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体育与健康课程》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学生强健的体魄与健全的人格的重要使命。教师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新课程改革下的体育教学应该如何掌握,教师如何教才能更好的符合当前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是每个体育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中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几种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特别要注意展现数学问题的背景,要注重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认为中学数学教学情境可以通过以下8种方法来创设:一是通过数学史料创设情境;二是通过感兴趣的话题创设情境;三是通过演示实验创设情境;四是通过日常经验创设情境;五是通过有趣游戏创设情境;六是通过计算机模拟动态创设情境;七是通过“问题解决”创设情景;八是通过社会热点问题创设情景。  相似文献   

3.
大学数学是指高校理工科、管理及数学类专业涉及到的数学课程,也是很多专业学生学习后续课程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学数学与中学数学相比,内容更具延伸性,难度和深度也具有很大的提升。因此,解决大学数学与中学数学的衔接问题,对于很多高等院校而言仍然是一大难题。本文分析了大学数学与中学数学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而导致的一系列的衔接问题,并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旨在进一步加强中学数学与大学数学的衔接,促进大学数学教师更好开展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4.
通过叙事研究探讨一位初任高中英语教师的实践性知识的构建。结果表明:教师的知识大部分来自于他们在不断处理课堂上遇到的问题的过程中积累到的实践性知识,并受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指导老师的指导,学生的互动和参与的影响。所以,在教师入职培养中,不应该是单向的培养和训练,而是基于创造性实践的经验和反思的自我形成与相互交流。  相似文献   

5.
为了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各国在调整教育的培养目标,努力造就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通过“一元二次方程课堂教学设计”征稿活动,我们看到中学数学教学观应有以下转变:概念教学应“淡化形式,注重实质”;问题的设置应富有挑战性;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要有效。  相似文献   

6.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初中学习中也是如此,有效地培养与提高初中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对学生学好数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教学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安排和调控教学节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既注重学生原有学习兴趣的保持,又要注重对学生新的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这样就可以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变得更加轻松有效。  相似文献   

7.
高等数学的学习能力与学生的数学素质密切相关,而数学素质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中学数学教育的影响,调查结果表明中学数学教师的授课方式对学生继续学习高等教育有着不可抵估的作用,对学生和教师的成就评价机制进行改革是强化素质教育的有力举措。  相似文献   

8.
要适应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中学数学教学理应具备自己的一些特征,在教学中要努力体现标准的理念,既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更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一切教育资源,发展学生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相似文献   

9.
李继胜 《基础教育研究》2011,(4):35+37-35,37
所谓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是指在课堂教学中,能使学生理解掌握知识、技能、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人生观,使“三维目标”协调发展的做法。这是学生理解掌握知识、能力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效率的根本保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使课堂更具生命活力的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浅议中学数学教学中数学史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史有助于广大中学生了解数学的价值,看到数学与社会及时代发展的联系,端正广大中学生数学学习的态度,提高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热情。  相似文献   

11.
为了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各国都在调整教育的培养目标,努力造就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通过“一元二次方程课堂教学设计”征稿活动,我们看到中学数学教学观应有以下转变:概念教学应“淡化形式,注重实质”;问题的设置应富有挑战性;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要有效.  相似文献   

12.
李军 《柳州师专学报》2010,25(4):130-132,136
学生数学认知结构的建构实质是指对数学概念、定理、公式和命题的理解,以及蕴涵其中的思想、方法的掌握和运用。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自身数学认知结构的不断搭建和完善的过程,是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不断拓展和发展的过程。本文试就学生数学认知结构的建构过程中的一些途径和操作方法作一些探讨和总结。  相似文献   

13.
高等数学与中学数学教学的衔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高等数学与中学数学教学脱节的主要原因,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了搞好高等数学与中学数学教学衔接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现代教育正从“知识中心”转向“人本中心”,它使教育更关注学生个性充分自由自主全面发展和教师本人的行为修养及其对学生的态度·在这种观念下,对当今初中数学新课程的目标定位,教材内容的编选,教与学的模式,师生关系定位等问题进行反思,提出了一些不同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15.
一、问题提出 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对所接受的信息进行再现、整理、加工、应用的过程.通过作业,可以使学生的知识得以巩固,思维得到锻炼;同时作业也是师生交流的重要载体,教师通过作业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认识学生的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根据这种认识调整教学;而学生通过老师对作业的批改认识自己的长处与不足,并领会教师对自己的期望与评价.  相似文献   

16.
论中学数学教师的能力素质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根据当前中学数学教师素质状况,论述在全面提高数学教师整体素质中,要努力提高教师的知识层面,掌握和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增强问题解决能力、教学能力和教研能力等能力素质。继续教育是提高教师能力素质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Current reform efforts in the United States arecalling for substantial changes in the natureand role of proof in secondary schoolmathematics – changes designed to provideall students with rich opportunities andexperiences with proof throughout theentire secondary school mathematicscurriculum. This study examined 17 experiencedsecond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ers'conceptions of proof from their perspectives asteachers of school mathematics. The resultssuggest that implementing ``proof for all' maybe difficult for teachers; teachers viewedproof as appropriate for the mathematicseducation of a minority of students. Theresults further suggest that teachers tended toview proof in a pedagogically limited way,namely, as a topic of study rather than as atool for communicating and studyingmathematics. Implications for mathematicsteacher education are discussed in light ofthese findings.  相似文献   

18.
传统观念下,小学数学课堂上都是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学生的主动性不强。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以及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日益突出,小学数学教师开始尝试改变教学策略,促使学生学习方式发生改变。学生一旦养成主动学习数学知识的良好习惯,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效率也会随之升高。本文将详细阐述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20.
中学数学教学包括知识水平教学和能力培养两大部分.而思维能力的培养又是提高其它各方面能力的核心.因此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一、在数学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情境,以培养学生思维的自觉性兴趣是求知的起点,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总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因此在数学教学中,不论是讲授新课还是辅导答疑,教师为学生所提出的问题都应该是学生的“似懂非懂”、“似会而又不会”、“想说又难说清”的问题,这样才能激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这正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实质含义.例如在幂函数教学中,学生认为y=x…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