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王倩蕾 《文教资料》2014,(30):158-159
本文考察网络称呼语“亲”的使用情况,分析了它作为网络交流的亲昵称呼法和称呼具有某种共同特征和爱好的一类人的用法及其成因,认为它的流行是因为满足了语言使用的经济原则、礼貌原则,并且拉近了人们在网络之中的距离,满足了交际双方求新求奇的情感需求。  相似文献   

2.
"亲"是近年出现的新词语,其来源存在三种不同的观点:借用日语词汇、韩语音译和"亲"基本语义的派生义。"亲"的新用法有两种,在分析其来源时,应循着两条线索分别考证。"X亲"是地地道道的汉语词汇,而称呼语"亲"是其基本义的派生义,它在网络中的广泛使用,是一种尚古现象。  相似文献   

3.
称呼语“亲”的语用功能析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用语"亲"的使用范围逐步扩张,由网络内部社区语泛化演变为社会共同语。"亲"可归入称呼语范畴,其语用功能主要包括招呼与情感表达两方面,凸显交际中言者对听者的主动示好。  相似文献   

4.
网络称呼语“亲”的社会语言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亲"是随着网络的发展而出现的称呼用语,近年逐渐扩展到日常生活中。作为人际称呼语"亲"的使用主要受到职业、性别、年龄因素的影响,工作于较自由环境的工作者使用"亲"较为频繁,使用"亲"的女性比男性更多。年轻人也比中老年人多,其使用场合和被称呼的对象具有限制性,被称呼的对象多是与使用者关系亲密的人,多用于非正式场合,还没有成为现代汉语共同语。  相似文献   

5.
鲍辉 《林区教学》2014,(4):53-54
称呼语是日常交流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中日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其称呼语的使用也有很大差异。所以在中日异文化交流中称呼语的使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另外,中日称呼语使用的异同能够反映出汉日两个不同民族在不同文化影响下语言所体现出的变化。因此主要从亲属称呼语,夫妻称呼语以及社会称呼语这几个方面来比较其异同,并从中分析不同文化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四个方面阐述了现代汉语通称产生的途径:(1)称呼语的官化。(2)亲属称谓的泛化。(3)其他领域称谓的借用。(4)废弃称谓的重新启用。并且文章指出“汉语缺乏真正的通称”这一事实。  相似文献   

7.
毛雪 《语文知识》2016,(21):37-40
一、现有学习词典对"办法""方法""方式"的处理本文主要参考了《现代汉语学习词典》和《现代汉语常用词用法词典》对"办法""方法""方式"的解释。《现代汉语学习词典》(以下简称《学习》)的解释如下:【办法】[名]处理事情的方法。【方法】[名]解决问题或处理事情的门路和办法。【方式】[名]讲话、办事等活动所采用的方法和形式。  相似文献   

8.
章根据社会语言学和语用学的理论,着重分析在俄语言语交际过程中如何对第二人称呼语“Tbl”和“Bbl”进行正确选择以避免交际不畅从而提高交际质量。章从社会的、心理的和语用的角度审视俄语中呼语的选择问题,力图为俄语学习掌握俄语第二人称呼语“Tbl”和“Bbl”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称呼语一般是单独使用的、有定的,但称呼语因其所体现出来的人际关系温度计的作用,又使得它最富有创造性、最具灵活性。在这方面,“我的+称呼语”就表现出了一些颇耐人寻味的特点,它在具体的人际交往中体现了4种类型的语用含义:彰显自我、讨好对方;责备与撮哄兼具;赞扬、套近乎;厌烦、埋怨。  相似文献   

10.
称呼语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它是人们日常交往中沟通人际关系的信号和桥梁,反映了交际双方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地位,起着保持和加强各种人际关系的作用。文章主要论述英语中的社交称谓和亲属称谓以及它们与汉语的区别。  相似文献   

11.
“妈”是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对母亲的称呼。但北方方言区多呼母为“娘”,有人认为:“妈”、“妈妈”来源于南方方言:(1)《喻世明言&;#183;穷马周遭际锤媪》:“北方的‘媪’字,即如南方的‘妈’字一般。”(2)明&;#183;方以智《通雅》:“江南又称母亲为‘阿妈’。”  相似文献   

12.
从英汉称呼的渗透看中国文化的西化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称呼语是人们招呼用的表示彼此关系的名称,它是展现各民族文化内涵的一扇窗口,是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在社会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各民族的文化往往互相影响,而传统的中国文化也受到了西方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体现出自由、个性及平等的观点,这些影响也同样反映在了称呼语中。  相似文献   

13.
倪明 《阅读与鉴赏》2009,(12):12-13,53
“○”.说它是汉字。是因为在汉语的文献中使用它已近千年了.在现代汉语的文献中更是随处可见。《现代汉语频率词典》(1986)收录的8000个常用词中.它的排名为第6212位.使用度与“拟”和“系”不相上下.  相似文献   

14.
中考之后,儿子将初中的课本全部清理了,说是要为即将到来的高中生活预留出足够的书架和空间,但却保留下了一大摞家庭作业本,并郑重其事地对我们说,这些他将永远珍藏,让我们千万不能当成  相似文献   

15.
"女神"本指神话中的女性神,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女神"一词成为异常活跃的称呼语,且其语义发生着很大的变化。为此,我们在溯源"女神"本义的基础上,试图分析其产生的新义及语义流变的链条,进而论述"女神"语义演变的原因,以求对"女神"称呼语有更深刻、更明晰、更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吕娟 《考试周刊》2007,(23):72-73
性别歧视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在语言上得到充分的体现。本文从这一角度出发对英语姓名、称呼等方面进行探讨,试图唤起人们对歧视语消极方面的意识,从而推动非歧视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现代汉语中的形容词按其表达功能分为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性质形容词通常表示事物的性质,状态形容词在功能上主要是描写性的,表示事物的状态.晋语的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无论在构词形式上和语法功能上与现代汉语中的两类形容词都有不同.本文主要以晋语区的一个方言点--河南获嘉话为考察对象,来探讨晋语的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  相似文献   

18.
“姓+称呼语”传达说话者起码的尊敬和礼貌,是最基本的人际关系称呼模式,但并非所有的“称呼语”都能和姓搭配面称。在影响“姓+称呼语”结构的因素中,地位、年龄、亲疏、音节等因素是最主要的。  相似文献   

19.
称呼语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它是人们日常交往中沟通人际关系的信号和桥梁,反映了交际双方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地位,起着保持和加强各种人际关系的作用,文章主要论述英语中的社交称谓和亲属称谓以及它们与汉语的区别。  相似文献   

20.
称呼语在人们交际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是人们交际中最基本的策略。"××老"或"老××"在交际用语中常常出现,它揭示了交际双方在交际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所处的社会地位。本文将从权势和等同关系对汉语称谓中的"老"字进行分析,可以使双方根据权势和等同关系对他们的交际策略进行分析,以此来选择比较合适的称谓来确保交际的最终效果和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