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习型人"与自我调控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将是一个学习型社会 ,学习型社会必须依托学习型组织的普遍建立才能逐渐形成。学习型组织的首要特征是充满了“学习型人”。一、“学习型人”概念的提出“学习型人”的概念是基于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组织的概念而提出的。学习型社会包含两种涵义 :一是学习的终身化 ;二是学习的社会化。它必须依托全社会学习型组织的普遍建立才能逐渐形成。所谓学习型组织 ,是指组织中存在着个人学习、团队学习和组织学习以及它们之间的互动 ,由此形成共识 ,调动与发挥包括最高领导人在内的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实现组织目标。学习型组织的核心能…  相似文献   

2.
进入21世纪,教育被置于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为了顺应和推动新世纪的教育浪潮,年轻但誉满全省的吉大附中正下力气搞校本培训,通过鼓励教师自我超越和团队学习,他们创建了学习型组织,形成了自己校本培训的特色,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3.
李晶  刘晖 《教育导刊》2010,(3):8-10
本文着重综合概括存在主义者们关于人及人性的论述,试着提炼为"存在人"的人性假设,并探讨它的特征:自为性;自由性;超越性。认为"存在人"的人性假设的教育学意义是:为强调教育的对象是能动主体的存在提供人性上的依据;教育应引导人由"自在"走向"自为";教育应引导人追求自由和超越。  相似文献   

4.
在组织学习力的研究中,目前存在着对个体学习的“移植”、对教育中的学习的“移植”和基本力学要素的“移植”三种倾向,这些“倾向”在揭示组织学习力的本质方面,虽然给我们提供了不同的认识视角,但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学习型组织经典理论中经常使用的组织能力、竞争力、创新力等表征组织学习的概念都是对组织学习力的描述。组织学习力是学习型组织这种复杂适应系统中,立足于环境变化,在吸收、传播、共享、转化、反思、提炼、应用和创新知识的过程中,通过“组织学习”的各种要素的非线性作用而形成的积累性学识,可以用能力、竞争力、创新力等进行描述的系统动力。  相似文献   

5.
教育管理的化模式是当代西方重要的教育管理理论流派,它以其独特的视角而明显有别于正规模式、学院模式、政治模式和主观模式等其它模式。它建立在“化人”的人性假设基础上,从“人的行为是个性与组织化相互作用的函数”这一行为动力模型出发,认为学校理想的组织结构应当是扁平式例“工”字型结构,领导管理学校的主要策略就是通过培育学习型组织的组织化,诱发全体师生员工的自组织行为。  相似文献   

6.
随着终身学习思潮的深入人心,作为成人主要学习方式的自我导向学习,以及现代化组织方式的学习型组织开始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对于这两者之间的联系却少有学者问津,此文尝试着将自我导向学习与学习型组织联系起来,从已有的文献中试图探寻二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建设学习型教师组织,既是时代对学校教育的呼唤,也是学校发展的必需,更是教师求得生存和自身成长的需要,同时,对实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建设学习型社会,也具有重要意义。要使学校里的教师组织成为学习型教师组织,关键在于创建一套科学完善的学习机制。那么,怎样才能创建适合形成学习型教师组织的学习机制呢?我们必须对以下三方面的问题进行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8.
《中学教育》2018,(4):5-13
教育学研究的核心是特定的人性假设。各种人性假设尽管被作为学科理论的逻辑前提,其自身由于未得到严格证明,在教育学中容易陷入困境。从证成方式上,人性假设可分为极点式和线段式人性假设。二者均以静态、片面、单向度的思维方式为取向,与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有关,使教育成人难以实现。从教育人学的立场出发,基于人的可能性与复杂性特征,从主体、对象、目的、结果与维度等角度,尝试建立一种动态与立体的人性假设。比较人是一种确定自我与他者、自我与他我之间相同点和差异点,并做出判断,采取某种行动的人性形象。比较人假设的教育意义在于:教育引导人以自信,促使人走向完善,实现人的可能性与复杂性存在。  相似文献   

9.
文章探讨了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内涵和要求,分析了当前高校组织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在学习型组织理论视域下高校学习机制创新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0.
作为教育的对象,不能把学生当作一个抽象的整体,而应该把学生当作一个具体的存在。教育需要正面看待学生,需要关注教育中的"人",努力引导他们实现"自我"与"超越"。  相似文献   

11.
吴佩华 《教师》2015,(3):112-113
学习型组织“五项修炼”的内容包括: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体学习、系统思考,只有经常进行这五项修炼,学校才能真正成为学习型学校,才能促进教师队伍的建设,才能保证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学习动力不足是高职生身上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是高职院校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探索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变革,实现"术"和"道"的有机结合,创新学习评价机制,培养学习品格,是高职学生保持内在学习动力的根本之道。学习型组织理论提出的"五项修炼"精髓,即共同愿景、自我超越、团队学习、心智模式和系统思考,对提高高职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要准确理解和正确实施创建学习型组织活动的开展,应做到“六要”。一要有组织。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活动不能单说是哪个部门、哪个个人的活动,而是整个单位或团体,有组织的学习活动。应形成党政领导、工会协调、部门协作,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创争活动提供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将就学习社会与学习型组织理念的异同,分别从提出背景、理论基础及内涵本质等层面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梳理,以此推动我国学习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5.
一、大学生交互英语学习的动力机制 1.学习需要是大学生英语学习动力的源泉 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各种需要,便做出各种各样的努力,学生之所以进行学习活动也是由于各种需要的推动。学习需要主要包括探究倾向、好奇心、求知欲和掌握、影响、控制学习任务的需要,还包括成功进步的需要等。前者称为认识需要,后者称为效果需要。  相似文献   

16.
终身学习与学习型组织的创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习型组织不仅为个体的终身学习提供需求,同时也为学习的成果共享提供舞台。学习型组织的创建主要通过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五项修炼进行。进一步认识个人学习、共同学习、组织学习的意义和方法,是提高继续教育为个人和组织学习服务质量的前提。  相似文献   

17.
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边缘人”现象值得关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边缘人”类型有四:无法参与的学困者、格格不入的受斥者、“搭便车”的偷懒者以及寻找自我空间的独行者。对其进行转化,需要从五个方面入手:在小组组建上,要从随机安排到差异定制;在同伴交往上,要让学生从“冷漠的大多数”变为包容的接纳者;任务分工要从明确到适切;评价指标要从多元化到个性化;教师角色要从监管者转变为援助者。  相似文献   

18.
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边缘人"现象一般体现为两种:假合作与不合作。产生"边缘人"现象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合作学习小组建设只求学习成绩的"异质",合作学习的内容设计单一化,合作学习评价过于强调集体评价,单打独斗的个人主义文化作祟。小组合作学习中"边缘人"问题的破解之道可以遵循技术路径和文化路径两个层面来进行。从技术角度来看,要合理组建合作学习小组、设计差异化合作内容、集体评价与个人评价相结合。从文化角度来看,要赋权于学生,还要加强合作技巧指导。  相似文献   

19.
人是一种自主性的存在,自主性学习是人的自主性的典型表现.自主性学习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人的内在要求和重要条件.为培养自主学习品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应克服学习异化状况,学会学习;应完善自主性学习的动力机制,培养学习者良好的自主学习的品质.  相似文献   

20.
“学习共同体”相关概念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学习共同体的研究备受关注.然而,既有的学习共同体的界定存在着概念含糊、边界模糊的问题,学习共同体与学习型组织、学习集体(班集体)、合作学习小组的关系有待辨析.通过相关概念辨析,可将学习共同体的概念界定如下:学习共同体是指在班级教育活动中,以共同愿景、价值和情感为基础,以真实任务为核心,师生、生生之间持续的、深层的合作和互动,共同成长、共同进步的学习组织与精神追求.学习共同体既是一种组织与实体,更是一种意识与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