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作家张炜面临乌托邦的消解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他试图通过对人和世界的物化或异化事实的揭示,阐明回归人的本真态的必要性。世界已解构了人的原生态,人在面目全非的世界中承受忍受和孤独的压迫。人的出路在于通过非语言的语言即体悟和艺术达及生命的当初。“野地”是人存在的根据,是人通过时间回溯获得的未来前景。“融入”是“野地”的在先结构。张炜对世界和人的存在状态的揭示带有明显的乌托邦色彩。在此岸建立超越性的彼岸本身就是一种乌托邦。张炜在超验与体验中不能自拔。  相似文献   

2.
在《九月寓言》中,“大地”与“文明”是一组相互对立又相互关联的毒象。作者通过描写小村人对大地的执迷与对象征文明的地下矿区的拒斥,表达了对人类生存主题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生态美学理论,从全新的角度阐释张炜小说《九月寓言》中所包含的生态美学追求,理解其“融入野地”的生命哲学和寻找人类精神家园的努力。  相似文献   

4.
《九月寓言》是张炜最为厚重的一部小说。文章从小说中“工区”与“小村”、“奔跑”与“停吧”、“地瓜”与“大地”等意象切入,阐释文本的内蕴,揭示作家选择的困境。在他面前横亘着一个巨大的矛盾:“现代文明”与“人文关怀”的二元对立。这注定了他要在“寻根”与“无根”的旅途上跋涉。  相似文献   

5.
从“代后记”《融入野地》的独特文体与《九月寓言》的关系来看,这部长篇小说有两个叙述目标。两个叙述目标在小说文本中的不相容性,将本应属于该小说的思想主人公形象排挤成了一篇亦小说亦散文的“代后记”,这就导致了它与小说的结构性变化--由小说的一部分变成对小说的一种解读。这一变化,一方面使小说的神话世界寓言化了,另一方面又保持了小说的神话性。  相似文献   

6.
张炜的《九月寓言》显示了小村人的生存方式和生存状态,呈现了真实的民间生活图景,其深层启示意义在于作家对人性、人生的诗意关怀。  相似文献   

7.
作为新时期"道德理想主义和人道主义精神"的作家,张炜的作品表现出强烈的"保守主义"思想倾向。同时,作为具有民间情怀的知识分子叙述者,他以知识分子身份俯视民间,主动与民间接近、与民间融合、在民间寻找文学创作的资源、在民间获取文学创作的灵感。深入解读张炜的作品,对理解其精神立场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8.
张炜在创作《九月寓言》之后,成功完成了艺术上的转向。他以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以力求真实地摹写再现当代中国农村的现实与历史为其写作宗旨,来营构自己的艺术世界。《九月寓言》倾诉了一代人对东方山野的感悟,出神入化地句勒出山野的灵魂。这里展示的是作家对家园精神的追求和守护。同时也批判了自然山野中深藏的反人文恶德。  相似文献   

9.
张炜是一位在中国当代文坛中颇具影响力的作家。他关怀的是与人的命运息息相关的社会历史文化主题,关怀人的生存状态及终极价值。《九月寓言》向我们展示的是一个自由.自在的民间世界,这是作者的理想家园。作品表现了张炜对自由自在的民间大地的依恋与赞美,以及对日益腐化的工业文明的怀疑与拒斥。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代文坛,作家张炜身上总带有一种殉道者的光芒。对现代文明的抗拒,让他转身追寻着人性中"野"的原始之美。在他的笔下,那条通往理想精神圣坛的"野地"之路,充满了恣意的诗意色彩。同时,这条建筑在诗性"能指"之上的归途,在向"所指"层接近时,表现出了虚妄的偏差。  相似文献   

11.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对班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将职业理想教育充分融入到班级管理中,加强学生的职业思想,从而使学生能够得到更加全面发展,同时,强化学生的职业理想教育也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敬业精神与责任意识,为社会的发展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因此,本文主要对班级管理中融入职业理想教育进行分析,希望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职业思想,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山东作家张炜是一个大地的歌者,他的小说创作有着鲜明的民间立场,蕴含着多样化的民间审美形态,呈现出别具特色的民间文化品格。然而,张炜的民间立场并不彻底,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写作者,无法摆脱知识分子情结,知识分子叙事方式令其与真正的民间立场存在不可跨越的鸿沟。由于社会形势的变化,作者企图重建理想道德主义和进行精神启蒙的时候,难免流于空喊,唤不起人们的同情和响应,劳而无功。  相似文献   

13.
青年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整个社会全面进步的生力军,是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稳步发展的接班人,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得以实现的不可或缺的力量。为了能够在国家和民族事业发展过程中贡献力量,关键和首要因素就是要练就青年学生理想人格。伟大建党精神蕴含着丰富且独一无二的育人价值,为青年学生理想人格培育明确了方向,打下了根基。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到青年学生理想人格培育工作,可增强其志气、底气、骨气,不断推动青年学生实现精神主动,从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4.
共产主义理想是共产党员的思想灵魂。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共产党员行动的精神动力。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而努力奋斗,是每一个共产党员最庄严的人生追求,是每一个共产党员肩负的最神圣使命,更是每一名共产党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和社会的转型,市场化深刻影响到了文学、艺术等精神消费形式。寻求市场化与理想精神的契合点,是文学发展的一种趋势。《亮剑》作为一部极具理想精神的作品能走上畅销榜单,与其文本的传奇性、语言的狂欢化和英雄的时代性有十分密切的联系。这为我们今天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与思路。  相似文献   

16.
狂欢书写与修辞隐喻——以张炜《九月寓言》为个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炜的《九月寓言》带有众多“狂欢化”的因素。用俄国学者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从形式分析入手,返回文本的历史语境、文化语境及作家的个体体验,实现对文本中狂欢化素材、修辞、结构的归并与清理,探索张炜的叙述动机与内在矛盾。  相似文献   

17.
凡一平的长篇小说《顶牛爷百岁史》借顶牛爷百岁史为上岭村男人作精神、性格、命运的传记。在一个既写实又虚构的人物身上,小说讲述着身份错位的尴尬的历史命运,揭示了顶牛爷作为民间边缘人物进入社会历史进程的精神性格内涵,从混乱和变动不已的历史境遇里,揭示顶牛爷的宿命。尤其是从少数民族乡土民间角度,作家在顶牛爷的生命意识、感情道德方面,探索着上岭村百年民族心理、性格、命运史,表达了其对民族地区乡土社会的精神原乡的渴望,显示了其乡土题材小说艺术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8.
面对技术理性时代中无序工业"不自限"的扩张侵凌,野地神话渐被理性透明测度无情放逐,大地血脉渐遭切断的痛楚,突显出"单向度"趋势中主体消泯的危机。在同样焦虑的背景下,法国后期印象派绘画大师高更"逆行的归程"人生艺术,对张炜的小说创作产生了一系列内在的影响,使他从自然生命本身出发执著地投入到了野地叙事一脉。张炜小说叙事的文体肌理方面,如叙式内视角、拼贴式时空体及诗性语质方面都与高更绘画技法有着微妙的内在艺术关联,而两者寂寞的生命"逆向归程"之旅,实是出于拒斥的自觉与溯源的抵达,本质上正是审美现代性原始情愫根柢下的人与自然的生态整体主义美学观。  相似文献   

19.
《城堡》和《雷雨》穿透了对偶然的个人际遇与具体的历史时段、具体民族的感受,直指个体生命与人类历史的终极,从而达到精神上的契合:理想虽然受制于命运的意志,但理想本身却不会消失,并且闪耀着美丽的光芒。  相似文献   

20.
沈从文在他的中篇小说《边城》中。运用浪漫主义手法。歌颂了原始、古朴的农村生活图式和淳朴、完美的人性。构筑了作者心目中田园牧歌式的理想乐园。同时在翠翠与天保、傩送之间的爱情悲歌中,通过一系列意象,表现出作者理想模式的坍塌。以期引起读者对现实社会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