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聊课题师:伸出手来跟我写课题。从课题中我们可以看出文中有两个人物——"凤辣子"和林黛玉。齐读课题。(生读)师:文中还有一个人物是——生:贾母。师:有同学读过《红楼梦》吗?这个填空能不能做?(出示)"凤辣子"贾母林黛玉文中的母亲刚刚去世,她的外婆  相似文献   

2.
《林黛玉进贾府》是中学语文教材的传统篇目,是学生了解《红楼梦》的最佳篇章之一。历来论者多谈其对王熙凤和贾宝玉的刻画,而忽视了两个重要人物:贾母和王夫人。先说贾母。《红楼梦》第三回中,涉及贾母的,我们主要应注意三处语言描写。第一处:"我这些儿女,所疼者独有你母,今日一旦先舍我而去,连面也不能一见,今见了你,  相似文献   

3.
一、个性特征的外显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量一回,便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哭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人儿!我今日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嫡亲的孙女儿似的,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嘴里心里放不下。只可怜我妹妹这么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呢!”说着便用帕拭泪。贾母哭道:“我才好了,你又来招我……”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吧!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她身上,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了老祖宗了,该打,该打!”又忙拉着黛玉的手问道:“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曹雪芹《红楼梦》[简评]…  相似文献   

4.
王熙凤是《红楼梦》中主要人物之一,她出身于金陵一霸的王家。王家与贾家是世代姻亲,王熙凤到了贾府,又成了贾母最宠爱的孙媳妇,她凭借优越条件和她的聪明才干,掌握了这个大家庭的权柄。今天我为同学们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共同探讨凤姐这个典型的艺术形象。同学一:我来先说一下个人的感受。  相似文献   

5.
小学三年级,我是学校有名的“混世魔王”!女孩子淘起气来,有时候比男孩子还嚣张,也更难管教。不过幸好是九年义务教育,我也就有惊无险地上到了三年级,当然其中不乏屡屡有请家长的记录,可我父母都在外地,年迈的外婆疼我还来不及呢,最多只是嗔怒地点点我的脑门——再不好好听老师的话,告诉你娘老子去!那表情,跟《红楼梦》里的贾母似的。  相似文献   

6.
与教材内容配套的自读课本里有一篇文章《<红楼梦>物情态》,用“参透情天证佛天”来赞美鸳鸯的“忠”。可依我看,鸳鸯的“忠”并没有那么高尚,甚至还不乏其残忍的一面。《红楼梦》第九十七回中黛玉得知宝玉和宝钗定婚的消息就一病不起,日重一日。这天黛玉咳嗽数声,又吐出好些血来。紫鹃看着心疼就每天三四趟地去告诉贾母。这时的鸳鸯是怎么做的呢?她“测度贾母近日比前疼黛玉的心差了些,所以不常去回了”,这就是鸳鸯的“忠”,残忍的“忠”!作为贾母身边的一等“秘书”,鸳鸯手中握有一些太太奶奶们没有的特殊权力,但贾母不似先前般疼黛玉了,…  相似文献   

7.
正凡学诗,须有门径。入门一步走差,以后弊病无穷。《红楼梦》中香菱学诗一段:香菱见过众人之后,吃过晚饭,宝钗等都往贾母处去了,自己便往潇湘馆中来。此时黛玉已好了大半,见香菱也进园来住,自是欢喜。香菱因笑道:"我这一进来了,也得了空儿,好歹教给我作诗,就是我的造化了!"黛玉笑道:"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作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  相似文献   

8.
先阅读和思考《红楼梦》中的两次劝说描写。第1例见第76回。中秋之夜,贾府老少赏月品笛,饮宴方酣。鸳鸯劝贾母休息:“夜深了,恐露水下来,风吹了头,坐坐也该歇了。”贾母不仅不听劝,反而把她顶了回去:“偏今儿高兴,你又来催,难道我醉了不成?偏要坐到天亮。”过了不长时间,“贾母  相似文献   

9.
贾母道:“老亲家,你今年多大年纪了?”刘姥姥忙起身答道:“我今年七十五了。”贾母向众人道:“这么大年纪了,还这么硬朗。比我大好几岁呢!我要到这么年纪,还不知怎么动不得呢!”刘姥姥笑道:“我们生来是受苦的人,老太太生来是享福的,我们要这么着,那  相似文献   

10.
贾母称荣国公为“他爷爷”,标志着贾母为荣国公遗孀。这是《风月宝鉴》贾家家谱三代方案为贾母设计的名分。而《红楼梦》在贾家家谱四代方案的基础上增加“代”字辈,将贾母由荣国公遗孀改为贾代善遗孀。从而为贾家家谱设计出五代方案。贾母成为贾代善遗孀,这是《红楼梦》贾家家谱五代方案为贾母设计的名分。由此可见,贾母名分的演变过程,乃是《红楼梦》从《风月宝鉴》起,经过《石头记》、《红楼梦传奇》、《红楼梦》、《金陵十二钗》,至《红楼梦》为止的整个创作过程。  相似文献   

11.
哈哈广场     
起立某班长上课睡觉,叫同学下课叫他,同学恶作剧。A:起来,下课了!班长揉揉眼睛:起立!此时只见十几位同学睡眼惺忪地站起来说:谢谢老师!三个吹牛的学生甲:我现在还能记住我小学一年级的事情。乙:那算什么,幼儿园的事情我还能记住呢!丙:跟我比你们差远了,我现在还记得我爸爸在上高中的时候和我妈妈跳舞的事情,那天,我和我妈妈一块儿回的家。纽扣老师:“我刚才讲了责任一词,请你们举一个例子。”学生:“先生!我裤子上的纽扣只剩一个了,这一个纽扣,是负全部责任的!”今非昔比“真没办法,”物理教师在解释教学进度缓慢的原因时说“:现在的学生,…  相似文献   

12.
谐趣吧     
迷信的教授一次考试完。同学甲:“主考人怎么样,还和蔼吗?”同学乙:“我看他很迷信。”同学甲:“怎么会呢?”同学乙:“我们今天是口试,我每次回答完问题,他都要两眼望天,喃喃地说:‘我的天哪!我的天哪!’”  相似文献   

13.
1寄宿学校男生宿舍里,晚上熄灯后,一同学想起来自己还没有刷牙,摸了摸自己的牙膏已弹尽粮绝,便向邻床同学求助:好朋友,借我一用吧!邻床说:我的还在老地方。该同学大喜,轻车熟路地取到牙膏。一边刷一边说:朋友,这是什么新型牙膏?味道好特别呀!  相似文献   

14.
<正>《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是全书序幕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我带着学生一起梳理贾府人物关系的时候,有学生提出了一个疑问——"为什么王熙凤可以在荣国府当家"。当时就有学生冲口而出:"因为贾母喜欢她!"底下的同学哈哈大笑,我趁机就问了:"仅仅因为这个就可以吗?大家想想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年代哦?是不是仅凭‘我喜欢’就可以成功的?"我又问那个同学:"你为什么认为荣国府不能是王熙凤当家呢?"于是大家七嘴八舌地探讨起来。以前教这篇文章总是把重点落在人物的塑造上面,好像从没有认真地思考过这个问题。于是在学生的  相似文献   

15.
甜品小段     
迷信的教授一次考试完。同学甲:"主考人怎么样,还和蔼吗"同学乙:"我看他很迷信。"同学甲:"怎么会呢"同学乙:"我们今天是口试,我每次回答完问题,他都要两眼望天,喃喃地说:‘我的天哪!我的天哪!’"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探讨了《红楼梦》中的贾母原型——顾景星的姑妈刘贞节的诸多故事与贾母的吻合,作为论证《红楼梦》一书作者主要依据之一。诸如她们同是封建大家族里权利至高无上的大家长,她们的话在这个大家族里无异于都是圣旨。她们同是早岁守寡,同是信佛之人,同是贾母(假母)。她们一个是出生于金陵史氏,一个是出生在假金陵的蕲州,而又是死于真金陵的南京,且顾家的假母刘贞节与弟弟有过"长姊弱弟"、"情同母子"的故事,这与移植到书中的贾元春与宝玉的这个故事亦合;她们死后均有过寄灵寺庙和送其灵柩归江南,也即程甲本第一百十六回回目有"送慈柩故乡全孝道"的情节;书中贾母的两个生日与顾家的假母两个生日亦合;贾母去世时,其贴身丫鬟鸳鸯自缢殉主,这与顾家的假母生平有一琥珀不离身,其死后作为殉葬品亦合。还有,贾母头上有一疤痕,与刘贞节在张献忠屠蕲城时以头触石感贼全家侥幸免害,又是如此吻合!如此足以证明《红楼梦》这部伟大巨著乃清康熙间明末遗老顾景星所撰。  相似文献   

17.
今天期末考刚结束,几个女生看到我在宿舍,就跑过来问:“老师,我数学考几分?”我一边把成绩登记表递给她们看,一边对这几个同学考出的成绩进行适当的评价。这时,一个同学发出一声惊叹:“呀!梅玲考了96分?”我说:“没想到吧!但她一点都没错,而且还考了你们班的第三名。”“真了不起!老师,我也向你借2分吧!”当中一个同学说。这借分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相似文献   

18.
师:同学们,上一节课之前,全班同学每人都给我提供了自选的一篇自己最满意的——至少是比较满意的习作.课前我又把它们发给了大家.利用课前时间又把自己的作文看了一遍的同学,请举手.(有部分同学举手)本来我想提一个要求:拿到作文请再阅读一遍,再诵读一遍.后来我想观察一下.我发现:有的同学拿到作文,扣在桌上了;有的同学把自己的作文折好了:有的同学,我凑过去看看,他还不允许——其实我已经看了好几遍了!哈哈!  相似文献   

19.
为了把人物出场写活写好,使其第一印象就能夺人之心,作家们总是呕心沥血的。《红楼梦》第三回写林黛玉初进贾府,贾母及媳妇姑娘们倾巢出动,以礼相见。正在这时,只听后院飘然一声笑语:“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这是谁?真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这话过后,小说才写一位“丽人”出损:她“身量苗条,体格风骚”.原来是“凤辣子”——王熙凤。  相似文献   

20.
王熙凤是《红楼梦》中典型人物之一 ,也是曹雪芹笔下最动人最成功而又最深刻的人物形象之一。这里仅就王熙凤出场的一个片断来谈谈曹雪芹塑造人物的艺术功力。在《红楼梦》第二回 ,贾母迎接疼爱的外孙女林黛玉到来后 ,王熙凤出场了 :……一语未了 ,只听后院有人笑声 ,说 :“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 !”就这么一句话 ,我们仿佛听见了来人那格格的笑声 ,无所顾忌的说话声 ;仿佛看见了来人满面堆笑的仪容 ,急急忙忙的步履 ,落落大方的风度。这来人便是王熙凤。看去王熙凤是多么随和而爽朗 ,又是多么热情、能言善道的一个人。下面 ,曹雪芹又具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