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艳 《江苏教育》2014,(3):69-70
1,以“预见力”为远点“瞻前顾后”。作为学校管理者,应该在制高点上,高瞻远瞩,以“预见力”为远点,体现治校的“前瞻性”和“后化性”。所谓前瞻性,主要体现在:(1)做好顶层设计。顶层设计是系统规划、全面统筹的整体性的设计.它不是以现实问题为导向,而是以终极目标为导向,必须超越渐进式的发展规划,把握教育的大形势、大趋势,从教育自身发展变化的规律来考虑。  相似文献   

2.
<正>他是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全国中职校骨干校长培训优秀学员、无锡市新长征突击手、无锡市学科带头人、无锡市优秀教育工作者。他注重顶层设计,实现学校科学发展。在广泛讨论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以制定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为契机,精心做好学校发展的顶层设计,先后制定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专业建设规划》《教师职业发展规划》等各项管理制度20多项,通过狠抓落实,强力推  相似文献   

3.
天津科技大学顶层设计工作于2010年3月正式启动。顶层设计包括四规划,一计划,即天津科技大学教育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天津科技大学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天津科技大学学科建设发展规划、天津科技大学校园建设发展规划及天津科技大学强校计划。顶层设计涵盖学校  相似文献   

4.
学校灾难教育是灾难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社会和个人的灾害抗逆力,减轻灾害对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侵蚀,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的重要支柱之一。当此我国学校教育进入素养时代之际,学校灾难教育课程也应以素养为导向予以重新审视。当前对灾难素养的认识正逐步从关注相关知识、技能、态度,走向个体应对灾难情境的关键能力,包括对有关灾难信息的获取、理解、交流,更涵盖在灾难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针对灾难情境的评估、判断、决策和行动。围绕灾难素养的新内涵,学校灾难教育课程应确立指向“行动中的素养”的课程目标,跨学科、多层面的广域课程内容,体验式学习为主的多元化课程实施,为改进持续提供信息的课程评估。素养导向学校灾难教育课程的实施需要在国家政策、学校课程规划、社区家庭参与三个层面协同发力:在国家层面加强素养导向的学校灾难教育课程的顶层设计和指导;在学校层面提升素养导向灾难教育课程的系统化水平;在家庭社区层面推进与学校层面素养导向灾难教育课程的互补联动。  相似文献   

5.
规划。规划是在对未来师资开发工作进行科学预见的基础上,确立未来行动的方案。它要求学校既能从宏观上做出合乎教育发展趋势的师资开发的前瞻性决策,又能从微观上作出合乎实际的师资开发的科学安排。例如:我们以二至三年为一周期,以发展目标、发展理念、现状分析、发展策略与年度构想为主要内容,进行学校整体与教师个体两个层次的规划,并不断因环境的变化而产生新的构想,审时度势,适时地作出创新性决策。引领。我们进行着:理念引领——以"教师立校"  相似文献   

6.
正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基础教育信息化重在缩小地区、城乡和学校之间的数字化差距,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近年来,厦门市教育信息技术中心以《规划》精神为指导,抓住厦门市委市政府打造"智慧名城"的契机,积极做好顶层设计,开展"基于教育均衡发展理念下的区域协作和信息化推进研究"课题研究,探索区域协作信息化推进的共建共享机制和途径。以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7.
学校文化建设要有前瞻性的顶层设计,要有可操作的校本课程体系,要有让学校文化立足的课堂教学。苏州市平江实验学校培育和践行以"德润文光"为理念的学校文化,通过文化的濡染、文化的培育和文化的毓养等文化机制,实施"大成教育",让学校成为师生的幸福家园。  相似文献   

8.
劳动教育目标在何种程度上能内化为学生的经验,它取决于学校、教师与学生如何进行课程转化.当前,学校在劳动教育课程转化中存在窄化顶层设计、规制学生参与、异化课程特色的现实问题,须通过集体审议来化解顶层设计中的"一言堂"现象、"上下联动"来激发师生课程参与的自觉性,以及通过需求导向来构建学校课程特色的内在保障,以此更好地促进...  相似文献   

9.
孙永明 《江苏教育》2008,(13):65-66
规划。规划是在对未来师资开发工作进行科学预见的基础上,确立未来行动的方案。它要求学校既能从宏观上做出合乎教育发展趋势的师资开发的前瞻性决策,又能从微观上作出合乎实际的师资开发的科学安排。例如:我们以二至三年为一周期,以发展目标、发展理念、现状分析、发展策略与年度构想为主要内容,进行学校整体与教师个体两个层次的规划,并不断因环境的变化而产生新的构想,审时度势.适时地作出创新性决策。  相似文献   

10.
信息化建设一定是服务和服从于学校的战略发展,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以数据管理为核心的信息化顶层设计原则。如今,大家都在做信息化规划和顶层设计,每个人的理解也不同。上海大学的信息化规划可以说从2006年成立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决定了我们的很多做法会有所不同,比如撤销了网络中心和信息中心,合并成立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统管全校所有的信息化建设。9年来,上海大学的规划虽然一直在调整,尽管技术发展了。  相似文献   

11.
学校从"德泽"教育理念出发,坚持科学规划顶层设计、遵循实际分步实施、创新举措激发活力,生长出以"健体泽生,强健身体,泽润每一个生命"为基本理念的学校体育新样态,开发体育课程"3+2"模式,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探索美好体育生活的打开方式,陪伴学生迈向卓越。  相似文献   

12.
学校督导评估是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保障教育法律法规有效施行的重要手段。我们要以落实学校教育发展规划为工作主线,以督导评估为基本途径,发挥督导评估的管理、鉴定、导向和改进等功能,让其始终体现出学校的价值追求,促进学校的特色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四川师范大学附属青台山小学以“教育即幸福力的养成”为教育理念,以“培养勤发现、善审辨、会欣赏、能创造的幸福学生”为育人目标。“幸福”与“创造”是学校的核心文化,学校鼓励学生“用双手创造幸福”。为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幸福力,学校建构了幸福教育课程体系。科创教育是学校幸福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围绕顶层理念文化与顶层课程架构,  相似文献   

14.
为切实落实《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和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华中师范大学采取多种措施加强信息化建设,重视学校教育信息化规划和顶层设计,以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紧紧围绕人才培养这个核心推进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全面启动数字化校园建设,开展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建设长效的保障机制,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得到了快速发展。该文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对高校教育信息化促进高校发展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是学校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刻的教育管理学内涵。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实践以学生为主体的目标管理模式,也要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高校管理思想,同时使引导性自我管理模式得到具体运用,有效地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应当成为教育管理学研究不可或缺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谢慧 《福建教育》2022,(7):20-22
<正>一、整体规划学校科技创新教育战略1.做好科技创新教育的顶层设计。创新人才培养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学校要从资源配置、理念引领、氛围营造、人员导向、资源整合、奖励机制等方面入手,全盘考虑,营造相互促进、积极创新的整体教研氛围;在资源经费方面对科技创新教育做适当倾斜,以凸显科技创新教育的重要性;健全科技创新的保障机制,形成可持续的学校科技创新教育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7.
“顶层设计”是全新的现代科学设计方式,不仅适用于巨系统工程,也适用于教育或学校的科学发展设计。学校发展中的诸多现实问题需要倚重“顶层设计”予以解决。学校发展的“顶层设计”的关键在于学校核心理念和基于核心理念的一级目标的构建,据此,进行组织系统和非组织系统的二级设计,并使其最终体现于“施工”设计中。  相似文献   

18.
海盐县现有小学20所、初中12所、高中3所、职业学校2所。在校学生49 833人,教师3681人。近年来,海盐县教育局坚持把教育信息化摆在优先规划、优先发展的高度,本着"顶层设计先行、环境建设奠基、资源建设架桥、教育教学创新"的原则,以"围绕教育现代化,抓好教育信息化;依托教育信息化,实现教育现代化"为指导,注重融合发展,逐渐走出了一条具有县域特色的教育信息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9.
<正>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承担的江苏省教育厅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简中求道:学校学习时空的有效建构",力图以学习时空的变革来从微观层面践行"适合的教育",让每个孩子在自己的特长与兴趣上得到更好地发展。该项目的前瞻性和价值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1.寻找适合学校的实践主题。无论是"核心素养的落地",还是"发展适合的教育"每个学校都需要寻找适合自己的实践主题。从该项目的名称就可以清晰地看出靖江中学为办适合的学校教育的实践探索:首先,"简中求道"有着哲学的意蕴,学校教  相似文献   

20.
牢固树立"用文化管学院、用文化兴学院"的办学理念,以和谐、人文、特色为主题,加强文化建设顶层设计,形成了独特的农工文化品格。加强顶层设计,以精神理念引领文化发展。制订6大类几百项学校制度,初步形成适应现代高职教育管理和人才培养需要的管理制度体系。实施学校精神培育和弘扬工程,制订《学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