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2 毫秒
1.
大规模学校布局调整后出现的校舍资源闲置、教师资源流失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基层教育的发展。在国家暂停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学龄人口逐年下降和国家积极发展学前教育的新形势下,应充分利用中学闲置的校舍资源和教师资源,逐步把中心小学迁入中学,建立基层乡镇九年一贯制学校;充分利用中心小学校舍资源和教师资源兴建乡镇中心幼儿园;充分利用村小学校舍和教师资源兴办校中园,发展学前教育。  相似文献   

2.
在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日前召开的学前教育新闻通气会上,三部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随着学龄人口下降以及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农村地区出现了一定数量的闲置校舍,国家支持利用农村闲置校舍改建幼儿园。这既有利于有效利用校园校舍等宝贵的国家资源,又能迅速增加农村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是一种充分利用已有教育资源、投资少、见效快的好办法,也是破解农村入园难问题的一个重要抓手。中央财政将按拟改建的闲置校舍面积、新增入园幼儿数分地区按比例补助,对西部省份,中央补助80%;中部地区,中央补助60%;东部困难地区,中央分省确定补助比例。校舍改造是一项专业性强的工作,在此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虞永平教授就此谈了自己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这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的我国今后10年发展学前教育的任务之一。同时明确提出:努力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程度:采取多种形式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改扩建、新建幼儿园,充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富余的校舍和教室举办幼儿园(班):发挥乡镇中心幼儿园对村幼儿园的示范指导作用,等等。  相似文献   

4.
徐捷  丁桂苏 《广西教育》2012,(33):91-93
一、问题的提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中指出: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多种形式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充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富余校舍和教师资源,支持贫困地区发展学前教育。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家不断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资力度,我省牧区各试点县相继建成了县、乡、村三级幼儿园.为促进学前教育规范、有序、健康发展,刚察县幼儿园建设与游牧民定居工程、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工程紧密结合,针对牧区各村人口较少、居住分散的实际,因地制宜,适当采取多村联办、"双语"教学等形式,校舍建设上在充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后闲置校舍的基础上,进行功能改造和校舍扩建.逐步形成了以县级标准幼儿园为示范,以乡镇中心幼儿园为骨干,以村级幼儿园为主体,以村级幼儿教学点为补充的农牧区学前教育格局.  相似文献   

6.
从教育人类学的视角出发,运用质的研究方法,探寻布局调整后中心学校管理模式与原先的镇教育委员会管理模式存在的差异,发现中心学校管理模式存在以下问题:中心学校校长的双重身份导致其对镇中心学校中学部(原镇中学)过度干预;镇中心学校校长碍于情面难以解聘不称职教师;中心学校处理上级下拨的经费时有所变通;布局调整后校舍管理不善;学校合并后产生大量冗员.这些问题的产生有着农村文化背景和时代背景,即是在持续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前提下,农村人口大幅减少,出现学校布局调整的背景下产生的.为此,镇中心学校应该改名为镇教育办公室,校长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全镇的教育发展上,镇中心学校校长应该认真处理不称职教师的问题、退休教师的住房问题和冗员问题,以便更好地推行乡镇学校布局调整.  相似文献   

7.
普及农村学前教育有利于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有利于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当前普及农村学前教育面临的挑战是学前教育经费严重缺乏,学前教育机构偏少,学前教育师资较为匮乏。普及农村学前教育面临的机遇在于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和教育公平,国家经济长期快速增长、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加,中小学布局调整留下了一批闲置校舍和教室,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工作有了较大发展。普及农村学前教育的策略是:加大投入,逐步实施农村免费学前教育;积极扩增学前教育机构;加大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力度;鼓励幼儿教师到农村任教。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各地尤其是农村地区,大力开展了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工作,许多村级小学被撤并入乡镇中心小学,人口较少的乡镇中学、中心小学合并为九年一贯制学校,部分学校合并为涵盖小学、初中、高中的十二年制学校。学校布局调整后,被撤并学校的图书馆(室)的藏书也一起并入到合并后的学校。如何处理这批图书,成为合并后学校图书馆(室)面临的一个很实际的问题。本文就此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9.
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呈现五大趋势,主要表现在向经济较发达的中小城市集中:在城市出生的农民工随迁子女新生代入学规模日趋庞大;农民工随迁子女主体开始进入高中阶段:规范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将成为一段时期内城市学校发展的突出任务;农民工随迁子女流出地农村、乡镇校舍闲置大幅增加。各级政府要从国家战略高度认识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重要意义。建议提前规划中小城市教育布局,引导农民工随迁子女流入中小城市。缓减大城市人口压力;条件成熟的地区在城市管理中实施学籍管理代替户籍管理试点,也可探索实施异地中考和高考:因地制宜规范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同时,强调流出地政府要科学预测适龄人口、合理调整学校布局。最大限度发挥学校规模效益,利用闲置校舍发展学前教育,避免教育浪费。  相似文献   

10.
六合县从1992年起实施学校布局调整,连续三轮“滚动式”的布局调整,在盘活教育资源、提高规模办学效益的同时,也闲置了一定数量的教育资产,仅闲置校舍就达5万平方米。  相似文献   

11.
任玉璞 《甘肃教育》2012,(17):10-11
"十二五"是秦安县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中,全县教育系统必须担当重任,负重前行,坚持"注重学前,加强小学,巩固初中,提升高中,发展职教"的思路,不断深化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扎实推进教育科学发展,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跨越。第一,扩大覆盖,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覆盖面,延伸学前教育的链条是今后全县发展学前教育的突破点,我们要积极实施《秦安县学前教育事业三年行动计划》,抢抓发展机遇,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新农村建设规划,在建好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基础上,要充分利用农村闲置校舍改建幼儿园,依托农村小学和教学点富余校舍增设附属  相似文献   

12.
《江西教育》2014,(1):47-47
一是扩大学前教育优质资源。组织实施新一轮学前教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通过新增布点、“回购”小区配套幼儿园、农村闲置校舍改造等方式推进公办园建设;通过购买服务、减免租金、以奖代补、派驻公办教师、实行品牌连锁和集团化发展等方式引导民办园提供优质普惠性服务;鼓励和支持创建示范性幼儿园。  相似文献   

13.
杨冬梅 《山东教育》2013,(Z3):31-33
山东省宁阳县是一个人口大县、财政穷县,在当前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形势下,如何满足全县广大人民群众对于学前教育的需求,是我们一直努力思考并孜孜探索的课题。多年来,我们紧紧抓住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机遇,利用闲置的校舍大力发展学校附属幼儿园,使我县学前教育资源实现了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朱程 《江西教育》2012,(12):24-24
<正>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针对赣南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学校较多的实际情况,我省在资金、政策上倾斜,加大了对薄弱学校的改造力度。2012年已下达赣州市薄弱学校改造计划中央资金1.15亿元和省级配套5955万元,用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学校基础设备设施建设和县镇学校扩容改造。按照规划,我省还将在赣州安排中央学前教育校舍改建类项目专项资金1亿余元,用于农村利用闲置校舍改建和增设幼儿园。省教育厅在实施"中西部地区利用农村闲置校舍改  相似文献   

15.
《天津教育》2011,(4):2+67-68
天津市和平区第二十中学附属小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具有光荣传统和深厚文化积淀的学校。学校前身为天津市国民中心小学、五区中心小学、新华区中心小学。2002年,和平区教育局进行布局调整,先后将重庆道小学、南京路小学、开封道小学、浙江路小学整合为今天的二十中学附属小学。  相似文献   

16.
正蒙城县学前教育民生工程实施以来,县教育局结合本地实际,科学规划,逐年加大投入,增加公办幼儿园数量;合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后的富余资源和其他富余公共资源,对闲置校舍进行改扩建,扩大幼儿园规模。2013年,该县学前教育民生工程总投入1835万元。新建幼儿园12所,面积9629平方米;利用闲置校舍改扩建公办幼儿园10个,面积6571平方米。目前,所有项目已全  相似文献   

17.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尤其是进入20世纪以后调整力度逐渐加大。但由于在撤并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所以国家在2012年又进一步规范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工作。通过对周口市M县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现状的调查发现:学校总数和学生人数呈现减少趋势;县城与乡镇的学校数量和学生人数分别呈现增加与减少趋势;公办与民办的学校数量和学生人数分别呈现减少与增加趋势。研究认为,农村初中布局调整已基本结束并且比较合适,农村小学仍然存在学校数量较多、学生人数较少、教学质量不高、教师压力较大等问题。为更加有效地规范和推进农村小学布局调整工作,需要把握以下几方面:态度要积极,步子要稳妥;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规范化建设,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整合教师队伍,合理调配教师资源。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中西部80多个乡镇的农村教学点教师的调查,探讨本轮学校布局调整对于农村教学点师资的影响。结果显示,农村中小学师资配备近年来进一步分化,继续留守教学点的教师老龄化严重,近半数教师学历不达标,他们完成教学点正常的教学任务有困难。研究认为,中西部教学点师资的进一步弱化与本轮学校布局调整密切相关。为防止两极严重分化和基础教育质量滑坡,应当推动教学点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革现有教学模式;新一轮学校布局调整工作应在促进农村教育均衡发展、稳步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前提下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19.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针对赣南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学校较多的实际情况,我省在资金、政策上倾斜,加大了对薄弱学校的改造力度。2012年已下达赣州市薄弱学校改造计划中央资金1.15亿元和省级配套5955万元,用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学校基础设备设施建设和县镇学校扩容改造。按照规划,我省还将在赣州安排中央学前教育校舍改建类项目专项资金1亿余元,用于农村利用闲置校舍改建和增设幼儿园。省教育厅在实施"中西部地区利用农村闲置校舍改  相似文献   

20.
《海南教育》2013,(8):65-65
<正>定安县龙河镇中心学校创建于1936年,经过七十多年的风风雨雨,特别是2011年3月校安工程竣工使用以来,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学校占地19557m2,校舍建筑总面积达7663m2,其中有三栋教学楼、两栋教师宿舍,一栋学生宿舍和一间学生食堂,校园东面是附属幼儿园。学校是定安县规模最大的乡镇中心小学。2012年11月,学校被评为海南省规范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