多地关注学生和教职工的独立性、创造性,人的个性发展,人的存在与价值,人的情感与沟通。"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4.
《学语文》2006,(1):0002-F0002,F0003
芜湖市第二十四中学位于弋江路28号,中江桥旁。环境优美,设施齐全,是一所初级中学。  相似文献   

5.
以人为本与全面发展   总被引:38,自引:1,他引:38  
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就是要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发展;要把教育与人的幸福、自由、尊严、终极价值紧密联系起来;要体现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感;要注重发展个性,发掘创造潜质。目的在于促进学生追求自我完善,获得整体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薛荣 《中国德育》2012,(22):51-52
云南省玉溪第二职业高级中学是红塔区属的公办职业高中,国家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从2006年初的2800多人扩增到现在的7100多人,学校秉持“德育为先会做人,技能为本会做事”的教育理念,形成了“进口旺”“出口畅”的良好发展局面,被誉为“玉溪职业教育的常青树”。  相似文献   

7.
构建以人为本的政治课堂,实践“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尊重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采用灵活教法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时事,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面向全体,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  相似文献   

8.
人才的基本标准是“德才兼备”,“德”为人才的首要品质,德育在教育工作中处于关键地位。基于“一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的教育理念和学生是学校主人的认识,长期以来,我县坚持把德育工作当作灵魂工程来抓,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学校工作的核心任务。在教育教学中,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首、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根据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的学校以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德育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核心部分。近几年来。我校德育管理工作紧紧围绕《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小学生德育工作实施纲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中、学德育大纲》(以下简称“四纲”),坚持以德育为首,强化管理,改进方法,把德育工作贯彻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全部活动之中,努力构建育人新格局,逐步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五四三二一德育管理”新模式,其主要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0.
《南昌教育》2007,(7):19-20
在“以人为本,面向全体;突出特色,张扬个性,全面发展”的办学思想指导下,我校坚持依法治校、以德治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的办学宗旨,坚持以邓小平教育理论为指导,全面推进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主线,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始终坚持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办学思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地推进素质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使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理论,使教育教学的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践行优质教育,使学生、家长、社会满意,使学校素质教育工作达到高标准、高质量。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努力做到以校为本,以生为本,以科研为先导,教科研一体化。在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彰显学校特色的过程中,为国家培养出学会学习、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  相似文献   

11.
人的素质是历史的产物,又给历史以巨大影响。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人的整体素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的文明程度。因此,在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实施思想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学习技能教育、实践技能教育以及创新意识教育,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赵维康 《教育》2013,(4):56-57
近年来,笔者所在校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引领学校德育工作,坚定不移地以“德育兴校”战略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以人为本,抓实创新德育教学方式,以“象棋走进校园”“经典伴我成长”为重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3.
在高校德育工作实践中,要把以人为本摆在核心地位,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观和注重个性的人才观,将以人为本的理念渗透到高校德育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中去,创造一个以人为本的育人环境,为青年学生全面发展、成人成才服务。  相似文献   

14.
《现代教育科学》2005,(4):61-61
红安一中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必武同志于1937年秋亲自创办的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地方名校,湖北省首批重点中学,黄冈市示范学校。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世界科技和经济的高速发展,随着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日益进步,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德育,人们的德育理念和方法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那么,作为一个21世纪教育工作者,究竟应该具备哪些德育新理念,新方法呢?  相似文献   

16.
宋杰  贺林波 《文教资料》2012,(31):101-102,105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灵魂,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升华,也是时代的客观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质是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落实以人为本的思想和理念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效性的关键。高等院校和教育工作者都应充分认识到以人为本的科学理论的价值,将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融入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这对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创新与升华。教育的发展首先是人的发展,大学生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我国后备人才的质量。高等院校和教育工作者都应充分认识到以人为本的科学理论的价值,将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融入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这对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而对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青少年是祖国和民族的未来,他们的思想道德品质如何,直接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成败。在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的学校应站在历史的高度来认识新时期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坚持“德育为首”的教育思想,卓有成效地开展德育工作,努力承担起传播先进思想和道德规范的责任,使受教育成为富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国家的建设、接班人。  相似文献   

19.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再次强调优先发展教育,重申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强调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同时要求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这些论述,是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办人民满意教育的行动指南;是我们改进和加强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精神源泉。  相似文献   

20.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和核心内容、也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精髓,更是教育事业所追求的崇高目标。教育事业的最大特点,就是依靠人、培育人、教育人、服务人。我们要在教育工作的每一个环节贯彻以人为本的方针,努力办好让学生乐学、教师爱教、人民满意的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