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物理教学中利用直观的板图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地领会教师所教的知识,更深刻地理解物理概念、规律,使学生从中学会表达、研究物理问题的图示方法。利用板图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在物理教学中不仅要重视板图的教学功能,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作图的良好习惯和作图能力。  相似文献   

2.
函数图像形象直观,可以将复杂抽象的物理规律、过程简洁明了地表达出来,是描述、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的重要手段。针对近几年全国各地高考试卷中涉及函数图像的题目数量逐年攀升的现状,指出教师应当在平时的教学中反复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培养学生作图、看图、用图分析和解决具体物理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图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和研究工具,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加强对识图、作图和用图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学生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的具体体现.高考说明中明确规定,必要时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象对物理现象、关系和物理结论进行表达、分析.因此在教学中应加强用作图法提高物理解题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相似文献   

4.
板图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 ,结合课文内容和教学目的设计的略图。在地理教学中 ,板图可以广泛应用于轮廓、地形、气候、河流、交通、区域、工业布局等图形的描绘。在电化教学还没能普及的今天 ,地理板图在课堂教学中仍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板图能够以最简单的笔触概括地、直观地反映地理事物 ,有利于教师抓住地理事物的特征 ,把复杂的地理事物形象鲜明地表现出来 ,突出教学重点 ,也便于学生利用图形来理解问题 ,掌握知识。如讲新疆地形时 ,运用板图把新疆“三山夹两盆”的主要地形特征形象直观地表现出来 ,并利用图形跟学生分析“三山夹两盆”…  相似文献   

5.
物理图像是描述物理过程,展现物理规律,揭示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物理图像具有形象、直观、动态变化过程清晰等特点,能从整体上反映出两个或者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定性或者定量关系。物理图像有很多类型,如模型图,受力分析图,运动过程图,矢量合成与分解图,函数图像等。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当中如果能够合理有效应用物理图像,能够培养学生的图像意识,将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有利于学生简化问题过程,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采用数形结合思想形象表达物理规律,灵活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用图象法来研究物理问题,可以形象、直观地揭示物理过程的本质,有利于对物理问题的理解和解决.作图能力是处理物理问题的基本能力,从某种程度来讲,蕴含了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有时也反映了一定的实验能力.它既能考查学生对一些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又能考查学生把抽象的物理语言转化为直观的物理图象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芮金芳 《福建教育》2022,(36):43-45
尺规作图是研究几何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当引入尺规作图,对培养学生几何直观能力、数学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具有积极的作用。本文结合教学实例,从三个维度阐述了尺规作图的价值和实施策略,意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王鹤新 《中学物理》2011,(10):44-45
图象可以形象、直观地反映自变量与因变量间的变化关系.在高中阶段,培养学生根据题设去作图(常用v-t、F—x、U—J图象),进而利用图象解答物理问题,往往可以使某些物理问题变得很简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具有将物理问题转化为图象问题的能力.不过图象类物理问题还包括另一类重要的:那就是如何运用一些重要的物理规律去选择题设...  相似文献   

9.
蒋晔 《中学课程资源》2021,(1):21-22,18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作图、看图和剖析图是一项重要的学习技能,教师要利用学生的地理作图错题来发展学生的作图技能,提高学生的读图、解图和应用图的能力,这既是提升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也是发展学生地理学科素养的必然要求,教师要开展一图多用、一图多比、一图多练、一图多换等,提升学生对学科的认知,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0.
吴国敏 《教师》2013,(33):88-88
培养学生几何直观能力是新课标提出的小学数学教学核心目标之一。教师要在教学中让学生认识到几何直观能力的妙处,采用恰当的教学策略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引导学生利用几何直观思维来思考和解决数学问题,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1.
初中生思维处于转型期。初中物理实验,实施生活化教学,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物理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生活化实践中,教师要树立生活化的教学理念,创设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实验情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物理学科以实验为基础,演示实验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获得物理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要意识到演示实验的重要性,在物理教学中,要优化实验教学,从而助推初中物理教学的效益。  相似文献   

13.
“磁聚焦”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模型,它不仅考查洛伦兹力相关的物理知识,还能评估学生的作图能力以及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利用GeoGebra软件可以准确地建构“磁聚焦”模型,实现物理可视化教学,有利于学生理清空间关系。以2021年湖南省高考物理第13题为例,利用GeoGebra软件创建易于学生理解的“磁聚焦”问题的教学情境,加深学生对该模型的理解并提高其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4.
周建永 《考试周刊》2011,(91):174-175
新课程背景下,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备受关注,怎能切实可行地开展教学工作呢?我们要重视实验教学,在农村实验器材相对缺少的现实下,我们要利用身边的器材做实验,这样不仅能弥补中学物理实验仪器缺乏的现状,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规律的建立和物理理论的验证都与实践密切相关。利用身边器材做实验,不仅具有简便、直观等优点,而且有利于学生课外自己动手操作,以发展学生的独立实验能力。  相似文献   

15.
其一,画图分析问题的习惯培养。画图分析问题能使规律、条件、过程或状态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是学生探究知识、解决问题一种直观有效的方法。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构建物理模型图,如过程图、状态图、示意图等,让他们学会将条件标注在图形的相应位置,寻求因果关系,从而提高正确率。教师要养成用图讲课、用图解题、用图答疑、用图提问的习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画图分析,突出解答方法的形象性和条理性。其二,归纳总结知识的习惯培养。归纳总结知识就是  相似文献   

16.
利用图象来表达和分析物理问题是一种很重要的手段,也是我们应该具备的一种能力.同学们要能够识图(从图中获取信息)、用图(利用图象法解题)、作图(根据条件作图解题).函数图象的应用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用图象表述物理概念、物理规律和物理过程;二是利用图象解析物理问题.  相似文献   

17.
推理极值法在解决有些物理问题时,可使问题简单化、直观化,使问题迎刃而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物理教学中不可忽视物理方法的指导、培养和训练,有效的学习方法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物理学的理解、分析和应用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相似文献   

18.
物理作图,除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出图象外,还有受力图、过程示意图、电路图和光路图等。正确的物理作图,能展示物理图景,揭示物理规律和解题思路,将抽象的问题变得直观,易于使物理问题与数学方法联系起来。正确的物理作图是实现正确解题的基础和关键。特别是对抽象性、复杂性和综合性较强的题目,物理作图的作用显得尤为突出。目前,不少学生不重视或不善于实现正确的物  相似文献   

19.
周丽芳 《考试周刊》2012,(41):133-134
思维导图是利用文字、符号、图画等载体将大脑的思维用图的形式表现出来,在物理教学中利用其直观形象的特点。有利于教师进行教学设计;也有利于学生整理学习笔记、复习知识体系、理清解题思路等。  相似文献   

20.
作图能力,实际上就是学生应用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注意几何教学,初步认识作图法要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首先要把作图练习贯穿在几何知识的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初步认识作图的思维方法。 1.抓住几何作图法教学要点:①要注意作图工具的正确使用;②要掌握作图的基本步骤,使学生懂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