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年来,我区的竞技体育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重视、关心下,在国家体育总局和各运动项目管理中心的指导、帮助下,在兄弟省、市、区支持下有了很大的发展和长足的进步。但是我们十分清醒地认识到,地处祖国西北边陲的新疆经济还不发达,基础还很薄弱,竞技体育还比较落后。因此,对“科技为本,人才为本”有着更深切的感受,新疆的竞技体育要上去,非下大力气,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和艰辛,建设一支有敬业精神、业务精、能力强的教练员队伍。岗培开展情况我区教练员岗位培训工作是从1995年起步的,在国家体育总局的关心、支持下,在自治区…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咨询等研究方法,以新疆竞技体育潜优势项目发展为研究对象,分析发展现状、竞争格局等,提出发展对策:(1)推进训练模式由粗放式向集约式转变;(2)发挥地缘优势促进人才培养;(3)加大竞技体育潜优势项目体育产业开发补给项目发展需求;(4)关注后备人才培养促项目可持续发展;(5)进一步完善现行竞技体育运行体制和机制服务于全民健身.旨在通过本研究厘清新疆竞技体育潜优势项目发展脉络,助推新疆竞技体育发展,为"十三五"期间新疆竞技体育事业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传统研究主要集中于竞技体育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区域竞技体育和个别项目可持续发展等领域.传统研究还局限于“被组织”的思维模式之中,强调竞技体育系统的外部推动力,对竞技体育系统内在动力的探索不足,由此使我国竞技体育并没有建立起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唯有在“自组织”思维下,在研究心向和研究技术路线两个层面取得突破、深入探究竞技体育系统的内在活力,才是找到竞技体育真正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4.
“体教结合”是时代的产物,具有阶段性的特征,“体教结合”是伴随着我国竞技体育体制下的运动员文化素质教育缺失而出现的,它符合现阶段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规律,但也面临着各种困境.“先体后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体教分离或者结合不畅;竞技体育体制下的后备人才培养受到严重挑战,运动员的退出机制没有有效建立起来;教育系统下的教练员队伍建设遭遇种种束缚,体育系统与教育系统的教练员队伍无法有效对接.为加强“体教结合”,实现“体教融合”,一方面要强化政策导向,建立完备的竞技体育人才评价体系,另一方面更要重塑竞技体育的价值追求,实现竞技体育价值取向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5.
竞技教育学理论下要求竞技体育既要"夺标",又要"育人",只有在"夺标育人"的社会价值取向下才能实现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从竞技教育学视角认为我国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全运会为核心的竞赛体系、竞技体育人才文化水平有限、竞技体育人才人文素养缺失、竞技体育人才社会适应能力不足等是制约我国竞技体育人才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加强竞技体育人才的人格修炼、促进竞技体育人才的社会化进程等对策,构建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发展新模式,以实现竞技体育人才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试论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以人为本"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其"以人为本"的特征进行了探讨.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是一种体现竞技体育本质的发展模式."以人为本"是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特征."以人为本"体现在三个方面,即以运动员为本、以竞技体育系统的"人力资源"为本、以竞技体育的"欣赏者"为本.  相似文献   

7.
论"举国体制"与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7  
“举国体制”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为推动竞技体育的发展,运用行政手段集中社会资源投入竞技体育,直接管理竞技体育而构建的制度化、专门化的组织体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举国体制”利用政府行为优势,使我国的竞技体育实现了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的发展。进入市场经济后,“举国体制”除继续发挥其政府行为的优势外,还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积极开  相似文献   

8.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调整与革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坚守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使命的3个命题为:确立“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体现竞技体育的价值;攀登竞技体育的顶峰。高校办队应当关注运动员“后竞技”发展;进行生源结构调整;实现教练员定位的转变。高校办队的着力点要抓住新时期学校体育改革为革新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提供的机遇;激发更多高等学校成为有繁荣我国竞技体育意识和能力的主体;创设育人为本的办队制度和文化精神氛围;加速竞技体育体制改革,突破“体教结合”的体制性障碍。  相似文献   

9.
缪佳 《体育科研》2013,34(1):10-12
“十八大”工作报告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为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模式改革提供了契机,竞技体育发展要提升内在高度,要提高世界影响力,要为世界体育发展做贡献,竞技体育要转变发展模式,要引领群众体育发展,改变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增强社会责任,满足社会需要,优秀运动员还应成为全民健身的带头人。  相似文献   

10.
竞技体育“院校化”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竞技体育“院校化”是尊重竞技体育发展规律的需要 ,是科技兴体战略的具体落实 ,是我国竞技体育向集约型发展的战略之举 ,是我国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建设训练基地的最佳选择 ,是高水平运动员退役后再就业工程的需要 ,是体育院校以体为本 ,突出行业特点 ,促进自身发展的需要。要推动我国竞技体育向高、精、尖发展 ,必须走竞技体育院校化之路。  相似文献   

11.
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付出了巨大的成本和代价,主要由于作为社会有机组成部分的竞技体育在制度环境下,不仅为追求合法性而必须有所舍弃,而且还需要通过协调和激励等而付出交易成本以促进其持续发展.由于存在利益交换,可能因此而产生竞技体育领域内的腐败.由于现有体育体制的功绩评价模式原因,信息不对称双方博弈的结果是舍弃最优方案.另外,对成本问题不敏感的历史惯性使竞技体育有无限投资渴望.这些都增加了竞技体育的成本和代价.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新疆高校竞技体育办队现状的研究,分析目前新疆高校竞技体育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此提出相应的时装,旨在为新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竞技体育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我国未来竞技体育管理体制构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过去的研究中 ,很少有对未来体育管理体制方面的预测研究 ,而由于体制的基础作用 ,社会的发展又是以体制为根基 ,竞技体育要发展也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因此 ,对未来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做一些预测和构想 ,对于规范竞技体育的组织体系 ,建立运转灵活、竞争有序的运行机制 ,保障我国竞技体育健康、快速、持续的向前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本研究在分析我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建立与发展的基础上 ,借鉴世界各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的某些有益的东西 ,提出我国未来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的框架结构 ,为我国未来竞技体育发展提供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14.
中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动力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培养全面发展的后备人才是提高我国竞技体育整体水平的急迫和重大课题.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深入总结了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和转型期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动力机制的特点.并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从理论上建构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适度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动力机制模型.  相似文献   

15.
学校体育目标过于宽泛和对体育、竞技体育、学校体育的本质差异的模糊认识是学校体育整体改革发展中思想转变的羁绊.竞技体育的"竞技性"和"娱乐性"本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而不是对立的.竞技运动教材化的意义是对教学内容或者说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尝试,而非以竞技体育的极限特征为口实将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对立起来.  相似文献   

16.
竞技体育在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过程中,始终突出金牌战略.随着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迈进,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被提到了新的高度.笔者就如何做好竞技体育工作,谈几点粗浅的认识,概括起来,就是要唱响“五首歌”.  相似文献   

17.
“十四五”时期我国竞技体育发展面临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科学研判新阶段面临的新形势,对于统筹谋划竞技体育发展布局,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推动竞技体育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现实意义。研究立足“十四五”时期我国竞技体育发展面临的新环境、新形势,全面剖析了竞技体育发展面对的新问题、新要求,深度阐释了竞技体育发展的新机遇、新挑战,系统提出了竞技体育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研究认为,“十四五”时期我国竞技体育要立足两个发展大局、统筹两个前所未有、应对两个变化趋势,要积极顺应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更好地服务新阶段国家战略大局;要以问题为导向、以规划为引领、以改革为动力、以质量为核心、以创新求发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主动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研究提出,“十四五”时期要打造竞技体育多元协同治理新体系,形成竞技体育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新局面,塑造竞技体育项目均衡协调发展新格局,构架竞技体育多元人才培养新模式,建立竞技体育科学化智能化发展新平台。  相似文献   

18.
丁燕华 《体育科研》2006,27(4):55-58
“长三角体育圈”地区应该而且有可能发展成为我国竞技体育现代化的先导区,竞技体育体制与机制的创新区,在国际竞技体育舞台都具有一定竞争能力的竞技体育中心和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高地。实现这些目标的保证是充足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材的培养和贮备,而后备人材的贮备和培养与相关政策保证密切联系。本研究对体育的基本公共服务、特殊人才生育、外来人员子女选拔和培养、欠发达地区的运动训练和体育圈学校竞技体育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旨在促进“长三角体育圈”竞技体育的发展,从而服务于全国,影响国际竞技体育舞台。  相似文献   

19.
2008年奥运会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我们应尽全部力量办好这次奥运会,实现我们举办一届“高水平、有特色”奥运会的承诺。竞技体育就成了我们目前要重点发展的战略目标。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会出现应大力发展竞技体育还是大众体育,中国体育应怎样发展等许多问题。本研究认为应吸取东京奥运会后日本体育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做到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和谐发展,采取“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  相似文献   

20.
笔者根据从新疆参加历届全运会各项目得牌得分情况,对新疆竞技体育发展的必要条件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提出了新疆应重点发展两个项群的优势项目,通过借助外力,走“两个合作”的道路,以期促进新疆竞技体育的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