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声乐艺术不仅仅是一项生理活动,同时也是一项心理活动,其中心理因素对歌唱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好的歌唱行为会有效调整歌者的不良心理。在声乐教学中教师要正视学生个体不良情绪对歌唱状态的干扰,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从而实现歌唱的"身心和谐"。"身心和谐"的歌唱理论,要求我们在歌唱的过程中,"以人为本"从整体上去看问题,把握方向,把心理因素和生理因素有机结合,以达到歌唱的最佳境界。  相似文献   

2.
中小学音乐教育放松是我们学习声乐的人要注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老师常常说到放松,可能有些学生也只是口头上说说听得懂,事实上却是一知半解。曾看到好多的人谈论关于歌唱时如何放松的问题,尤其是初学者,在唱歌放松时往往会顾此失彼,要么就松懈了,要么就吊起来了,很难找到一个恰到好处的状态。我在这里有一点体会,说出来给大家参考。放松是一种美妙的舒适状态,我喜欢用“惬意”这个词来形·34·容它。在体会这种放松状态时,有一种满足感,这种感觉使你不会在放松的时候懈下去,从而保持歌唱需要的兴奋状态。尤其是在一首歌的高潮来临时,…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从歌唱感觉的重要性、歌唱发声方法的感觉训练、歌唱中音乐感觉的培养、歌唱感觉训练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深入地探讨。目的是帮助成年学生建立正确的“歌唱感觉”,并通过这些感觉使学生体会到科学的发声状态。  相似文献   

4.
由于人类关于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都与人的心理活动分不开,因此,人的心理活动作用于自然界的各个领域,在音乐这一学科中,人类的心理活动占据了主要的地位,每一个音乐作品都是用心来完成的,在歌唱艺术中,“感觉”占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能调节发声的音响效果,能监视声音的变化,可以决定歌唱的整体状态,在声乐学习中,应充分运用感觉来获得美妙,动人的歌声。  相似文献   

5.
音乐课的歌唱要追求一种聚精会神的状态.在此状态中提升学生的歌唱水准就有效果.不在此种状态就没有效果。在状态。就会感觉歌唱学习活动是一种享受,是一种愉悦,时间会在不知不觉中度过:不在状态,就会感觉歌唱水准无法提升.反复的练习是一种折磨。我们追求的歌唱教学状态是——用“心”歌唱。  相似文献   

6.
完美的艺术境界对于音乐形象的塑造及音乐内容的表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结合教学实践在阐明“歌唱境界”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述了“歌唱境界”的形成与培养。  相似文献   

7.
汤国荣 《江苏教育》2005,(1B):46-46
时下的语课堂“感悟”“体验”渐成一种时尚。语课上,学生往往还没读几遍书,教师便迫不及待地让学生“说说你的体会”、“谈谈你的感受”,有时还一阵穷追猛问:“你还有什么与别人不一样的体会或感受?”笔并非否定“说体会”的重要性,也无意于排斥新课改,只是觉得语课上“说体会”不必强人所难,应适可而止。  相似文献   

8.
辩证地理解歌唱中“松”与“紧”的关系,学会在歌唱中灵活地控制“紧”与“松”,是科学地学习声乐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张霞 《天中学刊》1999,14(4):106-107
找准正确的发声方法,使声音色彩明亮、圆润、富有穿透力和弹性且歌唱者不费力、无异样感觉是声乐教学的目的和任务。而现实生活中,部分青少年热衷迷恋一些歌星,片面模仿、高音吼0个低音抄哑、音调不准。更有甚者,舌根紧张、声音僵硬、面部畸变,从而走进误区。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尤其当前随着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不断丰富,欣赏水平的日趋提高,加之卡拉OK的普及,MTV的推广,追求科学的歌唱技巧在各行各业乃至大、中、小学生中也较为广泛,这对我们声乐教育工作者来说是十分欣慰的事。那么,什么是科学的歌唱技巧呢?首先得了解…  相似文献   

10.
11.
笔者通过较长时间的听课、调研发现:目前校园歌声少,课堂上不重视歌曲内在情感的挖掘,忽略歌曲情感的表达,流于形式,唱唱跳跳、敲敲打打的现象普遍存在,喊唱、走调等诸多现象屡见不鲜。笔者认为这与学生唱歌的实践能力培养有着直接的关系,课改中的  相似文献   

12.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中最主要的教育活动形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各科教学都有其特定的内容、方法和活动形式。数学也不例外,常有学生感叹数学枯燥乏味、抽象难学,表现出对数学的情感很淡薄。这除了教材的因素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有的教师把数学教得太玄,联系生活实际少,让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不多,学生缺乏亲身的体验,因而激发不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产生厌学情绪。困此,很有必要让学生直接参与、体验数学的生活化,使他们在活动中理解数学,发现数学的魅力和价值,大力提倡知情合一的“体验学习”。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切实体验这种新的教育理念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相似文献   

13.
歌唱是最情绪化、最能触动心灵的艺术之一.在当今的歌唱艺术领域里,对"唱声"与"唱情"的争论颇为激烈,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们习见的演出实践,也为这种现状提供了鲜活的例证.所以说,几乎可以用白居易的"古人唱歌兼唱情,今人唱歌唯唱声",来品评歌唱艺术的表演倾向.实际上,有人把"唱声"强调为重形式,把"唱情"说成是重内容.我们应当在发展声乐艺术的同时,摆正和规范"声"与"情"的关系,使它在职业或业余歌唱的艺术实践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注重学生体验"的教学理念已被广大教师接受和认同。但是,由于认识上的偏差,教学实践中,存在着一些"体验"的误区,以致影响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误区一:空谈体验  相似文献   

15.
16.
笔者通过较长时间的听课、调研发现:目前校园歌声少,课堂上不重视歌曲内在情感的挖掘,忽略歌曲情感的表达,流于形式,唱唱跳跳、敲敲打打的现象普遍存在,喊唱、走调等诸多现象屡见不鲜。笔者认为这与学生唱歌的实践能力培养有着直接的关系,课改中的歌唱教学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7.
歌唱教学作为音乐教学体系中最基础的内容之一,可有效确保学生声乐能力的良好发展。但现实中,部分学生在课堂中的歌唱学习却不尽如人意。通过歌唱教学中评价量规的运用,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歌唱能力和音乐素养,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音乐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在很多关于声乐教学和演唱的书籍及论文中,经常会看到有“面罩”这个字眼,在课堂上,老师也经常会有这样的提法。在以前的学习中,老师也多次提到“面罩”问题,但当时只是一种朦胧的概念,不求甚解。通过一段时间的进修学习,笔者对面罩共鸣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运用在自己的歌唱与教学中,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全世界面临第一位的挑战,不是新技术革命,而是德育问题。从学校德育工作现状看,尽管近几年在德育领域实行了多方面的变革,但在经济体制运作下的传统的教育体制中,学校德育高耗低效的弊端日益突出。一是重灌输,轻体验。有人说儿童的头脑不会自发地形成正确的政治思想,需要灌输,还说这是马克思主义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条基本原理。于是把古今中外的美德与规范收集起来,一条一条灌输下去,但真正在儿童头脑里扎下根来,并影响他的人生轨迹的,必须通过他们自己努力探究并获得真实体验才有可能。二是重防范,轻赏识。学校制订…  相似文献   

20.
声乐教学中“声”与“情”如何把握,在教学中如何理智地应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去引导学生既掌握必要的技能技巧,又能有情感的歌唱,从而正确地表现音乐的内涵,这是声乐教学中必须认真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