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乾隆《避暑山庄后序》内涵厚重、思想深邃。它的内容及意义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阐述了康熙皇帝对弘历的特殊关爱以及弘历对皇祖无限景仰的深厚情感。其二,阐明了康熙《避暑山庄记》的思想内容以及乾隆对皇祖康熙建山庄政治用意的理解。其三,阐述乾隆告诫子孙要牢记皇祖"诘戎、绥远、崇朴、爱物(包括爱民)"的教悔,不要把避暑山庄看作是休闲玩乐之所,更不要步汉、唐某些帝王破国亡家的后尘。  相似文献   

2.
谈谈《祝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关于《祝福》,我们一直认为它高度概括地反映了“政权、族权、夫权、神权”四条封建绳索对中国劳动妇女精神和肉体的折磨。作为对《祝福》客观社会意义的分析,这样说固然不能说是错误的,但鲁迅的着眼点,显然不在揭露全部“四权”。在小说中,封建政权始终没有用行政...  相似文献   

3.
作为革命民主主义的启蒙思想家和伟大的反封建战士,鲁迅始终以极大的热情关注着中国农民的命运。在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祝福》中,他又挑开了很少为世人所知晓的生活一角———农村妇女创伤累累而又麻木愚钝的心灵世界,向读者提供了祥林嫂这个深受封建主义压迫与残害的悲剧典型。一、悲剧性质的界定何谓悲剧?叔本华认为:“再现一种巨大的不幸,是悲剧惟一的职能。”“悲”从何来?是因为“悲剧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何谓“有价值的东西”?“于为了生存而和自然以及别的社会人生的斗争上有意义的东西。”任何一个悲剧人物,不管是国王贵…  相似文献   

4.
作为革命民主主义的启蒙思想家和伟大的反封建战士,鲁迅始终以极大的热情关注着中国农民的命运。在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祝福》中,他又挑开了很少为世人所知晓的生活一角——农村妇女创伤累累而又麻木愚钝的心灵世界,向读者提供了祥林嫂这个深受封建主义压迫与残害的悲剧典型。  相似文献   

5.
人的生命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冷漠、空虚、单调的;一种是有感受、有思索、有行动、有竞争、有奋斗、有贡献、充实活泼的。前者使人郁闷,毫无意义;后者使人奋进,富有乐趣。高尔基的托物言志的议论性散文——《时钟》,形象地回答了上述两种人生态度。一、博大思想。高尔基在文章开头借时钟“滴答、滴答”声音“冷漠”、“单调”,使人“不禁毛骨悚然”而引起思考,提出了一般人未必意识到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四个假设,尽力去解读鲁迅在《祝福》中埋藏着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已校正曾经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对这篇小说主题思想的"偏"。  相似文献   

7.
《祝福》写于1924年,当时正值五四运动退潮。鲁迅和许多仁人志士一样产生了苦闷与彷徨的情绪。他从忧愤深广的呐喊,转变为对改造社会的深沉思考和不倦探索,表现在作品中,  相似文献   

8.
《祝福》是鲁迅的代表小说之一,文章应用明暗两条线索进行组织。祥林嫂死于中国人民的相互祝福声中;旧中国的劳动人民死于封建,资本主义的祝福声中,祥林嫂更死于她自己的魔掌中,她更是在自己对自己的祝福声中忽忽地离去,留给他们的除了她的那些“阿毛的故事”外,另一无所有。  相似文献   

9.
《祝福》是鲁迅的代表小说之一,文章应用明暗两条线索进行组织。祥林嫂死于中国人民的相互祝福声中;旧中国的劳动人民死于封建、资本主义的祝福声中,祥林嫂更死于她自己的魔掌中,她更是在自己对自己的祝福声中匆匆地离去,留给他们的除了她的那些“阿毛的故事”外,别的一无所有。鲁迅写这篇小说的真实目的是对封建礼教的控诉,揭露了封建枷锁下的劳动人民的真实处境。也许他在文章写作之初并非考虑这么多,真没想到一个祥林嫂足以揭露整个封建礼会,但实际效果却达到了。这充分地展示了鲁迅对中国劳苦大众的厚爱。而在封建社会,主要的经济是“自…  相似文献   

10.
《药》、《祝福》作为鲁迅小说的名篇,集中反映了鲁迅小说反封建反礼教,哀民众之不幸,怒百姓之不争,批判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无边的主题。人们已经对小说形象的意义基本达成了认识。但这种传统的认识与分析过于概括,多少给人一种概念化、政治化的印象,特别是有些问题,无法给人一个清晰的解释。比如《药》的两条线索为什么这样安排而不把它调换过来?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萧涧秋的人道主义思想局限性,游离于参加革命或研究学问之间的动摇性及文嫂命运悲剧主客观因由三个方面的分析中,认为柔石的《二月》表现出高度的现实主义批判精神,是一部极有思想力度和深度的现实主义佳作。  相似文献   

12.
祥林嫂之死,是《祝福》情节发展的表层线索。祥林嫂是怎么死的?鲁四老爷家中的短工说“是穷死的”。仅仅是因为穷吗?《祝福》分明又是个人命案子,祥林嫂死了,谁是凶手?这是小说的深层线索。围绕这一深层线索,我们可以解读到《祝福》多元的思想意蕴。一、反封建礼教:思想革命的理性认识《祝福》的思想意蕴,首先应将其与中国的思想革命结合起来考察。这主要体现在鲁迅对中国社会的理性认识。小说中祥林嫂赖以生活的家庭,是鲁四老爷的家。鲁四老爷是一个大骂“新党”、“讲理学的老监生”。祥林嫂第一次到鲁家,他“皱了皱眉”,分明是“讨厌她是…  相似文献   

13.
《学记》是儒家经典《礼记》49篇中的一篇。它总结了先秦官学、尤其是私学教育和教学的经验,对教育的作用、目的和任务,教育和教学制度、内容、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职责,师生、同学之间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相互关系等等,作出简赅的理论概括,揭示了某些教育和教学的普遍规律。它是我国和世界上最早的、体系相当严谨的一部教育文献。古代罗马教育家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被认为“在教育史上密切联系学校实践的最早著作之一”,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  相似文献   

14.
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一文中透露的究竟是一种什么思想情绪,这个问题一直是个争论不休的问题。有人说是淡淡的哀愁中夹有淡淡的喜悦,有人说是浓浓的哀愁;也有人说是脱离火热的阶级斗争而寄情山水;也有人说是抒发了对现实不满的忧愤之情;还有人说是小资产阶的摇摆性……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对这一问题,朱自清先生早已作过明确的阐述。在《那里走》一文中,他这样叙述当时的情绪:“在旧时代正在崩坏,新局面尚未到来的时候,猥颓与骚动使得大家惶惶然……。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不能或不愿参加这种实际行动,便只有暂时逃避的一法。”这就是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一文中透露的思  相似文献   

15.
鲁迅小说《祝福》成功地塑造了一位旧中国被摧残,被凌辱,被吞噬的妇女形象,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突出了反封建的主题。  相似文献   

16.
(一)《伤逝》是鲁迅小说集《彷徨》中的一篇。《彷徨》收集了鲁迅从一九二四年一月至一九二五年间写的十一篇小说:《在酒楼上》、《幸福的家庭》、《肥皂》、《长明灯》、《示众》、《高老夫子》、《孤独者》、《伤逝》、《弟兄》、《离婚》。这些小说曾先后发表在《语丝》、《莽原》、《小说月报》、《东方杂志》、《总报副刊》上,于一九二六年八月汇编成集出版,属《乌合  相似文献   

17.
《邢台学院学报》2016,(4):118-120
《西游记》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代表着神魔小说的最高成就。它通过孙悟空大闹大宫以及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以神话的形式曲折地映射和揭露了现实世界中的黑暗和腐朽,批判了统治阶级的丑恶本质,表现了广大市民反对强权、蔑视统治阶级权威的反抗精神和中华民族在斗争中克服困难的坚强信心和征服大自然的伟大气魄。它既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又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思想内涵丰富深刻。  相似文献   

18.
置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之中可以看出,《出师表》不能简单的理解为诸葛亮表达衷心的陈情书,事实上它是诸葛亮为保证北伐胜利而采取的安定后方的重要措施。这里我们将从这一新的角度,来探讨一下《出师表》的真实旨趣。  相似文献   

19.
师:上课。(师生问好。)师:(板书:“祥林嫂死了!”感叹号写得很夸张,上面如一把匕首,下面似滴着鲜血。)我们从鲁迅先生笔下获知,沦为乞丐的祥林嫂在一片祝福声中寂然死去。一个人的死,无非有这么几种情况,一是自然死亡,二是意外死亡,三是自杀,四是他杀。这堂课我们讨论一下,祥林嫂属于哪一种死亡?(生讨论。)师:有结论的同学站起来说一说。生1:这还用说,肯定是他杀。师:是他杀?那么,谁是凶手?生2:鲁四老爷呗!生3:还有四婶。生4:柳妈也是的。生5:卫老婆子多少也沾点儿边。生6:别忘了祥林嫂的婆家人。生7:我看“我”也脱不了干系。(众人笑)我这…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