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白鹿洞书院的史实诸问题来信说到白鹿洞书院的史实问题,就我所知,简复如后:(一)北宋时期的白鹿洞书院(或称白鹿洞书堂)曾三起三落。大约是开宝九年,即太平兴国元年(公元976年)至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江州地方人士于庐山国学的旧址建学馆,聚徒讲学。这是白鹿洞书院的开始。所以目前所能看到的白鹿洞书院志书均称:白鹿洞于“宋初是置书院”。太平兴国二年知江州周述将此事奏告朝廷,并请求赐书。太宗批准了他的请求,将国子监印本九经“驿送至洞”。这次兴起至太平兴国五年或七年就衰落了。为什么说五年或七年呢?因为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讲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80年)洞主明起将南唐庐山国学留下的学田献给当局,自己  相似文献   

2.
宋初四书院     
书院为我国古代藏书与讲学之所。始于唐,盛于宋。宋初著名书院有“白鹿洞”、“石鼓”、“应天府”、“岳麓”四书院。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庐山,唐李渤兄弟曾在此隐居读书,且养白鹿其间,故名之,南唐时建学馆,称庐山国学或白鹿国庠。石鼓书院因建于湖南衡州石鼓山而得名。后唐李宽在此筑屋读书,宋太宗年间李士真在此建书院,授徒讲学。  相似文献   

3.
<正>白鹿洞书院是我国历史上久负盛名、极具影响力的高等学府,曾被誉为“天下书院之首”“海内书院第一”,是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唐代诗人王贞白年轻时曾在此读书,用诗记录下了那段美好的经历。白鹿洞1二首(其一)王贞白读书不觉已春深2,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3,周情孔思4正追寻5。注释(1)白鹿洞:白鹿洞书院,位于九江庐山五老峰下。(2)春深:春末,暮春。  相似文献   

4.
我国古代书院制度开始于宋代。位于江西庐山五老峰南麓的白鹿洞书院,是我国最早的一个学院。唐朝末年,战事频繁,许多学校荒废,不少学者前往白鹿洞教书讲学。到南唐升元中(公元937——942年),这里正式建为“庐山国学”。当时,哲学家与教育家朱熹镇守南康(今庐山脚下星子县),由于他的再三请求,最后经宋孝宗批准,创立了白鹿洞书院,时为公元1179年。它与“睢阳”、“石鼓”、“岳麓”(又说岳麓、应天、嵩阳或石鼓)并  相似文献   

5.
樊利华 《陕西教育》2009,(6):125-125
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自唐末开始萌芽的一种重要教育组织形式,它集学田、藏书、奉祀及关注时事为一体。我国书院有一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在众多的书院中白鹿洞书院被誉为四大书院之首。南宋淳熙年间,白鹿洞书院还被誉为“海内书院第一”。白鹿洞书院的前身是庐山国学,在白鹿洞书院的形成过程中李渤与朱熹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五代到现在白鹿洞书院经历了一段曲折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6.
最近看到好几种涉及白鹿洞书院及其前身庐山国学的书籍和文章,有《中国书院史话》、《中国教育史话》等等。拜读之后,感到其中对白鹿洞书院及其前身庐山国学史实的阐述尚有若干不敢苟同的地方,今择其尤者简述于后,并以求正。一、有关南唐庐山国学的性质及其职官等问题。首先是关于庐山国学的性质。《中国书院史话》说:“作为讲学授徒作育人才的书院,始于南唐昇元四年建立的白鹿洞学馆,  相似文献   

7.
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办学的重要形式。庐山白鹿洞书院,是我国最早的书院之一。 白鹿洞书院,位于庐山五老峰南麓的后屏山之阳。这里,背岭临溪,古木森然,环境极为静谧幽美。 白鹿洞,最初是唐代李渤及其兄李涉的隐居读书处。宝历年间(公元825—827),李渤任江州(今九江市)刺史后,便在自己的旧居之地兴建台榭,广植花木,使之成为庐山一景。至于白鹿洞这个名字的由来,并非这里真的有个什么洞。传说李渤在此隐居时,养一白鹿自娱,这白鹿非常驯服,平时李渤走到哪里,白鹿跟到哪里,形影不离,因此,人们称李渤为“白鹿先生”;而李渤居住的这个地方,四山回合,形状似洞,故称“白鹿洞”。  相似文献   

8.
长沙的岳麓、金华的丽泽、庐山的白鹿洞、贵溪的象山,均为南宋著名的书院。四者之中江西有其二。白鹿洞书院一直办在庐山南麓,而象山书院则因种种原因,迁建多处。现将象山书院概况分述如下: 应天山之象山精舍象山书院的前身叫象山精舍,是南宋陆九渊及其门徒彭世昌所创办。其址在今江西贵溪县上清镇东南的应天山。宋淳熙十四年(1187)彭世昌来贵溪寻访老友张伯强和张行己等。一日登山游览,见“陵高而谷邃,林茂而泉清”,便与友商议,准  相似文献   

9.
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书院座落在江西庐山五老峰下的白鹿洞书院是宋代四大书院之一,是中国古代最早成为讲学场所的书院。白鹿洞书院始建于南唐升元四年(公元940年)。宋淳熙年间,朱熹在此讲学,并为书院确立学规,《白鹿洞书院揭示》,成为此后数百年各家学者兴办书院时所效法的模...  相似文献   

10.
朱熹(1130-1200年),字元晦,号晦庵,微州婺源(今属江西)人,我国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世称朱子.朱熹一生致力于教育,弘扬儒学思想,是孔孟之后又一杰出的儒学大家. 公元1180年左右,朱熹出任“知南康军”(治所在今江西星子县南康镇),在庐山唐代李渤隐居旧址重建“白鹿洞书院”,亲自讲学,制定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白鹿洞书院揭示(学规)》.这份学规充分体现了朱熹的教育思想,是我国最早的教育规章制度之一,成为了南宋以后中国封建社会700多年书院的教学模式,是众多教育学者研究古代教育制度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寂寞书院冷●叶文玲四月间,走洛阳,途经嵩山,发现了一处"新大陆"。——嵩阳书院驻足留连时,相识恨迟的感慨油然而生。这处在我是第一次见识的所在,早在宋代就享有盛名,是与庐山白鹿洞书院等齐名的我国四大书院之一。  相似文献   

12.
书院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特有的、主要的一种教育组织和教育场所。从南唐的庐山国学到清末的诂经精舍、学海堂,经历了近一千年的漫长的发展过程。对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和学术文化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是很大的。书院的建置,始于五代,至两宋进入全盛时期。北宋初,书院已有很多,著名的有四处: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石鼓书院及应天府书院。南宋亦有四大书院,除白鹿洞、岳麓以外,还有丽泽书院和象山书院。两宋时期的书院在教学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3.
白鹿洞书院白鹿洞书院可以说是中国第一所讲学式学堂,位于庐山五老峰东南侧。书院建于山沟中间,四周青山围绕,俯视似洞。唐代诗人李渤隐居在这"洞"中读书,养有一只白鹿,人称白鹿先生,故名白鹿洞。南宋著名的教育家朱熹亲自制定的《白鹿洞规》成为后世700年的教育宗旨,而"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  相似文献   

14.
“书院”二字的出现,起于唐代。据《玉海》记载:“唐明皇置丽正书院,集文学之士。”但那时的书院还不是教育场所,也没有普遍建立。只有到了宋代,国内各地才有书院设立,并且是教育场所。宋朝的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应元书院、石鼓书院。就被称为“天下四大书院”。著名学者朱熹,就曾在白  相似文献   

15.
白鹿洞书院编年稿(选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鹿洞书院编年稿》是我院李才栋同志为研究我国古代书院制度的历史经验而编撰的。该书收录了自李渤隐居庐山以来有关白鹿洞书院的重要史料,并加以必要的考证,同时附载了当时有关书院的大事。本刊征得作者同意,选载其中一部分条目。这次选载的有:“关于四大书院”,“李渤隐居”,“李渤创建台榭”三条。标题系本刊所加。这三个条目的史料,对于研究我国古代书院的起源问题,研究所谓“四大书院”这个历史上长期争论的命题,都颇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山间庭院     
我见到白鹿洞书院的时候,是在一个春天的早晨。庐山五老峰层峦叠嶂的翠色还在苍茫之中隐隐约约,坐落在南山谷中的白鹿洞书院如同一位隐者,似乎伫立在唐朝的烟雨朦胧中迎候我们的到来。  相似文献   

17.
为纪念白鹿洞书院建院一千零一十周年,在国家教委积极支持。江西省教委、省文化厅资助下,我院主办的“朱熹与白鹿洞书院学术讨论会”,于一九八六年八月三日至八日在庐山秀峰和白鹿洞举行。来自全国十八个省市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讨论会。江西省副省长、省教委主任陈癸尊,江西省文化厅厅长晏政到会祝贺并讲了话。会议共收到论文及手稿七十余篇,贺电、贺信四十余封,冯友兰先生特为讨论会写了贺联。会议期间,代表们参观了白鹿洞书院和朱熹陈列馆、书院陈列馆,考察了书院碑文和其他历史文物。  相似文献   

18.
在庐山五老峰下,有一个四山回合、环境幽静的处所,唐李渤与其兄涉隐居读书于此,因常畜有一白鹿跟随自娱,故名白鹿洞,人称李渤为“白鹿先生”。南唐时就遗址建学馆,称“庐山国学”,宋初改名谓白鹿洞书院。哲学家、教育家朱熹为南康军守,在此讲学,手订《教规》,明清两代皆建书院以造就贤士。  相似文献   

19.
白鹿洞书院始于宋初。长期以来,被称为天下四大书院之一,或北宋四大书院之一。毛德琦《白鹿书院志》说:白鹿洞于“宋初置书院,与睢阳、石鼓、岳麓并名天下。”最早把白鹿洞列入四大书院之中的是吕祖谦。他在《鹿洞书院记》中说:“国初斯民新脱五季锋镝之厄,学者尚寡,海内向平,文风日起,儒先往往依山林,即闲旷以讲授,大师多至数十百人。嵩阳、岳麓、睢阳及是洞尤著,天下所谓四大书院也。”后来王应麟的《玉海》在谈到书院制度时,基本照录了吕祖谦的这段话。  相似文献   

20.
白鹿洞书院以地处唐李渤隐居的庐山白鹿洞而得名。然而对白鹿洞故址之所在、“洞”之含义、李渤任江州刺史修建白鹿洞台榭之年代,及现存“石洞”建洞时间等问题,向来众说不一。现作考述于后。一唐贞元间李渤曾隐居白鹿洞,其原址所在,曾有不同说法。李梦阳以为在“三叠泉石壑中”。刘世扬则说在“玉川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