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赵德铭 《今传媒》2008,(3):40-40
时下,党中央一再强调,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但在日常生活中,总有些不和谐的音符,在演奏着"变奏曲".  相似文献   

2.
一直以来,广大广告代理公司是中央电视台的经销商,是中央电视台的编外工作人员。我们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相辅相成、荣辱与共的战略同盟关系。今  相似文献   

3.
今年五月十五日,清华大学光盘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潘龙法教授带队的一行七人谈判团飞抵郁金香和风车的故乡-荷兰,开始了一项艰巨而意义深远的工作-实现中荷光盘技术合作,推动中国高科技产业发展。 清华大学光盘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与荷兰Toolex InternationalNV双方经过友好的会谈,对两国国内和国际市场作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并制定一套完善的运作方案。我方代表针对双方拟订的条款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潘龙法教授以及光盘生产厂家的代表分别就国内科研领域。国家政策法规和国内光盘市场提出各自的看法,并对条款进行…  相似文献   

4.
记者在组织、采写稿件过程中,需要基层通讯员的配合,从某种意义上说,通讯员是记者与基层沟通的"桥梁""纽带",是记者的"耳朵""眼睛""助手".一个身边聚拢着通讯员的记者深入基层,如鱼得水,不仅工作开展得轻松顺利,还交了一些很"铁"的朋友,可谓"一举多得".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又一个记者节的到来,笔者的心绪似苍鹰飞翔、情思如骏马驰骋。我欢呼,我们国家的新闻工作者拥有自己的节日:我雀跃,为广大的新闻工作人员创出佳绩而庆贺:我艳羡,党和国家是多么器重媒体行业:我提议.请让通讯员们也与记者一起过节吧!  相似文献   

6.
编辑记者与通讯员交朋友,这是一个“老掉牙”的、不成问题的问题.然而,正是这个“不成问题的问题”,如今却成了摆在报界同仁面前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据我初步了解,由于种种原因,目前编辑记者中存在“一多两少”,即:浮在面上和会上的多,深入基层的少,与通讯员交朋友的少.一位从60年代末写稿至今的老通讯员曾当着我的面说:“现在的编辑记者和通讯员之间好像隔着一条鸿沟”.对这一针见血的批评,我在默认的同时想到了三点:第一,与通讯员交朋友是共同办好党报的需要.通讯员是新闻单位邀请的为其经常写通讯报道的非专业人员.他们是报刊、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赖以生存的一支重要力量.社会主义新闻的基本工作路线,就是在党的领导下,专业新闻工作者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结合. 毫不夸张地说,任何一张报纸(特别是各级党报),如果没有一支庞大的通讯员队伍,为其源源不断地提供新闻稿件,那么,这张报纸是很难办好的,甚至是难以生存  相似文献   

7.
俗话说:“近水楼台先得月”。尤其是采写新闻。通讯员与记者不同,有许多不便,但通讯员要“敢”字当头,树立“敢抢”意识,我想,记者亦有“近水楼台不得月”之时。在一次乌鲁木齐地区举行的全疆大、中专院校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在报刊上记者与通讯员合署姓名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但前不久宁夏日报社出台了有关新闻改革方案,其中一条就明确规定,今后该报不再刊载记者与通讯员合署姓名的文章。笔者认为此举值得提倡。一方面,不可否认,记者与通讯员合作,确实起到了报纸与基层沟通和联系的作用,培养了通讯员的采访能力,提高了写作水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多数通讯员的写作水平在不断提高,无论理论还是实践,都让人另眼相看,不再是以前的“土把式”、“田秀才”,自己完全可以独自采写各种题材的新闻。另一方面,有些记者作风不正,存有懒惰思想,自己下基层采访,…  相似文献   

9.
我做为一名业余通讯员,能以常给新闻单位写稿,真实地报道社会情况,及时反映群众意见和呼声,尽一份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感到光荣和自豪.特别是自己所写的东西,在电台电视台变成声像、在报纸上变成了黑字时,那种陶醉的心情,用语言和文字是无法形容的.  相似文献   

10.
“过去我们盼记者来,现在我们怕记者来。”这是一位县里的通讯员最近说的话,有一定的代表性。有些通讯员为什么怕记者到他们单位或地区采访呢?这要从记者方面找原因。一些记者和通讯员争抢新闻,把通讯员的稿子据为己有,这类问题《新闻战线》杂志上已揭过不止一次了,尚未提到的还有下述一些情况: 名利记者得,错误推给通讯员。有些记者从通讯员那里要来了情况和书面材料,既不作进一步采访,也不核实,马上挥笔直书,照摘照抄,快速见报。报道失实了,记者不作自我批评,反怪通讯员“提供材料有误”。  相似文献   

11.
办报必须依靠群众,这在原则上已经没有争谕,但是,不同的看法,实际上还存在.最近关于群众工作问题在我们这里发生了一埸大辩论.一些人说通讯员工作很重要,但可由专职的通联干部去做.记者假使有时间,可附带管管,但是不能作为"任务".原因是记者若做通讯工作,会分散精力,影响报道任务的完成,这就直接影响了报纸的质量。另一些人反对这种看法,他们认为全编辑部都应该重视通讯员工作,记者必须做通讯员工作.记者每天在下面活动,假使这些人不做通讯且工作,那末,所谓重视通讯工作,不过是一句空话而巳.争谕的结果,我们认为前一种看法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2.
通讯员给谁投稿?理当向报刊、电台、电视台的编辑部投稿——相信这是一个人所共知的常识。然而,倘若由经常投稿的基层作者回答这一问题,估计不少人会做出如此回答:给记者投稿。记者一般专事采写稿件,无直接处理通讯员来稿的职能,怎么在某些媒体他们却成为  相似文献   

13.
我是党报一手从通讯员培养成长起来的高级记者。 从一九五四年当农民写稿算起,至今已与“方格田”打交道四十来个年头。前前后后大约写了二千多篇作品,包括消息、通讯、特写、速写、记者来信、散文、杂文、社论、调查报告、报告文学。同时,还出版了《大寨人故事》、《农业学大寨》、《社会主义实干家》、《大山情》、《记者酸甜苦辣》、《怎样写消息》、  相似文献   

14.
“过去我们盼记者来,现在我们怕记者来。”这是一位县里的通讯员最近说的话,有一定的代表性。有些通讯员为什么怕记者到他们单位或地区采访呢?这要从记者方面找原因。一些记者和通讯员争抢新闻,把通讯员的稿子据为己有,这类问题《新闻战线》杂志上已揭过不止一次了,尚未提到的还有下述一  相似文献   

15.
诵讯员大都生活在基层,接近群众,熟悉生活,常能发现好题材和有价值的新闻。但因为采访和写作上存在某些不足,常求助于记者。但有个别记者,见到通讯员的稿,发现题材很好,常常撇下通讯员,自己悄悄下去采访,最后只署上自己的名字发表。更有甚者,有的记者拿到通讯员一篇好稿,稍作改头换面,来个“芳名独具”。因此,有的通讯员见了某些记者,不是躲开,就是话不投机,应付了事。如此恶性循环,其结果是好稿埋没,记者、通讯员关系很僵。作为记者,帮助通讯员修改稿  相似文献   

16.
我是党报一手从通讯员培养成长起来的高级记者。 从1954年当农民写稿算起,至今已与“方格”田打交道40来个年头。前前后后大约写了1700多篇作品,包括消息、通讯、特写、速写、记者来信、散文、杂文、社论、调查报告、报告文学。同时,还出版了《大寨人故事》、《农业学大寨》、《社会主义实干家》、《大山情》、《记者酸甜苦辣》、《怎样写消息》、《孩子喜欢什么样的父母》、《我欠妈妈的泪》等著作。 我上学读书少,串的行业不少,当过农民、民办教师、售货员、会计、县委机关干部、公社书记等。开  相似文献   

17.
信任支持 携手并进 繁荣社会主义出版事业湖北省新闻出版局副局长田胜立湖北省共有14家图书出版社,其中大学出版社有6家。它们是:武汉大学出版社、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中国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这些...  相似文献   

18.
我是农民的儿子,从小生长在山沟里,甭说到省城了,县城也没去过!  相似文献   

19.
基层记者是媒体采编队伍的有机组成部分,基层通讯员是记者队伍的有益延伸和补充。在新闻事件的报道中,基层记者和通讯员充当着为上级媒体供稿和为当地党委、政府服务的双重角色。因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基层记者和通讯员往往在一些突发事件的报道上,要么是不报,要么是迟报,即使报了,往往新闻事件本身也被放在次要的位置。这样,好多重大的新闻事件就和我们的媒体失之交臂。如何最大限度地体现基层记者和通讯员的价值,发挥其在上送稿件中的作用,成为各级电视台不断探索的一个新问题。  相似文献   

20.
我从事新闻报道工作已经有7个年头了。这期间,我曾与一些记者们进行过抓新闻的竞争。1989年9月,我部“猫耳洞函授大学”举行毕业典礼,新华社、《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和《中国青年报》等111家报社的记者应邀参加毕业典礼。当时我想,在这种场合,我这个无名小卒,还是躲得远一点;可又一想,搞新闻就要“抢”,即使见不了报,对自己也是一个锻炼。于是,我从7所大学派教师专程到前线辅导战士学习的角度下笔,写出有新意的报道,很快被《解放军报》和《中国教育报》刊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