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平等与隔离:关于女性高等教育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虽然女性在高等教育中的参与率在逐年地增加,但是男女两性在现代教育体系中的分布仍然存在着不平衡与不平等。笔者从教育层次和专业领域两个方面分析了高等教育中的性别隔离现象,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高等教育性别隔离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分析芬兰社会中教育和性别的关系.揭示出诸多对女性发展的限制因素。高等教育中学科的性别隔离、女性的弱势地位以及男性为主导的文化氛围,这些方面都说明芬兰女性在高等教育中依然受到众多不公正的待遇。  相似文献   

3.
高等教育阶段是与劳动力市场衔接最紧密的阶段,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直接决定了人们日后所从事的职业。从社会性别的角度看,女性倾向于选择女性密集型学科专业,男性倾向于选择男性密集型学科专业;男性密集型学科专业对应的职业领域收入往往高于女性密集型学科专业。学科专业的性别隔离导致职业性别隔离和职业分层,改善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的性别隔离状况有助于解决性别收入差距问题。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性别隔离问题是一个历史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作为传递传统文化和意识的高等教育,也在有意无意地反映和复制着社会性别关系。受到西方女性主义思潮的影响,我国女性高等教育中许多以前被忽略的性别偏见问题得到审视与反思,这其中最具有群体显著性的就是性别隔离问题。性别隔离对女性的专业与学科选择产生影响,使得女性学科逐步形成。学科与专业上的性别隔离问题已超越了个人选择和单纯的教育问题,是复杂的社会问题。研究性别隔离视角下高等教育中女性学科的形成对于提倡男女平等、构建和谐社会有着深刻而广泛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实证分析方法探讨了高职院校学生在专业选择中存在的性别差异现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高职教育需求的纵向性别差异已不大,但专业选择中的性别横向隔离现象比较严重。家庭经济水平,父母受教育程度,学校制度等因素对高职学生专业选择的性别差异具有重要影响。针对这种情况,在女性主义理论的基础上,从政府,家庭,学校和女性个人四个方面提出相关建议,以促进性别教育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6.
高等教育需求及专业选择中的性别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对我国三省一市90所中学10909名高中毕业班学生的调查数据,探讨了高中生高等教育需求及专业选择中的性别差异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我国高中生高等教育需求的性别差异已不大,但专业选择中的性别隔离现象比较严重。我国家庭存在的男孩偏好倾向、家庭教育期望的代际传递模式、家庭资源的不充裕等因素是造成高等教育需求中性别差异的重要原因,而性别刻板印象、家庭收入水平、家庭教育期望等因素对专业选择中的性别差异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性别与公平问题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丽群 《江苏高教》2000,(1):67-70,78
一、高等教育性别与公平问题的现状 高等教育性别与公平问题的实质主要是废除由于性别的差异而产生的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限制,实行智力面前男女平等,它可分为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等三方面。时至当代,高等教育已有了很大发展,局部地区性别与公平问题中的起点公平呈缓冲的趋势,但从总体来看,当代高等教育还存在着性别不公平,教育内部普遍存在的隔离状况。 1.性别与高等教育起点公平 性别与高等教育起点公平即不论性别应获得公平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这是高等教育性别与公平的最基本问题。从世界范围来看,高等教育男女毛…  相似文献   

8.
从性别刻板印象这一社会心理学的视角,探讨了导致高职女大学生就业中存在性别刻板印象主要原因是社会偏见、性别隔离和集体无意识,提出应从社会、学校、个体层面对其进行矫正。  相似文献   

9.
女性主义认为,美国父权制文化是美国社会性别不平等的文化根源,美国高校女教师职业性别隔离是父权制文化在学术权力体系中的反映和延伸。在父权制文化的背景下,美国高校教师职业性别隔离显著地表现在学科水平隔离与职称垂直隔离两个方面。职业性别隔离严重阻碍了高校女教师职业发展,只有深入撼动父权制文化,才能真正从根源上消除高校教师职业性别隔离。  相似文献   

10.
在目前的劳动力就业过程中,职业性别隔离现象非常普遍.职业性别隔离是造成职场领域中社会性别歧视的重要原因.从择业者(高职大学生)的角度来分析产生职业性别隔离的原因,探讨社会性别角色期待和职业性别隔离意识对职业选择的影响,并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已对高等教育、教师群体及社会产生了较大的消极影响。这一现象的产生涉及到社会、高校和个人三个方面的因素:在社会因素方面主要是缺乏有效的社会支持;在高校方面,高校教师工作负荷过重,内部竞争激烈,控制感弱化;在个人因素方面,受到教师的职业期望、人格特质、教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如何缓解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一方面要建立社会支持网络,增加高校教师的职业认同;另一方面,高校要加强组织干预,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同时,高校教师自身要进行积极的自我调适。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不同社会阶层、民族和性别的学生在获得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和获得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方面存在的差异分析和总结了英国高等教育所存在的不公平现象。在此基础上,笔者拟定了一个有关学生差异的分析框架,并得出了结论:就社会阶层、民族和性别三种因素而言,英国高等教育因社会阶层所产生的学生差异的现象是最明显的,民族差异在其中也有很强表现,而性别差异,则因多年的干预已经逐渐消失。  相似文献   

13.
性别差异是每一种语言中都存在的现象,由于性别因素而造成的语言变异表现在多个方面。本文从语音方面对女性言语变异进行了分析和阐释,探讨了女性的语音语调区别于男性的地方,并进一步探讨了影响这种差异的生理和社会因素等原因。  相似文献   

14.
《2040年日本高等教育总体规划》勾画了面向2040年日本高等教育持续发展的战略蓝图,体现了日本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方向,反映了日本人才培养的新动向。其在系统分析未来社会对人才需求变化、18岁人口数量急剧下降、人口老龄化和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诉求等背景的基础上,提出从转换教育模式、改革高等教育体制、重构质量保障体系、调整高等教育规模和结构功能、改善高等教育机构职能以及扩大高等教育经费来源六个方面采取措施,对未来高等教育的发展进行总体规划。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应从建构协作互补完善的高等教育系统、建构学习者为中心的高等教育模式、建构灵活性多样化的高等教育机制、建构高等教育开放的质量保障体系、建构经费多元和成本可视化的制度等方面借鉴日本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5.
高等教育公平——基于财政资源配置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高等教育中存在的不公平、不和谐现象入手,对导致高等教育不公平的重要因素——财政资源的配置,从总量、结构、方法三个角度进行详尽地分析,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高等教育不公平现象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社会性别视角下我国女性接受高等教育问题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女性接受高等教育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经济、文化、就业、女性自身心理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女性接受高等教育与男性相比还存在着入学机会不平等、层次不高、学科选择不均衡、教育后结果不平等等问题.本文试从社会性别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阐述,探究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现代社会中,女大学生存在着女性意识缺失的现象。主要从传统文化中的性别意识、女大学生的家庭定位和女性自身因素三个方面对女性意识缺失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提出通过转变思想、树立新的女性意识等措施促进女大学生女性意识觉醒,帮助女大学生有针对性做好自身的定位。  相似文献   

18.
毕业生对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的抽样调查数据,对毕业生关于高等教育质量的评价进行了统计分析,并从学历层次、学校类型、专业、在校成绩、性别和家庭背景等6个方面对毕业生关于高等教育质量的评价结果进行了时比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毕业生对高等教育质量总体来看是满意的。不同学历层次、学校类型、专业、在校成绩、家庭背景的毕业生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评价存在显著的差异,而性别之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发展中,女性在教育、就业等方面与男性相比存在较大的不平等性.对教育、就业两个方面存在的性别不平等现象及成因进行了全面透彻的分析,并对缩小性别不平等差异的办法和途径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20.
改革成人高等教育课程设置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我国现在成人高等教育课程设置照搬普通全日制课程设置,而忽视成人教育的特点和规律的现象,提出了成人高等教育课程设置改革应该从合理性、实践性和灵活性等三个因素方面加以设计和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