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突发性新闻照片,是将出乎人的意料、突然间发生的新闻事实拍成照片。如《舍身忘死战井喷》、《洪水袭来之际》、《飞船在抵达终点时爆炸》、《美国总统里根遇刺》等。突发性新闻照片,抓住发展迅速的新闻事实,反映变动的世界,并以情节生动,现场感强吸引读者。我国报纸经常刊登突发性新闻照片,给图片报道带来了勃勃生机。本文试对突发性新闻照片作点探讨。一、突发性新闻照片的特点新闻价值大。突发性新闻照片,一般对社会影响较大,为大多数人所普遍关心。如《舍身忘死战井喷》、《“宜昌轮”失火》、《美国总统里根遇刺》。这些惊心动魄的照片,特别能引起读者关注,曾拨动了不少读者的心弦,成为当时重要的新闻。可见,突发性新闻照片的新闻价值大于一般新闻照片。  相似文献   

2.
北京日报“科技之星”专栏问世那天,我因病住院。我被第一篇特写和照片所吸引。从此,每天报纸一来,我就把专栏上发的特写和照片剪下来,贴在本子上,仔细阅读。专栏的文章写得有声有色,生动活泼;照片照得也很传神,留住了美好瞬间。我最喜欢读的是《第三者的魅力》,文章一开头就引人入胜,结尾也很有兴味。《属“天”的人》全文集中在“上天”二字上,分三个侧面展开,写得好。《泥腿子教授》紧紧围绕“两条腿”作文章,总之,绝大多数文章写得有特色。同时,专栏刊登的科技之星的面也很宽,“医”、食、住、行等方面一应俱全。标题是报纸的眼睛。专栏里,有不少标题作得好。如《远东神农》、《乐在光与电》、《捧出金秋》、  相似文献   

3.
一、突发新闻在新闻摄影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外新闻照片给人们脑子里打下烙印,使人过目不忘的是哪类照片呢?是突发事件新闻照片。1988年《世界新闻摄影展览》在中国革命博物馆展出引起轰动,观众挤倒了展板,最吸引人的是那些突发事件新闻照片。如《浅沼遇刺》、《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在我国的新闻摄影史上也产生过一大批优秀的突发事件新闻照片。如《日军轰炸上海南站》、《洪水  相似文献   

4.
徐斌 《新闻实践》2013,(4):F0003-F0003
新春之始,照例要评析荷赛照片。这一回,浙江日报记者储永志的《热身》获第56届荷赛体育动作类单幅二等奖。这幅照片是那种让人一见钟情、又能产生回味的难得片子。它首先吸引人的是强烈的形式感、简洁的元素、愉悦的色彩、奇险的构图,呈现出的那种气质犹如妙龄女子的“静如处子、动若脱免”。更可喜的是,这幅照片除了拥有美丽干净的外貌以外,它还能让人感受到与众不同的深度与内涵。  相似文献   

5.
展示恐怖吸引眼球近来我国的传媒上隔三差五地以同情、呼吁社会援救的名义,刊登各种畸形病态人员的照片。例如, 2006年11月29日《新京报》A14版新闻《女孩面生巨瘤母女沿街乞讨》配发了一张生病女孩的正面照,十分恐怖;A10版还有一张男婴脑后巨大囊肿的照片;2006年6月以后,各家媒体持续数月追踪发布多张78厘米的湖南半截人彭水林图片,其中部分照片让人看了不寒而栗;中央电视台2006年2月15日《共同关注》的一期节目“是谁毁了花季少女”提供的被毁少女面孔的画面,让  相似文献   

6.
打开今天的报纸,一下子就被二版的《是给战士吃,还是让领导看》的照片所吸引,我们不能不为编者这种变“褒奖“为“批评“作法叫好。我们常念叨报纸上好稿少,批评报道少,今天这个照片告诉我们,功夫不负苦心人,只要人们肯下功夫,好稿不仅是可望也是可及的。这个报道,看了图片标题是抓问题报道;看了图片说明,又是正面报道;再看点评,才知是批评报道。原来,照片作者是“褒奖“这个单位伙食如何好而投的稿;而编者则以新闻工作者的特殊敏感,抓住了其中的问题--不是给战士吃,而是给领导看。这样,一个提问式的标题,一个三言两语的点评,一下子使“褒奖“变为了“批评“,腐朽化为了神奇,把当前部队存在的形式主义揭露得淋漓尽致。视“问题“为“成绩“,可见形式主义在有的地方严重到了何等地步,麻木不仁到了什么程度。变“褒奖“为“批评“,这既反应了军报同志的水平,也体现了新闻工作者的责任。我们对编者的劳动不能不道一声谢谢。(2000年11月14日) 变“褒奖”为“批评”——评11月14日二版照片《是给战士吃 还是让领导看——摄自武警某总队基层伙食比赛现场》@阚士英  相似文献   

7.
一位作者常给《南通日报》、《江海晚报》寄新闻稿,有时附上新闻照片,报社将不采用或采用后的照片退给他。有的稿子是报道社区活动的,新闻照片是社区出资提供的,他又把照片送给社区。社区同志说,报社将照片退回来就不需重印了,照片可供搞展览用。报社为作者、社区着想,这也是“三贴近”的一种表现。给作者退稿、退新闻照片,是报社的好传统,可惜,近些年许多媒体都不再这样做了。南通日报、江海晚报恢复一度中断的这一做法,理所当然地受到作者和群众的欢迎。诚然,现今越来越多的报、刊、台编辑是在网上阅读、选择和修改稿子,哪有多少稿子要退?…  相似文献   

8.
这是一幅颇显“大气”的照片,冶金设备“傻、大、黑、粗”的形象在他的镜头里竟然定格成一幅极具审美价值的图画:近乎完美的构图,壮观、宏大的场景,热烈而生机盎然的气氛.4月中旬,北京,这幅以《沸腾的车间》为题的照片以其创作者娴熟的光影技巧吸引了担任评委的京城摄影家们.  相似文献   

9.
岁末年初,书市上有本书很火:《主编死了》.书名很吸引人. 它给人的期待不亚于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弗兰克·施尔玛赫的《网络至死》和叶夫根尼·莫罗佐夫的《技术至死》.作者们试图用一种“耸人听闻”的标题效果,来唤醒公众对“娱乐工业主义”、“互联网中心主义”或“技术至上主义”的反思与批判.在《主编死了》一书中,作者陈序则对“网络冲击传统新闻业”的空前危机表现出了一名传统媒体人的无力和身为知识精英的忧虑.  相似文献   

10.
一篇文章能否吸引人,与遣词造句关系密切。语言苍白无力,索然无味,读者自然扫兴;语言落地铮铮,有滋有味,不仅能给文章增色,还能吸引读者。一九八六年八月二十六号《河南农民报》一版刊登的《“活诸葛”失算》,便是一章妙语横生的好通讯。文中的方言土语、歇后语等,象一串串珍珠,把文章打扮得“珠光宝气”。你看:  相似文献   

11.
曾有外国记者提出这样的疑问:雷锋做好事是自发的,还是被迫的?为什么雷锋做好事还有照片,这是不是经过“导演”的?也有不少国人心存这样的疑惑:雷锋生活的那个年代,所谓“三年自然灾害”的阴影还没有散尽,人们生活温饱尚属勉强,照相无疑更是奢侈消费,作为一个普通军人,他怎么会在各种场合拍下那么多的照片…… 那么,雷锋生前到底拍了多少张照片?究竟都有那些人为雷锋拍过照片?雷锋哪些照片是补拍的,为什么要补拍?雷锋给别人拍的照片是什么样子?有什么人肯花5万美元买雷锋生前的一幅照片的版权?本期《档案揭密》刊载的《揭开雷锋生前照片之谜》一文,将为读者逐一打开问号。[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拿到1981年11月4日的吉林日报,立刻被头版右下角的一幅雪景照片吸引住了。照片题为《长春摄雪》,宽阔的马路上汽车在奔驰,路旁的大树上压着厚厚的白雪,长春的雪景真美呀!这是一幅艺术摄影照片吗?照片下面的两则消息回答了这个问题。《长春市干部群众走上街头打扫积雪交通无阻  相似文献   

13.
翻阅《瞭望》杂志去年第四十九期,被一组报道中的照片所吸引。这组报道说的是北京在吃、住、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文章写得好,照片拍得好,照片的文字说明更好。在顾客就餐难的报道中,配发了几位顾客冬天在大街上吃饭的照片,文字说明用了一个问句:“哪位顾客愿意在冬季里风餐街头?”在住宿难的报道中配发的照片,是许多拖  相似文献   

14.
翻阅《瞭望》杂志去年第四十九期,被一组报道中的照片所吸引。这组报道说的是北京在吃、住、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文章写得好,照片拍得好,照片的文字说明更好。在顾客就餐难的报道中,配发了几位顾客冬天在大街上吃饭的照片,文字说明用了一个问句:“哪位顾客愿意在冬季里风餐街头?”  相似文献   

15.
现在恐怕是新闻照片产量空前高的时期,原因明摆着,报纸多了,版面多了,摄影记者多了,加上方便的、无须担心浪费胶片的数码相机。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大部分照片被人遗忘了,只有少数照片深深地留在人们的记忆中。这少数被人记住的照片中,有一幅是《三秦都市报》摄影记者杨小兵拍摄的《孩子上学“走钢丝”》。 让人过目不忘的优秀新闻照片,大多是用“心”拍摄的。 杨小兵说,他1994年去陕北采访,路过安塞县谭  相似文献   

16.
书名是书的“灵魂和眼睛”。一本书的书名,既要能表达出书的内容,还要求能吸引人。既忌老面孔,也要避免耸人听问。有人说,一个好的书名能顶半部书,是说书名关系到书的销路。不只是现在。自古亦然。例如,只不过是从《三言》《二拍》中选了一些文章,加上一个略为新颖的书名——《今古奇观》,结果,“青出于蓝”,非常走俏。上海图书馆藏有一部《古今笑》(冯梦龙编)。不少人没听说这部书,有人以为是“笑话大全”之类的消遣书。其实它是《古今谭概》(冯梦龙著)的易名。《古今谭概》这部书,虽不够雅俗共赏,却久已为人所知。冯梦龙何以要给它改名?据与冯梦龙同时人李渔(笠翁)说,是因《古今谭概》这书名太文了,不能吸引更多的普通读  相似文献   

17.
1962年第二期《新闻业务》发表了常岸克同志所写的《吸引、诱导、启发》一文,对照片《工地上的大学生》进行了很高的评价。我们怀着极大的兴趣重新翻阅了1961年第二期《中国摄影》所发表的这张照片,并阅读了照片作者陈阵,胡悌麟同志所写的拍照经过。照片作者为了体现党的“教育与劳动生产相结合”方针,选择了吉林艺术专科学校自力更生,勤俭办学的事实,通过音乐系一位女同学在工地上砌砖的典型形象,来说明社会主义国家所培养出来的新型的知识  相似文献   

18.
一、对大寨的报道。其他报纸采用的是照片和通讯综合的方法,而经济日报则以特写的形式且题目就很吸引人即:《郭凤莲“卖”酒》。一下子就把读者牢牢地给抓住了!使你非把这篇文章读完不可。读后让你觉得人家记者写的很亲切、很活泼、很生动,感到记者不是在刻意写报道,而是在和读者聊天,而读者却在不知不觉中,把十四大后这五年里大寨的变化全知道了,确实令人过目不忘。  相似文献   

19.
送大娘回家、补袜子的照片,是根据雷锋《懈放后我有了家,我的母亲就是党》报告中的情节补拍的;打开手电筒,夜间读《毛选》,是根据雷锋《忆苦思甜》报告补拍的;雷锋目视远方,胸前端着一把钢枪,背后是一棵茁壮的松树,这棵松树,是后来添上去的……张峻共为雷锋拍下223张照片,也是最了解雷锋照片“秘密”的人  相似文献   

20.
美国《生活》杂志在1978年复刊词中这样写道:“图片的魅力就在于使人惊奇,使人受到教育,使人快乐、感动、久久难忘……必须是人们看到的、美丽的、能够吸引人和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画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