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精神现象学》中诸意识形态转化的道路、原则和结构等仍有待进一步澄清。诸意识形态转化的道路是绝对、绝对知识或绝对精神本身之自我生成、自我展开和自我返回的过程,是事情本身的过程,是人类精神实现自身或返回到自身的过程,其开端就是绝对。诸意识形态转化的原则是意识(人类精神或绝对精神本身)自身提供检验自己的尺度。诸意识形态转化的结构是意识形态的整个序列按照它们的必然性向前发展,而这种必然性就是确定的否定,就是绝对精神本身成长的生命发展过程,就是辩证法,亦即自身实现着的怀疑主义。  相似文献   

2.
关于教学改革中若干基本认识问题的思考(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学的基本任务是传授学科的基础知识 ,任何削弱基础知识学习 ,以图达到其它教学要求的主张 ,都是虚幻的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还是要搞好课堂教学的改革。上好每节课是我们教育质量的基本保证。应该说 ,我国基础教育的质量 ,在世界上比较还是较好的。事物总是一分为二 ,与正面相辅的就是反面 ,与长处相应的就是短处。发扬长处 ,弥补短处 ,是正确的思路 ,而不应是弃长添短 ,在当前教育改革中 ,确有这样一种趋向。有人从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出发 ,认为“知识不是对现实的纯粹客观的反映 ,任何一种知识传载的符号系统也不是绝对真实的表征。它只不过…  相似文献   

3.
卣由,是一个崇高的、激动人心的字眼,是世世代代人们所追求的目标和口号。但是,它又是一个易于被人们误解、滥用的字眼。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有些人往往把自由看成是一种绝对不受约束的状态。持这种观点的人,不承认任何权威和纪律,不承认任何必然性和规律性。他们误把个人的放纵,甚至把一切损人利己的行为,都当作一种“自由”。他们把  相似文献   

4.
知识经济与教育新观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类经济正向知识经济时代迈进。所谓知识经济,也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或者说是一种基于知识进步的经济。它的基本内涵是指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消费)基础上的经济,它表明人类的经济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于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知识———包括人...  相似文献   

5.
知识是人类理性思维不断作用于客观世界的结果。在我们的日常思维中,离不开两种基本的推理:必然性的推理和或然性的推理。在前一种推理中,数学和形式逻辑起主要作用。而后一种推理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的可能更普遍,而且更广泛地使用非形式推理。非单调推理就是一种非必然性的推理,它的不确定性、语境依赖性和容错性等特征,是人们日常思维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6.
李镇西 《生活教育》2014,(23):30-31
正在这个喧嚣的时代,越来越多清醒的教育者呼吁,教育要回到原点,遵循常识。所谓"常识",我认为简单地说,就是人所共知的真理。百度上的解释是:"普通的知识,众所周知的知识,一般的知识,与生俱来、毋须特别学习的判断能力,或是众人皆知、无须解释或加以论证的知识。"当然,认真推敲,这个解释也不绝对严密,因为任何"无须解释  相似文献   

7.
在青年学生中有一种颇为流行的观点认为,自由就是“无拘无束,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就是所谓的“绝对自由”。“绝对自由”的观点是违背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由的内容是客观的,自由要受客观必然性的限制,自由具有社会性和实践性,要受一定的社会条件和实践水平的限制;在阶级社会里自由具有阶级性,受该社会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法律制度的限制。世界上不存在不受任何限制的“绝对自由”。我们要树立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肃清绝对主义自由观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人本主义对素质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鉴于当前对素质教育的认识和实践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本文试图从人本主义心理学丰富理论中挖掘对素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富有启示性的思想,探讨其对素质教育理念的合理成分,进一步促进我们对素质教育的认识。 一、素质教育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随着我国科举制度的创立,应试教育便应运而生。“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就是应试教育的真实写照。它信奉的是“人上人”的教育,自诞生之日起便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同。因为在那样的时代,整个社  相似文献   

9.
科学是把握必然性的知识体系。科学研究方法是用来证明必然性的,它具有逻辑性、操作性和验证性等特征,以科学实验为典型代表。将教育研究方法和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作比较,发现其在客观性、逻辑性和可重复性等方面还不符合科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自柏拉图开创理念与理念相结合的思想方法以降,西方哲学逐步走上了以追求普遍知识为目标的纯粹概念演绎之路,“是论”就是其中最具普遍必然性的知识.虽然“是论”经过古代、中世纪以及近代三个阶段的发展而达至成熟,然而人们总是难以自觉认识到“是”与“是论”的特性,究其原因在于人们始终忽视了作为统一性的“是”,且将追求普遍知识的态度扩大到非普遍知识的领域,普遍主义就这样暗藏其中而难被觉察.  相似文献   

11.
正当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而言,正当的就是合情合理的,它的价值根据在于能够给出令人信服的理由和根据,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与接受.从狭义上而言,正当的就是合理性的,它所强调的是客观的、普遍的规范、原则在道德生活中的绝对权威性.  相似文献   

12.
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人们对现代知识观予以批判和反思,促成了知识观由现代向后现代的嬗变,知识不再被认为是客观的、普遍的、绝对的,而是具有不确定性、多样性、生成性、境域性等特征。本文试通过对当前社会工作教育的反思,指出后现代知识观的嬗变对促进社会工作教育的本土化能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3.
<正>"知识就是力量(Knowledge is power)",是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的名言。这貌似一个肯定判断,我更愿意理解为,它是一个形象比喻。因为,就实质而言,知识本身并不就是力量,甚至,有知识,也不一定就有"能量"(power)——任何一本百科全书,都"装载"着很多知识,但百科全书本身,是没有任何力量或"能量"的。我们都知道"知识改变命运",但这种改变,是往好  相似文献   

14.
闵红 《现代教学》2009,(10):40-40
任何课程的学习都离不开记忆能力,历史学习当然需要记忆一些最基础的史学知识,它是获得技能、方法,并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重要载体。但教师也绝对不能把记忆知识作为唯一的任务。因为历史知识太丰富了,  相似文献   

15.
陈万勇 《湖南教育》2003,(11):30-30
教育科学的生命内核是实践。真正的理论并不是书斋中的空想,高效的实践本身就是丰厚的理论。譬如苏霍姆林斯基、杜威、陶行知,他们首先是伟大的实践家,然后才是伟大的理论家,他们以自己的生命作证———所有优秀的理论都是在教育教学的摸爬滚打中结晶而来。正如英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洛克在《人类理解论》中所言:“心灵原像一块白板进入一个暗室、一个空箱,或像一张白纸,其中没有任何字样、任何观念。它的装备和知识来自经验。人类的知识都建立在经验之上,发源于经验。”实践是经验之源,经验是理论之源,洛克以写作《教育漫话》这一铁的事…  相似文献   

16.
在浩瀚无际的宇宙中,黑洞是在质量和密度都远远超过中子星、时刻都在无情地吞噬着接近它的物体的、不向外发射任何电磁波的恒星。所谓不发射任何电磁波,就是说无论科学家们动用威力如何巨大的望远镜,也无论在地面上还是到九霄云外,都休想看到它的本来面目。黑洞就是因绝对看不到而  相似文献   

17.
意志自由表明人有自主性、自为性。伦理学领域的自由,不是摆脱任何必然性和外在约束性的随意性,而是对必然性、社会制约性的把握和升华,是道德人格的确认和提升。我们在强调德育实效的同时,必须确立和强化道德主体的意志自由。  相似文献   

18.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是知识教育,更是价值教育、信仰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教育有两种展开方式,即形式的价值教育和实质的价值教育。前者属于知识教育范畴,后者属于信仰教育范畴,当然这个划分不是绝对的,因为知识教育本身就是在一种信念的预设下进行的,而且知识的接受或改变本身就是一种信仰的确立或调整。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不仅要将知识教育与价值教育、科学性与价值性有机统一起来,而且还要坚持知识统一于信仰、知识教育统一于价值教育的原则。  相似文献   

19.
亚里斯多德曾指出:整体大于各孤立部分的总和,部分的量变会引起整体的质变。这就是整体原理。整体原理是系统论的核心,它像“三论”的反馈原理、有序原理一样,对教育科学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在教学理论中,整体原理把系统性、完整性、连贯性等上升为普遍原则。稍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都不能仅是孤立的知识教学,教学中既要注意知识纵向的系统性,还要注意各知识间横向的内在联系,从而使学生  相似文献   

20.
休谟问题是哲学的一个基本问题,康德认为所谓的休谟问题就是休谟对因果性的怀疑论。休谟对康德哲学影响重大,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康德哲学是为了回应休谟问题而展开的。休谟以因果关系为切入点来否定理性在构建普遍必然性知识上所起的作用,使形而上学陷入了困境,同时休谟将科学知识的因果必然性归结为习惯性的联想,直接动摇了自然科学的根基。康德为了给形而上学找到新的出路,挽救自然科学的危机,通过“哥白尼革命”对休谟问题进行了回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