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口算。89×3227=81÷49=x-x=41÷0.75=7÷0.01=7.05-0.5=7788÷1=4.3×25×4=18×(12 31-61)=8×81÷8×81=二、判断。对的在括号里打“√”。1.幼儿园老师分给小朋友饼干的块数一定,小朋友的人数和每个小朋友分到的饼干块数成正比例。()2.下面两幅图都是轴对称图形。()3.同一圆的周长和半径的比是3.14∶1。()4.质数加1后就是偶数。()三、填空。1.你是否喜欢数学?如果用5、4、3、2、1分别表示从最喜欢到最不喜欢之间的5种程度,你选择(),表示()。晓庆同学选择3,表示()。2.据统计,2002年来我国旅游的外国人达九千七百九十万八千三百人次。…  相似文献   

2.
“整除的意义”是学习“约数和倍数”的前提。学生在学习“整除的意义”时要经历两次分类,第一次是把算式分成除尽和除不尽两类,第二次是把能除尽的算式分成能整除和不能整除两类,随后在此基础上概括出整除的意义。片断一:师:请同学们给下面的算式分类。24÷4=62.5÷5=0.535÷6  相似文献   

3.
有趣的验算     
动物学校四年级的数学兴趣活动课上,大象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条题目,1266÷42=30……6,大象老师让同学们认真检验这道题计算是否正确。机灵的小松鼠一看,敲敲小脑袋,眼睛一转,马上想出了一个方法:计算了一下,42×30 6=1266,说明计算正确。小松鼠还没说完,调皮的小猴马上想出了另  相似文献   

4.
小猴修门     
小猴什么事都不会干,穿衣、洗脸、吃饭都要妈妈帮忙。小猴上学了。有一天,教室门坏了,熊猫老师要带小猴去修。小猴着急地说:“我不会修啊!”熊猫老师鼓励他:“不要紧,我来教你!”小猴为难地说:“妈妈说我还小,啥也学不会!”熊猫老师安慰他:“那好吧,我们来做游戏。你能去找几块木板吗?”“能!”小猴高兴地找来木板。熊猫老师指着门洞说:“你能把木板钉在破的地方吗?”“行!”小猴信心十足,很快钉好了。熊猫老师表扬小猴:“不错,门修得很好!”小猴明白了,他一直在跟老师学修门。小猴修门@陈忠义  相似文献   

5.
案例: (教学国标本苏教版小学数学“分数除法”时,我让学生大胆猜想4/5÷2该怎样计算) 生1:4/5÷2=4÷2/5÷2. 师:你能算下去吗? 生1:4/5÷2=4÷2/5÷2=2/2.5=20/25=4/5. 师:怎么样? 生2:不对,怎么又变成4/5了. 师:虽然不对,但这位同学能大胆尝试,说明他有勇气,新的发现往往都是在前人失败的基础上产生的.还有其他设想吗? 生3:4/5÷2=4÷2/5=2/5. 师:你是怎样思考的? 生3:我受分数乘整数方法的启发,分数乘整数,用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师:这位同学的设想有道理,是根据以前学过的方法来进行猜想,了不起!还有其他想法吗?  相似文献   

6.
1.引导学生观察.捕捉数学信息,激发问题意识。师:同学们,今天吴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数学。我们来看大屏幕,你看到了什么你就说。生:我看到树上有5个桃子,树下两只小猴各说了一句话。师:小猴在说什么?生:第一只小猴说:“我采了4个桃子。”第二只小猴说:“我采了7个桃子。”师:同学们不仅看到有树,有桃子,有猴子,而且发现了重要的数据信息。为了区分,我们把第一只猴子叫做弟弟,可以吗?弟弟采了几个桃子?  相似文献   

7.
一、让学生理解繁分数概念教学繁分数以前,先复习除法与分数的关系。并要求学生把下面三组除法算式改写成分数形式: 1.3÷5= 4÷7= 8÷9= 2.2/3÷3= 5 6/7= 3/5÷7= 3.1/2÷2/5= 5/6÷4/7= 3/4÷4/5= 第2、3组题的除法算式改写成分数形式以后,教师指出,这些分数都叫做繁分数。接着设问:“什么叫做繁分数呢?”当学生表述有困难时,教师可以  相似文献   

8.
在教“数的整除”意义时,一位老师用筛选法筛出新授知识,笔者认为筛得妙!教者先设计了这样一组题: 16÷0.5=32 4.8÷0.2=24 26÷2=13 18÷30=0.6 0÷0.8=0 0÷23=0 9÷2=4……1 3.5÷7=0.5 接着出示如下几道思考题: (1)这组题中哪些没有余数?  相似文献   

9.
学习了小数乘除法的简便计算后,我设计了这样一组计算题:75÷(7.5÷0.4)、75÷7.5×0.4。我原想让学生快速练习,然后让学生在观察讨论中发现这两题的计算结果是一样的,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自主发现第二题计算起来比较简便。但在课堂中,学生的计算情况大大地出乎我的意料,大部分学生都算错了,算法如下:75÷(7.5÷0.4)=75÷7.5÷0.4=10÷04=25、75÷7.5×0.4=75÷(7.5×0.4)=75÷3=25。  相似文献   

10.
湖南省东安县白牙市第二小学(邮编:425900)刘锦爱老师来信:某乡修一条660米的公路,平均分给10个村,每村出12个劳力.平均每个劳力修多少米?还剩多少米?学生中出现了下面三个解答:660÷10÷12660÷12÷10660÷(12×10)=66÷12=55÷10=660÷120=5……6=5……5=5……60反复检查了学生的做法,没有发现错误,结果用分数表示的话,都是521.但为什么商都是521,而用余数形式表示商时,三个余数却不相同呢?而下面三个算式的结果却是一样的:55÷11÷555÷5÷1155÷(11×5)=5÷5=11÷11=55÷5=1=1=1申眼镜的答复——首先,题目中问“还剩多少米”是不妥当的.…  相似文献   

11.
一、直接写得数80×5=80÷5=600×6=320÷4=48÷4=3×500=240÷8=22×4=24×3=270÷3=23×3=42÷2=450÷5=100×5=600÷3=16×4=4×70=90÷3=500×4=300÷6=二、填空(1)6吨=()千克7000克=()千克5千克=()克5年=()月2000千克=()吨1日=()时(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一只老虎重200();一个西瓜重5();一个苹果重200();一头大象重5();一袋大米重30();一块橡皮重20()。(3)晚上10时是()时;16时30分是下午();下午3时是()时;23时是晚上()时。(4)2006年2月有()天,全年一共有()天,第一季度一共有()天。(5)在○填上“>”“<”或“=”。72÷6○72×684÷…  相似文献   

12.
急转弯     
将“好好学习”换成数字,使4道等式都成立。你能行吗? 好9×5÷95=好好6×4÷64=好学9×8÷98=学习6×5÷65=习  相似文献   

13.
在大森林里的动物小学里,调皮小猴非常喜欢小动物,经常给同学们讲自己和动物之间发生的各种有趣的故事。老师就让调皮小猴写一篇作文参加学校的“我和动物”征文比赛。调皮小猴喜欢小动物不假,可让他写作文,他却犯了愁。回到家里,小猴急忙向爸爸万能博士求救。万能博士听后一下子乐了:“放心吧儿子,老爸这儿有写好作文的秘诀,保证让你得个一等奖。”接着,万能博士对调皮小猴说:“写这篇作文,首先要想一想你和哪种动物相处较多,和哪种动物之间发生了有趣的事情。也就是先考虑好写什么动物。”“然后呢?”调皮小猴听老爸讲得头头是道,满怀信心…  相似文献   

14.
学生在计算“612÷2÷4=?”时出现了如下几种结果:612÷2÷4=306÷4=76……2;612÷2÷4=153÷2=76……1;612÷2÷4=612÷8=76……4。对此,老师们普遍认为第一种做法是正确的,原因是该作法遵循了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也有部分教师认为此题出得有问题,结果不应该有余数。我认为上面三种计算方法,从计算顺序上或者说意义上都是有道理的,从有余数除法的计算规则和商不变性质上来看,三个结果虽然外在表现形式不一样,其结果所表示的数的大小是一样的。  相似文献   

15.
看到小猴在数学上有长进,小猴爸爸决定考考孩子,于是出了这样一道题:“王老师从家骑车用0.25小时(车速15千米/小时),家离学校有多远?如果他改为步行,每小时5千米,用0.8小时能到吗?”  相似文献   

16.
一、算一算35÷7=64÷8=28÷4=72÷9=36÷4=42÷6=7×8=25÷5=81÷9=6×4÷3=35÷7×4=500 800=1200-300=350 400=620-500=340 500=890-600=2800-900=3000 5000=9000-7000=二、用竖式计算490 250=740-180=230 650=三、读一读,填一填参加28届奥运会的运动员一共有11199名。其中,男运动员6675人,女运动员4524人。中国代表团有男运动员138人,女运动员269人。本届奥运会奖牌总数为二千九百八十三枚。①6675读作:②4524读作:③二千九百八十三写作:④估计一下中国代表团大约一共有()名运动员参赛。四、填一填把几种洗衣机按价格从低到高排列起来。…  相似文献   

17.
本刊编辑部将何帮金老师的“短议二则”转给我,并嘱我阅后要发表一点看法。读罢该文,又知何老师亦点名要听我的“高见”。看来倘不动笔不好交代,所以也只好“恭敬不如从命”了。说来不巧,我对这两个问题的看法,竟恰与何老师完全相反:我认为“63000÷800=630÷8”正确无误,而“x÷23=18……12”却决非方程。“63000÷800=630÷3”的正确性,拥有来自“商不变性质”的可靠保证,在学习了“分数基本性  相似文献   

18.
最近,我们在使用冀教版数学课本时遇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同样一道计算题,采用不同的方法,得到的余数各不相同,引起了同学们的争论。在学习除法的简便算法时,其中一种方法是将两位数除多位数改用两个一位数连续除多位数,如540÷36=540÷9÷4,这样计算起来比较简便。但是在随后的练习题中遇到这样一道题:630÷12,由于同学们将12拆分成不同的组合,得到的结果各不相同。(1)630÷12=630÷3÷4=210÷4=52……2(2)630÷12=630÷6÷2=105÷2=52……1(3)630÷12=630÷2÷6=315÷6=52……3计算中都没有错误,但余数为什么不同呢?我们又将式题按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19.
正《小学数学教师》2013年第10期刊登了张伟老师的《邂逅错误激发探究——一道习题引发的思考及教学尝试》一文。文中提到,张伟老师在给四年级的学生布置作业时,由于课代表将一道简便计算题960÷32错写成了960÷36,学生的作业出现了几种不同的答案:960÷36=960÷(6×6)=960÷6÷6=160÷6=26……4960÷36=960÷(4×9)=960÷4÷9=240÷9=26……6960÷36=960÷(3×12)=960÷3÷12=320÷12=26……8同样一道题,余数怎么会不同呢?张老师试图帮助学生  相似文献   

20.
谁是冠军     
数学课上,老师给同学们出了这样一道智力题: 小猴和小兔进行100米赛跑,小兔到达终点时,小猴离终点还有10米。小猴心想:要是小兔我后面10米处和我同时起跑,那我就能和他一起得冠军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