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比较法和归类法1.比较法这是一种把各种事物加以对比,以确定事物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思维方法。比较法一般遵循两条途径进行:一是寻找出事物之间的相同之处,即异中求同;二是在寻找出事物之间相同之处的基础上,找出不同之处,即同中求异。比较法以其方式而言,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同时比较。例如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结构的比较;虫媒花和风媒花特征的比较;人体4类组织特征的比较;动脉血和静脉血特征的对比等等。通过比较,可以使学生对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有深刻的印象,有助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二是前后对比。例如植物4个主要类群的主…  相似文献   

2.
刘学敏 《考试周刊》2014,(78):116-116
<正>在初中地理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因为它可以帮助学生发展多方面能力。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开发拓展,也就是依据他们的思维特点,体验地理事物及现象,寻找内部规律,让学生全面而广泛地了解事物现象与实际生活之间的普遍联系。教师可以发挥主导作用,充分利用教学资源,通过各种感性材料培养并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一、加强感性认识,为发展思维打下基础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是每位地  相似文献   

3.
思维是一种高级的认识活动,是人脑对事物和事物之间规律的反映;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也是发展各种能力的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不失时机地给学生创设思维的空间.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  相似文献   

4.
物理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其中思维能力是核心。学习过程中,如果离开了思维活动就无法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概念和原理也就无法建立起来。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深化物理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5.
戢运斌 《考试周刊》2012,(18):144-145
"对比"是人们常用的思维方法,是找出事物之间的差异点和共同点的思维方法,通过事物间相同特征或相异特征的比较,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区别。正确运用对比法有利于教学难点的突破和教学重点的突出,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6.
思维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心理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既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前提,又是发展学生智力的核心。怎样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呢?按照心理学家归纳的现代人科学思维方式,可对学生进行以下五个方面的训练,以帮助他们学会分析、综合、抽象、概括,逐步提高其科学思维能力。一,横向思维。所谓横向思维,即从一事物与它事物,或从一事物内部联系方面来思考,提出和发现问题。例如:在学生学习了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后,教师可让学生思考:你能用一长方体容器、水和直尺,  相似文献   

7.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般特性和规律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过程。培养思维能力是学生牢固掌握知识、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和发展智力的核心。在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呢? 一、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我们都知道,形象思维是人们根据事物的形象而  相似文献   

8.
比较思维是创造性思维活动中常见的一种思维方法。它是指根据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相同或相似的事物之间进行对比,从某一事物的某些已知特征去推测另一事物的相应特征的存在,异中求同,同中求异,从而产生新知,得出有创造性的结论。比较思维是让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中常见且行之有效的思维方法。生物学学科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前沿科目,具有知识量大,系统性强,与其他学科诸如物理、化学科目紧密联系,具备培养学生比较思维能力的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9.
正中学物理大纲明确指出:习题教学中要启发学生认真分析题意,明确物理过程,教会学生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近年来,高考非常重视能力的考查,解题中科学思维方法的学习与训练,是提高学生能力水平的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手段.下面结合具体的例子,谈几种常见的科学思维方法在解题中的运用.1.比较法比较法是对确定的事物进行共同点与不同点的辨析并寻找解决问题途径的一种思维方法.比较思维能力被认为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基础,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是新课程提出的新理念.例1如图1所示,轻质硬直杆AB水平插入竖直墙壁内,B  相似文献   

10.
所谓求异思维,是指有创见的思维,即通过思维创造性活动,不仅揭露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联系,而且在这个基础上产生新颖的、超出一般规律的思维成果。求异思维重在开阔学生思路,启发学生联想,从各方面、各角度、各层次思考问题,并在各种结构的比较中,选择富有创造性的异乎寻常的新构思。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大胆创新。  相似文献   

11.
思维是人脑对事物和事物之间规律的反映;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也是发展各种能力的基础。化学教学要培养的思维能力实际上是逻辑思维能力,即运用辩证的观点和逻辑的方法,对事物或现象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概括、判断和推理等,从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我国著名化学家戴安邦先生指出:“只传授化学知识和技术的化学教育是片面的,全面的化学教学要求既传授化学知识和技能,又训练科学方法和思维。”化学学科有着丰富的思维内容,下面简要总结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几个途径。   一、创设“问题情境”,启迪思维   思…  相似文献   

12.
比较思维是创造性思维活动中常见的一种思维方法.它是指根据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相同或相似的事物之间进行对比,从某一事物的某些已知特征去推测另一事物的相应特征的存在,异中求同,同中求异,从而产生新知,得出有创造性的结论.比较思维是让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中常见且行之有效的思维方法.生物学学科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前沿科目,具有知识量大,系统性强,与其他学科诸如物理、化学科目紧密联系,具备培养学生比较思维能力的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3.
比较法是指在感性认识提供材料的基础上,把各种事物加以对比,以确定它们同异的一种思维方法。就生物学而言,就是在掌握生物的生态、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知识的基础上,将各种生物加以比较的方法。这是生物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智力而经常采用的一种基本的思维方法。比较法与生物学的产生和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生物分类学就是通过生物间性状的比较而建立起来的。生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的进化规律也是通过生物之间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联想思维能力是学生联想各种事物的能力,开展联想能力的培养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本文分别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联想思维训练,拓展学生的阅读,丰富联想素材等方面,探讨了在初中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联想思维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比较思维是创造性思维活动中常见且行之有效的一种思维成分。它指的是根据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事物间的对比 ,从某一事物的某些已知特征去推测另一事物的相应特征的存在 ,异中求同 ,同中求异 ,从而产生新知 ,得出有创造性的结论。生物学科具备培养学生比较思维能力的明显优势 ,教师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 ,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能力。1 比较思维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1 .1 用于概念教学 ,有利于深化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是在大量实验基础上运用逻辑思维方式 ,把同类事物的本质共性集中起…  相似文献   

16.
作文属于创造性的脑力劳动,因此,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对学生写出有个性、有新意、有特点的作文非常重要,为此,在作文训练时要加强思维能力的训练。一、归纳式思维训练归纳就是从个别到一般,从许多同类的具体事物中经过分析抓住主要的东西,概括出一般原则和规律的思维方法。要引导学生从各种混杂的事物中归纳总结出一个要点主题。  相似文献   

17.
比较,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非对立的事物加以对比,以显示事物的异同、优劣或高下,帮助人们准确区别事物,认识事物。我们把内容或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文章集中起来有对比、有分析地进行阅读叫做比较阅读。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恰当地教给学生比较阅读的方法,能打开思路的闸门,可以连点成线,组线成面,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并有所领悟,有所发现;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能力、辨析能力、创新能力和迁移思维能力就能得到相应的提高和发展。比较阅读的重点是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它有两种类型,即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比较阅读的教学有…  相似文献   

18.
思维是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是人脑对事物本质和事物之间规律性关系的反映。思维能力是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核心。创造思维就是合理地、协调地运用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及直觉思维等多种思维方式,使有关信息有序化,以产生积极的效果或成果。数学教学中所研究的创造思维,一般是指对思维主体来说是新颖独到的一种思维活动。  相似文献   

19.
阮爱华 《考试周刊》2011,(77):195-196
在传统生物的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习惯了正向思维的学习,即沿着事物发展的正方向去思考并解决问题。在生物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遇到一些比较特殊的问题.从正面来理解或许比较难,但是从逆向思维的反面来讲,则会使问题简单化,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生物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20.
化学新课改中思维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比较了学生思维能力培养与思维品质形成的显性知识形成过程和思考过程的不同.分析了学生学会认识探究事物变化的一般规律,介绍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与形成思维品质的方法,最终目的是达到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