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6 毫秒
1.
文章基于音乐文学的立场,对群艺馆声乐培训教学法进行改进,就是在教学法中添加"音乐文学把握"模块,建立"乐·心"支配"乐体"的关系和"音乐文学把握"与"发声训练"、"演唱训练"、"台风训练"之间循环作用的过程,最终让学员"用心"歌唱而不是"用声"歌唱.  相似文献   

2.
古代典籍中既有"温馨"的说法,又有"温黁"的说法,两个词意义相同。今天"温馨"一词几乎无人不晓,但知道有"温黁"一词的人并不多。历史上的情况则刚好相反,"温黁"的使用频率远高于"温馨"。"温馨"大约是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后才流行开来的。"温黁"与"温馨"的盛衰跟白话文取代文言文密不可分。文言写作追求典雅古奥,选用"温黁"要比使用"温馨"显得更为典雅,更有学问。白话写作讲究通俗易懂,大多数人不认识的"黁"字很难融入白话,所以文人们选用一望而知的"温馨",这就促成了"温馨"一枝独秀的结果。另外,"黁"是个没有理据的字,当是""之形误。  相似文献   

3.
老子与赫拉克利特最早提出了关于世界本体的概念,分别为"道"与"逻各斯"。这两个概念虽有共同性,但其差别却是根本性的。从本体论上看,"道"是无形无象无具体事物规定性的"无"的存在,而"逻各斯"却是一种"有"的存在。从认识论上看,老子强调,"道"是无法用语言把握与认识的,是不可言说的,必须通过整体性的体悟方能认识;而"逻各斯"恰好相反,是可以言说的,通过理性的概念分析,能够对其理解与认识;从价值论上看,老子强调"道法自然",人要自然无为;但赫拉克利特却高扬人的理性,使人充满自主精神。理清"道"与"逻各斯"之间的差别,有助于更好地认识中西哲学的特点以及各自的局限,以便更好地会通中西哲学。  相似文献   

4.
海德格尔想要突破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束缚,以"人"作为其哲学研究的出发点,并把"人"这一概念用"此在"代替。"此在"就是"人"的外延,"此在"永远都反映我的存在,且"此在"无自身存在,也不可被重复和被替代。海德格尔认为,"此在"的本质在于他的存在,他不是事先规定好的,而是在一开始来从存在中去获得本质。"此在"是一个正在进行着的过程,它不是一个实物,也不是一个真实存在,它是一个"在世中展开其生存的"一种模式,是人在成长过程中呈现其生命价值。对于"存在"而言,海德格尔首次揭示了它的自然本性,"此在"既然是一种存在,那么就只能通过它来把握存在的本质,于是就有了"此在"的世界个体的存在。  相似文献   

5.
第六届全国"村长"论坛在如诗如画的浙江省东阳市花园村召开。全国各地近千名"村官"与全国"三农"工作的领导、专家一道,围绕"当  相似文献   

6.
生态女权主义者以"自然"与"女性"之间的同构性为逻辑起点,深刻阐明了生态危机的根源与"父权主义"文化具有紧密的相关性。因此,生态女权主义者拒斥"人类中心主义",主张以"女性原则"的包容性来克服"父权主义"的"反生命性",从而实现自然和女性的解放,但这种化解矛盾的路径探讨依旧停留于理论批判和"伦理批判"的层面。  相似文献   

7.
"文革"中,对知识分子的迫害,千奇百怪,花样层出不穷。有一天,钱钟书回家,头发给人剃掉纵横两道,现出一个"十"字,这就是所谓"怪头"。幸好杨绛向来是他的理发师,赶紧把他的"学士头"改为"和尚头",抹掉了那个"十"字。不久,杨绛也"恭逢其盛",受到同样的遭遇。1966年8月27日,这是杨绛不幸的一天——早上她翻译的"黑"稿子《堂·吉诃德》被没收,晚上又给剃成"阴阳头"。当天,  相似文献   

8.
"难言之隐""辞不达意"自先秦就成为哲人探索世界不可规避的问题。在"有无相生,虚实相成"的自然哲学范畴中,道家认为言与意处于"言不尽意"但能"忘言得意"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并有外在的沟通方式——"立象尽意"。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实践观的根本旨归就是对人的"现实性终极关怀",实现"一切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实践观的内在逻辑就是强调通过实践"改变世界",确立"按照美的规律建造"的实践样式,追求"一切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蕴含立美之维的马克思实践观可以概括为"立美宜人"的实践观。体现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理想的"中国梦"同样也是一个"立美宜人"的美的理想建构之路。"中国梦"的精神实质与马克思实践观的根本旨归和内在逻辑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0.
在以"国家"为主体的国际传播研究中,一直存在着两种规范化理论(normative theory)模型,分别是由内而外(in-outside)的"外向输出"和由外而内(outside-in)的"内向输入"。而现实中,输出与输入的比例——借用经济学的术语"入超"和"出超"——取决于所讨论国家在国际格局和地缘关系中的政治经济实力,及其文化对输出地的吸引力(亦即我们现在常说的"软实力")。  相似文献   

11.
名字的疯狂     
中国人历来对起名字非常讲究,名字是"名"和"字"的合称。如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韩非子说:"夫立名号,所以为尊也。"当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谋臣们先劝他给国家定名:"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可见名字对一个国家、一个朝代、一个家族乃至一个人是多么重要。《说文解字》里解释:"名,命也。"现代顺口溜也说:"不怕生坏命,就怕取坏名。"现代人为了给自己改个好名字,或者给子女起个好名字,真是  相似文献   

12.
王门"四句教"是王守仁"心学"的精要,阐释了"心""意""良知""格物"和"善恶"之间的关系。其内在逻辑是从"正心"出发,经"诚意""致知""格物"等功夫,最终得以把握"心"之本体,达到"身修"的目的。王门"四句教"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它启示人们跟随良知的指引、通过"知行合一"而提升道德修养;通过内省格物的方式来正心、诚意地对待事业,取得成就;普通人亦可以"立言"的方式传承自己的经验和智慧。  相似文献   

13.
"信"本是伦理道德范畴。《论语》中记载着孔子关于"信"的言论。透过"信"与"言"关系的分析,可揭示出"信"的语言学和本体论意义,以及具体表现在为人与为政两方面的社会政治意义。孔子关于"信"的思想至今仍有着不可抹杀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陈泽环 《文化学刊》2010,(1):146-150
著名启蒙思想家梁启超以其爱国主义和世界主义相结合的道德情操和文化胸怀,基于国情综合"国学"和"西学"精华的知识结构、"淬厉其所本有而新之"和"采补其所本无新之"的治学思想,不仅成为近代中国思想史中"构建具有中国本土经验和特色的学术话语体系"的典范,而且也为我们在21世纪进行"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当代建构"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亚里士多德和孔子作为世界上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们生活的年代处于同一时期,虽在思想观念上存在一些异同,但他们思想中的"善"和"仁",都表达了他们对生活的向往。亚里士多德的"善"指的是对职责履行的完善,是一切行为的最高目的;孔子的"仁"是一个较高的道德范畴,同情心、道德、平等、孝悌、忠恕等都属于"仁"。本文即具体探析亚里士多德的"善"和孔子的"仁"及二者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煤炭营销创新在思想观念上要破除"以销量论功绩"的旧观念,树立"以销定产,以款定销"的新观念,要破除"按矿井核定能力下达销售计划指标"的旧观念,树立"按经济效益最大化调整生产结构、营销结构"的新观念.在营销观念创新方面,要正确认识和理解"卖方时代"伤脑筋的是消费者;而"买方时代"伤脑筋的就是企业、商家了.  相似文献   

17.
老子、庄子的"反"道是中国文化传统中"反向性"思维方法的体现与运用。"反"是"道"最基本的运动特性。它包含了生成、对反、回归的"三"反含义。生成是从无到有,是朴散为器,是文明的器化运作;对反是对立面相互依存和物极必反,是阴阳互动,虚实相生;回归是从有入无,是文明的归藏、归潜、归化,是与道俱化。道的"三"反也是万物的自性有他,是向他而化。在"三"反中,老子更注重方法上的"对反"策略,庄子更注重人性的"回归"主题。从回归主题看,"反"又具有生命死亡、人性回返、回环往复的三重含义。  相似文献   

18.
弗兰克·伦特里奇亚于1980年出版的《新批评之后》聚焦于"新批评"之后的"新"的思想潮流。在"理论性"与"历史性"并重的现代批评视角下,弗兰克·伦特里奇亚在历史主义与新历史主义、前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的交锋之中保持着坚定的中立立场。"批评史"的书写向来不是单纯的历史书写,而是"具有理论重量的历史主义"(theoretically-laden historicism)的显现。  相似文献   

19.
论林语堂的"立人"思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立人"是中国现代思想启蒙者的共同话题.林语堂的"立人"思想经历了一条独特的发展途径,从早年的"重塑国民性"出发,经过"个人主义",再到发现"完美人性",他自始至终关注着人性的自由发展,塑造着人文主义者心目中的"新人"形象.林语堂的"立人"思想,与鲁迅等人的人学理念一起构成了"五四"启蒙话语的丰富性与整体性.  相似文献   

20.
汉语中"人称代词+的+名词"结构中"的"字有时可以隐去,有时则不能。现有研究并未对"人称代词+的+名词"这一结构中"的"的隐现规律进行准确全面地概括,同时也未能遵循统一的思路进行分析。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参照点理论出发,提出在"人称代词+的+名词"这一构式中,当人称单词所表达的语义在其与名词的语义关系中充当参照点时,这一结构当中的"的"可隐可不隐;当两个语义关系中不存在参照点关系时,则需借助"的"来表达两者之间的关系,因此不可隐去。认知语法框架下的参照点理论为"人称代词+的+名词"这一构式中"的"的隐现提供了一以贯之的认知理据,有助于进一步探究语言本身的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